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000591)
搜索文档
江山控股(00295)前9个月太阳能发电站发电量约为23.88万兆瓦时 同比减少4.83%
智通财经· 2025-10-13 16:41
发电量表现 - 2025年1至9月总发电量约为238,787兆瓦时,同比减少4.83% [1] 装机容量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太阳能发电站总装机量为290兆瓦 [1]
2025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报告:核聚变太阳能量的地球复刻,产业化进程有
搜狐财经· 2025-10-13 12:08
文章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产业化进程在2025年呈现加速趋势,多项国际与国内项目取得关键进展,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 [1][3][4][5] 核聚变定义与原理 - 可控核聚变是模拟太阳原理,使氢同位素氘和氚在受控环境下结合释放能量,被称为“人造太阳” [1][12] - 实现核聚变需满足三大核心条件:超过1亿摄氏度的高温、足够高的等离子体密度及足够的能量约束时间,三者的乘积“聚变三乘积”是关键指标 [1][20] - 氘-氚聚变是当前最主要的反应形式,占比达65%,因其在相对较低温度下即可发生且释放能量高 [19] 核聚变优势 - 核聚变原料极其丰富,每升海水中的氘聚变可释放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地球海水中的氘够人类使用100亿年以上 [2][29] - 与传统能源相比,核聚变不产生温室气体和长寿命放射性核废料,对环境几乎零污染 [2][28][29] - 能量密度极高,一座聚变电站的发电量即可满足一座大城市的需求,未来有望彻底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2] 技术路线与突破 - 全球核聚变研究主要分为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两大技术路线 [2][3] - 磁约束路线最为成熟,托卡马克是国际主流选择,中国“东方超环”(EAST)曾创下1056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纪录 [2] - 惯性约束路线利用激光或粒子束压缩燃料,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在2022年首次实现聚变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的里程碑 [3] 国际项目进展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由七方联合建设,总占地180公顷,目标2034年首次点火,实现聚变能增益大于10 [3] - 美国CFS公司的SPARC项目采用高温超导磁体,体积仅为ITER的四十分之一,计划2026年产生等离子体,2027年实现净能量增益 [3] - 美国Helion Energy公司计划2028年通过“猎户座”装置为微软提供50兆瓦零碳电力,采用氘与氦-3作为燃料 [3] 国内项目与产业格局 - 中国形成“科研院所+高校+民营企业”的多元发展格局,民营企业如诺瓦聚变、能量奇点等获得数亿元融资,红杉资本等机构入局 [4] - 安徽合肥的BEST项目是全球首个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2025年5月提前启动总装,计划2027年实现聚变能量净增益 [4] - 江西“星火”项目聚焦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目标2030年实现100兆瓦电力并网,能量增益因子预计超过30 [4] 商业化路径与展望 - 核聚变商业化分为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个阶段,全球正处于从实验堆向示范堆过渡的关键期 [5] - 中国的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计划2035年建成,2050年建成商业示范堆 [5] - 国际能源界预测,若技术突破顺利,21世纪下半叶核聚变有望成为全球基荷能源,为“碳中和”目标提供核心支撑 [5] 政策支持 - 2024年6月美国发布《聚变能源战略2024》,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聚变能商业化发展 [36] -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启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明确将可控核聚变领域作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 [36][37]
北美替代能源:核能、太阳能与人工智能-North America Alternative Energy _Nuclear, Solar & AI_ Windham
2025-10-13 09: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北美替代能源行业,重点包括核能、太阳能、储能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驱动的电力需求 [2] * 公司:重点提及First Solar (FSLR) 和 Nextracker (NXT) 为顶级推荐标的 [5][26][36] 其他提及的公司包括Array Technologies (ARRY)、Shoals Technologies (SHLS) 等太阳能硬件制造商,以及Oklo Inc、Centrus Energy等核能公司 [23][103] 核心观点与论据 美国电力需求前景广阔,需要多种清洁能源技术 * 市场低估了美国未来数十年电力建设周期的总规模,AI数据中心需求仅是其中一部分,更大的需求来自替代化石燃料发电(占当前发电量约80%)和更换老化的核能及煤电设施 [2] * 应采用"Yes/And"框架,即太阳能、风能、储能、核能、天然气等多种技术都将被需要,而非互斥 [2][70] * 核能建设周期长,需考虑2035-2050年的大规模部署,长期需求池需考虑更深度的化石燃料替代、现有核电站更换周期、新兴技术(如核聚变)以及为替换老化太阳能项目而新增的太阳能容量 [3][92][94] 近期太阳能与储能主导新增发电容量,政策明朗化利好板块 * 截至2025年6月,美国有106GWac已获批、在建或待并网的发电容量,太阳能和储能约占获批新增容量的三分之二 [4][165] * 2025年上半年美国公用事业规模新增容量为22GWac,其中太阳能占53%(12GWac),计入储能后占73% [152][156] * 2025年7月4日美国预算通过和8月15日IRS初步指南发布,清除了主导太阳能板块情绪超过一年的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吸引增量投资者兴趣 [5][7] * 政策明朗化、大型科技公司强劲需求增长以及对美国国内制造业需求带来的强劲盈利增长,使太阳能板块有望继续股价复苏 [5][12] 公司购电协议需求强劲,科技公司是主要驱动力 * 2024年美国企业购电协议签署量同比增长60%至28GWac,2025年迄今已达14GWac,太阳能占PPA容量的78% [41] * 大型科技公司主导企业PPA市场,2025年迄今占签署容量的80%,高于2024年的60% [41][45] * 企业购电协议需求已被证明对价格不敏感,由预期电力需求增长驱动,而非当前可用的清洁能源PPA [67][68][69] * 若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Oracle和苹果这"科技六巨头"的需求以近期水平(约每年25%)持续增长,其年度增量电力需求将在2028年初超过整个美国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行业的供应量 [63] 税收优惠向头部制造商倾斜,First Solar和Nextracker显著受益 * 45X国内先进制造业税收抵免得以保留,使作为国内主要生产商的FSLR和NXT处于有利地位 [35][36][37] * 假设美国年新增装机40GWdc,潜在的45X税收抵免总额约为78亿美元,其中近一半(FSLR占29%)流向组件制造领域的FSLR,因其碲化镉薄膜技术不依赖中国硅材料,且上游硅生产主要在美国境外 [34][35][38][39] * 共识预期未计入潜在资本再部署带来的每股收益上行空间,例如FSLR的共识模型预计到2032年净现金为160美元/股,但未包含资本再部署带来的EPS增长 [30] 核能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是长期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 美国现有核电机组运行许可证多为40年,可延长20年,许多机组将在2030-2050年间超过60年寿命,目前核能发电占美国总发电量的约20% [103] * 近期有多项核能项目公告,如OKLO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破土动工75MW Aurora Powerhouse,目标在2027年第四季度至2028年第一季度首次部署 [107] * 核能面临成本和工期不确定性的挑战,例如南卡罗来纳州SCANA核电站项目在花费90亿美元后遭废弃 [102] * 两党对核能支持力度增强,多项法案如《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核能生产税收抵免和《加速部署先进核能清洁能源法案》旨在加速美国核能建设 [111][113] 其他重要内容 储能与长期容量需求 * 储能容量对于实现更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至关重要,美国储能容量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例正在增长 [149] * 加州市场因现有抽水蓄能容量,储能已将日间发电转移至夜间消费 [145] * 深度脱碳将需要解决天然气发电问题(预计2030年占发电量的44%),并需要增加储能容量和增殖长时间储能技术 [81][146] 市场现状与估值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发电量同比增长2.3%(包括分布式太阳能),太阳能满足了美国年度增量电力需求的78% [4][161] * 当前约3%的年度电力需求增长率是截至2023年的20年间0.4%增长率的约7倍 [160] * 提供了相关公司的2027年预期EV/EBITDA和P/E倍数估值数据 [22][24] 风险提示 * 该行业需求历史上围绕州和联邦政策变化波动,预计这种波动性将持续 [175] * 产品制造商的利润率可能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能源价格总体水平的影响 [175]
太阳能发电成本暴跌90%反超煤电!煤炭天然气都慌了,成全球最便宜电力
搜狐财经· 2025-10-12 17:22
太阳能成本与地位转变 - 太阳能已成为全球最便宜的电力来源,成本远低于煤炭、天然气和风能[1] - 在阳光充足地区,太阳能发电成本已低至0.02英镑/度[3] - 过去十年全球太阳能发电成本暴跌近90%,风能成本下降70%[4] 中国在太阳能产业的主导地位 - 中国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迭代是推动成本下降的最大推手[4] - 全球光伏组件年产量从2015年的50吉瓦飙升至2024年的400吉瓦,增长八倍[6] - 中国生产全球超过80%的太阳能光伏板,在多晶硅、硅片等核心环节市场份额超过90%[6] 电网消纳与弃光挑战 - 廉价电力大量涌入导致电网“消化不良”,2023年夏季美国加州太阳能发电量超出用电需求30%,弃光率达8.2%[10] -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青海省因电网限制弃光率达5.1%,相当于损失12亿千瓦时清洁电力[10] - 现有电网为“集中发电、单向输电”模式设计,无法有效应对分布式光伏带来的电力双向流动[15] 智能化电网与储能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系统可提前24小时预测光伏发电和电网负荷,调度准确率高达92%[17] - 中国江苏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时调整工厂用电节奏,将本地光伏消纳率提升4.3个百分点[19] - 德国巴伐利亚州通过区域电力互济机制将弃光率从7%压低至2.3%[19] 储能技术发展与应用 - 锂离子电池价格自2010年以来大幅下降,使储能应用变得简单[21] - 澳大利亚霍恩斯代尔储能项目通过削峰填谷为当地节省超过2亿澳元电费[23] - 中国宁夏建成全球最大分布式模块化储能电站,年储绿电1亿度;新疆库车光伏基地配置1吉瓦/4吉瓦时储能系统,可满足当地夜间三成用电需求[23] 储能商业模式挑战 - 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上半年暴增110%突破100吉瓦,但行业平均收益率不足8%,低于社会资本期望[25] - 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储能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障碍[25] 中国能源转型的双重角色 - 中国贡献全球三分之一清洁能源投资,为世界提供可负担的绿色能源[29]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火电,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首次突破60%[29] - 煤炭仍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53.2%,体现能源转型的艰巨挑战[29] 中国独特转型路径与未来目标 - 中国探索“增量替代”路径,优先用可再生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新建煤电厂转为服务可再生能源的“调峰电源”[31]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中国风能和太阳能装机总容量将达3.6太瓦,实现此目标需每年新增2.5亿千瓦装机容量[33] - 中国的转型进程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格局及自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33]
印度对华太阳能电池作出反倾销终裁
格隆汇· 2025-10-11 16:36
反倾销终裁结果 - 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 [1] - 终裁建议基于到岸价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为期3年的反倾销税 [1] - 涉案产品包括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或制成面板的晶硅或薄膜技术太阳能电池 涵盖单晶或多晶类型 [1] 各生产商适用税率 - 晶科集团和天合集团的适用反倾销税率均为0 [1] - 爱光集团和非抽样合作生产商的适用反倾销税率均为23% [1] - 中国其他生产商的适用反倾销税率为30% [1]
美国马里兰州打造垃圾填埋场太阳能项目
环球网· 2025-10-11 16:14
项目概况 -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县正式启用当地首个大型地面式太阳能发电场 [1] - 项目巧妙利用闲置的Parkton垃圾填埋场用地进行建设 [1] - 项目占地213英亩,总装机容量约7兆瓦,由四组大型地面光伏阵列构成,共铺设约1.5万块光伏面板 [1] 运营与效益 - 项目由法国能源企业道达尔能源投资建设并负责日常运营 [2] - 巴尔的摩县政府通过签订期限为25年并可延长至33年的长期购电协议保障电力供应 [2] - 电站预计每年可发电约820万千瓦时,能满足当地1150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 [1] - 项目旨在保障居民用电稳定并大幅减少传统能源发电带来的碳排放 [1]
美国马里兰州打造垃圾填埋场太阳能项目,年发电量满足 1150 户家庭全年需求
环球网· 2025-10-11 12:12
项目概况 -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县启用当地首个大型地面式太阳能发电场 [1] - 项目利用闲置的Parkton垃圾填埋场用地建设 [1] - 项目占地213英亩,总装机容量约7兆瓦 [2] - 项目由四组大型地面光伏阵列构成,共铺设约1.5万块光伏面板 [2] 运营与效益 - 项目由法国能源企业道达尔能源投资建设并负责日常运营 [2] - 巴尔的摩县政府通过签订25年长期购电协议保障电力供应,协议可延长至33年 [2] - 电站预计每年可发电约820万千瓦时,能满足当地1150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 [2] - 项目旨在保障居民用电稳定并减少传统能源发电的碳排放 [2]
特朗普政府内华达州大型太阳能项目
新浪财经· 2025-10-11 03:51
项目取消事件概述 - 美国内政部土地管理局取消了内华达州的大型太阳能项目埃斯梅拉达七号太阳能发电场 该项目现被列为"取消"状态[1] - 这是特朗普政府限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新举措[1] - 开发商可选择向土地管理局提交个别项目提案以进行更有效的潜在影响分析[1] 项目规模与影响 - 该项目由NextEra Energy Inc 和 Invenergy 等开发商提出 包括七个太阳能发电场[1] - 项目占地11.8万英亩 原本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发电厂之一[1]
太阳能发电成本暴跌80%!煤炭天然气都慌了,全球能源格局要变天
搜狐财经· 2025-10-10 18:58
太阳能成本竞争力 - 在阳光充足地区,太阳能发电成本已低至每单位电力0.02英镑,成本低于煤炭、天然气甚至风能 [3] - 过去十年间,太阳能发电成本大幅下降超过80% [3] - 即使在北纬50度、气候多云的英国,太阳能也成为最经济的电力选择 [3] 行业规模与技术发展 - 2024年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1.5太瓦,较2020年水平实现翻倍 [5] - 制造工艺改进、材料科学突破和产业链优化共同推动了成本下降 [5] - 锂离子电池价格自2010年以来暴跌89%,使太阳能搭配储能系统的成本可与传统燃气发电厂竞争 [5] 电网挑战与解决方案 - 加州和中国部分地区因太阳能发电过多导致电网承压,出现能源浪费现象 [8] - 传统电网设计难以处理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带来的双向电力流动 [8] - 智能电网通过AI预测发电量、实时调度和区域互联互通进行升级,并搭配大规模储能系统以平衡电力供需 [10] 前沿技术与应用创新 - 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有望将发电效率再提高50% [10] - 浮动式太阳能发电站将太阳能板铺设于水面,节省土地的同时利用水体降温以提高效率 [10] - 建筑一体化光伏技术将房顶和外墙转化为发电表面,使建筑本身成为发电厂 [12] 政策支持与全球布局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计划在未来十年投入超过3000亿美元 [13] - 欧盟的REPowerEU计划目标在2030年将太阳能装机容量提升至1.32太瓦 [13] - 印度推出生产激励计划,中国则占据全球太阳能制造业的主导地位 [13] 行业前景与协同效应 -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将成为许多国家的主导电力来源 [15] - 太阳能与电动汽车形成协同效应,廉价太阳能电力为电动车充电,电动车电池亦可作为电网储能 [15] - 中东地区的传统能源生产国正积极投资太阳能,以实现从“卖油”到“卖阳光”的转型 [15]
研究表明:太阳能已成全球最经济能源
科技日报· 2025-10-10 16:36
太阳能发电成本与竞争力 - 太阳能发电成本创历史新低,在光照充足国家每度电成本最低仅需0.02英镑,比煤炭、天然气和风能更经济 [1] - 即使在英国等高纬度国家,太阳能也已成为大规模发电中最经济的选择 [1] - 2024年全球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1.5太瓦,较2020年翻了一番,可满足数亿家庭用电需求 [1] 储能技术与系统集成 - 2010年以来锂离子电池价格大幅下降89%,使“太阳能+储能”系统的成本竞争力堪比天然气发电 [1] - 光伏板与蓄电池结合的混合系统已成为多地标准配置,能储存富余电能并按需释放,使太阳能转变为稳定可控电源 [1] - 储能技术与智能电网的深度融合正让太阳能逐步实现可靠、经济、清洁的规模化供电 [2]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材料创新有望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将发电效率提升50% [2] - 太阳能光伏技术正成为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核心动力 [1] 电网整合与系统稳定 - 将日益增长的太阳能电力接入现有电网是现阶段最大难题 [2] - 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智能电网、人工智能预测和区域电网互联将成为维持电力系统稳定的关键 [2] 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 - 太阳能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长期政策支持,清晰的政策导向能有效激发投资与创新 [2] - 加速全球能源体系绿色转型不仅需要持续投入,更需要国际社会精诚合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