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DDL)

搜索文档
深夜!中概股大跌
证券时报· 2025-08-14 23:37
中概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中概股表现较弱,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盘中一度跌超2% [1] - A股、港股冲高后调整,沪指跌0.46%,深证成指跌0.87%,恒生指数跌0.37%,恒生科技指数跌0.97% [3] - 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跌超4%,万国数据、比亚迪股份ADR、美团ADR、腾讯控股ADR跌超3%,金山云、小牛电动、亿航智能等跌超2% [9] 网易财报 - 网易二季度净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9.4%,低于预估284亿元 [6] - 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6亿元,经调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5亿元 [6] - 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228亿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240亿元和201亿元 [7] - 网易股价盘初一度跌超9%,随后跌幅收窄至不足2% [5] 京东财报 - 京东二季度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约4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 [9] - 京东股价盘前一度涨超3%,盘初冲高后转跌,截至发稿跌超3% [7] 迅雷财报 - 迅雷第二季度总营收1.04亿美元,同比增长30.6% [9] - 基于Non-GAAP净利润83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320万美元 [9]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对影石创新公司长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9] - 迅雷股价大涨超20% [9] 微博财报 - 微博第二季度净营收约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高于预估4.382亿美元 [11] - 调整后每股收益0.54美元,上年同期0.48美元,预估0.45美元 [11] - 微博股价一度大涨近10% [11] 其他中概股表现 - 叮咚买菜、亿鹏能源等涨超4%,老虎证券涨超3%,唯品会涨超2% [12]
一年挣了230亿,叮咚买菜杀回来了|氪金
36氪· 2025-08-12 17:40
核心观点 - 叮咚买菜通过战略收缩、数字化升级和区域深耕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营收增长15.5%至230.66亿元,归母净利润2.9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正至9.29亿元[6][27] - 公司差异化竞争策略包括:小仓模式(300-400平方米)聚焦效率、全链路数字化系统降低损耗率至1%-2%、自有品牌占比达35%、深耕华东市场(江浙沪新开130个仓)[11][18][24][25] -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加剧,美团闪电仓等新模式冲击下,叮咚买菜坚持不参与价格战,通过商品力和供应链深度构建壁垒[49][51][52] 战略转型 - 2021-2023年实施"效率第一"战略,陆续撤出天津/厦门/成都等11个城市,关闭广州27个站点和深圳11个站点,集中资源优化损益结构[5][12] - 数字化系统三年投入见效:90%采购由系统完成,极端天气预测准确率85%以上,上海仓均单量达1500单,履约费用率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至21.7%[18][27] - 2024年重启扩张后重点加密江浙沪仓网(上海配送半径1.2-1.5公里),新开仓3-6个月实现盈亏平衡,客单价超70元[25][26][27] 运营模式 - 采用300-400平方米小仓模式,SKU动态调整(生鲜14天/标品30天考核期),当前约4000个SKU,较竞对小象超市(1万SKU)更聚焦一日三餐[11][31][33] - 供应链管理特色:建立10个商品事业部(如水果/蔬菜/乳品酒饮),高管直接带队;农产品源头管控(如自种韭菜降低农残)[42][45] - 自有品牌矩阵包含蔡长青/良芯匠人等12个系列,SKU总数超1000个,其中快手菜/烘焙等高毛利品类占比提升[43][44] 行业竞争 - 生鲜电商呈现区域分化:朴朴超市专注华南9城实现300亿营收,叮咚买菜华东渗透率30%(上海)vs25%(苏杭),盒马收缩SKU后品类宽度下降[24][32][37] - 即时零售新玩家冲击:美团闪电仓SKU更丰富且无损耗压力,京东七鲜/盒马发起20%降价,行业价格战再起[49][51] - 公司应对策略:toB端与饿了么/抖音合作,toC端新增"品质之爱"专区(有机/低GI等7类商品),APP改版强化场景渗透[45][52]
叮咚买菜上涨5.45%,报2.13美元/股,总市值4.6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9 01:33
股价表现 - 8月9日盘中上涨5.45%至2.13美元/股 成交35.26万美元 总市值4.62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收入54.7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06% [1] - 归母净利润561.5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43.98% [1]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 通过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运营 [2] - 创立于2017年5月 采用产地直采+前置仓模式 [2] - 提供29分钟配送服务 覆盖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 [2] 重大事项 - 预计8月6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氪金 | 叮咚买菜进入「返场时刻」
36氪· 2025-08-08 18:57
公司战略调整与盈利路径 - 2021年提出"效率第一 适当考虑规模"战略 从全国扩张转向区域深耕[1] - 2022年陆续撤出天津 厦门 成都等城市 完全退出西南市场[1] - 2024年关闭广州27个站点和深圳11个站点 战略收缩达到顶峰[1] - 2024年重启扩张策略 全年营收增长15.5%至230.66亿元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2] - 经营性现金净流达9.29亿元 首次全年转正[2] - 2023年9月首次实现单月盈利 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14] 数字化与供应链管理 - 2020年起全面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建立分布式冷链物流体系[8] - 2023年底全链路数字化系统落地 前置仓90%采购由系统完成[13] - 商品预测准确率在极端天气下仍保持85%以上 损耗率控制在1%-2%[13] - 每24小时对所有仓SKU做预测 按"最小颗粒度"制定生产与补货计划[10] - 上海前置仓平均面积达500平方米 每年1/4仓面临升级改造[21] 区域布局与运营效率 - 2024年在北京 广州 深圳减亏60% 资源集中投入华东市场[17] - 江浙沪新开130个仓 主要布局二三线城市[18] - 上海配送半径1.2-1.5公里 江浙平均2公里 仓群密度行业最优[18][19] - 2024年前置仓数量超1000个 仓均日均单量近1000单 上海达1500单[20] - 全国平均客单价70元以上 新仓3-6个月实现盈亏平衡[20] 商品策略与品类扩张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达35% 包括蔡长青 良芯匠人等11个系列[29][31] - 生鲜品类考核期14天 标品30天 动态调整SKU[23] - 2024年重点发力茶几场景 扩展至日常休闲需求[27] - 相比大仓模式平台 SKU数量较少 更聚焦一日三餐[23][25] - 推出"品质之爱"专区 设置7大特色栏目[32]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即时零售平台加速流量争夺 生鲜电商面临新一轮价格战[35] - 朴朴超市2024年营收300亿元 实现首次年度盈利[17] - 盒马和京东七鲜2025年大幅降价 平均降幅近20%[35] - 上海月家庭购买渗透率约30% 苏杭约25% 华东市场仍有增长空间[36]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 专注前置仓模式和商品力提升[36]
北京商超保障“菜篮子”稳定
北京商报· 2025-07-30 15:29
果蔬供应稳定 -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日上市量约2万吨 每公斤加权平均价为2 62元 [2] - 部分叶类菜价格小幅波动 圆白菜 生菜等微涨几分钱 总体走势平稳 [2] - 耐储存蔬菜价格稳定 包括姜 蒜 洋葱 山药 芋头等 [2] - 应季水果日上市量1 4万吨 西瓜占比最高 主要品种为甜王 麒麟 吊秧和硒砂瓜 [5][6] 价格波动原因 - 降雨天气导致部分蔬菜产区采摘难度增加 商户需提前抢收并加快运输 [2] - 香芹批发价从每斤2元涨至2 5元 因产地降雨导致采收人工费用上涨 [2] - 近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 市场供应量受天气影响较小 今年菜价总体低于去年同期 [2] 保供措施 - 北京新发地市场每日使用1万多块冰块为蔬菜降温 搭建遮雨棚保障交易 [3] - 环京布局蔬菜基地与分市场 帮助稳定货源供给 [3] - 市场内搭建大棚 雨天时商户可正常装卸货物 [2] - 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安排工作人员重点巡逻低洼地段 [6] 商超备货情况 - 物美超市增加门店瓶装水 方便食品 应急灯 雨具等商品供应 [4] - 物美物流大库的米面粮油等民生商品供货量相比日常增长2—3倍 [4] - 民生基本物资备货量比平日增加20% 根据销售情况及时补货 [4] - 永辉超市加大水 面包 方便面 肉禽蛋奶 蔬菜等商品备货量 [4] 物流与配送 - 物美超市提前联系供应商确保优先配送 储备备用渠道防止断供 [4] - 外部配送受阻时改用小型车辆或就近门店调货 [4] - 叮咚买菜提前安排更多骑手补充运力 对超时订单实行骑手免责处理 [5] - 顺义区胜利街道开设"移动超市"进社区 售卖50多种果蔬 价格与门店一致 [5] 行业应对策略 - 永辉超市排查排水系统 检查加固户外装置 防汛应急小组在岗待命 [4] - 线上订单量显著增加时启动全渠道运营模式 提前做好订单量预测和员工排班 [4] - 抽调门店员工参与分拣工作以提升效率 [4]
差异化竞争不“内卷” 叮咚买菜发布“4G”战略
深圳商报· 2025-07-28 00:32
公司战略 - 叮咚买菜发布"4G"战略,专注家庭饮食场景,走差异化竞争路线,核心方略为"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 [2] - 公司明确在"多、快、好、省"四个维度中专注做"好",采用"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以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流量和平台思维 [2] - 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打造差异化商品,吸引对食品品质和新鲜度有高追求的用户 [2] 商品策略 - 针对常规品类实现"人有我优",针对细分场景空白开发"人无我有"的结构性差异商品 [2] - 过去半年汰换超4000款平庸商品,好商品SKU占比已达40% [2] - 生鲜品类持续往供应链源头走,投资上游如黑猪养殖基地、数字渔仓,实现全链路管控和差异化商品发掘 [3] - 非生鲜食品锚定低GI等健康化饮食市场,健康概念标签商品销售快速攀升 [3] 数字化能力 - 平台全链路实现极致降本提效,上下游环节线上精准咬合,AI形成升级版"数智大脑" [3] - "数智大脑"进行全链路精细化管理,辅助商品开发人员进行智能化商品生命周期管理 [3] - 消费洞察前置于商品开发和生产,"数智大脑"深度参与商品开发及打爆流程 [3] 业绩表现 - 今年上半年带有配料干净标签的商品销售额突破5亿元 [3] - 低GI商品从2023年上半年不足百万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近6000万元 [3]
叮咚买菜发布“4G”战略 打造内生增长引擎
广州日报· 2025-07-24 23:38
公司战略 - 公司提出"4G"战略,聚焦"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作为核心发展方略 [2] - 行业价格战激烈,公司选择差异化竞争路线,注重商品和供应链建设而非单纯流量抢夺 [2] - 在商品开发上提出双轨策略:优化常规品类品质与性价比,同时开发满足细分场景需求的差异化商品 [2] - 过去半年淘汰超4000支平庸商品,好商品SKU占比已达40% [2] 供应链建设 - 重点投入生鲜供应链源头,通过直采、订单养殖及联合建立养殖基地实现全链路管控 [3] - 已建立黑猪养殖基地和数字渔仓等上游设施,提升生鲜品质确定性 [3] - 在非生鲜食品领域聚焦低GI等健康饮食细分市场,打造差异化价值主张 [3] 健康食品布局 - 公司认定低GI食品市场具有巨大成长空间,已率先建立低GI食品专区 [4] - 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低GI商品,推动供应链生态圈形成 [4] - 低GI商品销售额从2023上半年不足百万增长至2024上半年近6000万元 [4] - 配料干净标签商品上半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4] - 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合作,共同制定低GI标准并解决行业推广难题 [4]
发力“4G战略”,叮咚买菜靠品质破“内卷”?
贝壳财经· 2025-07-24 20:49
战略转型 - 公司宣布"不参与行业内卷",推出"4G"新战略: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本质是以商品力换定价权,避开补贴竞争转向"品质复利"模式[1] - 提出"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从流量思维回归商品本质,过去半年淘汰超过4000种平庸商品,优质商品SKU占比提升至40%[6] - 区别于市场主流的价格补贴打法,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如24小时配送云南松茸、新疆甘肃果蔬快速进入华东市场等[7] 商品与供应链 - 采取双轨商品开发策略:常规品类实现"人有我优",空白市场打造"人无我有"的结构性差异商品[6] - 投资上游养殖基地,打造四位一体的全链路水产供应链,已开发生鲜基地供应商574家,订单种植蔬果供应商132家,订单养殖水产基地85个,基地供应商占比达72%[13] - 建立10个独立商品开发事业部,CFO亲自考察产地发现机会,如戈壁菜商品交易总额增长超70%,"黑钻世家"黑猪肉成交用户数增长11.3%[8] 用户与数据 - "好用户"占比约30%,消费占比达68.5%,复购率高达94.5%[3] - 低GI商品销售额从2023年上半年不足百万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近6000万元,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低GI商品[9] - 前置仓测试能力强大,新品最快7天完成市场测试,200个前置仓可在3天初步判断商品潜力[14][15] 数字化能力 - "数智大脑"系统成为商品创新核心引擎,实现商品开发"快上快下"模式[14] - 开发"求真溯源"系统,利用AI技术实现农产品全链路透明化,品控部门拥有"一票否决权"[15] - 数字化测试系统快速将新疆、甘肃戈壁果蔬引入华东市场[7] 财务表现 - 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GAAP盈利,验证了其路径的可行性[2] - 来自优质产区的吊水鱼商品交易总额超过2500万元[8]
叮咚买菜锚定健康化饮食赛道 低GI商品上半年销售额近6000万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7-24 19:09
公司战略 - 公司正式发布"4G"战略,核心方略为"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旨在保持行业竞争力并专注家庭饮食场景 [1] - 战略聚焦生鲜和食品赛道,深耕供应链全链路,打造差异化商品以形成独特消费者心智 [1] 生鲜供应链布局 - 公司通过直采和订单养殖投资上游,成立黑猪养殖基地和数字渔仓,实现全链路管控并挖掘差异化商品 [2] - 生鲜品类作为最刚需品类,公司通过源头投资提高品质确定性 [2] 健康食品探索 - 公司锚定低GI健康化饮食市场,目前该市场处于早期阶段,需求量巨大但开发成本高 [2][3] - 低GI商品销售额从2023年上半年不足百万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近6000万元,增速显著 [3] - 公司成立低GI项目组,参与标准制定和推广,推动供应链生态圈形成 [3] - 健康概念标签商品销售快速攀升,上半年配料干净标签商品销售额突破5亿元 [3] 数字化与供应链升级 - 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供需协同,实现全链路降本提效,并应用AI技术构建"数智大脑" [4] - 探索求真溯源系统,利用数字化和AI实现农产品全链路透明化 [4] - 计划拓展大型渠道合作,输出国内优质生鲜商品和供应链能力至海外市场 [4] 财务与运营表现 - 第一季度GMV达59.6亿元(同比+7.9%),营收54.8亿元(同比+9.1%),连续10个季度Non-GAAP盈利 [5] - 盈利改善因素包括:前置仓SKU克制化运营、行业供应链能力提升、供应链调度效率优化、数据驱动运营 [5] - 专家认为"4G"战略有助于差异化竞争,强化商品力和自有品牌,提升高价值用户复购率 [5]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全球化,通过供应链"出海"解决更大市场供需问题 [5]
叮咚买菜:用AI重构“从种子到筷子”的数智实验场
北京商报· 2025-07-24 17:12
公司战略与商业模式 - 公司采用"一寸窄一公里深"战略,专注生鲜食品赛道,通过深耕供应链全链路打造差异化商品,形成独特竞争力[3] - 商业模式从流量平台思维转向商品生态思维,吸引对食品品质和新鲜度有高要求的用户群体[3] - 通过规模化直采和订单养殖建立黑猪养殖基地、数字渔仓,实现生鲜食材全链路管控,提高品质确定性[3] 数字化与AI技术应用 - 数字化覆盖种植养殖、集采、仓储、食品研发、物流运输等全环节,实现线上精准咬合[4] - AI将商品研发周期从传统以年/月为单位压缩至以天计算,实现上游快速反应[4] - 形成"数字化底色+AI增强"的数智大脑,重构决策链条并提升供需匹配度[4][5] 供应链创新 - 实现"田间到餐桌最快24小时直达",从采摘到上架不足24小时[5] - 预测补货调拨SaaS系统已投入运营,供应商每日上传数据,系统完成分析后反馈预测[6] - 商品溯源能力以SaaS服务开放,消费者可查询完整商品溯源信息如施肥记录、质检报告等[6] 产品开发与测试 - 新品测试周期压缩至7天,1-2天上架+1-2天铺货+3天分仓测试即可判断市场反应[7] - 在上海地区将200个前置仓划分为实验组,3天内获得用户反馈数据[7] - "啵啵脆蓝莓"案例显示通过AI分析锁定18mm+、脆甜口感、方便携带等核心需求[8] 生态合作与开放平台 - 计划向产业链合作伙伴开放数字化能力,包括消费者行为分析、商品知识图谱等[5] - 核心AI能力以SaaS服务形式开放,涵盖预测补货、选品营销、智能调度等环节[5] - 未来可能开放门店管理系统、前置仓运营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6] 行业变革趋势 - 零售业竞争从流量争夺转向供给侧数据穿透力,数据闭环成为打破内卷的真正壁垒[1] - 传统零售核心要素从"人货场"转变为"AI+"的智能生态场[10] - 行业正在通过"数字化底色+AI增强"实现从种子到筷子的全链路把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