Workflow
晶科能源(688223)
icon
搜索文档
晶科能源跌4.56%,成交额5.92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06亿
新浪财经· 2025-07-31 16:1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7月31日股价下跌4.56% 成交额5.92亿元 换手率1.11% 总市值523.27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2日净流出 当日净流出9630.51万元 占成交额0.16% 行业排名60/68 [3] - 主力持仓呈现轻度控盘状态 成交额1.90亿元占总成交额11.24% 筹码分布较为分散 [4] 技术面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6.33元 近期筹码关注程度减弱 [5] - 当前股价靠近支撑位5.22元 若跌破可能开启下跌行情 [5] 业务与技术布局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占比96.33%)、电池片、硅片研发生产及光伏技术产业化 [2][6] - 已量产N型TOPCon高效电池 同步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投产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 合肥工厂已满产 量产效率达24.7% [2]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三大产品解决方案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8.43亿元 同比减少40.03% [6] - 归母净利润-13.90亿元 同比减少218.20%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36万户 较上期增加1.12% [6] - 人均流通股136,012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218.29%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4299.67万股至3.81亿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8] - 多家基金产品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包括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等产品 [8]
这就是纺织力量!9位行业领袖荣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新华社· 2025-07-31 09:21
表彰活动概况 - 中央统战部等五部门联合授予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1][2] - 表彰旨在激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发展定力、勇担时代重任 [1][2] - 纺织行业有9人获得表彰 [2] 受表彰人士背景 - 受表彰人士来自多个行业,包括纺织、科技、医药、农业等 [5][6][7] - 代表企业包括上海昌强工业科技、江苏沙钢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等 [5] - 部分人士担任企业创始人、董事长或总经理等职务 [5][6][7] 非公有制经济贡献 - 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2] - 民营经济人士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投身国家战略 [2] - 涌现出一批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的优秀建设者 [2] 表彰名单(部分) - 上海昌强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琪琪 [5]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彬 [5] -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浩宇 [5] -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仙德 [5]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 [7]
晶科能源获融资买入0.25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87亿元
金融界· 2025-07-31 08:21
融资交易 - 7月30日公司获融资买入额0.25亿元,居两市第800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34亿元,净卖出896.80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28日-30日)分别获融资买入0.24亿元、0.39亿元、0.25亿元 [2] 融券交易 - 7月30日融券卖出0.79万股,净买入0.93万股 [3]
被美国公司起诉侵犯专利5个月后光伏龙头晶科能源提出涉案专利无效申请
新浪财经· 2025-07-31 05:12
专利纠纷事件 - 晶科能源向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申请裁定第一太阳能的专利"US913074B2"无效 [1] - 第一太阳能此前起诉晶科能源侵犯其TOPCon技术专利 专利号为US913074B2 [1] - 涉案专利是第一太阳能在2013年通过收购TetraSun公司获得的TOPCon技术专利之一 [1] - 该专利是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结构和制造方法 预计权利到期日为2031年11月 [1] 晶科能源的应对措施 - 公司确认专利纠纷事件 表示在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做得很好 该事件紧急程度不高 [1] - 为申请专利无效做了充足准备 使用27份历史资料从多角度论述撤销授权原因 [5] - 除应对第一太阳能诉讼外 晶科能源还主动起诉WAAN侵犯其N型TOPCon专利 [5] 行业背景 - TOPCon产业前几年快速扩张 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薄弱 [6] - 龙头企业技术差距不大 行业下行期企业转向知识产权保护 [6] - 光伏行业开启技术升级 BC组件和TOPCon组件已有落地 [6] - 新技术投资回报率降低 发电效率差距不大 企业竞争转向专利战 [6] 专利数据 - 第一太阳能在美国持有624条专利 其中失效367条占58.81% 有效225条占36.06% [5] - 有效专利多在2010年前后申请 [5] - 中国发明专利CN102460715B疑似与US913074B2相关 专利权人为TetraSun [4][5]
晶科能源(688223)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03.6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22: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5.48元 单日下跌1.62% 换手率0.65% [1] - 成交量64.85万手 成交金额3.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03.68万元 占成交额9.5%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5.36万元(0.07%) 大单净流出3429.04万元(9.57%)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773.77万元 占比2.16%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2629.91万元 占比7.34%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8.43亿元 同比减少40.03% [1] - 归属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减少218.20% [1] - 扣非净利润18.66亿元 同比减少1075.63%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407 速动比率1.128 [1] - 资产负债率72.72%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6年 位于上饶市 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00.05亿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80亿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李仙德 [1] 企业经营活动 - 对外投资5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57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748条 专利信息2692条 [2] - 获得行政许可71个 [2]
晶科能源股价下跌1.62% 公司回应美国专利诉讼进展
金融界· 2025-07-30 22:06
股价表现 - 7月30日股价报收5.4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62% [1] - 当日成交量为648539手 成交金额达3.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03.68万元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光伏设备行业重要企业 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和地面电站等光伏发电系统 [1] 专利诉讼进展 - 公司近期就美国光伏企业第一太阳能提起的专利诉讼作出回应 [1] - 已向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提出专利无效申请 涉及一项TOPCon技术专利 [1] - 公司提交27份历史资料进行论证 [1] - 此前2月第一太阳能指控公司侵犯其持有的TOPCon专利 [1]
被美国公司起诉侵犯专利5个月后 光伏龙头晶科能源提出涉案专利无效申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1:35
专利诉讼事件 - 晶科能源向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提出专利无效申请 针对第一太阳能的TOPCon专利US913074B2 [1] - 第一太阳能于2月25日在特拉华州地方法院起诉晶科能源侵犯其TOPCon专利US913074B2 [1] - 晶科能源确认专利无效申请事件 并表示公司在美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良好 事件紧急程度不高 [1] 涉案专利背景 - 涉案专利US913074B2由第一太阳能2013年收购TetraSun公司获得 是一种高效太阳能电池结构和制造方法 [2] - 专利申请人TetraSun 申请时间2010年4月 授权时间2015年9月 预计权利到期日2031年11月 [2] - 中国存在疑似相关发明专利CN102460715B 专利权人为泰特拉桑有限公司 授权公告日2015年7月 [6] 双方专利实力对比 - 第一太阳能在美国持有624条专利 其中失效367条占比58.81% 有效225条占比36.06% 有效专利多授权于2010年前后 [6] - 晶科能源在美国持有364条专利 其中失效32条占比7.84% 有效271条占比66.42% 有效专利多授权于2023年前后 [6] - 晶科能源为专利无效申请准备27份历史资料 从直接证据和专家证言等角度论述撤销理由 [6] 行业专利纠纷态势 - 晶科能源2月7日起诉WAAN侵犯其N型TOPCon专利 WAAN6月要求驳回指控并否认侵权 [7] - 2024年底以来晶科能源在国内外对隆基绿能、WAAN等多家企业发起专利诉讼 同时被隆基绿能、第一太阳能等起诉 [7] - 行业人士表示TOPCon产业快速扩张叠加效率优势导致无序扩张 当前下行期企业转向知识产权保护但司法程序漫长限制抄袭防范 [8] 技术发展与产能出清 - 龙头企业开启技术升级 BC组件和TOPCon组件已有落地 但因投资回报率降低和发电效率差距有限 扩产趋于谨慎 [8] - 市场更关注反内卷政策落地 包括产品限价、标准提升、产能收储和行业整合 市场化手段如新技术开发、产业升级和专利战难以实现产能出清 [8]
多晶硅的供给侧博弈
对冲研投· 2025-07-30 20:06
行业重组传言与辟谣 - 市场传言光伏行业将进行大规模重组,涉及11家多晶硅企业联合组建合资公司,整合6家企业产能,总产能高达70万吨 [4] - 传言称收购方阵营包括通威、协鑫等6家传统巨头和南玻、丽豪等5家新锐企业,退出方包括宝丰、润阳等6家企业 [4] - 整合方案采用"合资公司+承债收购"模式,新公司背负被收购产能的银行负债,同时对目标公司净资产进行折扣收购 [5]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官方声明辟谣,称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强调将按法制化、市场化原则推进反内卷工作 [6] - 协会秘书长在朋友圈进一步澄清,呼吁不要为私利传播不实信息 [6] 多晶硅行业现状 - 多晶硅价格从2022年近30万元/吨的历史高点暴跌至当前5万元/吨左右 [5][6] - 行业成本区间集中在3-4.5万元/吨,全行业已脱离亏损困境 [6] - 行业此前持续近两年寒冬,产能急速膨胀导致价格暴跌,部分企业挣扎在生死边缘 [5] - 反内卷工作取得成效,被描述为"花小钱办大事" [7] 历史小作文回顾 - 2025年2月曾传言光伏行业要去除450GW产能,达到800GW稳态产能,并规定CR5市占率从45%提高到65% [8] - 5月13日流传硅料收储挺价"小作文",称六大头部厂商将并购剩余产能并设置4.5-5万元/吨挺价区间 [9] - 此前小作文引发的市场反应较弱,价格短暂上涨后继续下跌 [9]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9]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9]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整治工作与破除地方保护结合 [10]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10] - 高盛发布报告看空中国光伏产业,认为政策不足以改变产能过剩格局 [10] - 政府政策成为影响行业基本面的重要因素,分析框架需加入政策执行力参数 [10] 行业长期发展 - 内卷与反内卷的博弈指向中国经济如何从规模红利走向效率红利 [11] - 核心命题是中国能否摆脱制造业微笑曲线底部的窘境 [11]
光伏企业绿电利用显著增长,但产业链脱碳仍待加强
消费日报网· 2025-07-30 19:13
行业绿色转型进展 - 光伏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提升 绿电利用显著增长 2024年40家企业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达5710万兆瓦时 带来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3255.14万吨[1][2] - 行业碳排放持续增加 44家企业披露范围1&2碳排放量达1.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24家连续披露企业碳排放总量从2022年4523万吨增至2024年7057万吨 三年增幅达56%[2][3] - 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隆基绿能 晶科能源 通威股份在CITI和CATI指数评价中位列前三[1] 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 - 10家企业设定并披露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 阳光电源和通威股份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60%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晶科能源和大全股份超过40%[3] - 11家企业通过铺设屋顶光伏 购买绿电和绿证等措施打造零碳工厂或园区[3] - 40家企业2024年运营及产品生产使用可再生能源总计5710万兆瓦时[2] 碳管理与信息披露 - 7家企业承诺2050年前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6家企业减排目标涵盖供应链[4] - 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披露2024年范围三碳强度呈下降趋势 隆基推动供应商开展碳核算 通威推动关联企业披露整改措施[4] - 24家企业已开展信息披露 但供应链碳管理多停留在战略层面[4] 产品碳足迹与绿色准入 - 25家企业核算并披露超过80个光伏组件 电池 多晶硅料 逆变器等产品碳足迹数据[4] - 企业积极应对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碳足迹限值 低碳认证等加严市场绿色准入门槛[4] 水资源管理 - 多晶硅料 硅片及电池片生产是主要耗水环节 35家企业中28家披露水资源消耗量[5] - 通威股份 协鑫科技等7家企业披露高耗水环节单位产品水耗[5] - 14家企业设定并披露水资源管理目标 其中5家设定降低产品耗水强度目标[6] 供应链环境管理 - 超过8成企业公开披露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 10家企业将环境风险管控延伸至原材料供应商[6] -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晶科能源 晶澳科技关注能源转型矿产开采过程环境影响[6] - 12家参评企业的关联企业2024年出现超标排放等违规问题 仅2家公开披露整改措施[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11家从事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的企业公开披露在电站规划选址时关注生物多样性敏感区域[7] - 4家企业承诺关注供应链生物多样性影响 但无企业披露如何降低矿产开采环节影响[7] 组件回收与循环利用 - 16家组件生产企业披露2024年废旧组件回收工作 包括参与标准建设 提升可回收性 建设示范产线[7] - 企业回收行动和量化数据统计主要集中在欧洲市场 中国面临回收机制不完善 产业链不成熟等挑战[7] 行业发展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 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 其中光伏累计装机9.46亿千瓦[2] - 截至2025年5月底中国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光伏组件占全球比例增长至83.41%[2] - 行业出现低价无序竞争 多国出台产业激励机制提升本土制造能力[8] 国际绿色竞争力建设 - 为达成COP28目标 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需年增长16.6%[8] - 建议企业关注国际对资源消耗 温室气体排放 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准入要求 推进产业链绿色转型[8]
晶科能源获融资买入0.39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1.09亿元
金融界· 2025-07-30 08:28
融资交易情况 - 7月29日公司获融资买入额0 39亿元 居两市第539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 34亿元 净买入466 02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25日-29日)分别获融资买入0 46亿元 0 24亿元 0 39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当日融券卖出1 76万股 净买入0 07万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