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电源(300068)
搜索文档
南都电源:前三季度净亏损2.20亿元
格隆汇APP· 2025-10-29 19:56
格隆汇10月29日|南都电源(300068.SZ)公告称,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 入59.11亿元,同比下降24.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亿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88 亿元,同比下降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7.18万元,同比下降80.26%。 ...
南都电源(300068)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9 19:30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300068 证券简称:南都电源 公告编号:2025-051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 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 完整。 3.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1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 | | --- | --- | --- | --- | --- | | | | 增减 | | 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1,988,162,952.16 | -6.22% ...
A股异动丨储能板块走强,南都电源涨超5%
格隆汇· 2025-10-29 14:08
储能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储能板块整体走强,多只个股出现显著上涨,其中海博思创涨幅超过13%,艾罗能源涨幅超过9%,科陆电子涨幅超过7% [1] - 南都电源上涨超过5%,派能科技上涨超过4%,科士达上涨超过3%,科华数据上涨超过2% [1] - 从年初至今涨幅看,海博思创累计涨幅高达1371.45%,科陆电子累计涨幅为105.52%,科华数据累计涨幅为100.23% [2] 储能板块公司市值 - 储能板块相关公司总市值规模各异,科华数据总市值为298亿,科士达总市值为259亿,海博思创总市值为506亿 [2] - 南都电源总市值为170亿,派能科技总市值为160亿,科陆电子总市值为148亿,艾罗能源总市值为122亿 [2] - 骆驼股份总市值为119亿,圣阳股份总市值为61.86亿,万里股份总市值为18.76亿 [2] 储能行业驱动因素 - 储能系统加速普及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全球对电网稳定设备和人工智能驱动数据中心供电设备的需求推动 [1] - 电池产业与太阳能、电动车共同构成中国工业增长战略的核心 [1]
南都电源股价涨5.01%,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828.2万股浮盈赚取745.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3:58
截至发稿,崔蕾累计任职时间6年358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227.6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170.06%,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15.93%。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数据显示,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南都电源十大流通股东。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二季度增 持175.9万股,持有股数828.2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为0.97%。根据测算,今日浮盈赚取约745.38万元。 连续4天上涨期间浮盈赚取803.35万元。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成立日期2016年9月29日,最新规模766.3亿。今年以来收益27.01%,同类 排名2080/4216;近一年收益24.44%,同类排名1925/3877;成立以来收益12.4%。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基金经理为崔蕾。 10月29日,南都电源涨5.01%,截至发稿,报18.87元/股,成交7.84亿元,换手率5.02%,总市值169.49 ...
南都电源涨2.11%,成交额3.3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346.3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8 11:36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8日盘中股价报17.88元/股,上涨2.11%,总市值160.60亿元,当日成交3.33亿元,换手率2.21%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46.34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804.17万元(买入2461.77万元,卖出1657.60万元),大单净买入1542.17万元(买入8883.28万元,卖出7341.11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78%,近5个交易日上涨3.05%,近20日下跌6.44%,近60日上涨17.02%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减少31.67%,归母净利润为-2.32亿元,同比减少225.48%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锂离子电池产品占比50.83%,铅蓄电池产品占比21.49%,再生铅产品占比19.35%,锂电池材料占比8.33% [1] - 公司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 [1]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24万户,较上期减少8.78%,人均流通股为6968股,较上期增加9.66% [2] - 同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029.98万股,较上期增加101.30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和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分别为第五和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分别为828.20万股(增加175.90万股)和488.92万股(增加126.74万股) [3] 行业分类与分红历史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概念板块包括数字能源、字节跳动概念、阿里概念、IDC电源、华为概念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6.8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610.24万元 [3]
AIDC爆火,储能企业跨界抢滩AI能源“新战场”
36氪· 2025-10-21 20:11
AIDC行业爆发性增长与驱动力 - AIDC是AI算力驱动下的升级形态,堪称智能时代的算力工厂[3] - 2025年被称为全球AIDC建设元年,国内外主要云厂商资本开支迎来放量增长[2] - 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引发训练端和推理端算力需求双重爆发,AI技术正从GenAI向Agentic AI、Physical AI演进[3] - 全球AI训练计算量平均每3.43个月翻一倍,华为预测2030年全球AI算力需求将达到2025年的16倍,中国市场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2%[3] - 全球云厂商掀起资本开支军备竞赛,海外头部四家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超3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30%[3] - 中国AIDC投资规模将从2024年的1875亿元飙升至2027年的4826亿元[4] AIDC能源挑战与储能需求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总耗电量将突破800TWh,四年内增长75%[2]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与5G基站总耗电量达2500亿度,相当于北京与上海的年用电量之和,一个万卡级AIDC集群年耗电量可达数亿度[5] - 新一代AI芯片功耗呈现跳跃式增长,英伟达H200板卡功耗约1700W,B200板卡功耗跃升至3300W,增幅接近翻倍[4] - AIDC负荷可在40秒内从450MW骤降至40MW,随后又快速回升,这种电力过山车特性让储能从可选配件变成刚需[6] - 宁德时代预测2030年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2024年的30倍,对应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6] - 根据施耐德电气模型,配电系统投资已占数据中心总投资的36%[4] 储能企业跨界AIDC的技术优势与案例 - 储能企业在用电技术基因上具有天然优势,AIDC核心能源需求高效转换+稳定存储+智能调度恰好是光储企业的立身之本[7] - 南都电源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突破,其半固态产品已中标2.8GWh新型电力储能项目,位居全国第一[8] - 双登股份将通信储能的高倍率技术迁移至AIDC领域,其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兼容HVDC和UPS场景,成功获取海外运营商数据中心高压锂电订单[8] - 阳光电源利用技术优势为AIDC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用光伏风电提供绿电,用储能系统平抑电力波动,再用HVDC电源实现高效供电[8] - 海辰储能推出∞Power锂钠混合储能解决方案,6.25MWh 8h锂电系统提供稳定基础负荷支撑,2.28MWh 1h钠电系统实现毫秒级峰值波动响应[9] 储能企业AIDC业务业绩表现 - 双登股份2025年中期AIDC数据中心电池及系统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3.1%,占公司总营收比例提升至47.2%[10] - 南都电源2025年上半年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业务收入达18.90亿元,同比增长34.09%,成为其三大业务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部分[10] - 科华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25.2亿元,环比大增107%,归母净利润1.8亿元,环比增长153%,创近8个季度新高[10] - 阳光电源成立专门的AIDC事业部,将AIDC业务进行战略层面的升维,推动企业完成从设备供应商到能源系统服务商的转型[10] AIDC行业发展挑战与生态建设 - AIDC建设涉及供配电、制冷、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的深度融合,要求企业具备跨学科技术整合能力[12] - 液冷技术在工程实践中面临冷却液物理特性、管路布设方案、服务器密封性能等细节问题,需要与多方供应商反复磨合[12] - 当前AIDC相关标准体系中仅有约30%的标准完成制定,超过40%的标准仍处于起草或讨论阶段,标准缺失增加系统集成复杂性[13] - 商汤大装置联合达卯科技、宁德时代旗下溥泉发布临港AIDC算电协同平台,将模型能源需求预测准确率提升至88%以上,单月节省电费支出超过200万元[13] - 多家企业联合发起成立AIDC产业生态联盟,首批成员涵盖30余家企业,计划在技术标准、测试认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14]
南都电源跌2.02%,成交额4.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229.2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6 13:5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公司股价盘中下跌2.02%,报收17.94元/股,总市值161.14亿元 [1] - 当日成交4.61亿元,换手率2.98%,主力资金净流出5229.2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1.1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3.12%,近20日下跌12.27%,近60日上涨20.24%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23亿元,同比减少31.6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3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225.48%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锂离子电池产品50.83%,铅蓄电池产品21.49%,再生铅产品19.35%,锂电池材料8.33%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24万,较上期减少8.78% [2] - 人均流通股为6968股,较上期增加9.6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029.98万股,较上期增加101.30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和华夏中证1000ETF分别增持175.90万股和126.74万股,位列第五和第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蓄电池及其他电池 [2]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飞行汽车、固态电池、能源互联、石墨烯、数字能源等 [2]
固态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加速商用,南都电源自主研发产品亮相储能展
金融界· 2025-10-15 12:07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团队近期发布固态电池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为商业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1] - 南都电源展出783Ah固态电池产品 基于柔性两相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等三大核心技术 实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双重突破 [2] - 固态电池循环寿命超10000次 能效高达95%以上 标志着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迈出关键产业化步伐 [2] 储能系统产品创新 - 南都电源推出Center L Ultra 6.25MWh储能系统 采用自研自产超大储能电池 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容量达6.25MWh [1] - 该系统融合簇级管理及主动均衡技术 使放电量提升8% 降低系统损耗与故障影响范围 预计2026年1月启动全球交付 [1] - 另一款产品Center L Max 8.338MWh储能系统 依托固态电池实现单箱能量密度大幅提升167% 支持4簇-2000V高电压配置 [2] 研发投入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达2.06亿元 同比增长6.35% [4] - 公司已主持及参编110余项国家 行业 团体标准 形成多技术路线储能解决方案 [4] - 累计通过460余项UL IEC GB KC等全球储能领先标准安全认证 显示其在标准制定与安全合规领域的行业地位 [4]
SNECES+2025|南都电源全场景解决方案展现储能硬核实力
新浪财经· 2025-10-11 20:13
核心观点 - 南都电源在第十一届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上展示其前沿储能产品与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凸显公司在储能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领先性 [1][2][3] 储能系统产品 - 重点展出两款明星级储能系统产品:Center L Ultra 6.25MWh系统和Center L Max 8.338MWh系统 [2] - Center L Ultra系统采用自研超大储能电池与交直流一体化设计,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容量达6.25MWh,适配2至8小时多场景需求 [2] - 该系统通过一簇一管理、PACK级隔离与主动均衡技术,提升放电量8%,降低并联系统损耗与故障影响,预计2026年1月全球交付 [2] - Center L Max系统依托超大容量固态电池与空间极致利用设计,单箱能量密度提升167%,支持4簇-2000V高电压配置,具备更高能效与更低施工运维成本 [2] 固态电池技术 - 展示自主研发的783Ah固态电池,基于柔性两相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多层异质复合结构设计及电解质原位成膜三大核心技术 [3] - 该电池兼具高能量密度与本征安全特性,循环寿命超过10000次,能效高达95%以上,显著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与可靠性 [3] - 技术突破为构建高安全、长寿命储能系统奠定基础,标志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公司展现全场景解决方案,吸引众多业内专家、客户及合作伙伴关注与交流 [1] - 在能源结构加速转型背景下,公司将持续以创新驱动储能变革,以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携手全球伙伴共创绿色低碳未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