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科能源(688223)
icon
搜索文档
晶科能源多股东套现20亿背后:巨亏29亿业绩仍存"水份" 现金流逆势净流出接连变卖资产
新浪证券· 2025-09-23 17:47
大股东减持与财务表现 - 多个大股东计划转让4亿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4% 转让价格4.9元/股 合计套现19.6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亿元 同比减少32.6% 归母净利润亏损29.1亿元 较上年同期盈利12亿元大幅恶化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79.9亿元 同比减少25.6% 归母净利润亏损15.2亿元 环比亏损持续扩大 [2] 盈利能力恶化 - 销售毛利率跌至-2.01% 同比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罕见跌入负值区间 [2][3] - 组件业务营收同比下降33.7%至301.24亿元 毛利率为-0.98% 电池片毛利率骤降27.18个百分点至-29.95% 硅片毛利率下降25.92个百分点至-27.29% 三大业务线毛利率全部转负 [5] - 境外营收205.35亿元 同比下滑38.93% 毛利率同比下降15.49个百分点至-0.05% 为五年来首次跌入负值 [5] 现金流与债务压力 - 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8.1亿元 净流出金额同比翻倍 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 [9] - 资产负债率达74.07% 较2024年末上升2.08个百分点 有息负债率激增5.92个百分点至32.47% 半年内增加约65亿元 [11] - 有息负债总规模接近300亿元 主要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 [11] 资产出售与项目挫折 - 将新疆晶科100%股权以43亿元出售 该标的2022年净利润1.5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1.4亿元 [11] - 出售浙江晶科新材料80%股权获8000万元 该子公司近两年持续亏损 2024年净利润-737.74万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34.67万元 交易溢价率高达299.08% [13] - 山西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560亿元 年产能56GW 原计划定增筹资97亿元但已于2024年7月终止 [11] 技术优势丧失与研发处理问题 - 2023年N型组件出货超过48GW 但TOPCon产能从不足100GW迅速扩张至超过500GW 同质化竞争导致产品价格大跌 [8] - 将大量研发投入长期进行资本化处理 多数时间费用化率仅20%左右 业绩存在重大水分 [1][5]
晶科能源:构建“二方+三方、线上+线下”审核体系| 2025华夏ESG实践十佳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3 17:39
公司业务与产能布局 - 公司聚焦光伏产品一体化研发制造和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产品服务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家客户[2] - 公司建立从硅片、电池片到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 在中国、美国、东南亚、中东拥有10余个全球化生产基地[2] - 预计2025年末单晶硅片、电池、组件设计产能分别达120GW、95GW和130GW N型产能规模保持行业领先[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研发和技术人员近2000名 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400件 专利授权近3000件[2] - 公司是光伏产业拥有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拥有行业领先的N型TOPCon相关技术专利467件[2]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 制定《供应商ESG审核管理制度》等制度 环境合规和体系认证是核心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指标[3] - 2023年通过SBTi三大目标审验 以2022年为基准年 2032年前将每单位产品外购商品与服务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58.2%[3] - 2050年前将每单位产品外购商品与服务、上下游物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97% 制定短中长期供应链减碳策略[3] 供应链管理实践 - 公司构建二方+三方、线上+线下审核体系 2024年完成44家重点供应商现场审计及69家线上审计[4] - 确保《供应链合作伙伴行为准则》签署率100% 通过审计识别供应商重大风险并要求改善[4][5] - 2024年面向占总采购额90%的113家重点供应商开展ESG专项辅导 在采购合同中嵌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条款[5] - 针对ESG表现优秀供应商设置加深业务合作、提升合作优先度等激励机制[5] 治理体系与行业地位 - 高层重视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 由风险合规与ESG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可持续供应商建设[5] - 将温室气体管理融入新供应商准入、日常管理和风险评估过程 强化供应商温室气体管理[5] - 公司是全球首家完成SBTi全部目标审验的光伏企业 积极推进零碳工厂建设[5] - 公司助力光伏项目落地中东、非洲、南亚等地区 为光伏行业绿色发展树立新标杆[5]
晶科能源跌2.12%,成交额1.4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73.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1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12%至5.07元/股 成交额1.49亿元 换手率0.29% 总市值507.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73.25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5.69%(2338.89万元) 卖出占比24.23%(3612.14万元) [1] - 年内累计下跌28.69% 近5日跌7.14% 近20日跌11.67% 近60日跌0.3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 同比下滑342.38%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42万户 较上期增加0.89%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减少0.88%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38亿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5720.66万股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0亿股(第四大股东) 减持573.67万股 [3] - 易方达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第七大股东) 增持470.99万股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1] - 涉及光伏回收/BIPV概念/BC电池/HJT电池/TOPCon电池等概念板块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3]
晶科能源9月22日获融资买入8139.98万元,融资余额9.8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9:25
融资融券交易情况 - 9月22日融资买入8139.98万元 融资偿还4705.40万元 融资净买入3434.58万元 [1] - 融资余额9.88亿元 占流通市值1.91%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42.70万股 融券余额221.16万元 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42万户 较上期增加0.89% [2] -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 较上期减少0.8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5720.66万股至4.38亿股 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3]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减持573.67万股至2.20亿股 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470.99万股至1.66亿股 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 [2] -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减少342.38%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1] - 2022年1月26日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 [1]
两大光伏龙头握手言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8:25
核心事件 -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就全球专利纠纷达成和解 双方同意结束全部专利法律程序并对部分核心专利进行交叉授权许可 [3] - 和解协议涉及双方TOPCon与BC技术专利的交叉授权 可能终结技术路线之争 [5] 技术背景 - TOPCon技术2023年市场占有率约23% 较前一年N型电池不足10%的市占率大幅提升 [7] - BC技术采用背接触结构提升转换效率 隆基绿能曾宣称BC将成为未来5-6年晶硅电池绝对主流 [7] - 晶科能源N型BC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达27.2% 隆基绿能亦拥有部分TOPCon产能 [8][9] 专利纠纷过程 - 晶科能源2024年12月在江苏发起多次专利侵权诉讼 2025年1月扩展至江西南昌 [9] - 隆基绿能2025年1月在美国反诉晶科能源TOPCon专利侵权 同月在山东济南起诉 [9] - 晶科能源2025年1-2月在日本和澳大利亚起诉隆基当地子公司 山东济南案件于7月14日开庭 [9] - 2025年8月底晶科能源在欧洲申请中止诉讼程序 9月19日双方正式达成和解 [9] 行业影响 - 两大龙头核心专利交叉授权形成技术联盟 同质化竞争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 [12] - 全球组件出货前十厂商中七家卷入专利纠纷 企业多兼具原告被告双重身份 [13] - 天合光能诉阿特斯专利侵权索赔超10亿元 案件截至8月仍处于证据交换阶段 [13] 政策环境 - 工信部2024年11月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强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合规管理 [14] - 2025年8月多部门联合召开光伏座谈会 明确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不规范行为 [14] - 专利诉讼因涉及材料科学、纳米结构等交叉学科 需依赖第三方技术鉴定机构 [14]
两大光伏龙头握手言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8:08
文章核心观点 -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就全球专利纠纷达成和解 双方同意结束全部专利法律程序并达成核心专利交叉授权许可 涉及TOPCon和BC技术路线[3][5] - 专利和解可能形成技术联盟 在产能过剩背景下 缺乏专利保护的同质化企业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11] - 事件标志着光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进入新阶段 专利诉讼已成为龙头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11][12] 技术路线竞争背景 - 光伏电池技术进入N型阶段 TOPCon与BC技术路线竞争始于2023年[7] - TOPCon技术2023年市场占有率约23% 较上年N型电池不足10%的市占率大幅提升[7] - 隆基绿能董事长2023年9月宣称BC电池将在5-6年内成为晶硅电池绝对主流 引发两大阵营正面交锋[7] 企业实际技术布局 - 隆基绿能拥有部分TOPCon产能 晶科能源也布局BC产线并披露研发进展[8] - 晶科能源N型BC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达27.2% 显示双方均涉足对方技术领域[8] 专利纠纷过程 - 专利争斗始于2024年12月 晶科能源在江苏发起多起诉讼起诉隆基专利侵权[9] - 2025年1月隆基在美国反诉晶科侵犯TOPCon专利 并在山东济南起诉[9] - 晶科能源将诉讼延伸至日本和澳大利亚 隆基在山东的专利纠纷案于7月14日开庭[9] - 今年8月底晶科在欧洲提出中止诉讼程序 最终于9月19日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和解[9] 行业影响分析 - 全球组件出货量前十厂商中已有七家卷入专利纠纷 大部分企业兼具原告和被告双重身份[12] - 天合光能向阿特斯发起专利侵权指控 索赔金额超过10亿元 案件仍处于证据交换阶段[12][13] - 专利诉讼技术复杂度高 涉及材料科学、纳米结构等交叉学科 需第三方技术机构鉴定[13] 政策监管环境 - 2024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 特别强调知识产权保护[13] - 今年8月19日多部门联合召开光伏座谈会 部署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不规范行为[13]
晶科能源跌3.18%,成交额5.80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2.59亿
新浪财经· 2025-09-22 21:38
股价表现 - 9月22日股价下跌3.18% 成交额5.80亿元 换手率1.11% 总市值518.27亿元 [1] 技术布局 - 已量产高效N型TOPCon电池 同步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合肥16GW TOPCon产能满产 量产测试效率达24.7% 良率与PERC产线持平 [2] - 海宁尖山工厂于2022年6月底实现满产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研发生产和销售 [2][6] - 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6] - 推出户用储能(1kWh-50kWh)、工商业储能(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解决方案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减少342.38%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资金动向 - 当日主力净流出9395.80万元 占成交额0.18% 行业排名62/70 [3]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出26.18亿元 [3] - 近3日主力净流出2.59亿元 近5日净流出3.50亿元 近10日净流出6.51亿元 [4]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7.42万户 较上期增加0.89% [6] -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 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38亿股 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8]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0亿股 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 [8]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 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 [8] 技术指标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6.03元 近期减仓程度减缓 [5] - 股价位于压力位5.20元与支撑位5.17元之间 [5] - 主力轻度控盘 主力成交额3.31亿元 占总成交额11.01% [4]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6] - 概念板块涵盖BIPV概念、光伏回收、BC电池、HJT电池、TOPCon电池等 [6]
晶科与隆基握手言和,但光伏“专利战”远未终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0:13
核心事件 -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于9月19日宣布就全球范围内全部专利纠纷法律程序达成和解 双方同意结束专利诉讼并对部分核心专利进行交叉授权许可 [1] 技术背景 - 光伏电池技术进入N型阶段 TOPCon与BC技术路线竞争激烈 TOPCon在2023年市占率达23% 较前一年N型电池不足10%的市占率显著提升 [4] - 隆基绿能董事长于2023年9月表示BC技术将成为未来5-6年主流 晶科能源则主导TOPCon阵营 但两家公司实际业务均涉足对方技术路线 [5] 专利纠纷过程 - 晶科能源于2024年12月在江苏发起对隆基绿能的专利侵权诉讼 2025年1月又在江西南昌提起诉讼 [5] - 隆基绿能于2025年1月在美国反诉晶科能源TOPCon专利侵权 并在山东济南起诉晶科能源 [6] - 晶科能源将诉讼延伸至日本和澳大利亚 于2025年1-2月起诉隆基绿能当地子公司 [6] - 纠纷持续至2025年9月 晶科能源曾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申请中止诉讼程序 [6] 行业影响 - 两家公司分别持有BC和TOPCon最多专利 交叉许可形成技术联盟 可能加剧行业分化 无专利保护企业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8] - 此次和解成为光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标志性事件 全球组件出货前十厂商中已有七家卷入专利纠纷 多数企业兼具原告被告双重身份 [8] - 天合光能于2025年2月起诉阿特斯专利侵权 索赔金额超10亿元 案件截至8月仍处于证据交换阶段 [9] 政策环境 - 工信部2024年11月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强调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应用和保护 建立合规管理体系 [9] - 2025年8月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座谈会 明确要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10] 行业现状 - 技术路线争论声量减弱 主流组件厂商不再单一展示特定技术产品 有企业明确表示技术优劣争论已无意义 [7] - 专利诉讼技术门槛高 涉及材料科学 纳米结构等多学科 需第三方技术鉴定机构详细比对 过程存在不确定性 [9]
【生态环境周观察】阳光电源计划在埃及建厂;两大光伏龙头隆基、晶科达成专利诉讼和解;中东主权基金注资协鑫科技
搜狐财经· 2025-09-22 17:58
政策动态 - 中国发布光伏能耗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 涉及硅多晶和锗产品、晶硅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硅单晶及硅单晶片 单位产品能耗不达标企业将面临整改或关停 预计调整后硅料产能减少31.4% [3] - 英国公布《太阳能路线图》 目标2030年太阳能装机容量达45-47GW 理想情况下可能达到57GW [6] - 广州发布V2G试点城市工作方案 目标2025年底建成智能有序充电站600座 换电站130座 充电桩2.8万个 车网互动聚合资源达43万千瓦 V2G放电量目标2025年150万千瓦时 2026年200万千瓦时 2027年250万千瓦时 [5] -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持续促进"人与生物圈计划"和"昆蒙框架"协同增效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4] 企业合作与产能布局 - 阳光电源计划在埃及建设年产能10GW的储能电池工厂 推动产业本地化 [7] -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达成全球专利诉讼和解 签署核心专利交叉授权协议 结束在多国的专利纠纷 [8][9] - 协鑫科技获得中东主权基金背景机构54.46亿港元战略投资 通过定向增发47.36亿股 资金将用于多晶硅产能结构调整和设立产业基金整合低效产能 [10] - 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协议 将提供三元锂电池 M3P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产品 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 续航超500公里 预计明年批量供货 [11] 项目进展与技术发展 - 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投运 采用150台10兆瓦风电机组 年发电量54.4亿度 减少标准煤164万吨 二氧化碳排放498万吨 [12] - 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导致加拿大北极海域面临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发现致密纹藤壶遗传物质 [13]
突发!两大光伏龙头达成专利诉讼和解
证券日报· 2025-09-22 12:45
专利诉讼和解 - 隆基绿能与晶科能源于2025年9月19日达成全球专利诉讼和解 结束全部专利纠纷法律程序 [1] - 双方同意对部分核心专利进行交叉授权许可 并达成相关商业安排 [1] 技术领域地位 - 晶科能源是TOPCon技术龙头 拥有国内最多TOPCon技术专利 [2] - 隆基绿能是BC技术龙头 拥有国内最多BC技术专利布局 [2] 行业影响 - 和解体现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同 为行业树立可持续知识产权伙伴关系典范 [2] - 推动光伏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1] - 鼓励更多企业投入研发创新 形成良性竞争生态和健康知识产权环境 [2] 未来合作方向 - 双方将继续加大新技术研发投入 加速先进技术商业化与应用创新 [2] - 未来可能探讨更深层次合作 提升双方市场竞争力 [2] 行业技术发展特征 - 当前主流技术为TOPCon、BC和异质结三大路线 [2] - 技术迭代升级周期约三至五年 需持续进行重大技术升级 [3] - 需构建新型专业技术壁垒和工艺壁垒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