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尔佳(301371)

搜索文档
敷尔佳(301371) -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2025-08-21 16:00
关于召开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证券代码:301371 证券简称:敷尔佳 公告编号:2025-033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关于提请召开公司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决定于 2025 年 9 月 8 日(星期一)以现场表决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公司 2025 年第一次 临时股东会,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1、股东会届次: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 2、股东会的召集人:公司董事会 3、会议召开的合法、合规性:本次股东会的召集、召开符合有关法律、行 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4、会议召开的日期、时间: (1)现场会议召开时间:2025 年 9 月 8 日(星期一)下午 14:30。 (2)网 ...
敷尔佳(301371)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1 16:00
证券代码:301371 证券简称:敷尔佳 公告编号:2025-027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 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以通讯方式召开。本次会议通知已于 2025 年 8 月 11 日 以通讯方式发出,本次会议应出席监事 3 人,实际出席监事 3 人。会议由监事会 主席许小明先生主持,公司董事会秘书列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召开符合法律法规、 《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5 年半年 度报告》及《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同时刊登于 《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供投资者查阅。 表决结果:同意 3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2、审议通过《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公司监事会认为:公司《2025 年半年度募 ...
敷尔佳(30137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63亿元,同比下降8.1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亿元,同比下降32.54%[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股,同比下降32.31%[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2%,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8.6311亿元,同比下降8.15%[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66亿元,同比下降32.54%[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617亿元,同比下降48.66%[3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863,112,643.06元,同比下降8.15%[71]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939,742,187.97元下降到863,112,643.06元,下降8.2%[175] - 公司净利润从340,413,344.14元下降到229,656,927.58元,下降32.5%[17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29,656,927.58元,同比下降32.5%(2024年同期为340,413,344.14元)[177]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同比下降32.3%(2024年同期为0.65元)[17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0,281,497.59元,同比下降91.6%(2024年同期为361,121,619.13元)[18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9.56%至420,082,793.11元,主要由于人员薪酬增加和宣传推广投入加大[7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7.65%至23,326,450.50元,反映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72] - 公司营业总成本从508,225,143.54元增加到642,723,381.12元,增长26.5%[176] - 公司销售费用从301,014,336.78元增加到420,082,793.11元,增长39.6%[176] - 公司研发费用从15,798,445.14元增加到23,326,450.50元,增长47.6%[176] - 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3,326,450.50元,同比增长47.6%(2024年同期为15,798,445.14元)[179]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亿元,同比下降54.69%[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4.69%至161,632,951.75元,主要因营销费用增加[72]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632,951.75元,同比下降54.7%(2024年同期为356,740,821.88元)[18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50,057,105.66元,同比减少166,379,911.34元(-39.94%)[1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705,713.80元,同比减少34,544,449.01元(-56.39%)[184] 业务线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2024年半年度50.26%提升至2025年半年度80.50%[37]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从2024年半年度49.74%下降至2025年半年度19.50%[37] - 线上直销模式收入5.3615亿元,占线上收入的62.12%[37] - 化妆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5%至624,817,723.69元,占总营收72.4%[74] - 医疗器械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8.07%至238,294,523.26元[7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医疗器械类自有品牌销售额23,829.45万元,占营业收入27.61%[5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化妆品类自有品牌销售额62,481.77万元,占营业收入72.39%[5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第三方平台销售额69,477.9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0.50%[58] - 公司线上自营店铺医疗器械类销售额9,112.59万元,占线上渠道收入13.12%[58] - 公司线上自营店铺化妆品类销售额40,471.27万元,占线上渠道收入58.25%[58] 研发与产品 - 公司累计获批专利31项(发明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其中2025年获批发明专利2项[52] - 公司累计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个,普通化妆品备案88个(2025年备案32个),特殊化妆品注册3个[52] - 公司研发人员共计69人,较期初增长18.97%[53] -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拟取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批件[53] -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拟取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批件[53] -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填充剂处于产品设计输入和小试阶段,拟取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批件[53] - 医用聚谷氨酸钠修复贴完成中试和注检,取得Ⅱ类医疗器械注册批件,抢占聚谷氨酸钠类产品份额[54] - 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乳膏完成实验室小试配方,取得Ⅱ类医疗器械注册批件,抢占透明质酸钠类产品份额[54] - 医用重组贻贝粘蛋白修复贴(敷料)完成实验室小试配方,取得Ⅱ类医疗器械注册批件,抢占重组贻贝粘蛋白类产品份额[54] 市场与行业 - 预计2026年中国皮肤护理产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185亿元,其中功能性护肤品和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市场规模分别为623.0亿元和253.8亿元[47] - 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集中,新锐品牌快速崛起[99] - 政策风险导致合规成本上升,需投入更多资源满足新规要求[100] - 研发风险包括技术迭代加快和产业化落地挑战[101] 资产与负债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56.9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3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4.9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01%[2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95个百分点至26.27%,主要因分红和推广费用支出[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522,050,000元,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550,000元[80]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4.97亿元,较期初减少18.39亿元[1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0元,较期初减少15.02亿元[16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222.94万元,较期初增加498.11万元[168] - 存货期末余额为1.54亿元,较期初减少1.6亿元[168]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56.99亿元,较期初减少60.85亿元[168]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从173,113,350.23元增加到393,336,975.33元,增长127.2%[170] - 公司负债合计从207,348,205.29元增加到422,296,129.26元,增长103.7%[170] 投资与筹资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增长200.59%至526,741,417.99元[83] - 信托产品投资累计收益22,050,000元,期末余额1,522,050,000元[85]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0,000万元和券商理财产品150,000万元,合计160,000万元[95] - 2025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958,500.42元(2024年同期为-155,173,181.17元)[182] - 2025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2,101,420.35元(2024年同期为-401,935,442.32元)[18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25,699,918.41元,同比增加340,635,248.40元(+119.48%)[18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00,998,513.10元,同比增加175,129,264.50元(+41.13%)[184]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以总股本400,08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人民币(含税)[113] - 公司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113] - 张立国持有的限售股期末数量为439,036,000股,占总股本84.41%[156][157] - 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3,400,000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总股本4.50%[157] - 限售股合计期末数量为442,695,500股,较期初增加101,210,500股(+29.63%)[156] - 公司总股本由期初400,080,000股增加至520,104,000股,增幅30.00%[153] - 公司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1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将持续优化运营机制,增强市场响应能力,突破传统营销思维[99]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0] - 公司2024年5月实施上市后首次分红,以总股本400,08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元人民币(含税),合计派发400,080,000元,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3.39%[111]
敷尔佳(301371)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1 16:00
证券代码:301371 证券简称:敷尔佳 公告编号:2025-026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 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以通讯方式召开。本次会议通知已于 2025 年 8 月 11 日以 通讯方式发出,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 5 名,实际出席董事 5 名,会议由公司董事长 张立国先生主持,公司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召开符合法律法 规、《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1、审议通过《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公司董事审议通过了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认为公司 2025 年 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 2025 年半年度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2025 年半年 度报告》及《202 ...
化妆品板块8月19日涨0.25%,青松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5783.4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妆品板块当日上涨0.25%,表现优于大盘,上证指数下跌0.02%,深证成指下跌0.12% [1] - 青松股份领涨板块,涨幅达4.79%,收盘价6.35元 [1] - 华业香料涨幅2.50%,水羊股份涨幅2.38%,芭薇股份涨幅1.76% [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青松股份(4.79%)、华业香料(2.50%)、水羊股份(2.38%)、芭薇股份(1.76%)、嘉亨家化(1.38%) [1] - 跌幅前列个股包括田菜雅(-0.70%)、科恩股份(-0.64%)、上海家化(-0.55%) [2] - 青岛金王成交量最大达73.45万手,成交额6.46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5783.41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463.0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246.41万元 [2] - 水羊股份主力净流入2008.38万元,占比4.96% [3] - 青松股份主力净流入1881.57万元,占比6.43% [3] - 丸美生物游资净流入1455.73万元,占比7.32% [3] - 敷尔佳主力净流出926.23万元,占比-14.39% [3] - 锦盛新材主力净流出819.20万元,占比-17.76% [3] 成交活跃度 - 水羊股份成交额4.05亿元,成交量21.47万手 [1] - 青岛金王成交额6.46亿元,成交量73.45万手 [1][2] - 贝泰妮成交额2.23亿元,成交量4.84万手 [1][2] - 福瑞达成交额1.20亿元,成交量14.36万手 [1][2]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前瞻网· 2025-08-18 16:09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品牌排名 - 行业参与者分为三大细分赛道:皮肤学级护肤品(薇诺娜、理肤泉、薇姿、雅漾、珂润、米蓓尔、玉泽等)、强功效护肤品(WIS、HFP、雪肌精、林清轩、润百颜、夸迪、片仔癀等)、医美级护肤品(敷尔佳、可复美、芙清、伊肤泉、爱美客、创福康、绽妍等)[1]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企业梯队 - 第一梯队:贝泰妮,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具有皮肤医学背景,行业领先地位[3] - 第二梯队:巨子生物、上海家化、敷尔佳,相关业务收入较高,具有一定知名度[3] - 第三梯队:珀莱雅、福瑞达、锦波生物、创尔生物等,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相对较低[4]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区域竞争 - 代表性企业分布:上海(上海家化、珀芙研、百雀羚、林清轩)、广东(创尔生物、HFP)、云南(贝泰妮)、陕西(巨子生物)、黑龙江(敷尔佳)[5]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市场份额 - 2024年市场规模约487.43亿元,贝泰妮营收57.07亿元,占比11.71%,排名首位[9] - 华熙生物占比5.27%,敷尔佳、上海家化、巨子生物分别占比4.14%、2.44%、2.15%[9] - 国际品牌如欧莱雅集团、雅诗兰黛也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9]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市场集中度 - 2024年行业前三家企业营业收入集中度为21.12%,前六家为26.47%,市场份额分散[11] - 国产品牌正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头部玩家已建立品牌壁垒和研发壁垒,销售渠道逐渐成熟[11]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分析 - 贝泰妮专注于敏感肌产品开发,拥有"薇诺娜(Winona)"等多个品牌,为皮肤学级护肤品细分市场龙头企业[12] - 贝泰妮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规模在50亿元以上,市场份额超过11%[12] - 主要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华熙生物(润百颜、夸迪等,营收25.69亿元,占比5.27%)、上海家化(玉泽、佰草集等,营收10.50亿元,占比2.15%)、创尔生物(创福康、创尔美,营收3.71亿元,占比0.76%)、巨子生物(可复美、可丽金等,营收11.90亿元,占比2.44%)、敷尔佳(营收20.17亿元,占比4.14%)[13]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上游对进口原料商依赖性强,供应商议价能力较高[16] - 消费者选择更多,议价能力相对较强[16] - 本土品牌竞争优势明显,市占率提高,现有企业竞争加剧[16] - 行业毛利率高,盈利能力强,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大[16] - 医美项目发展对行业形成一定替代威胁[16]
2025年全球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概况
前瞻网· 2025-08-13 17:09
行业发展历程 - 功能性护肤品概念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皮肤病学者Albert Kligman正式提出"药妆"概念并定义为含药物成分的制品[1] - 当前全球功能性护肤品牌主要被欧洲、日本和美国企业主导 中国品牌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 区域竞争格局 - 欧洲地区集中了欧莱雅(法国)、欧缇丽(法国)、皮尔法伯(法国)等全球领先企业[3] - 日本拥有花王、高丝、资生堂等代表性企业 美国雅诗兰黛旗下拥有多个著名护肤品牌[3] - 中国贝泰妮在皮肤学级护肤品领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3] 市场集中度 - 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品牌和企业数量众多 欧莱雅、雅诗兰黛、联合利华、宝洁等处于领先地位[4] - 行业总体竞争较为激烈 市场集中程度一般[4] 市场规模现状 - 2024年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为1805亿美元[6] - 该数据基于中国护肤品占全球27%的份额比例 结合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测算得出[8] 市场规模预测 - 预计2025-2030年全球护肤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5%[10] - 功能性护肤品因能针对性解决皮肤问题 发展前景优于传统基础护肤品 预计将以5%年均复合增速增长[10] - 2030年全球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419亿美元[10]
化妆品板块8月13日涨0.32%,华业香料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627.0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16:37
市场表现 - 8月13日化妆品板块整体上涨0.32%,跑赢上证指数(+0.48%)但弱于深证成指(+1.76%)[1] - 华业香料以8.56%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31.95元,成交量11.87万手,成交额3.77亿元[1] - 青松股份(+2.11%)、水羊股份(+1.88%)、科思股份(+1.37%)涨幅居前[1] - 锦盛新材(-1.05%)、青岛金王(-0.90%)、拉芳家化(-0.76%)跌幅较大[2] 个股交易数据 - 甜菜雅成交额最高达4.84亿元,收盘价83.22元(+0.34%)[1][2] - 贝泰妮成交额1.96亿元,涨幅0.44%,收盘价45.72元[1][2] - 上海家化成交额1.81亿元,微跌0.36%[1][2] - 敷尔佳成交量最低(2.56万手),成交额6871.59万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627.05万元,游资净流入2482.18万元,散户净流入4144.88万元[2] - 华业香料主力净流入4213.92万元(占比11.19%),但散户净流出4849.68万元[3] - 水羊股份游资净流入1283.54万元(占比3.59%),主力净流入878.11万元[3] - 贝泰妮主力净流出1178.44万元(占比-6.02%),散户净流入670.56万元[3]
化妆品板块8月12日跌0.02%,上海家化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28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16:28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妆品板块当日下跌0.02%,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5%,深证成指上涨0.53% [1] - 上海家化领跌板块,跌幅达1.62% [1][2] 个股涨跌情况 - 拉芳家化涨幅居前达2.99%,收盘价25.12元,成交量11.55万手,成交额2.89亿元 [1] - 青岛金王上涨1.60%,收盘价68.8元,成交量65.46万手,成交额5.78亿元 [1] - 青松股份上涨1.32%,收盘价6.15元,成交量25.18万手,成交额1.55亿元 [1] - 珀莱雅微涨0.44%,收盘价82.94元,成交量4.99万手,成交额4.14亿元 [1] - 丸美生物上涨0.36%,收盘价41.93元,成交量2.39万手,成交额1.01亿元 [1] - 上海家化跌幅最大为1.62%,收盘价21.92元,成交量9.79万手,成交额2.15亿元 [2] - 锦盛新材下跌1.56%,收盘价13.28元,成交量3.60万手,成交额4796.52万元 [2] - 嘉亨家化下跌1.24%,收盘价20.63元,成交量2.75万手,成交额5684.04万元 [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287.0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734.2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52.75万元 [2] - 拉芳家化主力净流出2328.54万元,主力净占比-8.07%,游资净流入1048.31万元 [3] - 珀莱雅主力净流入1580.14万元,主力净占比3.82% [3] - 青松股份主力净流入891.73万元,主力净占比5.74%,游资净流入1094.90万元 [3] - 丸美生物主力净流入741.71万元,主力净占比7.38% [3] - 科思股份主力净流出831.14万元,主力净占比-13.61% [3] - 贝泰妮主力净流出1000.93万元,主力净占比-7.15% [3]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8-08 10:08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功能性护肤品指针对皮肤问题具备药理作用的化妆品或医疗器械 分为皮肤学级护肤品 强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美级护肤品三大类 [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原材料(重组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 多肽)和包装材料供应商 中游为制造环节 下游为线上线下流通渠道 [4] - 上游原料商包括科思股份 青松股份等 包装材料商有嘉亨家化 锦盛新材 代工商包括诺斯贝尔 科丝美诗等 [6] - 中游品牌商国内代表企业有贝泰妮 华熙生物 上海家化等 国际厂商包括欧莱雅 雅诗兰黛等 [6] - 下游线上渠道包括天猫 京东 抖音等平台 线下渠道有王府井 天虹等商场 [6] 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三阶段:起步期(1998-2008年)国际品牌主导 转型期(2009-2014年) 国产品牌崛起期(2015年至今)薇诺娜 华熙生物等本土品牌市占率提升 [8] - 当前阶段特征为线上渠道成为主流 品牌销售费用率提高 社媒营销和流量带货成为重要推广方式 [8] 政策环境 - 行业受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双重监管 政策聚焦功效宣称评价 标签管理和注册备案制度 [11] - 2024年国务院发布政策支持抗衰老产业发展 要求深化皮肤衰老机理研究 [13] - 2023年药监局要求电商平台全面真实披露化妆品标签信息 确保与备案资料一致 [13] - 2021年药监局明确化妆品功效宣称需科学依据 敏感皮肤产品需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 [13] 市场参与者格局 - 品牌商从三大赛道切入:皮肤学级(薇诺娜 理肤泉) 强功效型(HFP 林清轩) 医美级(敷尔佳 可复美) [14]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487.43亿元 贝泰妮以57.07亿元营收占比11.71%居首 华熙生物占比5.27%位列第二 [25][31] - 国际品牌欧莱雅 雅诗兰黛在中国市场仍占据一定份额 [31] 消费者需求特征 - 敏感肌人群超七成将舒缓敏感症状作为首要需求 其次关注保湿补水和稳定肌肤状态 [16]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功效转向抗老 修护等深层次肌肤问题解决 更注重产品安全性和成分科学性 [16] - 成分党崛起推动生物技术 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护肤品原料开发中的应用 [16] 渠道分布特征 - 线上渠道为主流 珀莱雅2024年线上营收达95.9亿元占比88.98% 多数企业采用线上主导的全渠道销售模式 [19][20] - 线下渠道包括药店 百货商店 美妆专卖店等 专业化渠道相比海外仍有发展空间 [6][19] 盈利能力分析 - 行业毛利率普遍较高 除福瑞达和上海家化外 主要上市企业毛利率均超70% [24] - 锦波生物2024年毛利率达92.02% 主因医疗器械类产品占比高 其他功能性护肤企业毛利率多在70%-80%区间 [24] 市场规模预测 - 行业规模从2017年102.5亿元增长至2021年309.6亿元 2024年达487.43亿元 [25]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864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0% [33]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国货品牌市占率增长趋势明显 [35] - 监管力度加强 品牌方将增强产品创新研发和医研背书 成熟企业逐步布局大健康领域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