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300959)
搜索文档
线上线下:控股股东变更为深蕾科技 实控人变更为夏军、李蔚
新浪财经· 2025-09-08 17:44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变更为深蕾科技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夏军和李蔚 [1] - 转让方合计向深蕾科技转让10,706,199股股份 占总股本的13.32% [1] - 转让方放弃剩余持有的32,118,605股股份的表决权 [1]
线上线下(300959)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协议转让股份过户完成暨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公告
2025-09-08 17:32
股份转让 - 汪坤、门庆娟、无锡峻茂向深蕾科技转让10,706,199股股份,占总股本13.32%[1] - 转让后三人放弃32,118,605股股份表决权,占总股本39.96%[1] 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80,367,800股,转让后深蕾科技持股10,706,199股,占比13.32%[4] - 剔除回购专户股份后,转让后深蕾科技持股占比13.42%[7] 股东变化 - 转让后汪坤、门庆娟、无锡峻茂持股比例分别降至25.89%、8.78%、5.30%[4] 控制权变更 - 股份转让完成后,控股股东变为深蕾科技,实控人变为夏军、李蔚[6] 影响说明 - 控制权变更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11]
同店同药线上线下差价3倍多 药店:线上便宜因平台有补贴
新浪财经· 2025-09-06 14:19
药品价格差异 - 线下实体药店与线上平台存在显著价差 部分药品线下价格比线上高出三倍以上 例如老百姓大药房某款胶囊线下售价32元而线上仅8.68元 差价达23.32元 [1] - 价差现象涉及复美 雷允上 华氏 好药师 老百姓 益丰 汇丰等十家实体药店 表明行业存在普遍性价格差异问题 [1] - 线上低价主要源于平台补贴策略 但补贴并非覆盖所有药品 存在部分药品线上更贵的情况 消费者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购买渠道 [1] 行业监管动态 - 医保部门已要求线下零售药店参照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进行价格比对 发现异常高价时将督促医药企业主动调整价格 [1] - 部分地区出台具体政策 规定定点药店线下销售价格不得高于其网络平台展示价格的20% 以控制价差幅度 [1] 消费行为影响 - 线上购药存在起送价门槛 可能导致实际支付总费用增加 削弱了单件药品的价格优势 [1]
线上线下:2025年8月29日的公司在册股东人数为10958户
证券日报· 2025-09-03 17:18
公司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9日公司在册股东总数为10,958户 [2] - 股东数据涵盖普通账户及融资融券信用账户 [2] - 股东名册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供 [2]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兴业消金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6:10
核心观点 - 消费金融行业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迎来发展机遇 成为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1] - 公司通过战略转型实现业绩高增长和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不良贷款实现"额率双降"[2] - 公司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战略 线上业务规模及占比持续提升[4][5] - 公司入选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经办机构 将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优势的贷款利率[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 同比增长213.43%[2] - 累计发放贷款突破4500亿元 服务客户数超过2800万户[2] - 不良贷款余额21.05亿元 不良率2.61% 较年初分别减少2.95亿元和下降0.32个百分点[2] 资产质量 - 风险指标持续向好 不良贷款实现"额率双降"[2] - 加大拨备计提力度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2] - 审慎开展信贷投放 加大优质客群挖掘 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2] 风控措施 - 贷前细化尽调要求 引入多维第三方数据交叉验证确保客户信息真实有效[3] - 贷中优化授信政策 升级风控模型 基于渠道特征定制审批策略[3] - 贷后拓展不良处置手段 运用诉前保全等措施提升司法处置效能[3] 业务战略 - 推动业务线上转型 实现线下服务与线上触达的双轮驱动[4] - 主推"兴家贷""兴才贷""优客通"三大产品 服务不同人生阶段客户融资需求[2] - 加大对线上渠道拓展 通过小额分散消费贷款实现业务增量[5] 产品创新 - 聚焦场景融合与用户体验升级 深挖细分市场需求[4] - "优客通"服务城市工薪族 构建覆盖"衣、食、住、行、用"全场景金融支持网络[4] - 推动消费贷款产品实现从申请、审批到放款的全流程线上化升级[4] 科技能力 - 自营科技能力持续提升 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 -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4] - 全流程线上化升级大幅缩短申贷审批时间 提升服务精准度与安全性[4] 政策利好 - 入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之一 与6家国有大行和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并列[6]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 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6] - 将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更有优势的贷款利率 更好地促进个人消费和"内循环"[6]
个人消费贷如何申请“贴息”?银行:线上线下均可办理
华夏时报· 2025-09-02 18:48
政策实施与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持续至2026年8月31日 覆盖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银行可识别交易信息的部分 [2] - 政策要求贷款资金必须用于真实消费场景 转账给个人、取现、刷信用卡或虚假交易均不符合贴息条件 [6] - 4家消费金融公司被纳入贴息经办机构 与银行形成互补 覆盖更丰富消费场景和更广泛客群 [9] 银行执行措施与流程 - 多家银行简化线上申请流程 在手机银行APP醒目位置设置贴息专区 嵌入协议签署功能 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通过系统自动抵扣利息方式实施贴息 [3] - 线下办理流程仍在完善中 部分银行需等待分行确定具体细节 贴息资金需在还款后到账 提前还款可能影响贴息 [2] - 银行通过系统自动识别消费行为 对无法识别的交易要求用户提交实名发票等材料进行人工审核 [5][6] 用户受益与案例 - 消费者可通过贴息显著降低利息支出 例如贷款利息从6000元最高减少约2000元 降幅达33% [1] - 蚂蚁消费金融针对"花呗分期"场景提供贴息 招联消费金融采用"自动贴息+申请审核"双轨制 花呗6期分期单笔可节省8.27元 [9][11] 机构策略与行业影响 - 建设银行等机构通过简化流程、深化场景融合推动政策落地 预计有效降低借贷成本并促进消费贷款增长 [7] - 消费金融公司凭借场景化优势(如海尔消费金融推出"0利息"智家分期服务)和技术能力实现自动识别与即时贴息 [11] - 行业未来将聚焦教育、医疗、绿色消费等场景化产品创新 并通过智能化服务与风控提升政策实施效率 [12]
95后购买用户占比达70%,小红书线上线下同上新“市集”
搜狐财经· 2025-08-29 08:14
核心观点 - 小红书通过新增"市集"一级入口强化电商交易功能 旨在提升用户购买心智并构建集中式交易场景 [1] - 平台年轻化特征显著 95后购买用户占比70% 商家群体中95后占比50% 形成新一代消费者与创业者的聚集地 [1][6] - 高复购率与低退货率成为核心特征 典型商家复购率达30% 退货率仅10% 远低于行业水平 [4] - 社区需求驱动电商增长 月活用户3.5亿中1.7亿存在购买需求 "求链接"评论月均8000万条 [6] - 平台通过免佣计划降低商家门槛 新入驻商家数同比增长8.1倍 显示强劲增长势头 [6][7] 用户特征 - 电商月活购买用户中95后占比70% 凸显年轻消费主导力 [1] - 社区月活用户超3.5亿 其中每月寻求购买用户达1.7亿 [6] - "求链接"类评论每月产生8000万条 反映强烈交易转化需求 [6] 商家生态 - 动销商家中超50%为首次开店 个人店卖家中95后占比达50% [6] - 典型商家表现优异:服饰店铺占春退货率稳定10% 水果店铺洋洋复购率达30% [4] - 话题标签好物分享浏览超60亿 我的开店日常浏览近10亿 形成商业内容生态 [6] - 2024年新入驻商家数同比增长8.1倍 显示平台吸引力提升 [6] 产品策略 - 新增"市集"一级入口邻近首页 采用双列流笔记展示模拟线下市集体验 [1] - 线下市集活动联动线上 覆盖100多个商家 强化场景化购物心智 [2] - 实施"百万免佣计划" 商家前100万支付交易额免佣金 仅收0.6%支付渠道成本 [7] 运营数据 - 水果商家近30天复购率达30% 客户重复购买频次达20-30次 [4] - 海外买手通过笔记翻译功能进行跨境采购 体现内容国际化价值 [4] - 平台重点拓展好货产地与工厂集群 加强供应链资源整合 [6]
线上线下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401.89%,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34亿元,同比下降36.87% [1] - 归母净利润1071.89万元,同比大幅上升401.89%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1.41亿元同比下降24.61%,净利润41.91万元同比下降93.14% [1] - 扣非净利润783.54万元,同比改善249.40%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4.12%同比增幅179.7%,较去年同期5.05%显著提升 [1] - 净利率3.81%同比增幅819.46%,较去年同期0.41%大幅改善 [1] - 每股收益0.13元同比上升333.33%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数为2.97%,当前净利率水平超越历史表现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总计2842.83万元 [1] - 三费占营收比8.52%,同比增加66.43% [1]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2]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3元,同比下滑152.0% [1] - 货币资金1.67亿元同比下降29.55% [1] - 应收账款3.26亿元同比下降4.43% [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8% [2] -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1071% [2] 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 - 有息负债3187.2万元同比下降40.53% [1]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 [2] - 每股净资产14.05元同比下降2.59% [1] 投资回报表现 - 去年ROIC为1.94%,资本回报率不强 [1]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25.73%,2023年最低为1.09% [1] - 公司历史上的财报相对良好 [1]
小红书线上线下同上新“市集”,95后购买用户占比70%
新浪科技· 2025-08-28 19:41
用户与商家数据表现 - 小红书月活跃用户超过3.5亿 社区中每月寻求购买用户数达1.7亿 "求链接"类评论每月达到8000万条 [1] - 电商月活购买用户中95后占比达到70% 开店个人卖家中95后占比达50% [1][2] - 动销商家中50%以上为首次开店 2024年新入驻商家数同比增长8.1倍 [2] 产品功能升级 - 新增"市集"作为App底部导航栏一级入口 邻近"首页"入口 采用双列流笔记展示形式 [1] - "市集"定位为固定交易场 为高品质 高复购 高互动商品提供集中交易聚合入口 [1] - 8月28日-31日在上海举办首场线下市集 覆盖100多个商家 [1] 社区生态特征 - 好物分享话题获得超过60亿浏览 我的开店日常话题获得近10亿浏览量 [2] - 购物体验强调发现好货的惊喜感 与生产者交流的人情味 时令感和烟火气 [1] 商家支持政策 - 推出"百万免佣计划" 新商家前100万支付交易额免除佣金 仅保留0.6%支付渠道成本 [2]
双线夺冠 容声两款冰箱分获线上线下新品销售额第一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4:45
公司产品表现 - 容声506方糖冰箱旗舰版获2025年1-6月累计线下新品销售额榜首 [1] - 容声515方糖冰箱获同期线上法式四门新品销售额第一 [1] - 两款新品搭载超高效除菌技术实现99.9999%除菌率 [1] 产品技术特性 - 产品采用小巧方正外观设计适配多元家居风格 [1] - 配备超净急速自动制冰系统实现快速产出食用冰块 [2] - 506方糖冰箱独家搭载i-Smell智感技术可识别100多种食材气味源 [2] 市场战略与影响 - 产品成功源于对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精准洞察 [1] - 技术升级直击冰箱行业AI领域升级缓慢的痛点 [2] - 新品精准匹配市场对健康美观便捷的核心诉求并引领行业创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