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联科技(301606)
搜索文档
消费电子板块8月1日跌1.51%,鼎佳精密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8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消费电子板块整体下跌1.51% 领跌个股为鼎佳精密(代码920005)跌幅达14.56% [1][2]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37%至3559.95点 深证成指下跌0.17%至10991.32点 [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隆扬电子(代码301389)上涨12.06%至43.10元 可川科技(代码603052)涨停9.99%至30.29元 [1] - 跌幅显著个股包括影石创新(代码688775)下跌5.99%至164.79元 工业富联(代码601138)下跌4.65%至33.00元且成交额达72.94亿元 [2] - 传音控股(代码688036)逆势上涨3.76%至79.10元 成交额11.37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88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6712.2万元 [2] - 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 净流入金额达12.56亿元 [2] - 工业富联成交量为219.40万手 硕贝德(代码300322)成交量为120.34万手 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 [2]
多重护盾筑牢消费电子安全、低碳基石,绿联科技荣获证券之星ESG产品责任奖
证券之星· 2025-07-31 16:24
核心观点 - 绿联科技凭借产品质量、安全及可持续性实践荣获"产品责任奖" 体现公司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构建的韧性体系和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融合的成果 [1][3][5] 质量管控体系 - 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融入研发、生产与售后全链路 [4]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3.04亿元 组建819人技术团队(占员工总数22.57%) [4] - 引入TAPD敏捷协作平台实现NAS软件团队全流程线上协同 显著提升交付效率 [4] - 建立产品召回机制与VOC客户反馈系统 全年处理客户投诉356件且解决率达100% [4] 产品安全实践 - 移动电源产品附安全警示卡片以图文方式提醒用户规避风险 [4] - NAS私有云产品坚持本地化AI模型训练和一键关闭功能 确保AI为辅助者而非决策者 [4] - 全年开展15次数据安全培训 实现零隐私泄露事件 [4] - NAS私有云产品因安全创新获IFA2024展会Omdia创新奖 [4] 可持续技术突破 - 充电技术通过恒流源设计与等效二极管压差技术减少能量损失 充电效率提升20% [5] - 自2024年7月起推广使用FSC认证纸卡和纸张类物料 新品认证材质覆盖率超90% [5] - 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精准管控61.7亿元营收对应的5,676吨温室气体排放 [5] 行业影响与定位 - 公司以责任为导向构建质量、安全与可持续性融合的产品责任体系 [5] - ESG奖项体现对技术实力和"科技向善"价值观的双重认可 [5] - 公司目标成为有价值、有温度的全球性品牌 代表中国智造的发展方向 [5]
绿联科技: 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及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33
绿联科技限售股解禁公告核心内容 一、限售股解禁规模及结构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总量为185,814,393股,占总股本44.7843%,其中首发前限售股177,516,309股(占比42.7843%),战略配售股8,298,084股(占比2.0000%)[1][2] - 涉及股东共12户(10户首发前股东+2户战略配售股东),其中董事陈俊灵因任职限制实际可流通数量为18,005,837股(占其持股25%)[12][13] - 解禁后公司流通股比例将从7.52%提升至52.3043%,剩余限售股占比降至47.6957%[1][14] 二、股份限售历史及当前状态 - 公司总股本414,909,806股,此前92.48%为限售股,网下配售限售股0.48%已于2025年1月27日先行解禁[1] - 珠海锡恒投资(原高瓴锡恒)等部分股东因36个月锁定期承诺,其对应股份暂不解禁[13] - 所有解禁股份未被质押或冻结,但需注意托管单元变更可能导致解禁失败[1] 三、股东承诺履行情况 - 解禁股东均遵守了IPO时12个月锁定期承诺,未出现违规减持或资金占用情形[11] - 战略配售股东服贸基金、华泰资管计划承诺12个月锁定期,解禁后需遵守减持新规[11] - 部分股东(如和顺系列合伙企业)承诺若股价破发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9] 四、股本结构变动影响 - 解禁前后有限售条件股份从381,707,890股(92.00%)降至195,893,497股(47.22%)[14] - 无限售条件股份从33,201,916股(8.00%)增至219,016,309股(52.78%)[14] - 战略配售股份全部解禁,首发后限售股数量归零[14] 五、其他关键信息 - 解禁日期为2025年7月28日(原定7月26日因非交易日顺延)[1] - 保荐机构核查确认解禁程序符合法规及承诺要求[14] - 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且需符合破发价、减持比例等限制条件[4][9]
绿联科技(301606) - 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及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
2025-07-24 19:26
股份解除限售 - 本次解除限售股东共12户,10户首发前限售股东解限177,516,309股,占总股本42.7843%;2户战略配售股东解限8,298,084股,占2.0000%,总计185,814,393股,占44.7843%[1] - 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7月28日[1][19] 股本结构 - 公司2024年7月26日上市,发行A股41,500,000股,发行前总股本373,409,806股,发行后414,909,806股[3] - 发行后有流通限制股份383,701,519股,占92.48%;无限制31,208,287股,占7.52%[4] - 截至公告披露日,总股本414,909,806股,未解除限售股份381,707,890股,占92.00%[4] 股东承诺 - 陈俊灵等股东自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锁定期满减持遵守规定[6][11] - 珠海锡恒投资对新增股份自取得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8] - 部分股东自完成增资工商变更登记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2] 变动情况 - 变动前有限售条件股份381,707,890股,占比92.00%;变动后195,893,497股,占比47.21%[21] - 变动前无限售条件股份33,201,916股,占比8.00%;变动后219,016,309股,占比52.79%[22] 其他 - 保荐人同意本次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23] - 珠海锡恒投资2025年7月完成名称变更[21]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7月25日[25]
绿联科技(301606)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限售股份上市流通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7-24 19:26
上市情况 - 公司2024年7月26日首次公开发行4150万股A股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前总股本373409806股,发行后总股本414909806股[1] - 发行后有流通限制或限售安排的股份383701519股,占比92.48%;无流通限制及限售安排的股份31208287股,占比7.52%[1] 限售股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限售股1993629股,占比0.48%,已于2025年1月27日上市流通[2]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尚未解除限售的股份381707890股,占比91.9978%[2]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185814393股,占总股本44.7843%,2025年7月28日限售期届满并上市流通[3]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185814393股,占股本总额44.7843%,解除限售的股东户数为12户[3] 股东承诺 - 陈俊灵等承诺首发上市12个月内不转让、不回购股份,锁定期满后按规定减持并披露信息[8] - 珠海锡恒投资合伙企业对提交发行上市申请前12个月内新增股份,自取得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不回购[10] - 部分股东自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锁定股份不转让、不回购[11][12][13][15][16][18] - 深圳市和顺二号等企业2021年6月增资取得股份,自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36个月内锁定股份[14] 董事相关承诺 - 公司董事陈俊灵若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6] - 公司董事陈俊灵锁定期届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7] - 公司董事陈俊灵担任董事或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的25%,离职半年内不转让[17] 违规处理 - 股东及董事违规减持需公开说明原因、道歉,6个月内不得减持,违规收益归公司[13][15][18] - 公司董事陈俊灵若未上交违规减持收益,公司有权扣留相等金额现金分红[18] 其他限售情况 - 华泰绿联科技家园1号创业板员工持股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获配股票限售期为12个月[18] - 服贸基金获配证券持有期限为自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之日起12个月,届满后减持适用相关规定[19] 核查与结论 - 截至核查意见签署日,股东承诺得到严格履行[19] - 华泰联合证券认为本次限售股份解除限售数量、上市流通时间符合有关规定[20] - 本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解禁申请符合相关规定[21] - 公司与本次限售股份相关的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21] - 华泰联合证券同意绿联科技本次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21]
绿联科技曾因产品质量问题多次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金融界· 2025-07-21 11:14
充电宝行业风波 - 充电宝行业近期因电芯质量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涉及罗马仕、安克等品牌,问题电芯来自安普瑞斯 [1]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绿联科技虽未参与召回,但其充电宝安全性受质疑,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达1436条(截至7月11日),问题集中在质量、售后、虚假宣传及3C认证 [1][3] 绿联科技应对措施 - 公司推出"充电宝以旧换新活动",截至8月5日,2023年8月1日后购买无3C标识产品的用户可享实付金额50%优惠换购,最高补贴500元 [2] - 换购型号为PB509、PB561、PB721,均通过3C认证及民航高铁携带标准,但活动执行存在障碍,快递公司普遍拒收散户邮寄的充电宝 [2][3] - 公司强调在售移动电源、充电器均已获CCC认证,但消费者反映退货困难,快递拒收问题突出 [2][3] 绿联科技经营模式与风险 - 公司以外协成品采购为主(占比超70%),2021-2023年外协生产数量占比分别为78 28%、79 33%、78 22%,金额占比75 62%、76 12%、78 31% [4] - 依赖外协生产导致质量风险,2024年1月因产品质量违法被罚3375元,2020年10月因移动电源不合规被罚93765元 [4] - 2024年营收61 7亿元(同比+28 46%),归母净利润4 62亿元(同比+19 29%),但部分产品存在抽检不合格记录 [4] 行业与公司深层问题 - 充电宝行业信任危机暴露代工模式困境,绿联科技"以旧换新"活动因回收漏洞和快递障碍未能有效缓解消费者疑虑 [5] - 黑猫投诉1436条反映的质量承诺缺失(虚标容量、售后推诿、3C认证模糊等)形成品牌"信任赤字" [1][5]
太诡异,退市高危股,6天暴涨超250%,两个大户刚被处罚!充电宝新国标要来了,受益股曝光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12:39
*ST广道股价异动 - *ST广道7月16日午盘涨幅达29.66%,盘中最高触及9.42元,创"30cm"涨停 [1] - 该股连续6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250%,表现仅次于新股华电新能 [1] - 公司因财务造假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尚未收到正式处罚决定 [3] - 北交所对参与炒作的"吴行远""景娜娜"账户实施1个月交易限制,认定其存在维持涨跌幅限制价格、拉抬打压股价等异常交易行为 [3] 充电宝新国标动态 - 工信部7月15日就《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至7月18日 [8][9] - 新国标涵盖产品标识、过充/过放保护、锂电池特殊要求等11项技术规范,涉及宁德新能源、欣旺达、华为等起草单位 [9] - 2025年中国充电宝市场规模达10.46亿美元(约74.7亿元),占全球30%以上份额 [9] - 新规将推动行业合规性洗牌,合规产品销量有望显著提升 [9] 充电宝产业链公司表现 - 安克创新2024年充电储能业务营收126.67亿元(+47.23%),占总营收51.26%,其中消费级储能收入超30亿元(+184%) [10] - 绿联科技充电类产品2024年营收占比38.08%,涵盖移动电源、车充等品类 [10] - 安克创新与绿联科技年内股价累计涨幅均超26% [11] - 鹏辉能源、雷神科技等概念股机构预测2024年净利润增速超50% [11]
绿联科技:代工依赖下质量失控或成常态陷召回风波 低研发投入陷入转型迷途
新浪证券· 2025-07-07 17:43
核心观点 - 公司在消费电子配件市场面临供应链失控、技术空心化与渠道失衡三大隐忧 这些结构性短板正引发信任危机并侵蚀长期竞争力 [1] 代工依赖症:供应链失控 - 外协生产占比超75% 轻资产模式导致供应链黑箱化 缺乏对上游材料变更的监测机制和电芯实验室 [2] - 质量投诉频发 黑猫平台累计超770条投诉 涉及充电器过热和数据线断裂等代工质量隐患 [2] - 毛利率从2019年49.74%持续下滑至37% 外协推高采购成本叠加2025年集装箱价格上涨10-15倍及汇率波动 [2] 创新空心化:低研发困局 - 研发投入占比仅4.9% 远低于行业领先企业 专利以实用新型为主(如电池模组布线优化) 核心芯片和算法领域几无建树 [3] - NAS存储产品依赖英特尔控制芯片 软件系统仅做界面优化 缺乏核心技术壁垒 [3] - 新品类扩张失焦 充电产品陷入价格战 存储产品遭小米等对手围剿 外协模式复制至高单价品类加剧质量风险 [3] 战略转型挑战 - 需推动供应链透明化 建立材料区块链溯源体系和电芯安全实验室以切断黑箱操作 [4] - 必须加大研发投入 在GaN快充和固态电池等硬科技领域构建专利壁垒 [4] - 需从电商流量依赖转向技术绑定 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而非代工追随者 [4]
无锡市监已介入调查!安克创新、绿联科技更换电芯供应商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1:11
充电宝行业质量安全事件 - 充电宝质量安全问题引发行业震动,多品牌召回产品,涉及安克创新、罗马仕等品牌 [1] - 召回原因指向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违规更换原材料 [1][11] - 安普瑞斯美国总部称无锡公司已于2022年被剥离,与集团无任何关系 [11][12] - 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此事 [2][13] 召回规模与案例 - 罗马仕召回三款型号共计超49万台充电宝 [3] - 安克创新在国内召回7款型号部分批次充电宝,共计超71万台 [3] - 安克创新在美国召回超过115万台充电宝,收到19起火灾和爆炸报告 [3] - 安克创新在日本召回约10万台充电宝 [7] - 今年两家品牌共计在全球召回超过230万台充电宝 [6] 电芯供应商问题 -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被指为问题电芯供应商 [11] - 该公司客户包括绿联科技、小米、倍思等品牌 [1][16] - 绿联科技称使用安普瑞斯2.0批次电芯不存在风险,已下架相关产品 [19] - 安克创新已与宁德新能源(AT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采购4500万片电芯 [19] 行业监管与认证 - 充电宝3C认证新规自2023年8月1日起实施 [25] - 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不得出厂、销售 [25] - 民航局新规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登机 [20] - 今年已发生15起充电宝空中起火事件,同比增长近一倍 [24] 行业现状与专家观点 - 充电宝行业属于薄利多销,主流产品售价在100-200元区间 [28] - 电芯技术已全球领先,但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15] - 专家预计监管将进一步加强,推动行业规范化和良性发展 [27][28] - 品牌方若对供应商更换电芯不知情,不符合流程管理要求 [27]
开源证券:首次覆盖绿联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6-30 18:01
公司概况 - 公司以3C配件业务起家,逐步拓展至传输类及高潜力NAS私有云存储赛道[2] - 品牌知名度提升及产品矩阵拓宽推动公司切入美国大KA渠道,势能呈上升趋势[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 59亿 8 46亿 10 63亿元,对应EPS为1 59元 2 04元 2 56元[2] 充电类业务 - 充电品类行业β不弱,移动电源向大功率 自带线 磁吸无线发展,充电器向氮化镓 第三方品牌 大功率发展[3] - 充电器使用场景从手机延伸至OS Windows笔记本电脑,C口快充笔记本电脑比例提升推动均价持续上升[3] - 公司线下渠道覆盖率及SKU进驻率较头部品牌Anker有较大提升空间,2024年成功进入美国Walmart Bestbuy Target等大KA渠道[3] - 线上渠道通过持续推新抓住细分赛道增长机会,份额稳步上升[3] NAS私有云存储业务 - NAS私有云存储隶属数据存储赛道,提供文件传输 影视资源播放 备份 在线编辑等功能,优于云网盘且数据本地化提升隐私性[4] - 2024年预计NAS ToC端销量129万台,低渗透率因传统企业聚焦ToB市场导致ToC产品体验不足[4] - 公司2024年推出全新NAS存储系列产品并升级系统,提升易用性及功能(照片高级检索 高码率影视资源整理 在线同步多人编辑)[4] - 产品升级推动份额快速提升,潜在客群包括移动硬盘用户(大几百万) 影视爱好者 内容创作者(千万级) 云网盘用户(上亿级)[4] 机构预测与评级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华泰证券6 72亿 8 59亿 10 81亿,中信建投5 92亿 7 84亿 9 38亿,国泰海通6 26亿 7 84亿 9 55亿[6] - 90天内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目标均价64 8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