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生理(688351)

搜索文档
 微电生理(688351) - 股东会议事规则
 2025-10-27 19:26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会议事规则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会议事规则 第一章 总则 股东会议事规则 2025年10月 1 | | | 第一条 为促进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规范运作,提高股东会议事效率,保障股东合法权益,明确股东会的职 责和权限,保证股东会规范、高效、平稳运作及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以下简称"《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025 年4月修订)》(以下简称"《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2025年5月修订)》《上市公司股东会 规则》和《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 章程》")等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 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公司章程》和本 规则的规定召开股东会,保证股东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公司董事会应当切实履 行职责,认真、按时组织股东会。公司全体董事应当勤勉尽责,确保股东 ...
 微电生理股价涨5.22%,华宝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61.24万股浮盈赚取511.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21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22日公司股价上涨5.22% 报收22.36元/股 成交额8928.75万元 换手率3.25% 总市值105.2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成立于2010年8月31日 于2022年8月31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导管类产品占71.77% 其他产品占20.22% 设备类产品占7.24% 租赁服务占0.77% [1]   主要流通股东持仓 - 华宝基金旗下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位列公司十大流通股东 该基金在二季度增持公司股份15.92万股 [2] - 截至二季度末 该基金持有公司股份461.24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3.69% [2] - 基于10月22日股价涨幅测算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511.97万元 [2]   相关基金产品信息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成立于2019年5月20日 最新规模为261.47亿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4.17% 近一年收益率为9.8% 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1.88% [2] - 该基金基金经理为胡洁 累计任职时间13年10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843.4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率为177.47% [3]
 微电生理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743.29万元,融资余额2.2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09:38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13日公司股价下跌1.11%,成交额为7554.17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743.29万元,融资偿还798.02万元,融资净卖出54.73万元 [1] - 截至10月13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25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8.47%,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 10月13日融券余量为5724股,融券余额12.19万元,处于近一年10%分位的低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动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789户,较上期增加13.20% [2] - 同期人均流通股为14206股,较上期减少11.66%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为第一大股东,持股724.45万股,较上期减少119.04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为第三大股东,持股461.24万股,较上期增加15.92万股 [3] -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和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为新进股东,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之列 [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2.80%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266.81万元,同比增长92.02% [2]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全称为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31日,于2022年8月31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导管类产品占比71.77%,其他产品占比20.22%,设备类产品占比7.24%,租赁服务占比0.77% [1]
 微电生理10月10日获融资买入811.11万元,融资余额2.2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09:3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0日公司股价下跌2.14%,成交额为7726.35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811.11万元,融资偿还455.07万元,实现融资净买入356.04万元 [1]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26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8.40%,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 融券方面,10月10日无融券交易,融券余量为5824股,融券余额12.54万元,处于近一年10%分位的低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789户,较上期增加13.20% [2] - 同期人均流通股为14206股,较上期减少11.66%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为第一大股东,持股724.45万股,较上期减少119.04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为第三大股东,持股461.24万股,较上期增加15.92万股;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和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为新进股东 [3] - 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2.80%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266.8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2.02%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31日,于2022年8月31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导管类产品占比71.77%,其他产品占比20.22%,设备类产品占比7.24%,租赁服务占比0.77% [1]
 心血管疾病相关医疗器械行业报告:心血管行业空间广阔,集采助力国产替代
 西部证券· 2025-09-27 19:33
好的,我将根据您的要求,对提供的行业研报进行总结。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心血管医疗器械行业,以下是我的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前次评级亦为“超配”,评级变动为“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心血管疾病相关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多个细分领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集采政策正助力国产替代进程[1][2][13]   细分市场前景总结   心脏电生理市场 - 中国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2021年达65.80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157.26亿元(2021-2025年CAGR 24.34%),2032年进一步达到419.73亿元(2025-2032年CAGR 15.06%)[1][15] - 全球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2021年为70.13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44.91亿美元(2021-2025年CAGR 19.90%),2032年达324.50亿美元(2025-2032年CAGR 12.21%)[1][18] - 全球心律管理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97亿美元增至2021年106亿美元(CAGR 1.8%),预计2030年达128亿美元(2021-2030年CAGR 2.0%)[1][19] - 全球心脏起搏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3597.4百万美元增至2030年4224.9百万美元(CAGR 1.8%),中国市场增长最快(2021-2030年CAGR 5.7%)[1][23]   冠状动脉疾病市场 - 中国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预计从2022年2662.6万增至2030年3166.7万(2026-2030年CAGR 2.0%)[2][24] - 全球冠状动脉疾病患病人数从2017年1.9亿人增至2021年2.1亿人(CAGR 2.8%),预计2025年达2.3亿人(2021-2025年CAGR 2.3%),2030年达2.5亿人(2025-2030年CAGR 1.7%)[27]   主动脉支架市场 - 2021年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量49,217台(胸主动脉32,526台,腹主动脉16,691台),市场规模24.0亿元[2][28] - 预计2030年中国主动脉支架型腔内介入手术量达18.04万台,市场规模增至43.1亿元[2][28]   心脏瓣膜市场 - 中国TAVR手术市场规模2021年911.5百万元,预计2025年达4862.9百万元(2021-2025年CAGR 52.0%),2030年达11359.7百万元[35] - 全球TAVR手术市场规模从2017年3473.5百万美元增至2021年6085.2百万美元(CAGR 15.0%),预计2025年达9956.1百万美元,2030年达15892.0百万美元(2025-2030年CAGR 9.8%)[37] - 中国二尖瓣反流手术数量预计从2021年约200例增至2025年10,600例(CAGR 173.2%),2030年达54,100例(2025-2030年CAGR 38.6%)[38] - 中国经导管三尖瓣手术数量预计从2023年约600例增至2030年200,900例(2023-2025年CAGR 232.2%,2025-2030年CAGR 97.1%)[41]   重点公司分析   微电生理(688351.SH)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1.41亿元增长至4.13亿元(CAGR 30.77%),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5.51%[49] - 2025H1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2.80%),归母净利润3267万元(同比增长92.02%)[49] - 2024年销售毛利率58.73%(同比下降4.78pct),2025H1净利率14.60%(同比增加6.03pct)[54] - 已开发全面涵盖心脏电生理手术的产品布局,围绕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形成30余款注册证产品[56]   佰仁医疗(688198.SH)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1.82亿元增长至5.02亿元(CAGR 28.88%),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5.41%[68] - 2025H1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30.0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102.90%)[68] - 2020-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稳定在88-89%左右[70] - 已获批22项Ⅲ类医疗器械产品,其中10项为国内首个获准注册的国产同类产品[73]   健世科技(09877.HK) - 围绕结构性心脏病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产品覆盖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心衰治疗[79] - 重点产品LuX-Valve系列(经导管三尖瓣介入置换)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注册临床试验[82] - Ken-Valve产品(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置换)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正在推进商业化[82]
 微电生理(688351):2025 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东方证券· 2025-09-25 10:5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格27.47元 当前股价22.48元(2025年09月24日)[3][5]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营收2.2亿元 同比增长12.8% 归母净利润0.33亿元 同比增长92.0%[9] - 海外业务营收占比31.1% 同比增速超40% 成功进入墨西哥、英国等新市场[9] - 三维电生理手术量超8万例 覆盖医院1000余家 国产厂商排名第一[9] - 压力监测导管使用量约3000根 其中三分之一用于房颤手术[9]   财务表现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 同比增长2157%[9]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0、1.08、1.51亿元[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2、6.87、8.88亿元 年增长率28.7%-29.2%[4] - 毛利率维持在58.1%-58.5%水平 净利率从13.1%提升至17.0%[4]   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 FireMagic®Trueforce®压力监测导管获NMPA批准上市[9] - 参股企业脉冲电场消融设备和导管获NMPA批准[9] - IceMagic®冷冻系列产品获得CE认证 在欧洲开展商业化推广[9] - RDN产品推进至中期阶段 心腔内超声导管进入创新器械特别审查通道[9]   估值分析 - 采用DCF估值法 假设永续增长率3.00% WACC 8.38%[10] - 当前市盈率151.3倍 预计2027年降至70.1倍[4] - 市净率从5.8倍逐步下降至5.1倍[4]
 疗器械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及展望:高值耗材走出集采影响,设备和IVD板块复苏在望
 华安证券· 2025-09-24 1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 高值耗材已走出集采影响 设备和IVD板块复苏在望[2][3][4]   核心观点 - 高值耗材领域经过多轮集采后 头部公司通过抢占外资份额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新进医院数量显著增加 产品获高等级医院认可 同时发力海外市场 部分公司盈利能力已恢复至集采前水平[4] - 设备板块预计2025Q3财务报表修复可见明显改善 IVD板块预计2025Q4部分公司改善 行业整体可能在2026H1见底回升[4] - 投资主线聚焦四大方向:高成长板块(血管介入) 走出集采影响+出海顺利领域 业绩改善+泛科技主题+自主可控方向 以及其他价值股[4]   医疗设备板块总结 - 2025H1设备板块收入同比下滑5.18% 延续下降趋势 但毛利率保持稳定约49.68% 净利率17.35%高于疫情前水平 研发费用率从疫情前7%提升至10%左右[9][10][12] - 影像设备企业持续去库存 2025Q2多数公司环比改善 开立 奕瑞 理邦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联影医疗2025Q2收入同比增长18.60%[13][15] - 新冠疫情加速企业出海进程 海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联影医疗海外收入从2018年0.43亿元增长至2024年22.20亿元 CAGR达92.7% 海外市场占比从2.13%提升至21.55%[18][19] - 康复设备公司通过脑机接口技术 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进行产品升级 并向医美领域拓展院外市场 2025Q2伟思医疗收入同比增长10.23%[20][22] - 家用医疗器械显示增长韧性 2025Q2瑞迈特收入同比增长46.54% 鱼跃医疗增长7.06% 三诺生物增长9.17%[25][26] - 供应链类设备逐渐走出疫情影响 东富龙2024Q4收入转正 基因测序仪领域因Illumina被禁售 国产替代机遇显现 建议关注华大智造[29]   高值耗材板块总结 - 2025H1高值耗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35% 利润端呈现正增长 毛利率稳定在68.65% 净利润率回升至24.01% 基本回到2021年集采初期水平[32][33][34] - 血管介入领域增长韧性显著:惠泰医疗2024年冠脉通路产品同比增长33.30% 2025H1同比增长30% 微电生理2024年海外增长62.94% 2025H1海外同比增长超40%[37][38] - 2025Q4将开展第六批国家集采 涉及药物球囊和泌尿类耗材 冠脉支架和脊柱续采预计2025Q4/2026Q1启动[40] - 骨科植入器械板块全面向上 2025Q2春立医疗收入同比增长62.85% 归母净利润增长136.70% 大博医疗收入增长22.96% 归母净利润增长84.48% 三友医疗2025H1海外收入0.52亿元 同比增长53%[42][43] - 眼科器械短期承压 爱博医疗通过多焦人工晶状体等高阶产品实现增长 2025H1人工晶状体收入同比增长8.23%[45][46] - 外科器械领域内镜诊疗企业积极出海 南微医学2025H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5% 占比提升至58% 安杰思新增14家海外客户 总数达130家[48][49]   低值耗材板块总结 - 2025H1低值耗材板块收入增速下降至1.2% 利润端出现负增长 主要受中美关税政策冲击 出口型企业寻求海外建厂[51][53] - 血液透析领域刚需稳健增长:三鑫医疗2025H1海外收入1.87亿元 同比增长67.3% 占比提升至24.6% 山外山血液净化耗材2025H1收入0.85亿元 同比增长46.17%[56][57] - 一次性手套行业2024Q1开始复苏 英科医疗2025Q1净利润增长48.08% 但关税政策扰动复苏进程 东南亚产能预计2025Q4投产[61][62] - 药用玻璃受集采和关税双重影响 山东药玻2025Q2收入同比下降14.2% 归母净利润下降42.0%[64] - 其他出口型低值耗材企业受影响程度不一 维力医疗2025H1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墨西哥生产基地预计2026Q1投产[67][68]   体外诊断(IVD)板块总结 - 2025H1 IVD板块受DRG支付改革和集采影响收入明显下滑 行业触底回升预计需至2025Q4[70][71] - 分子诊断领域受增值税率从3%调整至13%影响 叠加医院合规收紧和流感小年需求下降 2025Q2多数企业收入负增长[74][75] - 化学发光短期承压:安图生物2025Q2收入同比下降4.79% 新产业收入同比下降10.88% 亚辉龙收入同比下降26.1%[77][78]
 商业医疗险报告一:见微知著,医保承压下商保或为破局之法
 平安证券· 2025-09-22 18: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卫生费用持续增长 2023年达9.06万亿元 占GDP比重7.2% 增速高于GDP增速 在老龄化趋势下预计将持续增长[3][15] - 医保基金承压 2024年医保收入3.49万亿元(同比增长4.20%) 支出2.98万亿元(同比增长5.51%) 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累计结余负增长[20] - 商业健康险快速发展 保费规模从2014年1587亿元增长至2024年9974亿元 医疗险为赔付主力 2023年保费规模约4336.8亿元 占比48%[3][27] - 政策推动商业健康险发展 2025年首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纳入超出基本医保定位的创新药[3][74] - 预计2030年有超1.7万亿元医疗费用缺口需商业健康险补充[22]   中国卫生保障体系 - 2022年卫生总费用85328亿元 筹资端构成:政府支出24041亿元(占比28%) 社会支出38346亿元(占比45%) 个人支出22941亿元(占比27%)[10] - 目标至203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5% 社会支出将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10][15] - 医保为社会筹资核心来源 2022年占比62.9%[3]   健康险支付增量 - 商业健康险2024年保费规模达9774亿元 医疗险2022年赔付金额约2500亿元 赔付率68.8%[3][27] - 重疾险2022年赔付率仅19.05% 医疗险为医疗行业资金增量主力[27][31] - 医保参保率已达95% 收入端提升空间有限 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低 处于成长期 最具增长潜力[20]   医疗险核心品种 - 惠民保特点:低门槛、低保费(平均108元)、高保额(200-300万元)、高赔付率(超70%)[35][36][41] - 惠民保2022年参保人数增速56.44% 保费收入增速83.51% 2023年产品累计294款[46][52] - 惠民保面临参保率不足问题 2023年53款产品参保率均值仅18.9%[61] - 百万医疗险2016年保费10亿元 预计2025年达2010亿元 增速趋稳[65][67]   政策推进 - 2009年以来多项政策支持商业健康险发展 目标2025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71] - 医保与商保数据共享推进 2025年首次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74] - 商保目录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3][74]   投资建议 - 创新药领域:关注管线布局丰富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等 创新药单品潜力大的一品红、三生制药等 前沿技术平台领先的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3][77] - DTP药房领域:医药商业公司如上海医药、九州通等 传统零售药店如益丰药房、大参林等 互联网药房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3][77] - TPA行业:思派健康、镁信健康等头部企业[3][77] - 创新器械:医保覆盖不全的PFA房颤治疗术式、心脏起搏器等(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 创新升级术式定制化骨科产品等(心脉医疗、三友医疗等) 高端家用医疗器械如家用呼吸机、CGM等(怡和嘉业、鱼跃医疗等)[4][77] - 医疗服务:具备医技能力壁垒的眼科专科医院(爱尔眼科、华厦眼科等) 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4][77]
 微电生理(688351)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16 17:32
 业绩数据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223,748,530.83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2.80%[9] - 2025年1 - 6月利润总额32,816,628.64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2.67%[9] - 2025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668,127.26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2.02%[9] - 2025年1 - 6月扣非净利润20,806,323.47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157.44%[9] - 2025年1 - 6月经营现金流净额64,366,377.38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9.74%[9] - 2025年6月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777,753,875.17元,较2024年末增长2.07%[9] - 2025年6月末总资产1,949,382,794.49元,较2024年末增长2.94%[9] - 2025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0.0694元/股,较2024年同期增长91.71%[10]  研发情况 - 2025年1 - 6月费用化研发投入30,679,975.05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0.35%[21] - 2025年1 - 6月资本化研发投入15,512,142.03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48.93%[21]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合计46,192,117.08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3.22%[21]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20.64%,同比减少1.92个百分点[21]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33.58%,同比增加19.66个百分点[21] - 截至2025年6月末9项创新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14] - 2025年4月,EasyEcho™导管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23] - 2025年6月,FireMagic®Trueforce®导管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23] - 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6项,有效授权274项;累计申请商标191项,有效注册141项[14]  募集资金 - 公司首次募资总额116,560.60万元,净额106,987.99万元[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初始存放1,084,513,580.00元,余额643,049,108.16元[29][30] - 2025年半年度投入募投项目51,457,548.12元,含研发、生产、营销项目[33] - 2023年同意17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流,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转出[37] - 2024年同意75,000万元闲置募资现金管理,截至2025年6月30日,理财余额16,400.00万元,协定存款47,904.91万元[36] - 2023年拟5000万元募资向子公司借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借款1600.00万元[43] - 2024年同意自有资金付募投款并置换,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发生20,463.42万元[44][45] - 2025年1 - 6月无募资先期投入等情况[34][35][39][40][41][42] - 2025年半年度募资存放与使用合规[46]  其他 - 2025年半年度公司核心竞争力未重大不利变化[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董监高持股未变,无质押等情形[47] - 截至报告出具日,保荐人无其他意见事项[48]
 微电生理:股东解除一致行动关系
 格隆汇· 2025-09-11 20:56
 股权变动 - 微创投资与上海生晖于2025年9月10日签署《关于一致行动关系之解除协议》解除一致行动关系 [1] - 一致行动关系解除原因为上海生晖向微创投资全额支付股权转让款共计2075.5万元 [1] - 解除后微创投资持股153,940,915股(占总股本32.71%)上海生晖持股15,171,799股(占总股本3.22%) [2]   公司治理结构 - 一致行动关系解除后公司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 - 任意单一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无法对公司实施控制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