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科(002653)
搜索文档
海思科:子公司HSK55718获受理通知书
国际金融报· 2025-10-13 15:56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子公司上海海思盛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1] - 药品名称为HSK55718,剂型为注射剂(冻干粉针剂),适应症为镇痛,申请事项为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1] - 受理号分别为CXHL2501077和CXHL2501078[1] 产品特性与市场定位 - HSK55718是公司自主研究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非阿片类创新镇痛药物[1] - 该药物有望为急性疼痛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镇痛选择[1]
海思科跌2.05%,成交额5466.4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5.0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3 10:09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13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50.55元/股,成交额5466.47万元,换手率0.22%,总市值566.1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05.01万元,其中大单买入759.77万元(占比13.90%),大单卖出554.76万元(占比10.15%)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53.27%,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6.91%,近20个交易日下跌13.81%,近60个交易日上涨13.98%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推广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麻醉产品39.81%,合作产品相关收入23.59%,其他适应症17.02%,肠外营养系10.32%,肿瘤止吐8.15%,其他(补充)0.86%,其他主营业务收入0.26%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概念板块包括幽门螺杆概念、高血压防治、生物医药、创新药、互联医疗等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0.01亿元,同比增长18.63%;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减少21.79%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4万,较上期增加25.93%;人均流通股42147股,较上期减少28.64%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7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87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多家知名公募基金位列十大流通股东,其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增持535.74万股至2127.63万股,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增持540.00万股至1510.01万股,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增持267.25万股至1242.67万股 [3] - 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减持191.01万股至937.79万股,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减持170.31万股至875.93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持股817.97万股 [3]
金城医药实控人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诺思格高级管理人员变动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07:20
何氏眼科海外投资进展 - 全资子公司广东横琴澳星启明国际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医道メディカル及阴山泰成签署《股份认购协议》[1] - 此次投资涉及海外资金汇出 需获得中国发改委 商务主管部门 外汇主管部门及日本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或备案[1] - 此次跨境投资是眼科医疗国际化布局的关键步骤[1] 金城医药公司治理事件 - 公司实际控制人 董事长赵叶青等人因违反证券法被处以300万元罚款 其中赵叶青个人被罚150万元[2] - 赵叶青同时被采取4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2] - 该事件暴露出公司在治理和内控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2] 诺思格高管职务调整 - 公司首席医学官兼副总经理李继刚辞任副总经理职务 但继续担任首席医学官及子公司南京艾科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3] - 公司副总经理刘萍辞任副总经理职务 仍继续担任子公司北京领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3] - 此次调整被视为内部管理架构优化 旨在让高管更专注于具体业务板块以提升运营效率[3] 海思科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创新药HSK36357胶囊新适应证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4] - HSK3635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全新小分子药物 非临床研究显示其具有显著动物体内镇痛药效 并能增强杜氏肌营养不良模型小鼠骨骼肌收缩力及改善肌肉疲劳后恢复能力[4] - 该药临床拟用于治疗肌营养不良症 包括贝氏肌营养不良症和杜氏肌营养不良症[4] 长风药业港股上市 - 长风药业于香港交易所上市 发行价为每股14.75港元[5] - 公司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 生产及商业化 主要治疗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5] - 公司已有六项产品获批并成功实现商业化[5] - 上市首日开盘股价大涨超过200%[6]
海思科:创新药HSK36357胶囊新适应症IND申请获得受理
智通财经· 2025-10-09 18:51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子公司上海海思盛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涉及药品为HSK36357胶囊 [1] - HSK3635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个全新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小分子药物 [1] - 本次获得受理的为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试验申请,其"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适应症已获批临床 [1] 药物特性与适应症 - 非临床研究表明,HSK36357具有显著的动物体内镇痛药效 [1] - HSK36357可以增强杜氏肌营养不良模型小鼠骨骼肌的收缩力并改善肌肉疲劳后恢复能力 [1] - 该药物临床拟用于治疗肌营养不良症,包括贝氏肌营养不良症和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 [1] 药品注册分类 -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HSK36357胶囊属于化学药品1类 [1]
海思科(002653.SZ):创新药HSK36357胶囊新适应症IND申请获得受理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8:47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子公司上海海思盛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HSK36357胶囊的《受理通知书》[1] - HSK3635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小分子化学药品1类新药[1] - 该药物临床拟用于治疗肌营养不良症,包括贝氏肌营养不良症和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1] 药物特性与开发阶段 - 非临床研究表明HSK36357具有显著的动物体内镇痛药效[1] - 药物可增强杜氏肌营养不良模型小鼠骨骼肌收缩力并改善肌肉疲劳后恢复能力[1] - HSK36357针对“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适应症已获批临床,本次受理的为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试验申请[1]
海思科(002653.SZ):获得创新药HSK36357胶囊新适应症IND申请《受理通知书》
格隆汇APP· 2025-10-09 16:38
公司研发进展 - 子公司上海海思盛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HSK36357胶囊《受理通知书》[1] - HSK3635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小分子药物[1] - 临床拟用于治疗肌营养不良症,包括贝氏肌营养不良症和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1] 药物非临床研究数据 - 非临床研究表明HSK36357具有显著的动物体内镇痛药效[1] - 药物可增强杜氏肌营养不良模型小鼠骨骼肌的收缩力[1] - 药物可改善杜氏肌营养不良模型小鼠肌肉疲劳后恢复能力[1]
海思科(002653) - 关于获得创新药HSK36357胶囊新适应症IND申请《受理通知书》的公告
2025-10-09 16:3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子公司收到创新药 HSK36357 胶囊治疗肌营养不良症 IND 申请《受理通知书》[1] - HSK36357 是自主研发的化学药品 1 类小分子药物[2] -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适应症已获批临床,本次受理治疗肌营养不良症临床试验申请[3] 其他 - 公告发布于 2025 年 10 月 10 日[6]
海思科:获得创新药HSK36357胶囊新适应症IND申请受理通知书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6:29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子公司上海海思盛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HSK36357胶囊《受理通知书》[1] - HSK3635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个全新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小分子药物[1] - 本次获得受理的为治疗肌营养不良症(包括贝氏肌营养不良症和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试验申请[1] 产品管线拓展 - HSK36357"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适应症已获批临床[1] - 同一药物HSK36357正拓展其适应症至治疗肌营养不良症领域[1]
海思科:HSK36357胶囊新适应症IND申请获受理
新浪财经· 2025-10-09 16:22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子公司上海海思盛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1] - 受理通知书涉及药品为HSK36357胶囊 适应症为拟用于治疗肌营养不良症[1] - 申请事项为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 受理号分别为CXHL2501059和CXHL2501060[1] 产品管线信息 - HSK3635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个全新小分子药物[1] - 药物临床拟用于治疗肌营养不良症 包括贝氏肌营养不良症和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1]
定增减持迷局|海思科前脚发布12亿元定增计划 “老板娘”后脚巨额减持套现数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29 21:43
公司融资活动 - 2025年9月26日,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推进12.45亿元人民币的定增计划[1] - 2025年7月,深交所受理公司13.65亿元人民币的定增申请[1] - 根据定增方案,拟将9.65亿元人民币投向创新药研发项目,2.8亿元人民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 大股东减持行为 - 2025年7月,在公司定增申请受理22天后,实控人王俊民配偶申萍抛出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约1037.34万股,按公告日股价48.2元估算,套现金额约5亿元人民币[1] - 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申萍以37.10元价格合计减持608万股,套现约2.26亿元人民币[2] - 若本次减持完成,申萍近一年内套现总额将超过7亿元人民币[1][2] - 2025年9月1日至12日,申萍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25万股,减持均价大概率在56-58元区间[2] 历史资本运作模式 - 2023年公司完成8亿元人民币定增后,2024年立即分红4.64亿元人民币,分红率高达117%[2] - 此次定增前的2023-2024年累计分红6.87亿元人民币,几乎覆盖同期6.9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2] - 大额分红后,公司立即启动13.65亿元人民币的定增计划,被市场质疑为“先分后融”的资本运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