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铂力特(688333)
icon
搜索文档
铂力特:打印了天回航天研制的全球首台百吨级混合循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红龙一号”真机的核心零部件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4 21:35
证券日报网讯 铂力特11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打印了陕西天回航天技术有限 公司(简称"天回航天")研制的全球首台百吨级混合循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红龙一号"真机的核心零 部件。 (编辑 姚尧) ...
铂力特涨2.07%,成交额1.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6.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0:1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75.85元/股,成交金额1.44亿元,换手率0.70%,总市值208.0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26.32万元,特大单买入668.79万元(占比4.64%),卖出972.34万元(占比6.75%),大单买入4482.40万元(占比31.11%),卖出3952.53万元(占比27.4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2.91%,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3.20%、9.34%和7.31% [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3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5312.62万元,买入总计2.54亿元(占总成交额20.01%),卖出总计2.01亿元(占总成交额15.8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6日,于2019年7月2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提供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与再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3D打印定制化产品及技术服务占比63.33%,3D打印设备、配件及技术服务占比27.89%,3D打印原材料占比8.78%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消费电子、机器人概念、卫星导航、3D打印、飞行汽车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57万,较上期增加19.49% [2] - 人均流通股为17462股,较上期减少15.52%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410.88万股,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000688)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46.47% [2] - 2025年1月-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234.83%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267.70万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6651.70万元 [3]
铂力特公布国际专利申请:“增材制造用的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铝合金零件”
搜狐财经· 2025-11-11 05:31
公司专利动态 - 公司公布一项国际专利申请 专利名为"增材制造用的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铝合金零件" [1] - 专利申请号为PCT/CN2025/091470 国际公布日为2025年11月6日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公布国际专利申请2个 与去年同期持平 [4] 公司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1.25亿元 [4]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加16.14% [4]
铂力特股价涨5.02%,长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20万股浮盈赚取79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7 13:32
公司股价表现 - 11月7日股价上涨5.02%,报收75.88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4.29亿元,换手率为2.13% [1] - 公司总市值为208.16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6日,于2019年7月22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与再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3D打印定制化产品及技术服务占63.33%,3D打印设备、配件及技术服务占27.89%,3D打印原材料占8.78% [1] 基金持仓情况 - 长城基金旗下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004666)三季度重仓持有铂力特220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5.37%,为第七大重仓股 [2] - 基于该持仓,该基金在11月7日股价上涨中估算浮盈约798.6万元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19.74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8.57%,近一年收益率为25.69%,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08.75% [2] 基金经理信息 - 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的基金经理为尤国梁,累计任职时间6年17天 [3] - 尤国梁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42.62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130.41% [3]
铂力特大宗交易成交6.93万股 成交额500.35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23:03
大宗交易概况 - 11月5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6.93万股,成交金额500.35万元,成交价为72.20元,与当日收盘价持平[2] - 买方营业部为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简阳金融街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2] - 近3个月内该股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1192.25万元[2] 近期股价与资金表现 - 11月5日收盘价为72.20元,当日下跌1.77%,日换手率为1.65%[2] - 当日成交额为3.28亿元,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620.28万元[2] - 近5日股价累计下跌7.55%,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2194.32万元[2] 融资余额变动 - 公司最新融资余额为12.58亿元,近5日减少747.32万元,降幅为0.59%[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7月06日,注册资本为27432.2174万人民币[3]
科创板今日大宗交易成交4.76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23:00
科创板大宗交易概况 - 11月5日共有13只科创板股票发生大宗交易,合计成交26笔,累计成交量641.80万股,成交总额为4.76亿元 [1] - 成交金额最高的公司为中微公司,共有3笔交易,合计成交量102.00万股,成交金额达2.75亿元 [1] - 成交金额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公司分别为宏微科技和经纬恒润,成交金额分别为5761.53万元和3129.75万元 [1] 个股交易与折溢价情况 - 大宗交易成交价相对收盘价折价率最高的三家公司为经纬恒润、概伦电子和药康生物,折价率分别为15.89%、14.02%和9.03% [1] - 中微公司、宏微科技和极米科技的大宗交易折价率分别为-8.20%、-6.17%和-8.01% [2] - 爱博医疗、铂力特和百利天恒的大宗交易成交价与收盘价持平,折溢价率为0.00% [2][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科创50指数上涨0.23%,科创板个股中上涨数量为256只,占比43.32% [1] - 发生大宗交易的13只科创板股票平均上涨0.75%,其中南亚新材、宏微科技、极米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为9.98%、6.58%、2.17% [1] - 有7只发生大宗交易的个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净流入资金居前的为南亚新材、中微公司、极米科技,金额分别为7537.53万元、6400.90万元、2884.93万元 [2]
铂力特11月5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500.35万元 溢价率为0.00%
新浪财经· 2025-11-05 18:0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5日公司股价收于72.20元,单日下跌1.77% [1] - 当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为6.93万股,成交金额为500.35万元,成交价72.20元与收盘价相同,溢价率为0.00% [1] - 近3个月内公司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达1192.25万元 [1] 资金流向 - 公司股票近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7.55% [1] - 近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2406.26万元 [1]
铂力特跌2.00%,成交额1.7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32.1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4 10:2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73.50元/股,成交额1.79亿元,换手率0.88%,总市值201.6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032.11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30%和11.56%,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2.87%和20.2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6.93%,近5日、20日和60日分别变动+1.27%、-3.12%和+16.95% [1] - 今年以来公司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3日,龙虎榜净买入5312.62万元,买入和卖出总额占比分别为20.01%和15.8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6日,于2019年7月22日上市 [2] - 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与再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3D打印定制化产品及技术服务占63.33%,3D打印设备、配件及技术服务占27.89%,3D打印原材料占8.78%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概念板块包括3D打印、卫星导航、机器人概念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7万户,较上期增加19.49%,人均流通股17462股,较上期减少15.52%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410.88万股,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46.47%,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234.83%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8267.70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651.70万元 [3]
3D 打印行业研究:响应AI芯片散热革命,3D打印液冷板前景广阔
国金证券· 2025-11-03 21: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建议关注在金属3D打印尤其是铜3D打印有较好技术储备的企业 [5] 报告核心观点 - 冷板式液冷技术凭借其高散热效率和对现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良好兼容性,有望成为数据中心主流散热方案,市场需求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1] - 3D打印技术(增材制造)因其在设计自由度、一体化成型和制造复杂结构方面的独特优势,被认为是液冷板制造的最优技术路线,尤其适用于微通道等先进设计 [2] - 随着芯片功率密度持续提升,微通道液冷板成为新趋势,这进一步放大了3D打印技术的优势,产业界已有成熟产品落地 [3][4] - 尽管铜材料的3D打印存在技术挑战,但通过采用特定波长的激光器等技术已实现突破,为高性能液冷板制造提供了可行路径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冷板式液冷有望成为数据中心主流散热方案 - 数据中心冷却能耗占其总电耗高达40%,液冷散热效率远高于风冷,强制对流水的传热系数(250-15000 W/m²·K)远高于强制对流空气(25-250 W/m²·K)[12][16] - 英伟达GB200 NVL72液冷系统可为50兆瓦数据中心每年节省超过400万美元运营成本 [1][18] - 中国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2024年达184亿元,同比增长66%,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3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8% [1][20][21] - 冷板式液冷作为间接接触方式,成熟度最高、应用最广泛,因其服务器芯片不直接接触液体,无需对机房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 [1][28] 2 3D打印有望成为液冷板最优制造技术路线 - 3D打印技术通过分层制造,解放了流道设计限制,可实现拓扑优化和仿生设计等复杂结构,加工时间和成本对结构变化不敏感,优于CNC/铲齿加工 [2][60][64] - 3D打印一体化成型工艺在结构强度和连接处热阻方面优于传统钎焊、扩散焊等焊接工艺 [2][66] - 微通道液冷板(当量直径低于1mm)成为新趋势,锦富技术开发的0.08mm微通道液冷板已用于B200芯片散热系统 [3][66] - 传统制造工艺(如铲齿、微铣削)在加工深宽比大、结构复杂的微通道时存在限制,3D打印技术前景更好 [3][71][74] - 对于多孔结构微通道骨架这类性能最强的设计,3D打印是可行的制造技术 [76] 2.4 铜材料打印较难但可突破,产业已有3D打印液冷板产品落地 - 铜是理想冷板材料(导热系数400 W/m·K),但其对主流红光激光器反射率高,加工难度大 [4][81][82] - 采用蓝光(450nm)或绿光(515nm)激光器可显著降低铜的反射率,实现有效打印 [4][82] - CoolestDC基于EOS DMLS技术开发的一体式冷板可承受6bar以上水压,使GPU工作温度降低近50% [4][88] - Fabric8Labs采用电化学增材制造技术打印的微通道冷板,性能显著高于铲齿工艺产品 [4][89] - 希禾增材通过绿光3D打印技术实现微通道液冷板制造,打印件最小壁厚达0.05mm,致密度超过99.8% [4][94]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在金属3D打印,尤其是铜3D打印领域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如南风股份、铂力特、华曙高科 [5][97] - 南风股份子公司南方增材从事3D打印服务,产品覆盖液冷板,正进行扩产规划并与客户洽谈 [97] - 铂力特展出3D打印液冷板,换热量相较传统直肋片冷板提升20%,压力损失减少约70% [97] - 华曙高科在金属3D打印领域有深厚技术积累,有望受益于数据中心液冷板需求提升 [97]
铂力特(688333):公司业绩超预期,积极拓展商业航天、机器人、3C等新兴市场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3 18:4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铂力特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报业绩超预期,25Q1-Q3实现营收11.61亿元,同比增长46.47%,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234.83% [4] - 25Q3单季度实现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120.9%,归母净利润0.8亿元 [4] - 公司作为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稀缺标的,正积极拓展商业航天、机器人、3C等新兴市场,下游需求高景气 [8] - 通过募投项目扩产以突破产能瓶颈,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在航空航天、工业等领域的批量化生产能力 [8]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5Q1-Q3营收高增长主要源于民品领域3D打印定制化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及航空航天领域的持续深耕 [8]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5Q1-Q3毛利率为43.5%,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4%,同比增加7.5个百分点 [8]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25Q1-Q3期间费用率为30.75%,同比下降13.19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降至6.4% [8] - 研发投入维持高位,25Q1-Q3研发费用达1.83亿元 [8] - 下游需求旺盛,截至25年三季度末,存货、应收账款、合同负债环比分别提升19.8%、11.7%、84.3%至14.5亿元、12.8亿元、1.53亿元 [8] 未来展望与盈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亿元、2.77亿元、3.79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9.2%、33.3%、36.6% [7]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27亿元、23.20亿元、29.07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8%、27.0%、25.3% [7]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6元、1.01元、1.38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00倍、75倍、55倍 [7][8]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金属增材制造综合方案解决供应商的稀缺标的,业务涵盖使用自有设备提供定制化产品设计及上游国产化原材料 [8] - 积极进行募投扩产,E地项目于2024年12月竣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专用粉末材料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将使粉末年产能增至3000吨 [8] - 公司聚焦高毛利的航空航天领域,并不断开拓商业航天、消费电子及机器人等新市场与新领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