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AVGO)

搜索文档
VMware Explore 2025, an Essential Cloud Event for IT Professionals, Returns to Las Vegas and Extends to New Regions
Globenewswire· 2025-03-18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VMware Explore 2025亮点及新元素,活动将在拉斯维加斯开幕并在多地巡回举办,旨在为IT从业者提供更多内容、选择和交流机会 [1][3]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VMware Explore 2025,是面向IT专业人士的重要云活动 [1] - 8月25日在拉斯维加斯威尼斯人会展中心开幕,之后将在亚太、日本和欧洲部分城市巡回 [1] 拉斯维加斯活动内容 - 有技术和业务层面会议、小组讨论、技术深度研讨、专家圆桌会议、指导式和自主式实验室以及总体规划会议 [2] - 参会者可获得云基础设施、现代应用、网络安全等技术主题的实用见解,还能接触广泛生态系统并交流互动 [2] 活动新变化 - 2025年拉斯维加斯活动提供更个性化注册方式,有全通票、基础票和会议+票三种分层票选 [4] 巡回活动情况 - 2025年秋季将在法兰克福、伦敦、孟买、巴黎、悉尼和东京举办,每场活动有精选会议、实践实验室、会议项目和社交机会,部分活动有配套项目 [5] - 巡回活动更多详情见https://www.vmware.com/explore [6] 活动注册信息 - 拉斯维加斯活动4月29日开放注册,更多注册和票种详情见https://www.vmware.com/explore [6] - 行业分析师和影响者注册问题联系Heather Haley,邮箱heather.haley@broadcom.com [6] 公司信息 - 博通公司是全球技术领导者,设计、开发和供应半导体、企业软件和安全解决方案,产品组合服务多个关键市场 [7][8] - 公司是特拉华州企业,总部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更多信息见www.broadcom.com [8]
速递|Google借联发科降价30%,博通数百亿订单告急
Z Potentials· 2025-03-18 15:25
Google与联发科合作开发AI芯片 - Google计划与联发科合作设计和生产下一代Tensor Processing Units(TPU),预计明年投产 [1] - 联发科是全球第五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1] - 联发科与台积电有稳固合作关系,且芯片费用低于博通,这是Google选择联发科的原因之一 [2] Google的供应链策略调整 - Google试图通过联发科突破英伟达的产能与定价制约,减少对博通的依赖 [2] - 博通此前负责TPU的物理设计,但Google与博通因定价问题存在分歧 [4] - Google正在台湾招聘芯片设计工程师,以将更多芯片开发工作转向内部 [5][6] Google的TPU战略与市场地位 - Google生产两种TPU:一种用于训练AI模型,另一种用于推理(如Google搜索、YouTube等) [4] - 2023年Google在TPU上的花费估计为60亿至90亿美元,同时订购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英伟达Blackwell芯片 [3] - TPU是Google在AI竞赛中的竞争优势,降低了其对英伟达的依赖 [3] 博通的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博通在截至2024年2月2日的财季中,定制AI芯片收入同比增长77%至41亿美元 [6] - 英伟达的AI芯片收入约为博通的10倍 [6] - 博通还为苹果、Meta、OpenAI等公司设计AI芯片或芯片网络技术 [6] 行业趋势与竞争对手动态 - OpenAI等公司正效仿Google的TPU战略,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6] - OpenAI计划明年推出自研AI芯片 [6] - Google可能继续依赖联发科或博通处理芯片生产流程,如封装和质量测试 [5]
Market Correction: 2 No-Brainer AI Chip Stocks to Buy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3-18 06:30
文章核心观点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进入回调区域,为投资者带来包括半导体领域在内的大量买入机会,英伟达和博通两只人工智能芯片股当前价位值得买入 [1] 英伟达相关情况 - 英伟达凭借图形处理器(GPU)成为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无可争议的冠军,GPU最初用于加速视频游戏图形渲染,如今主要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和运行人工智能推理 [2] - GPU因并行处理能力和高内存带宽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关键部分,英伟达凭借CUDA软件平台在GPU领域占据超80%的主导市场份额 [3] - 英伟达2006年创建CUDA以拓展GPU市场,开发者在其平台学习编程,公司在改进平台上领先十年,借助CUDA - X在CUDA平台上构建了专门用于人工智能的GPU加速库和工具 [4] - 只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保持强劲,英伟达就处于有利地位,因其GPU仍是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和运行推理的主要芯片,当前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强劲 [5] - 近期市场抛售使英伟达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其基于2025年分析师预期的远期市盈率为27倍,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约为0.5,PEG低于1通常被视为股票被低估的门槛 [6] 博通相关情况 - 博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参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一是通过网络技术组合提供交换机、网卡等组件,交换机可实现GPU和服务器间的数据传输并管理数据流量,网卡可实现计算机间通信 [7] - 博通是以太网交换技术的领导者,随着人工智能集群规模扩大,对高带宽、低延迟以太网交换机的需求增加,使博通受益 [8] - 博通还帮助客户开发用于人工智能的定制芯片(ASIC),这类芯片针对特定任务设计,性能优于大众市场GPU且功耗更低,但灵活性较差,开发成本和时间更高 [9] - 博通首个定制人工智能芯片客户是Alphabet,帮助其开发Trillium第六代张量处理单元(TPU),约15个月完成设计并部署,此后又新增客户,总数达7家 [10] - 博通的三家处于开发前沿的人工智能芯片客户,到2027财年(截至2027年10月)有望拓展至100万个人工智能芯片集群,可服务的目标市场规模在600亿至900亿美元之间,上季度博通人工智能业务年化营收约160亿美元 [11] - 抛售使博通估值下降,远期市盈率略超29倍,若能抓住眼前的人工智能机遇,该估值将显得便宜 [12]
半导体行业月度深度跟踪:存储等行业周期边际复苏,设备、模拟等公司并购整合加速-2025-03-17
招商证券· 2025-03-17 09: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推荐(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半导体部分领域周期边际复苏,部分消费级存储产品价格有望在25Q2触底反弹,AI端侧SoC厂商业绩亮眼,2025年部分模拟和特种IC公司业绩有望边际改善;近期半导体设备、模拟等行业并购整合进程加速,半导体细分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建议关注景气周期边际复苏的存储板块、受益于国内AI生态发展的国产算力芯片、并购整合进展加速的设备/模拟等环节、AI端创新加速的SoC等环节、自主可控需求相对迫切的先进制造/设备/零部件/材料等上游环节,同时建议关注各科创指数和半导体指数核心成分股,景气复苏趋势下把握业绩增长有望延续的公司[1] 各部分总结 半导体板块行情回顾 - 2025年2月,A股半导体指数大幅跑赢费城半导体指数和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半导体(SW)行业指数+12.31%,电子(SW)行业指数+8.31%,沪深300指数+1.91%;海外方面,费城半导体指数/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4.97%/-6.15% [34] - 从细分板块看,2月数字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部分板块跑赢电子(SW)指数 [37] - 2月国内半导体公司股价上涨家数占比超90%,收益率前十个股为汉威科技、翱捷科技 - U等;收益率负十个股为中科蓝讯、乐鑫科技等 [40] - 全球半导体方面,2月份股价上涨家数略高于下跌家数,上涨幅度前五公司包括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等;跌幅最大前五名公司为ASTERA LABS、Skyworks等 [44][45] 行业景气跟踪 需求端 - 智能手机预计25年全球出货延续增长,AI应用或成创新突破口,多家品牌手机接入DeepSeek大模型 [50][55] - PC 24年出货略增,预计2025年持续增长,AI PC带来的影响将在25 - 27年更为显著 [61][64] - 可穿戴预计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同比+135%,关注大厂新品布局情况;耳机/手表关注AI功能优化趋势 [65][66] - XR目前VR增速放缓,AR尚待技术成熟,预计2025年VR仍为销量小年,AR市场增长有挑战 [70][72] - 服务器信骅25M2营收同比高增长/环比略有下降,北美云厂整体对2025年capex计划保持乐观 [76] - 汽车25M1国内乘用车销量同环比下降,关注国内高阶智驾渗透趋势 [81] 库存端 - 智能手机和PC等终端厂商库存出现分化,小米库存优化,戴尔库存增加,惠普库存下降 [86] - 部分IDM/设计厂商库存情况不同,全球手机链芯片大厂24Q4 DOI环比微降,PC链芯片厂商英特尔、AMD 24Q4库存环比上升 [89][93] - 模拟大厂ADI表示客户库存已基本恢复正常,功率大厂安森美表示工业领域库存消化仍在持续 [94] 供给端 - 产能2025年将有18座新的半导体晶圆厂开始建设,全球晶圆产能将同比增长6.6% [99] - 产能利用率先进节点需求强劲,成熟制程稼动率表现分化 [101] - 全球资本开支2025年三大存储原厂资本开支聚焦HBM等高端存储器,NAND等产品预计持续减产;台积电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同比大幅提升,UMC等成熟制程晶圆厂2025年资本支出相对保守 [103][105] 价格端 - DRAM和NAND价格表现分化,部分消费类存储价格拐点趋近,利基存储产品价格逐渐筑底,下半年部分产品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108][114] - MCU价格持续筑底,模拟芯片价格相对稳定,功率器件价格低压MOS产品预计保持相对稳定,IGBT产品全年价格压力或能放缓 [115][116] 销售端 2025年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565亿美元,较2024年1月的479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创同期历史新高,但比2024年12月的575亿美元下滑1.7% [119] 产业链跟踪 设计/IDM - 处理器中国本土数据中心算力芯片竞争力提升,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公司业绩表现和展望各有不同 [122][123] - MCU价格处于周期底部,订单能见度有限,行业仍供过于求,部分产品线价格竞争激烈 [137][139] - 存储部分消费类产品价格拐点显现,高端HBM等存储景气持续,端侧产品加速创新;国产替代进程中,国内存储IDM大厂技术持续迭代 [140][165] - 模拟2025年板块内公司具有业绩同比改善趋势,行业内收并购事项持续发生 [187][199] - 射频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仍大,建议关注滤波器、L - PAMiD等高端品类国产替代 [209][215] - CIS国内厂商进军高端产品线,安卓阵营同比增长持续,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新品突破、国产替代加速 [218] - 功率半导体国际大厂25Q1指引偏谨慎,国内中低压类产品2025年预计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222][229] 代工 整体产能利用率温和复苏,先进制程需求旺盛,2025年除工业及汽车外需求预计持续复苏,整体行业晶圆预计量增价跌 [234] 封测 国内外公司均受下游需求分化影响,国内公司整体处于扩张状态,国际封测大厂计算相关业务景气度高,其他业务需求仍疲软 [249] 设备&材料&零部件 - 设备全球半导体设备预计2025年迎来强劲增长,海外设备厂商中国地区收入占比逐渐降低,国内部分半导体设备厂商Q4收入业绩表现较好,2025年国内设备公司迎来并购整合新时代 [259][267][272] - 零部件设备零部件去美化持续推进,2025年景气有望延续,国内光刻机产业链上市公司聚焦光学等环节,自主可控需求赋能长期成长 [275][276][278] - 材料半导体晶圆出货量持续同比增长,材料景气度伴随下游晶圆厂稼动率持续恢复,新品拓展和国产替代加速 [280][286] EDA/IP 关注国内EDA/IP公司在AI相关领域的布局,芯原股份、灿芯股份、概伦电子等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各有不同 [312] 行业政策、动态及重要公司公告 产业政策 美国BIS多次更新实体清单和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同时,中国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 [315] 行业动态 - AI 2025年全球云服务支出预计增长19%,多家科技巨头加大AI相关投资,OPPO等厂商完成DeepSeek - R1大模型接入 [319] - 代工三星4nm制程良率近80%,已陆续接到中国企业ASIC代工订单;台积电2nm月产能年底上看8万片 [321] - 存储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至7050亿美元,HBM营收198亿美元;3D DRAM研发进展及前景广阔 [322] - 设备全球半导体进出口情况显示日本设备出口增长,韩国集成电路出口增长;TEL预计2026年芯片设备市场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323] - 材料全球硅晶圆市场已触底反弹,预计2025年复苏持续 [324] - IDM英飞凌出售一座晶圆厂,三安意法重庆8英寸碳化硅项目通线 [325] 公司公告 多家公司发布减持、回购、收购等公告,涉及MCU、存储、模拟等多个领域 [328][333][337] 估值及投资建议 估值分析 半导体板块整体估值低于历史中位数,除模拟芯片设计外,大部分板块均低于历史低位 [339] 投资建议 从确定性、景气度和估值三因素框架下,重点聚焦三条主线:关注算力需求爆发叠加自主可控逻辑的相关公司;把握AI终端等新品带来的产业链机会;关注业绩向好趋势能见度较高的设计公司 [348]
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s That Can Weather President Trump's Tariff Storm
The Motley Fool· 2025-03-16 02:30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威胁下股市抛售严重,但英伟达、台积电和博通三家公司能抵御风暴,抛售过后是强劲买入时机,投资者需有长期投资思维 [2][15] 关税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 - 关税使进口产品变贵,若产品唯一来源受影响,消费者或企业可能持币观望,还会降低消费者信心、导致整体消费下降 [1] - 许多投资者担忧关税,致股市上周大幅抛售 [2] - 人工智能硬件供应商受关税影响大 [3] 英伟达和博通情况 - 英伟达和博通是重要硬件供应商,为人工智能超大规模企业提供关键产品,虽有关税担忧,但人工智能发展需求使其长期潜力大 [3][8] - 英伟达制造大量用于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图形处理单元,其产品及支持基础设施领先且竞争小,对人工智能竞赛至关重要 [4][5] - 博通制造连接交换机和定制人工智能加速器等产品,预计未来几年这两条产品线将带来巨大增长,到2027年其XPU部门市场机会达600 - 900亿美元,目前有三家公司使用其XPUs,还有四家客户即将启用 [6][7] 台积电情况 - 台积电是英伟达和博通的主要芯片供应商,因宣布在美国半导体生产设施再投资100亿美元,特朗普对台湾加征关税的威胁似乎消退,目前无需担忧关税 [9][10] 投资机会 - 市场未确信关税威胁消除前,三家公司股价可能继续下跌,为投资者提供低价买入机会 [11] - 抛售过后三家公司股价处于过去一年少见的低价,台积电预期市盈率18.8倍,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19.8倍;英伟达GPU至关重要,股价下跌是买入良机;博通虽相对贵,但如果XPU市场如预期起飞,当前股价可能是低价 [12][13][14] - 三家公司股票是绝佳买入选择,三到五年有望成为成功投资,但短期内可能还有痛苦,因抛售中难以判断市场底部 [15]
5 Red-Hot Growth Stocks to Buy in 2025
The Motley Fool· 2025-03-15 18:00
文章核心观点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较2024年末的历史高点下跌超13%,此次市场抛售为科技行业创造了长期买入机会,推荐五只成长股 [1] 英伟达(Nvidia) - 英伟达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导者,其GPU为训练AI模型和运行推理提供算力,2024和2025财年营收均实现翻倍增长 [2] - 只要AI基础设施支出持续增长,英伟达将持续受益,因推进AI模型需更多算力,企业会加大AI数据中心建设投入 [3] - 英伟达通过CUDA软件平台在GPU领域建立了宽阔护城河,占据约90%的市场份额,较最大竞争对手有10年软件优势 [4] - 英伟达股价较1月初的历史高点下跌近22%,仍有增长潜力,当前价格更具性价比 [4] 博通(Broadcom) - 英伟达占据大众市场GPU,博通在定制AI芯片领域开拓了利基市场,因英伟达价格高,更多公司转向博通开发定制AI芯片 [5] - 博通目前有三个主要AI芯片客户,2027财年可服务的潜在市场规模在600亿至900亿美元之间,近期新增包括苹果在内的四个新客户 [6] - 博通股价较2024年12月的历史高点下跌约23%,投资者可低价买入 [7] 谷歌(Alphabet) - 谷歌通过谷歌搜索和YouTube流媒体平台成为数字广告市场领导者,还运营第三大云计算业务,在量子计算和自动驾驶领域领先 [8] - 虽有投资者担忧AI对其搜索业务的影响,但目前对其增长无实质影响,其庞大用户群、搜索数据和广告客户列表使其具有优势,AI将带来新广告格式的机会 [9] - 谷歌云计算部门增长强劲,上季度营收增长30%,部门收入飙升142%,借助博通开发定制芯片,在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时有成本优势 [10] - 谷歌股价较上月初的高点下跌约21%,是长期投资的好时机 [10] 赛富时(Salesforce) - 随着AI发展,赛富时希望成为代理式AI领域的领导者,代理式AI可应用于企业客服和市场数据分析等场景 [11] - 赛富时推出Agentforce引领代理式AI,包含多个即开即用的AI代理解决方案,客户可通过平台的无代码和低代码工具定制代理 [12] - Agentforce是按次收费产品,每次交互收费2美元,自10月推出以来已获得5000个客户,其中3000个为付费客户,股价自2024年12月以来下跌近26%,提供了投资机会 [13] 吉特拉克(GitLab) - 吉特拉克是快速增长的DevSecOps平台,帮助客户开发软件并在过程中集成网络安全,是高利润率的订阅业务,受益于AI [14] - 客户升级到其高级Ultimate平台推动增长,该平台占年度经常性收入的约一半,其Dedicated解决方案和AI驱动的GitLab Duo附加服务也推动了收入增长 [15] - 上季度企业客户(ARR达10万美元以上)数量增长29%,美元净留存率达123%,营收增长29%,连续六个季度营收增长在29%至33%之间,股价较2月初高点下跌约31%,抛售是买入机会 [16][17]
1 To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Chip Stock to Buy Hand Over Fist Before It Jumps
The Motley Fool· 2025-03-13 15:1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人工智能半导体股表现不佳,但博通逆势而上,其第一财季业绩超华尔街预期,股价次日涨超8%,虽今年仍跌20%,但估值有吸引力,值得投资 [1][2] 博通AI驱动的发展势头 - 博通设计特定应用集成电路,因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需求增长,其定制芯片需求增加,相比英伟达GPU有成本和性能优势 [3] - 主要云服务提供商找博通开发定制人工智能处理器以降低成本,这是其营收同比增25%、每股收益涨45%的主因 [4] - 上季度公司售出价值41亿美元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网络解决方案,同比增77%,人工智能营收超预期3亿美元 [5] - 博通管理层称超大规模合作伙伴持续投资下一代前沿模型,公司正加大研发以推出更强大定制人工智能处理器 [6] - 公司现有三个超大规模云客户使用其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工作与之对齐至2027年,预计未来三年有600 - 900亿美元营收机会 [7] - 除现有客户,博通还与另外两家超大规模企业合作,自去年12月又新增两个客户,未来三年营收机会不包括这四个新客户潜在收入 [8] - 博通人工智能业务营收占比超27%,因市场大,该比例有望提升,分析师上调其营收增长预期 [9] 强劲盈利增长带来股价上涨潜力 - 人工智能相关营收增加对博通利润率有积极影响,上季度半导体业务毛利率同比增70个基点,超整体毛利率预期 [10] - 因人工智能业务增长空间大,公司利润率有望改善,分析师预计其盈利增长将加速 [11] - 博通股票目前市盈率为30倍,假设三年后每股收益9.12美元且市盈率不变,股价可达274美元,较当前涨48%,因增长前景和人工智能机遇,股价可能涨幅更大 [12][13]
Manus推出全球首款通用型AIAgent,博通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山西证券· 2025-03-13 14: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Manus作为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能解决各类复杂多变任务,不仅能提供建议和答案,还能直接交付完整任务成果,是真正自主的AI Agent 其突破将加速推动AI应用落地,并带来AI算力更高的需求 长期建议关注设备、材料、零部件的国产替代,AI技术驱动的高性能芯片和先进封装需求,及AI端侧应用带来的换机潮和硬件升级机会 [8]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市场整体行情 - 2025.3.3 - 2025.3.7市场大盘普遍上涨,上证指数涨1.56%,深圳成指涨2.19%,创业板指涨1.61%,科创50涨2.67%,申万电子指数涨2.74%,Wind半导体指数涨2.48%;外围市场,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88%,台湾半导体指数跌3.29% [4][12] 细分板块行情 - 周涨跌幅前三为半导体设备(+4.53%)、模拟芯片设计(+3.65%)、分立器件(+3.52%);月涨跌幅半导体设备、数字芯片设计、半导体表现领先(30日滚动);年初至今数字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半导体表现领先;多数板块当前P/E高于历史平均值,多数板块当前P/B低于历史平均值 [4][16][21] 个股公司行情 - 涨幅前五为珠城科技(+41.38%)、三德科技(+36.67%)、视声智能(+36.28%)、利尔达(+33.70%)和鑫汇科(+31.27%);跌幅前五为凯旺科技(-11.55%)、至纯科技(-10.45%)、翱翔科技 - U(-9.42%)、安克创新(-9.28%)、和科森科技(-8.98%) [4][22] 数据跟踪 - 涉及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及增速、分地区半导体销售额、中国集成电路行业进出口情况、各地区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全球硅片出货面积、NAND现货平均价、DRAM现货均价、半导体封装材料进出口情况及均价、晶圆厂稼动率和ASP等数据跟踪,但文档未详细给出数据内容 [26][27][33] 新闻公告 重大事项 - 2025年3月5日,江丰电子、明阳电路拟减持,光弘科技拟并购;3月6日,康希通信拟减持;3月7日,赛微微电拟增持,闻泰科技拟回购,水晶光电拟并购 [42] 行业新闻 - 英伟达、博通与英特尔开展18A工艺测试,若英特尔赢得订单将带来巨大收入增长和竞争力提升 [42] - 中国即将出台政策推广RISC - V开源芯片,其灵活性高、成本优势明显,可开发多元场景定制化硬件解决方案 [5][42] - 存储市场供需情况改善,2025年NAND Flash合约价预计第二季底回升并持续至年底,DRAM市场供需逐渐平衡但价格回升动能不足,AI PC市场崛起将带动DDR5与LPDDR5X需求增长 [42][43] - 台积电扩大对美投资至1650亿美元,预计最快2030年实现量产,2035年在美国产能至6%,台湾厂区产能占比仍将维持或高于80% [43] - 3月6日,中国AI创业公司Monica发布全球第一款通用AI代理Manus,能在用户休息时完成所有事情 [5][43] - 3月6日,博通公布2025财年第一财季业绩,营收同比增长25%达149.2亿美元,Non - GAAP的净利润为78.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9% [5][43]
Broadcom(AVGO) - 2025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3-13 04: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净收入 - 2025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月2日)净收入为149.16亿美元,2024财年同期为119.6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6][1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产品与订阅服务净收入 - 2025财年第一财季产品净收入81.71亿美元,占比55%;订阅和服务净收入67.45亿美元,占比45%;2024财年同期产品净收入74.12亿美元,占比62%,订阅和服务净收入45.49亿美元,占比38%[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净收入 - 2025财年第一财季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净收入82.1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基础设施软件业务净收入67.04亿美元,同比增长47%[1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毛利润 - 2025财年第一财季毛利润为101.45亿美元,占净收入的68%;2024财年同期毛利润为73.75亿美元,占净收入的62%[101][1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费用 - 2025财年第一财季研发费用为22.53亿美元,较2024财年同期减少5500万美元,降幅2%[1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 - 2025财年第一财季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9.49亿美元,较2024财年同期减少6.23亿美元,降幅40%[1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与收购相关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 2025财年第一财季与收购相关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5.11亿美元,较2024财年同期减少2.81亿美元,降幅35%[1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重组及其他费用 - 2025财年第一财季重组及其他费用为1.72亿美元,较2024财年同期减少4.48亿美元,降幅72%[1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基于股票的薪酬总费用 - 2025财年第一财季基于股票的薪酬总费用为12.8亿美元,2024财年同期为15.72亿美元[1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未确认薪酬成本 - 截至2月2日,与未归属且预计归属的基于股票的奖励相关的未确认薪酬成本总计107.45亿美元,剩余加权平均服务期为2.9年[108][10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运营收入 - 2025财年第二财季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运营收入47.0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1.16亿美元增长14%;基础设施软件业务运营收入51.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7.15亿美元增长89%;未分配费用为35.6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7.48亿美元下降25%;总运营收入6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0.83亿美元增长201%[1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利息费用、其他收入净额、所得税 - 2025财年第二财季利息费用为8.73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9.26亿美元;其他收入净额为1.03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85亿美元;所得税收益为0.13亿美元,去年同期所得税拨备为0.68亿美元[112][113][1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流动性与债务 - 截至2025年2月2日,公司主要流动性来源包括93.07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运营产生的现金和75亿美元无担保循环信贷额度;短期和长期流动性需求主要来自业务收购、营运资金、研发和资本支出等;未偿债务为687.57亿美元,其中56.5亿美元本金在12个月内到期[116][1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运资金及相关负债 - 2025年2月2日营运资金降至8000万美元,低于2024年11月3日的28.98亿美元;员工薪酬和福利降至9.22亿美元,短期债务增至56.53亿美元,其他流动负债增至124.3亿美元,应付账款增至19.05亿美元[1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普通股股东股息 - 2025财年第二财季普通股股东股息为27.74亿美元,每股股息0.59美元;2024财年同期股息为24.35亿美元,每股股息0.525美元;2025财年和2024财年第二财季分别支付员工预扣税约20.36亿美元和11.14亿美元,分别扣留普通股约800万股和1000万股[1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5财年第二财季经营活动提供净现金61.13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8.15亿美元;投资活动使用净现金1.74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54.77亿美元;融资活动使用净现金59.8亿美元,去年同期提供净现金183.37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10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减少23.25亿美元[1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变动原因 - 2025财年第二财季经营活动现金增加12.98亿美元,主要因净收入增加41.78亿美元,部分被运营资产和负债变化的20.68亿美元抵消;投资活动现金使用减少253.03亿美元,主要因去年同期为收购VMware支付254.16亿美元;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减少243.17亿美元,主要因借款净收益减少230.44亿美元、债务义务付款增加71.56亿美元等[125][126][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固定利率优先票据 - 截至2025年2月2日和2024年11月3日,固定利率优先票据本金分别为588亿美元和563亿美元,估计总公允价值分别为539亿美元和514亿美元;假设市场利率变动50个基点,固定利率优先票据公允价值将变动约17亿美元,但不影响利息费用[1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浮动利率定期贷款 - 截至2025年2月2日和2024年11月3日,浮动利率定期贷款分别为60亿美元和136亿美元;假设利率变动100个基点,未来12个月定期贷款利息费用将分别增减约6100万美元和1.37亿美元[1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市场风险 - 市场风险与2024年年报相比无重大变化,除利率风险相关披露外[128]
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s You Can Buy and Hold for the Next Decade
The Motley Fool· 2025-03-12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博通和台积电是人工智能市场可靠的长期投资选择,随着人工智能市场未来十年的持续扩张,这三家蓝筹股有望从中获利 [1][3] 行业情况 - 过去十年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迅速,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将人工智能引入主流用户,预计2024 - 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36.6% [1][2] 英伟达情况 - 英伟达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图形处理单元(GPU)生产商,其芯片广泛用于数据中心处理复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任务,全球顶级人工智能公司都在使用 [4] - GPU能同时处理多种数据,效率高,英伟达在该领域有先发优势,相比小竞争对手优势巨大 [5] - 2025财年(截至1月),英伟达数据中心芯片销售额增长142%,占总收入88%,总营收增长114%,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130%,分析师预计2026财年其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将分别增长56%和50% [6] - 英伟达股价在过去五年飙升近1600%,远期市盈率26倍,随着人工智能市场扩张,其股价有望继续上涨 [7] 博通情况 - 博通是多元化芯片和软件制造商,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数据中心等芯片生产商之一,通过收购进入软件市场 [8] - 博通对人工智能市场依赖不如英伟达,但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销售大量芯片,2024财年(截至11月)其人工智能芯片销售额增长两倍多,占总收入24%,全年总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分别增长44%和15% [9] - 分析师预计2025财年博通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将分别增长21%和36%,CEO称未来三年人工智能市场有“巨大”机会,人工智能半导体业务将超过非人工智能芯片销售 [10] - 博通股价在过去五年上涨超620%,远期市盈率31倍,在可预见未来是人工智能和云市场的均衡投资选择 [11] 台积电情况 -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合同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等无晶圆厂芯片制造商依赖其生产顶级芯片,台积电控制全球近三分之二的代工市场 [12] - 2024年台积电51%的收入来自高性能计算市场,35%来自智能手机市场,其余来自汽车等较小市场,其营收和每股收益分别增长30%和40%,主要受英伟达等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订单推动 [13] - 分析师预计2025年台积电营收和每股收益将分别增长28%和29%,其认为人工智能市场将保持热度,非人工智能市场也将回暖 [14] - 台积电股价在过去五年上涨超220%,远期市盈率20倍,虽受关税等短期担忧影响估值被压缩,但未来多年仍将是人工智能市场的基础股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