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生态(300355)

搜索文档
效率有望提升2倍 蒙草生态联合云南元谋研发中心高效推进牧草资源加代扩繁
全景网· 2025-04-19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蒙草生态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自2023年合作以来,依托元谋干热河谷气候优势,在牧草及特色作物加代育种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后续还将继续合作推动草种业发展 [1] 合作成果 - 2023年9月在云南省农科院热区所试验基地开展11个小区试验,收获高质量种子,为研究推广提供种质资源 [3] - 配合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开展5个F1代紫花苜蓿品系加代繁育并成功收种,积累品种改良选育数据材料 [3] - 2024年联合多单位开展燕麦加代扩繁工作,紫花苜蓿、草坪草等加代扩繁取得成果,航空诱变育种材料加代繁育成功,苜蓿杂交育种工作效率有望提升2倍 [5] - 2025年2月底到3月初,燕麦新种质材料收获高质量种子 [7] - 2025年2月28日进行苜蓿杂交试验 [10] - 2025年3月28日南繁杂交苜蓿材料成熟 [12] 未来规划 - 蒙草生态将和科研院所继续合作,扩大牧草资源适应性评价范围,深入研究多年生草种加代育种技术,搭建南繁育种平台,打造草种业创新加速器 [12]
草种科技助力科学治沙 蒙草生态创新产品保障防沙治沙可持续
全景网· 2025-04-15 11:24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荒漠化治理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三北"地区荒漠化沙化土地70%是草原,草原与沙源地、沙尘路径区高度 重合,只有攻下退化沙化草原修复这个难题,才有把握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1979年,国家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 高,但实现"水、土、绿"科学匹配综合防治的效果,还面临成本高、效率低、不可持续等诸多挑战。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院士专家座谈会,全面分析"三北"工程攻坚战情况,研究部署科学防沙治沙工作,强调坚持"以水定绿、系统治理、科学配置植 被、做好产业发展"等原则,为科学、精准、可持续地防沙治沙提供思路和方法。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治沙需要综合考虑水、土、植被、气候等多要素的协 同作用,构建水—能—粮—生态与防沙治沙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发掘培育好种源,应用最新的防沙治沙科技,延伸产业链向治沙要效益,推进生态治理、绿 色发展和民生改善,探索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优质种源保障防沙治沙可持续 多年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经验总结出要改变过去单一种树防风治沙的片面观念。"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提出的"适地适树、适地适灌、适 ...
蒙草生态(300355) - 关于续聘轮值总裁的公告
2025-04-09 18:26
人事变动 - 2025年4月9日公司续聘朱长虹为轮值总裁,任期一年[2] - 朱长虹2024年4月8日首次任轮值总裁,任期一年[2] 人员信息 - 朱长虹1970年生,毕业于内蒙古党校经济管理专业[4] - 朱长虹无公司股份,与大股东无关联关系[5]
蒙草生态(300355)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09 18:26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4月9日通讯表决召开[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3日送达全体董事[1] - 应到董事9人,实到9人[1] 议案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续聘轮值总裁的议案》[1] - 该议案已获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1] - 表决结果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1]
中国华电到蒙草生态调研交流防沙治沙和生态产业发展
全景网· 2025-04-05 12:3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华电集团副总经理赵晓东率队到蒙草集团调研考察防沙治沙和生态产业发展情况,双方围绕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建设等开展交流,华电期望加强与蒙草合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1][5][7] 调研考察情况 - 考察蒙草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荒漠化治理示范区等 [1] - 了解蒙草乡土种源“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及防沙治沙用种选育等情况 [3] - 了解种子包等防沙治沙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情况 [4] 座谈会交流内容 - 围绕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建设,“光伏治理 + 治沙”“风电 + 治沙”产业发展模式等开展深入交流 [5] - 蒙草集团防沙治沙技术专家团队分享“三北”工程生态修复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情况 [5][9] 双方情况及合作意愿 - 中国华电集团是特大型中央企业,核心业务涵盖多领域,近年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期望与蒙草加强合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7] - 蒙草生态是聚焦草种业科技的上市公司,在防沙治沙等方面具备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 [7]
蒙草生态研发种子绳产品 草种科技助力治沙节省种子60%、节水90%
全景网· 2025-03-31 11:24
文章核心观点 蒙草科研团队利用种子绳及相关技术助力科学可持续防沙治沙,在沙地治理中取得良好效果并不断创新升级产品[1][3][19] 种子绳介绍 - 种子绳由混合种子包、微生物菌肥、保水剂等编织进可降解纸绳,利用人工智能作业平台搭载种子绳播种机器人作业,满足大规模、可持续、精准防沙治沙需求[3] 种子搭配 - 种子绳里种子有一年生禾本科和多年生豆科,不同种子搭配依据不同沙地类型有不同标准和技术,如科尔沁沙地不同区域有不同植物种子混合比例和技术措施[4][5] 种子筛选 - 蒙草科研人员从储存3000吨各类种子的智能立体库中,因地制宜筛选抗逆性强、适用范围广的优质草种用于沙地治理[7] 优质草种 - 选用巴尔虎羊草、三河偃麦草、华北驼绒藜、蒙农1号蒙古冰草等优质草种,蒙草科研人员培育的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中有25个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9] 菌肥配方 - 蒙草科研团队研发10余种菌肥配方,申请3项以微生物菌种作为种子包衣材料的专利,添加新型微生物菌剂包衣剂进种子绳,提高出苗率20%,提升地上生物量14%[10] 保水剂作用 - 种子绳里保水剂吸水倍数达300 - 500倍,为种子苗期营造适宜水分环境,提高沙性土壤、干旱贫瘠土壤种子成活率15% - 20%,节水90%,成苗后可缓冲环境波动,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12][16] 人工智能作业平台 - 蒙草科研团队研发人工智能生态修复作业平台,搭载种子绳播种机器人作业,实现种子等间距精量播种,节省60%种子用量,亩均成本仅为传统农机的1/10,该平台有“智慧大脑”,可根据指令自动进行一体化作业,种子绳产品获多项专利授权[17][18][19]
科技赋能“三北”攻坚,蒙草生态创新产品激活生态活力
全景网· 2025-03-27 15:45
文章核心观点 蒙草生态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助力防沙治沙,实现可持续长效生态修复,产品应用成效显著并取得多项专利,为防沙治沙工程及草牧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1][4][12] 防沙治沙难题 - 北方干旱区土壤干旱、水源匮乏,传统人工栽苗存活率不足40%,反复补植推高治理成本 [1] 科技产品及优势 种植杯 - 是第三代创新产品,含乡土草种、有机种植介质等材料,外侧种植杯透气、可自然降解,有保水、保肥等功能 [1] - 相比传统人工种植成活率提高30%,后期养护节省成本20% - 30% [1] 生态大数据平台 - 数字种业监管保障平台配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对种子特性了如指掌 [4] - 结合大数据平台数据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形成科学的数字化近自然修复治理配比方案,恢复生态自愈力 [4] 微生物菌剂 - 研发十余种菌肥配方,针对不同地区和立地条件合理配置 [7] - 丛枝菌根真菌(AMF)菌肥能减少化肥用量30% - 50%,提高植物养分吸收效率,改善土壤问题 [7] 高分子保水微颗粒 - 是吸水性极佳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保水能力达300 - 500倍,无毒无害、可反复释水吸水 [9] - 能提高干旱贫瘠土壤种子成活率15% - 20%,节水90%,提高植物抗旱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 [9] 应用成果与专利 - 种植杯在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批量中试,应用成效显著 [12] - 取得16个相关专利,涵盖生产设备、机械助力、治沙应用等方面 [12]
蒙草生态(300355) - 关于子公司收到草业技术中心科技专项资金的公告
2025-03-24 16:24
业绩相关 - 子公司收到2024年市本级草业技术中心建设资金3000万元[2] - 资金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利润比例为12.04%[2] - 资金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比例为0.58%[2] 未来展望 - 资金支持子公司草业技术创新公司建设和研发[6] - 草业技术创新公司攻克草业关键技术研发[6] - 重点突破草生物育种等核心关键技术[6]
蒙草生态(300355) - 关于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2025-02-21 19:00
股东减持 - 王召明等4位股东拟减持股份,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3][5][7]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期间为2025年3月14日至6月13日[7][8] -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比例有规定[8] - 减持计划实施有不确定性,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10] - 本次减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9][10]
蒙草生态(300355)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4 16:46
业绩预告期间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3] 净利润情况 - 2024年度预计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83.74% - 89.16%[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00.00万元 - 4050.00万元,上年同期为24912.93万元[7]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000.00万元 - 400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8416.69万元[7]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税后)金额约为6640万元,上年同期为6496.24万元[8] 影响业绩因素 - 本报告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91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217万元[6] - 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PPP项目53174.61万元建设投资调整为养护费用,影响归母净利润约 - 9470万元[6] 业绩预告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未经审计,已与会计师事务所预沟通且无分歧[5] - 本次业绩预告是初步测算结果,具体以2024年年度报告为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