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霸王茶姬(CHA)
icon
搜索文档
办电话卡需预存高额话费、提供工作证明等?官方通报: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4:43
据江西信息通信业官方微信号,11月4日,江西省通信管理局通报"办张电话卡,要提供工作证明等问题",全文如下: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我省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地有电信、移动、联通营业网点存在外地身份证办理电话卡需预存高额话费、提供工作证 明等问题,我局高度重视,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图片来源:江西信息通信业官方微信号 该工作人员称,此举是为抬高办卡门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避免流动人员办卡后异地作案,且该要求并非景德镇独有,江西其他城市异 地办卡同样严格,联通、电信也执行相同标准,均依据相关规定落实。 而景德镇另一家中国电信线下营业厅工作人员则表示,外地身份证办卡只需本人携带身份证到场,无需工作证明、无犯罪证明等额外材 料,但无论选择何种套餐,均需预存500元,当地联通、移动对外地身份证办卡也有类似预存要求。 江西九江市联通线下营业厅工作人员在询问记者身份证属地后明确,因防控电信诈骗,外地身份证办卡需提供工作证明、营业执照或居住 证明中的任意一种,若计划开店可提供营业执照,无其他额外材料;同时办卡需预存话费,金额依套餐而定,最低100元,证明材料与预存 话费均为强制性要求。当记者表示"营 ...
电信运营商增长逻辑已变!
中国经营报· 2025-11-03 11:53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营收分别为7947亿元、3943亿元、2930亿元,增速分别降至0.4%、0.6%、1.0%,较2024年同期显著放缓 [2] - 仅第三季度,仅中国移动实现2.5%的同比增长,中国联通持平,中国电信同比下降0.91%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54亿元、308亿元、200亿元,增速分别为4.0%、5.0%、5.1%,但较去年同期5.1%、8.1%、10.0%的增速均有所放缓 [2] - 工信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270亿元,同比增长0.9% [2] 传统业务疲软态势 - 三大运营商传统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92%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78% [3] - 中国移动ARPU降至48元,较2024年同期的49.5元下降3%,且较2025年二季度减少1.5元 [3] - 三大运营商宽带用户合计净增2975万户,较2024年同期减少18% [4] - 传统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的45%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38%,而新兴业务毛利率普遍超60% [4] AI新兴业务增长 -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业务中,AI相关收入占比超60%,联通云收入达529亿元,同比增长20.6% [6] - 中国联通智算总规模超35 EFLOPS,AI训练与推理服务收入占联通云收入的35%,达185.15亿元 [6] - 中国电信智能收入同比暴涨62.3%,收入规模预计超300亿元,占其产业数字化业务的24% [7] - 三大运营商AI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2%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19%,利润率较传统业务高15-20个百分点 [8] 行业增长逻辑转变 - 三大运营商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超220亿元,其中AI相关投入占比超40% [10] - 中国电信研发费用91亿元,中国联通研发费用57.61亿元同比增长5.9%,中国移动计划未来三年AI投入翻番 [10] - 三大运营商AI云服务用户数较2024年增长30%,资源利用率从20%提升至35%以上 [11] - 产业链设备商如中兴通讯算力营收同比增长180%,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250% [11]
千亿险资系私募基金,最新动向曝光
中国证券报· 2025-11-02 12:10
险资系私募基金持股概况 - 截至三季度末,5只险资系私募基金持股情况曝光,涉及中国石化、大秦铁路、国投电力、泸州老窖、皖通高速、海澜之家等个股 [1]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2号两只基金的持股情况首次曝光 [5] - 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情况与二季度末相比未发生变化 [7] 具体持股数据 -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皖通高速414.83万股,持股市值5529.68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0.36% [3][5] - 太保致远1号持有海澜之家1806.52万股,持股市值11688.18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0.38% [3][5] - 鸿鹄基金三期1号持有中国石化3.05亿股,持股市值161323.10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0.32% [5][6] - 鸿鹄基金三期1号持有大秦铁路2.98亿股,持股市值175808.91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1.48% [5][6] - 鸿鹄基金三期1号持有国投电力9343.80万股,持股市值122030.05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1.25% [5][6] - 鸿鹄基金三期1号持有泸州老窖1887.20万股,持股市值248958.92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1.28% [5][6] - 鸿鹄基金三期2号持有国投电力6184.55万股,持股市值80770.18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0.83% [5][7] - 鸿鹄基金一期持有中国电信7.62亿股,持股市值507320.33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0.98% [5][7] - 鸿鹄基金一期持有伊利股份1.53亿股,持股市值416740.25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2.43% [5][7] - 鸿鹄基金一期持有陕西煤业1.16亿股,持股市值232677.79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1.20% [5][7] - 鸿鹄基金二期持有中国石油2.17亿股,持股市值175074.14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0.13% [5][7] - 鸿鹄基金二期持有中国神华5220.61万股,持股市值200993.60万元,占流通A股比例0.32% [5][7] 投资组合特征 - 险资系私募基金的持股集中在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煤炭、公用事业、食品饮料、通信、纺织服饰等行业 [7] - 投资组合中不少个股为行业龙头,具有高股息、低波动的明显特征 [2][7]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开始于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三批试点,总规模合计2220亿元 [9] - 人保启元惠众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于今年10月15日成立,使进入运作状态的险资系私募基金增至7只 [9] - 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已由第一批的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拓展至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及多家银行系保险公司 [9] - 试点基金将重点关注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流动性相对较好的股票 [9] 行业影响与意义 - 保险公司通过设立私募基金入市,有助于发挥险资“长钱长投”优势,支持资本市场 [9] - 该模式有助于降低二级市场波动对险企利润表的影响,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9] - 险资私募基金入市对沪深300、上证50等核心指数成分股将形成有力支撑 [10] - 该举措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应对权益资产市值波动对当期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冲击,提升自身长期回报水平 [10]
电信运营商增长逻辑已变
中国经营报· 2025-11-01 04:1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三大运营商在2025年前三季度面临营收增速放缓但利润保持正增长的态势,传统通信业务因市场饱和而增长乏力,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业务正成为驱动营收和利润增长的新引擎,标志着通信行业增长逻辑的根本性转变 [3][4][8][12] 运营商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营收分别为7947亿元、3943亿元、2930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从2024年同期的2.0%、2.9%、3.0%降至0.4%、0.6%、1.0% [3] - 仅第三季度,仅中国移动实现2.5%的同比增长,中国联通持平,中国电信同比下降0.91% [3] - 同期三家净利润分别为1154亿元、308亿元、200亿元,增速为4.0%、5.0%和5.1%,但较去年同期的5.1%、8.1%、10.0%均有所放缓 [3] - 前三季度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270亿元,同比增长0.9% [3] 传统业务疲软态势 - 三大运营商传统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92%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78% [5] - 中国移动移动用户达10.09亿,市场份额超50%,5G用户6.22亿户,渗透率61.7%,但前三季度ARPU降至48元,较2024年同期的49.5元下降3% [5] - 中国电信用户增量空间基本闭合,中国联通前三季度移动用户净增1248万户但营收同比仅增1% [6] - 家庭宽带市场呈现“量增价减”,三大运营商宽带用户合计净增2975万户,较2024年同期减少18% [6] - 传统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的45%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38% [6] AI新兴业务增长表现 -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业务中AI相关收入占比超60%,联通云收入达529亿元,同比增长20.6% [8] - 中国联通智算总规模超35 EFLOPS,AI训练与推理服务收入占联通云收入的35%,达185.15亿元 [8] - 中国电信智能收入同比暴涨62.3%,收入规模预计超300亿元,占其产业数字化业务的24% [9] - 中国移动“AI+DICT项目”落地超3000个,生态联盟带动企业平均营收增35% [9] - 三大运营商AI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2%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19%,利润率较传统业务高15–20个百分点 [10] 行业增长逻辑转变 - 运营商从“管道思维”向“算力与服务思维”转型,AI业务从战略布局转向核心利润贡献点 [12] - 三大运营商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超220亿元,其中AI相关投入占比超40% [12] - 中国电信研发费用91亿元,中国联通研发费用57.61亿元同比增长5.9%,中国移动计划未来三年AI投入翻番 [12] - 三大运营商AI云服务用户数较2024年增长30%,资源利用率从20%提升至35%以上 [13] - 产业链出现正向循环,例如中兴通讯算力营收同比增长180% [13]
规模510亿元战略基金启动,投早、小、长期、硬科技
搜狐财经· 2025-10-30 18:38
央企战新基金概况 - 中国国新联合北京市西城区等15个出资方设立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首期募资510亿元 [3] - 中国国新作为第一大股东出资150亿元,持股29.4%,其他主要出资方包括北京市西城区出资100亿元,中国移动出资60亿元,中国石化出资50亿元等 [3] - 基金重点投资方向为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3] - 基金总期限为15年,包括5年投资期、8年管理退出期和2年可延长期,相比一般股权投资基金7年-8年的周期延长近一倍 [4] 央企创投基金发展趋势 - 今年以来已成立多个百亿级央企创投基金,目前中央企业设立的创投基金总规模已接近千亿元 [4] - 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政策,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6] - 政策旨在解决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建立符合国资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合理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7] 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协同 - 央企创投基金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形成产融结合新模式,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 国资能带动市场化基金投资热情,在融资额较大项目上可采用国资领投、市场化基金跟投的合作模式 [8] - 央企拥有丰富应用场景可提供合作机会,例如中国移动在2024年7月采购约1.2亿元机器人订单,智元科技和宇树科技分别中标7800万元和4600万元 [8] 其他央企基金案例 - 2024年5月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成立,规划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 [4] - 2024年7月中国诚通与江苏省政府推动设立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江苏)基金,为早中期科技项目提供资本支持 [5] - 2024年8月国新创投基金在杭州注册成立,出资额100亿元 [6]
首期510亿元!央企战新基金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0-29 23:35
基金基本情况 -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首期募集规模为510亿元人民币 [1][2] - 基金已于10月27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10亿人民币 [2][9] - 基金采用公司制管理模式,新设基金管理人负责运营,实行子基金投资和直接投资策略 [10] 出资方构成 - 基金主要出资方包括中国国新及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 [2][8] - 其他出资合作单位涵盖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十余家中央企业 [2][8] - 中国联通通过子公司认购15亿元基金份额,占基金总规模的2.94% [9] 战略定位与投资方向 - 基金以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线,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6] - 投资领域覆盖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6] - 基金旨在构建"科技创新+资本运作+产业赋能"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形成"投一个、带一链、兴一片"的乘数效应 [5] 管理运作机制 - 基金由中国国新受托募集和管理,按照"新定位、新机制、新模式、新队伍"方向运作 [2][6] - 基金设立央企战新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并颁发首批委员聘书 [3] - 基金定位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致力于服务央企战新产业发展 [5]
510亿元,十余家央企联合出资!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9 23:28
基金基本情况 -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于10月29日举行发布仪式,首期募集资金510亿元人民币 [1] -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已于10月27日登记成立,注册资本510亿元人民币 [1][4] - 基金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受托募集和管理 [1] 出资方构成 - 基金出资方包括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石油等十余家中央企业以及北京市西城区 [1][4] - 中国联通间接控股子公司联通创投认购15亿元基金份额,占基金总规模的2.94% [4] 投资策略与方向 - 基金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3] - 基金实行子基金投资和直接投资相结合的策略 [4] - 投资布局围绕九大战新产业领域,探索未来产业新赛道,旨在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4] 战略定位与目标 - 基金定位为支持中央企业战新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以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线,服务央企战新产业发展 [2] - 目标是推动资本链更好服务产业链、创新链,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 - 旨在构建“科技创新+资本运作+产业赋能”深度融合的战略创新生态体系,形成乘数效应 [2][4]
510亿元,十余家央企联合出资!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来了
券商中国· 2025-10-29 23:01
基金基本情况 -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于10月29日举行发布仪式 [1] - 基金首期募集资金规模为510亿元人民币 [2][6] - 基金采用公司制形式,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已于10月27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10亿元 [2][6] - 基金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受托募集和管理 [2] 出资方构成 - 中国国新作为主要发起方,拟出资约150亿元 [6] - 其他出资方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十余家中央企业 [2][6] -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也参与出资 [2][6] - 以中国联通为例,其通过子公司联通创投认购15亿元基金份额,占比2.94% [7] 战略定位与投资方向 - 基金以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线,服务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4] - 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同时关注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5] - 旨在推动资本链更好服务产业链、创新链,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4] 运作模式与预期效果 - 基金将按照"新定位、新机制、新模式、新队伍"的方向坚持高效规范运作 [5] - 实行子基金投资和直接投资相结合的策略 [7] - 期望构建"科技创新+资本运作+产业赋能"深度融合的战略创新生态体系 [4] - 目标形成"投一个、带一链、兴一片"的乘数效应 [4] - 有助于相关中央企业拓宽产业合作生态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7]
国资委公布5户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
新浪财经· 2025-10-21 12:33
国资委公布5户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职务变动信息,具体内容如下:经研究,聘任葛小春为中国核工业集 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欧阳谦不再担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职务。经研究,聘任张逢春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经研究,聘任周渝波为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经研 究,聘任张建恒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经研究,聘任丁绍斌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 公司外部董事。 ...
湾财周报 | 人物 79岁曹德旺卸任,长子接管福耀玻璃;辛杰辞任万科董事长;库克直播带货苹果新机;华为云CEO张平安连降三等
搜狐财经· 2025-10-19 19:22
福耀玻璃领导层变动 - 公司创始人曹德旺宣布提前卸任,其长子曹晖接任董事长职务,标志着公司进入新的管理时代 [6] - 福耀玻璃在全球汽车玻璃市场占据约三分之一份额 [6] 小鹏汽车业务展望 - 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表示,计划在2026年实现飞行汽车的量产 [7] - 公司预计飞行汽车业务的成长速度将超越传统汽车,未来市场份额也将高于汽车 [7] 万科高层人事调整 - 公司原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辞去非执行董事及董事长职务,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8] - 公司董事会选举黄力平为新任董事长,并强调此次人事变动不会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及公司日常经营 [8] 电信行业与苹果公司动态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同日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 [9] - 中国联通eSIM业务预约通道的在线预约人数已超过7万人 [9] -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通过直播宣布,仅支持eSIM技术的全新超薄机型iPhone Air将于10月22日在中国大陆发售 [9] 华为云业务管理问责 - 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因云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问题被内部处罚,职级连降三等并受到严重警告 [10] - 多名华为云业务高管因相关问题被问责 [10] 金融业高管变动 - 浙商证券公告钱文海拟任公司董事长,在履行相关程序前由吴承根继续履行董事长职责 [11] - 广发证券副总经理李谦因个人工作变动原因辞职,辞任后不再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12] - 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职位空缺超一年后,周文龙的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俞文佳任副总经理 [13] - 行业内人事变动频繁,年内已有2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生高管调整,涉及三分之二持牌机构 [13] - 博时基金原董事长江向阳因工作安排辞任,由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东接任董事长并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 [14] - 公司表示将致力于服务投资者、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