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疗(002173)

搜索文档
沛嘉医疗牵手帝斯曼-芬美意打造划时代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经济网· 2025-04-02 09:58
文章核心观点 沛嘉医疗与帝斯曼 - 芬美意生物医学业务部门签署战略创新合作备忘录,聚焦高分子瓣膜材料研发创新,有望引领全球高端医疗器械材料领域变革 [1][3] 合作双方情况 - 沛嘉医疗是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及脑血管介入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龙头企业,2024 年销售收入 6.1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 40%,拥有相关产品管线组合、开发团队及商业化产品和创新术式组合 [3] - 帝斯曼 - 芬美意生物医学业务部门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在中国上海设有办事处及创新应用研发中心,在生物材料及其应用领域有专业知识 [3] 合作内容 - 双方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及热塑性聚氨酯(TPU)瓣膜材料研发领域实现新突破,将建立长期、稳定、互利的战略创新合作伙伴关系 [3] - 利用帝斯曼 - 芬美意生物材料,双方研发团队将基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在新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多领域展开合作 [3] 高分子瓣膜材料优势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强度是同等尺寸钢结构的 15 倍,采用相关技术制造的高分子瓣膜材料能代替现有心脏瓣膜动物源材料,在产品灵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方面有改进潜力 [4] - 高分子瓣膜材料是非生物源、无机材料,物理和生化性能及寿命优势明显,能适应更年轻病人,有提升产品寿命、扩大适应症和降低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两大优势 [4] 沛嘉医疗高分子瓣膜情况 - 沛嘉医疗自主研发的高分子瓣膜是新型聚合物瓣膜,使用五层仿生聚合物纤维编织物,更接近人体自体瓣膜功能,在 4 亿次加速疲劳测试后保持稳定血液动力学,预期寿命远高于生物源瓣膜材料 [4] - 该产品研发入选苏州市“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已完成动物实验,准备进入临床试验 [4] 双方表态 - 沛嘉医疗首席运营官潘孔荣称双方将进入更深层次协同,高分子瓣叶材料研发完成后将应用到各产品线,打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应用 [5] - 帝斯曼 - 芬美意生物医学业务部门总裁 Paul Spencer 表示致力于推进血管应用领域发展,很高兴与沛嘉合作推动愿景实现 [5]
创新医疗收盘上涨6.92%,最新市净率2.40,总市值44.3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01 16:58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创新医疗4月1日收盘情况、资金流向、业务构成及最新业绩,并给出其与行业部分公司的估值对比 [1][2] 公司情况 股价与市值 - 4月1日创新医疗收盘10.04元,上涨6.92%,总市值44.30亿元,市净率2.40 [1] 资金流向 - 4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037.47万元,近5日总体流入,5日共流入4065.73万元 [1] 业务构成 - 公司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营业务,下属建华、康华、福恬和明珠四家医疗机构,在各自医疗服务半径内有竞争优势 [1] 业绩情况 - 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0亿元,同比0.53%;净利润 - 27844147.16元,同比 - 95.88%,销售毛利率10.02% [1] 估值指标 - 公司PE(TTM)为 - 92.46,PE(静)为 - 129.22,市净率2.40 [2] 行业情况 行业平均与中值 - 行业平均PE(TTM)为52.86,PE(静)为47.73,市净率3.76,总市值166.77亿;行业中值PE(TTM)为49.90,PE(静)为41.24,市净率2.80,总市值51.60亿 [2] 部分公司估值 - 普瑞眼科PE(TTM) - 185.33,PE(静)23.16,市净率2.80,总市值62.06亿;何氏眼科PE(TTM) - 165.95,PE(静)50.88,市净率1.67,总市值32.33亿等多家公司估值情况 [2]
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成果报告会在北京昌平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3-28 14:57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3月27日创新医疗(002173)器械高质量发展成果报告会在北京昌平区召开,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共同探讨医疗器械产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会上有创新服务站落地昌平启动仪式和交流中心正式发布等重要事项 [1][3] 行业政策与发展情况 - 中央出台系列文件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药监局推进审评审批和监管改革成效显著 [3] - 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845.5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国际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 [3] 昌平区产业情况 - 医疗器械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昌平区基础条件优越,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良好,在国家和北京市药监局指导下形成集群发展态势 [3] - 2023年12月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等联合签署协议在京设国家级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此次服务站落地昌平标志其在产业创新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未来将深化合作优化服务 [4] 交流中心情况 - 交流中心位于昌发展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与创新服务站形成“双核驱动”格局 [5] - 交流中心打造全场景复原智慧手术室,涵盖7个科室类别,精选高端医疗装备,通过多元化展示方式呈现产品功能等,展示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成果 [5] 专家报告情况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卢倩分析全球医疗器械领域最新技术趋势和发展动态 [6] -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一部部长郭兆君强调医疗器械设计开发应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讲解创新医疗器械审评要点和常见问题 [6] 国家药监局总结情况 - 自2014年首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落地以来,已有334个三类产品获批,近两年增长显著 [7] - 国家药监局通过完善法规体系等多方面工作为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7] - 医疗器械创新源于临床需求,企业是核心动力,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视产品质量与安全 [7]
创新医疗股东组团减持 旗下建华医院涉诉拖累业绩
搜狐财经· 2025-03-27 23:54
文章核心观点 创新医疗旗下医院涉诉需赔偿还款致业绩下修,连续六年亏损叠加股东组团减持引起股价大跌,投资脑机业务能否助力其走出业绩低谷仍待验证 [1][10]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上海洸焕、董事阮光寅、总裁代行财务总监马建建计划分别减持不超公司总股本3%、0.1089%和0.1791%的股份,理由为企业或个人资金需求 [1][2] - 《公告》发布次交易日,公司股价跌停,收盘价10.65元/股,跌幅9.97%;3月25日再次开盘跌停,收盘价9.59元/股,跌幅9.95% [1][2][5] - 股吧投资者不满股东组团减持,质疑公司股东不看好未来发展且有高位套现嫌疑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19 - 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 - 11.5亿元、 - 3.15亿元、 - 1.03亿元、 - 0.73亿元、 - 0.34亿元,合计亏损16.75亿元;2024年预计亏损8500万元至1亿元,六年亏损超17亿元 [3] - 公司暂无被ST和退市风险,但长期亏损或难让投资者保持信心 [3] - 计划减持股份的马建建薪酬在2019 - 2023年持续上涨,税前薪酬分别为117.06万元、136.56万元、163.62万元、167.16万元、187.96万元 [4] 旗下建华医院情况 - 2016年公司新增建华医院等三家子公司,2018年建华医院控股明珠医院,公司目前拥有四家医疗机构 [6] - 2019年开始建华医院持续亏损,2019年营收5.64亿元,同比降13.98%,净利润 - 2.65亿元,同比降356.84%,2020年亏损1.93亿元,2021 - 2023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 - 5069.57万元、 - 5482.39万元和 - 1347.45万元 [6] - 建华医院与前海卓越诉讼终审判决需还款3500万元,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计亏损由5000 - 6500万元扩大至8500万元至1亿元,同比下降147.90%至191.65%;扣非后净利润预计亏损6700万元至5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70%至139.26% [8] - 2024年12月建华医院因违反诊疗规范被责令退回医保基金321.28万元并处一倍罚款,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计减少642.6万元 [9] - 2024年9月建华医院下属明珠医院因违规受处罚,被责令退回医保基金并处约25.42万元罚款 [9] 脑机业务情况 - 2021年初公司参与投资设立博灵脑机,2024年博灵脑机针对偏瘫患者的产品进入生产样机阶段,但产品未正式上市,未产生有市场意义的销售收入 [10] - 投资脑机业务能否助力公司走出业绩低谷待时间验证 [10]
创新医疗(002173)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高管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5-03-23 20:45
股东持股情况 - 上海洸焕持股33720222股,占总股本7.6414%[3][5] - 阮光寅持股1921087股,占总股本0.4353%[3][5] - 马建建持股3160159股,占总股本0.7161%[3][5] 减持计划 - 上海洸焕拟减持不超13238487股,不超总股本3%[3][6] - 阮光寅拟减持不超480200股,约占总股本0.1089%[3][8] - 马建建拟减持不超790039股,约占总股本0.1791%[3][9] 减持方式及时间 - 上海洸焕拟集中竞价减持不超4412800股,不超总股本1%[6] - 上海洸焕拟大宗交易减持不超8825687股,不超总股本2%[6] - 减持期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三个月内[6][8][9] 减持影响 -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11]
创新医疗(002173) - 关于为鸿润医药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3-17 17:15
担保情况 - 2025年3月10日同意为鸿润医药1000万元授信额度贷款提供担保[2] - 近日与北京银行诸暨支行签《保证合同》,被担保主债权本金1000万元[3] 担保期限 - 主合同下债务履行期为首次提款日起12个月[3] - 保证期间为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三年[4] 累计担保 - 截止公告日,为子公司累计担保总额4600万元,占净资产2.46%[5] - 对外担保全为对子公司担保,无逾期和涉诉担保[5]
创新医疗(002173) - 关于为鸿润医药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3-10 16:45
担保情况 - 公司为鸿润医药1000万元授信额度贷款提供担保,有效期至2029年3月13日[2] - 本次担保总额1000万元,未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2] - 董事会通过后公司担保总额4600万元,未超净资产50%和总资产30%[2] 鸿润医药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4827.96万元,负债972.52万元,净资产3855.44万元[7] - 2025年2月28日总资产7788.28万元,负债3922.46万元,净资产3865.82万元[7] - 2023年度营收3076.46万元,利润总额309.71万元,净利润220.52万元[7] - 2025年1 - 2月营收426.55万元,利润总额 - 68.09万元,净利润 - 68.09万元[7] 其他 - 截止公告披露日,公司为子公司累计担保4600万元,占净资产2.46%[12] - 董事会认为本次担保风险可控,不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11]
创新医疗(002173) - 第六届董事会2025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10 16:4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2025年3月10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会议[2] - 会议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通知3月7日书面发出[2] - 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2] 担保事项 - 公司为鸿润医药1000万元授信额度贷款提供担保[3]
创新医疗(002173) - 关于建华医院公司与前海卓越相关诉讼的进展公告(三)
2025-02-25 18:15
业绩影响 - 判决使公司2024年度营业外支出增加、净利润减少[4] - 公司修正2024年度业绩预告财务指标[4] 债务责任 - 建华医院承担约3500万元还款责任[4] - 承担延迟履行债务利息(以27320825.89元为基数计)[1] 费用负担 - 建华公司负担一审、二审案件受理费及保全费[3] 诉讼情况 - 截止公告日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诉讼仲裁事项[5]
创新医疗(002173)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2-25 18:10
业绩预告期间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3] 业绩预计数据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 - 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82%-89.57%[4]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700万元 - 5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70%-139.26%[4] - 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5元/股 - 0.11元/股[4] - 预计营业收入80000万元 - 83000万元[4] - 预计扣除后营业收入79700万元 - 82700万元[4] 业绩变动原因 - 医保付费方式改革使公司下属医院医疗服务总体收费水平下滑,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导致净利润减少[6][7] 未决案件影响 - 前海卓越与齐齐哈尔建华医院纠纷案件已开庭尚未判决,公司无法判断是否涉及或有损失[8] 业绩预告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是初步测算结果,具体财务数据以经审计后的2024年年度报告为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