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旅集团(000430)
搜索文档
ST张家界(000430) - 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预重整事项的进展公告
2025-07-15 19:00
预重整相关 - 2024年10月16日法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2] - 债权人应于2024年11月30日前申报债权[3] - 意向投资人报名截止时间延至2024年12月25日[4] - 公司预重整期间延至2025年10月16日[8] 投资人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5日有46家意向投资人报名并缴纳保证金[4] - 截至2025年2月12日有47家意向投资人报名并缴纳保证金,45家提交重整投资方案[6] 股权结构 - 经投集团持有112,653,131股公司股票,持股比例为27.83%,为控股股东[8] 风险提示 - 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9] - 若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0] - 若重整失败公司股票面临被终止上市风险[10]
张旅集团(000430)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5: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 - 36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50.95%-41.14%[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 - 36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51.01%-41.22%[3]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7元/股 - 0.09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15元/股[3]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116.29万元[3] - 上年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124.29万元[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减亏原因是子公司大庸古城公司折旧摊销及财务费用减少[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3] - 业绩预告相关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4] - 上述数据为初步估算结果,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6]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7]
ST张家界: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3600万元
快讯· 2025-07-14 15:4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3600万元 [1] - 较上年同期减亏幅度为50 95%-41 1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3600万元 [1] - 较上年同期减亏幅度为51 01%-41 22%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 07元/股-0 09元/股 [1]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2025年中国文旅融合配套产业之交通运输工具客运现状 出行方式以公路为主【组图】
前瞻网· 2025-07-10 17:18
交通运输业概述 - 交通运输业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主要运输工具包括空运 铁路 公路 水运及管道 [1] 公路行业运客现状 - 2015-2022年我国公路运输客运量逐年下滑 2022年营业性客运量大幅下滑至55 87亿人 2023-2024年连续回升 2024年达117 81亿人 同比增长7 0% [2] 铁路行业运客现状 - 2009-2019年全国铁路客运量稳步上升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降至22 0亿人次 同比降39 9% 2021-2024年持续回升 2024年达43 1亿人次 同比增11 9% [6] 民航行业运客现状 - 2015-2019年民航旅客运输周转量逐年增长 2019年达11705 1亿人公里 同比增9 3% 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骤降 2022年仅3913 9亿人公里 较2019年降66 6% 2024年回升至12915 0亿人公里 同比增25 3% [8] 水运行业运客现状 - 水路旅客运输量近年呈波动态势 2020年疫情后大幅下降 2021年1 60亿人次 2022年1 16亿人次 2023年恢复至2 58亿人 2024年基本与2023年持平 [9]
2025年中国A级旅游景区及夜间旅游运营现状分析 运营状态向上发展【组图】
前瞻网· 2025-07-08 13:13
全国A级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 2020-2024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逐年递增 2024年年末共有16541个 较2023年增加820个 [1] - 2021-2024年直接从业人员数量波动递增 2024年年末达165.3万人 较2023年增加4.6万人 [2] - 2021-2024年接待游客数量波动递增 2024年全年达67.6亿人次 较2023年增加10.1亿人次 [4]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波动递增 2024年全年达4814.2亿元 较2023年增加745.5亿元 [5]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分布 - 2021-2024年文旅部公布三批次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总计345家 [8] - 上海、江苏、山东、四川并列榜首 各入选16家 [8][10] -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重庆位列第二 各入选15家 [8][10] - 北京、江西、湖南、云南处于第三 各入选14家 [8][10] - 安徽、河南各有12家 河北、湖北、贵州、陕西各有11家 [8][10] - 山西、辽宁、吉林、甘肃各有8家 天津、内蒙古、宁夏、新疆各有7家 [8][10] - 海南有6家 黑龙江、西藏各有5家 青海、新疆兵团各有3家 [8][10]
ST张家界(000430) - 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预重整事项的进展公告
2025-07-04 19:01
预重整相关 - 2024年10月16日法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2] - 债权人应于2024年11月30日前申报债权[3] - 意向投资人报名截止时间延至2024年12月25日[4] 投资人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12日47家投资人提交材料并缴纳保证金[6] - 45家投资人提交重整投资方案[6] 其他事项 - 2025年1月9日与湖南电广传媒签合作协议[5] - 2025年7月3日湖南建工集团申请对公司重整[7] - 公司股票有退市风险[9]
张家界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04 00:32
公司成立信息 - 张家界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秦芳梅,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湖南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1]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职业中介活动、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建筑劳务分包、互联网直播技术服务 [1] - 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 [1] - 其他服务包括承接档案服务外包、商务代理代办服务、法律咨询(不含依法须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的业务)、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等 [1] - 涉及销售代理、通讯设备销售、代驾服务、病人陪护服务、单位后勤管理服务等 [1] - 还包括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电力设施器材制造与销售、发电技术服务、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等 [1] - 互联网相关服务包括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等 [1] 公司基本信息 - 国标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综合管理服务 [1] - 地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崇文街道子午路115号鼎立大厦A栋(1004、1005、1006) [1] - 营业期限从2025-7-2至无固定期限,登记机关为张家界市永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
“人造古城”模式陷困局
深圳商报· 2025-07-01 06:44
公司表现与财务情况 - ST张家界6月30日股价低开高走,收盘上涨2 97% [2] - 公司因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自2024年4月17日起被深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张家界" [2] - 大庸古城项目自2021年6月试营业以来持续亏损,4年累计亏损10 8亿元,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13 95亿元、负债总额16 97亿元,净资产为负3 02亿元 [2][3] - 大庸古城项目2024年9月起进入司法重整程序,张家界市正推动市场化盘活方案 [3] 业务结构与行业对比 - ST张家界是中国旅游板块第一家上市公司(1996年上市),但不同于黄山旅游、峨眉山A等拥有景区门票收入的公司,其收入主要来自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等业务 [3] - 公司旗下资源包括大庸古城、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十里画廊观光电车、旅行社服务及酒店经营,其中大庸古城成为核心亏损源 [3] 行业模式问题 - 旅游概念股依赖重资产扩张的困境显现,大庸古城作为投资24 43亿元的仿古建筑群,面临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等问题 [2][3] - "人造古城"模式被指千城一面、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市场竞争中易沦为"空城" [3]
又一个泡沫破了!旅游,正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商业洞察· 2025-06-30 17:06
行业现状与核心矛盾 - 旅游行业整体陷入困境,44家上市公司中56.8%营收负增长,部分企业如青海旅投破产清算[4][16] - 航空业持续亏损,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一季度分别亏损7.47亿、9.95亿、20.44亿[7] - 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26.4%,总花费增长18.6%,但行业盈利恶化[8] 典型案例分析 **青海旅投** - 省级国资文旅平台,注册资本4.8亿耗尽,涉及高管团灭、2371万投资无产权营地等乱象[4] - 被执行总金额超3.23亿,被限制高消费27.89万[15] **张家界旅游集团** - 一季度营收5899万,净亏损3125万,核心资产"大庸古城"日均客流量不足20人[17][18] - 20亿仿古综合体因设计缺陷沦为"四不像"[19] **曲江文旅** - 旗下"大唐不夜城"IP运营成功但盈利薄弱,2024年上半年日均净利润仅1307元[24][25] 市场结构性变化 **渠道端崛起** - 在线旅游平台成最大赢家:携程一季度净利润43亿(利润率31.16%),同程净利润11.59亿(同比+41.3%)[28] - 美团到店订单量增25%,客单价提升8%[28] **供给端过剩** - 2019-2023年A级景区增3000家,平均收入降40%[31] - 旅行社数量增2万家,单社年均利润仅6.65万[31] - 连锁酒店数量达5.96万家(较2020年+52.92%)[33] 成功商业模式 **体验驱动型** - 九华旅游一季度净利润6865.86万(+31.83%),受益寺庙游热潮[36][39] - 迪士尼一季度净利润25.54亿美元(+34%),上海迪士尼2023年客流超1400万[36][42] **情绪价值创造** - Citywalk、演唱会等新形态崛起,2023年演唱会跨城观演率超60%[51][52] - 成功案例共性:强沉浸感设计(如迪士尼IP全场景还原)[42][43] 行业转型趋势 - 从1.0观光游(依赖门票经济)向2.0体验游(情绪价值主导)转型[46][50] - 传统景区面临淘汰风险,部分国资文旅平台或成"地方政绩融资工具"[56] - 政策收紧:主题公园、仿古城被纳入专项债"五大类禁止项目"[56]
跟风造古城,不光张家界要反思
南方都市报· 2025-06-29 18:59
大庸古城经营状况 - 大庸古城作为投资规模达24 43亿元的仿古建筑群 自2021年6月试营业以来 四年持续亏损累计达10 8亿元 直至濒临破产 [2] - 2024年9月上市公司张家界公告显示 其全资子公司作为运营方被法院裁定进入重整程序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17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简称变更为"ST张家界" [2] - 运营过程中仅停车场盈利 市中心的大庸古城门可罗雀 主要活动为本地居民休闲 [6] 项目决策与建设问题 - 2016年3月立项 6月开工 原计划550天建设工期因准备不足延长至近五年 [3] - 项目仓促上马源于跟风"全国古城古镇热" 当时全国有2800多座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古城镇 [3] - 项目被赋予城市旅游新地标等虚高定位 同期10公里外还有同质化项目"古庸城" 形成内部竞争 [4] 行业普遍性问题 - 各地人造古城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 内部多为义乌小商品和雷同美食 最终沦为"商家比游客多"的失败案例 [6] - 决策过程受"拍脑袋"式政绩冲动驱动 缺乏市场化运营考量 形成"击鼓传花"式风险传递 [4][5] 整改与反思 - 张家界当地召开专题会议 强调要虚心接受监督 深入开展问题整改 深刻汲取教训 [2] - 需同步启动对决策失误的追责问责 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 [5] - 行业需举一反三 对无特色古城古镇项目早做调整 采取"壮士断腕"式转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