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住集团(HTHT)
icon
搜索文档
Chinese Tourists Are Spending Less. Hotel Giant H World Says That's a Good Thing
WSJ· 2025-10-17 13:14
公司战略 - 公司在中国专注于发展有限服务型酒店业务 [1]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核心是增长 [1] 业务定位 - 公司在中国运营的酒店每晚价格约为35至70美元 [1]
读完季琦三本书,悟道中国酒店“真善美”
36氪· 2025-10-16 13:5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酒店业正经历从追求表面“术”的创新到构建内在“道”的企业哲学的转变 [1] - 华住集团通过“求真”、“至善”、“尽美”三大核心理念构建其独特的价值体系 [3][5][9] - 企业竞争最终是价值体系的竞争,真正的创新源于观念的跃迁 [12][14] 行业现状与反思 - 行业曾陷入将更换设计师、引入网红元素等表面改变等同于本质创新的误区 [2] - 许多“创新”被质疑为“换皮肤式内卷”,未能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开发新市场 [2] - 当前行业缺乏“求真”勇气,过度追逐表皮热点导致产品处于“失真”状态 [4] 华住集团的创新实践(求真) - 华住的创新具有技术含量,包括早期推出汉庭酒店时的光纤接入、双网口、无线覆盖 [3] - 推出“无停留离店”、“十秒入住”新前台模式,以及“免费洗衣”等服务创新 [3] - 创始人季琦通过每年约6次长途考察,深入一线发现真实需求,而非依赖市场调查 [4] - 将“求真”作为核心价值观,强调对意义的思考是创新的前提 [3][4] 华住的商业模式与战略(至善) - 商业的终极善意是让美好体验平民化,例如汉庭公开鼓励用户使用大堂休息、充电等非住宿服务 [5][6] - 将加盟商视为“命运共同体”,建立全链路赋能体系,并以“加盟商满意度”考核内部团队 [7] - 对待供应商不一味压价,保证其合理利润以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7] - 通过华住大学培养体系将店长从“客房管理者”转变为“迷你CEO”,打造“事业共同体” [7] - 提供略高于市场平均的薪酬,并通过师徒机制确保服务品质在扩张中不稀释 [8] 华住的产品哲学与审美(尽美) - 追求“尽美”境界,强调在成本与体验、设计与功能间找到平衡的支点 [9][10] - 审美哲学以简洁为美,在全季品牌上体现为“一分也不多,一分也不少”的恰到好处 [10] - 通过在小空间内加入电热马桶垫圈、化妆镜等设施提升客人幸福感,把握平衡艺术 [10] - 竞争优势在于普适性和可持续性,注重持久体验舒适而非瞬间视觉冲击 [11] 行业未来发展的启示 - 企业需从技术、模式创新转向价值创新,构建独特的企业哲学和价值主张 [12] - 需将个人智慧转化为组织能力,建立不依赖个人的创新体系和价值传承机制 [13] - 应构建生态思维与价值共创网络,未来的竞争是生态系统的竞争 [14] - 行业竞争将转向企业哲学和价值体系,需要直面真相的勇气和回归商业本质的善意 [15]
对话大咖 - 酒店板块企稳修复了吗?
2025-10-15 22: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酒店行业 公司主要涉及华住集团及其旗下品牌(汉庭 全季 橘子水晶 城际) 以及亚朵 希尔顿欢朋 锦江 首旅如家等品牌 [1][2][3] * 纪要基于一位拥有30多家酒店的投资者的实际运营观察和行业分析 [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复苏趋势与数据表现 * 酒店行业自8月下旬显现复苏迹象 9月数据全面转正 10月国庆期间量价齐升 预示行业触底反弹 [1][2] * 今年三季度(7-9月)汉庭 全季等品牌门店数据全面翻红 为过去18个月来首次 显示市场企稳向上 [1][4] * 国庆假期期间大部分城市实现10%至20%的涨幅 历史上少有 [4] * 9月份所有门店平均日房价(ADR)上涨明显 带动出租率和过夜出租率显著提升 [4] 市场分化与区域表现 * 国庆后各地市场表现分化 北京 上海数据持续向好 广东受佛山蚊虫事件和台风影响表现较弱 [1][5] * 上海市中心酒店市场显著增长 2025年外滩地区中外合资品牌酒店的境外客占比已升至60%-70% 主要来自北美 俄罗斯和东南亚 [1][7] * 老旧小型酒店逐渐被淘汰 高质量品牌酒店数量增加但增速放缓 [7] 复苏驱动因素 * 需求端:旅游出行人数创新高 人均消费未明显降低 中产阶级股市获利增加推动旅游消费 [1][6] * 供给端:老旧门店退出市场 新开高质量门店增加 提高整体资产质量 [1][6] * 政策与经济:国家政策支持入境游 中国经济走向通胀阶段 股市上涨带动消费信心 [6][7] 投资机遇与挑战 * 商用物业价格普遍较低 比高峰期下降约30% 各地政府出台政策允许办公楼改建为酒店 为酒店投资带来机遇 [1][8] * 中高端酒店投资回本周期从过去不到3年延长至约4.5年 [9] * 行业向中高端 高质量方向发展 总体营收提升 房间数量增速放缓 [8] 品牌竞争力与产品力 * 在消费降级背景下 亚朵和华住旗下品牌凭借卓越产品质量仍具竞争力 入住率(OCC)和每间可出租房收入(RevPAR)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1][11] * 中高端市场潜力巨大 全季 亚朵 希尔顿欢朋等品牌表现出色 华住旗下橘子水晶 城际及全季文化品牌被看好 [1][10] * 国内连锁酒店集团未来应向多元化发展 覆盖经济型 中档 中高端及奢华型市场 [17][18] 公司特定优势(华住集团) * 华住供应链优势体现在标准化 规模化采购和成本控制 拥有超过3亿会员基础带动营建成本控制 一类采购比例提高 [3][13] * 加盟商受益于集中采购降低投资成本 提高投资回报率 平台提供"贵即退"等承诺保障 [3][13] * 2025年上半年华住减免租金达3.9亿元 并通过淘汰不盈利门店优化资产质量 [3][12] * 华住的供应链模式因先发优势和规模化基础难以被其他集团复制 [14] 其他重要内容 * 亚朵推出轻居品牌采取双向策略 向高端和下沉市场扩展 进展成功 [15] * 新开门店会对老门店产生一定影响 但影响并非绝对巨大 [16] * AI技术已初步应用于酒店管理(如回复网评 数据汇总) 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 [16] * 本土品牌增长动力来自产品质量提升和中产阶级对高性价比优质需求 有望从外资品牌中抢夺客源 [11][12]
心生之境:与季琦深聊“观念如何改变实体”
新浪财经· 2025-10-15 15:45
公司发展历程 - 华住集团成立20周年,创始人季琦推出新书《心生之境》[2] - 创始人拥有三次从0到1的创业经历:携程、如家、华住集团[4] - 华住集团已发展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酒店集团[16] 创始人经营哲学 - 将“企业文化”提升为“企业哲学”,强调观念世界先于实体世界[6][9] - 经营企业要有敬畏之心,对他人和生态保持敬畏[15] - 企业经营的关键在于认知,打破酒店业常规进行创新[15] - 企业使命是成就住客、员工及生态伙伴的美好旅程过程,而非仅追求上市目标[15]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在行业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中采取差异化定位与精细化运营策略[18] - 坚持“门店自治”模式,给予加盟商灵活空间[20] - 聚焦会员体系长期价值,华住会拥有近2.9亿会员[20] - 推动从“标准化复制”转向“个性化与标准化共生”的转型[19] - 早在2006年预判中国服务将取代中国制造成为经济引擎,并重新定义酒店服务标准[20][23] 行业洞察与定位 - 2000年代初经历中国经济型酒店混战与行业洗牌[18] -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旅游,用标准化打破低端旅馆乱象[18] - 将中国服务行业定位为未来增长引擎,实践本土化全球竞争策略[20][23]
本土酒店出海,为何热衷“首攻”东南亚?
36氪· 2025-10-15 11:12
全季品牌东南亚扩张动态 - 华住集团旗下全季品牌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柬埔寨金边新签三家酒店,分别计划于2026年第二、三、四季度开业 [1] - 吉隆坡中心全季酒店引入全季5.0最新版本,计划打造101间客房,定位商务及休闲客群,位于金马律地区 [1] - 金边的两家酒店分别瞄准商务区需求及文化旅游市场,其中金边中心全季酒店为存量物业改造项目 [2] 海外运营模式与业绩表现 - 华住集团在新加坡的全季海外首店采用直营模式输出品牌、技术和设计,但委托雅诗阁进行本地化管理 [3] - 新加坡乌节路全季酒店业绩突出:2025年前7个月总体出租率超90%,平均房价超1000元人民币,总体毛利率达60% [3] - 当前扩张模式以轻资产品牌输出为主,与国内模式一致但面临本地化挑战 [2] 东南亚市场战略重要性 - 中国游客是东南亚旅游主力,截至2025年8月越南接待中国游客达350万人次,同比增长44%,越南旅游业零售额因中国游客消费推动同比增长约51% [5] - 东南亚多国对中国推出免签或落地签政策,便利出行 [6] - 中国赴东南亚商旅出行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超110%,商务客群对高品质住宿需求旺盛 [6] 东南亚市场人口与经济优势 - 东南亚总人口超6.8亿,3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50%,中产阶级规模每年以8%的速度扩张 [7] - 劳动力成本较低,例如吉隆坡建筑成本每平方米约1200美元,远低于东京、纽约等城市 [8] - 本地化人才资源丰富,如马来西亚泰莱大学酒店管理专业QS全球前20名,有效降低人才引进成本 [8] 本土酒店集团出海战略演进 - 首轮出海(2011年起)以锦江、东呈国际为代表,主要通过品牌代理或自建公司方式探索 [9][10] - 第二轮出海(2023年至今)更注重体系化战略,如锦江与本地管理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六国落地超180个项目 [11] - 战略重点从单点布局转向品牌矩阵、会员体系导入及数智化系统输出 [12][13][14] 核心竞争力构建 - 锦江全球拥有超2亿"锦江荟"会员,为东南亚规模化出海预留引流接口 [13] - 德胧集团在印尼引入创新会员体系,以入住时长而非消费金额计算积分 [13] - 数智化成为核心竞争力,尚美数智利用大数据智慧选址、模块化装修缩短周期 [14] - 供应链采取"标准化模块+本地化适配"策略,优选当地建厂的中国企业合作 [14]
体验经济崛起“十一”酒店市场价稳、人旺、“更会玩”
中国经营报· 2025-10-13 20:1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8天假期带动全国文旅市场全线飘红,酒店业成为消费复苏的重要窗口[1] - 行业呈现“稳”中有“进”态势,特点为价格理性、入住高位、需求多元[1] - 华住集团假期接待客人超1055万人次,同比增长36%,整体入住率超过80%,10月3日峰值超过8100家门店满房[1] - 北京、成都、杭州、长沙等热门城市的中高端品牌酒店几乎“一房难求”[1] 需求结构变化 - 年轻游客通过民宿寻找更具个性化和烟火气的出行体验,旅行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3] - 音乐节与体育赛事成为新消费引擎,安徽马鞍山音乐节带动当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6倍,四川泸州音乐节带动增长2.1倍[3] - 北京奥体中心周边酒店因中网与WTT赛事带动预订同比增长116%[3] - 全国假期举办超80场演唱会、30个音乐节,热门赛事与演出叠加带动三、四线城市酒店价格上涨和入住饱和[3] 出行模式创新 - 超过三成上班族选择“请3休12”错峰出行,使节日出行高峰从9月27日延续至10月12日[4] - 10月2日至5日国内航班出行量同比增长20%,出境出行增长30%[4] - 节后3天境外热门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一倍,“分段式”错峰出行有助于缓解高峰期供需压力[4] 新兴消费亮点 - “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200%,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馆夜间开放热度同比涨超5倍[5] - 全国300多场大型灯光秀让夜游成为目的地吸引力的核心元素[5] - 出境游酒店预订量最高十国为日本、泰国、韩国等,埃及酒店预订同比增长2倍,挪威增1.2倍[5] - 境外50多个城市的华人房东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倍,语言无障碍和安全感强是主要优势[5] 行业战略升级 - 中端酒店市场趋于饱和,选择理想地点的理想物业发展高端酒店品牌是未来正确方向[6] - 高端、个性化、文化体验成为主流趋势,花间堂以“在地文化+现代美学”为核心理念实现品牌能级跃升[6] - 截至2025年二季度,花间堂在营酒店近百家、客房近5000间,待开业酒店200家,布局覆盖主要旅游与商务城市[6] - 贵州紫林山豪利维拉酒店以生态康养为主题,假期客房供不应求,价格区间500元至3600元,高端房型全部售罄[6] 体验经济深化 - 旅客渴望“融入”目的地而非简单“到达”,希望通过酒店、餐饮、活动等体验感知在地文化[7] - 个性化需求增长重塑酒店服务逻辑,消费者希望根据兴趣、饮食偏好和旅行目的获得定制服务[7] - 酒店成为情绪、文化、社交的综合载体,行业更加成熟和具层次化[8]
2025年“超级黄金周”酒店业观察:2350万接待人次背后的文旅新图景
华夏时报· 2025-10-11 22:31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华住集团与锦江酒店(中国区)在2025年国庆中秋8天“超级黄金周”期间合计接待人次突破2350万,其中华住接待1055万人次同比增长36%,锦江接待超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 [2] - 华住旗下酒店整体入住率超过80%,10月3日达到峰值98%,超8100家门店满房 [2] - 锦江酒店在10月2日至4日迎来入住高峰,10月2日在全国128座城市实现全城满房 [2] - 北京伯豪瑞廷酒店黄金周期间平均入住率达到75% [2] 北京市场表现 - 北京市核心区域酒店入住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前门、王府井、什刹海等热门商圈酒店一房难求 [3] - 北京热门区域酒店入住率达到100%,平均房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5%,能观赏中秋明月的景观房提前两周就已预订一空 [3] 文旅融合新趋势 - 各地酒店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服务,推出特色活动如兔儿爷制作体验、汉服租赁服务、中秋诗词会、月亮摄影大赛等,打造沉浸式节日体验 [5] - 故宫“中秋赏月”特别开放活动、天坛公园祭月仪式展示、颐和园夜间游览等项目带动周边酒店预订热度,主要文化景点周边的酒店入住率普遍高于其他区域 [5] - 行业从简单的住宿服务向文旅综合体验转型,游客更看重通过住宿获得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 [7][9] 产品与服务升级 - 华住集团旗下高端人文度假品牌花间堂在北京天安门·御道店开业,以“文化体验+高端住宿”模式推向市场 [3][4] - 花间堂北京天安门·御道店以“大隐于宫”为理念,融合古建元素与现代设计,设有多功能会议室“太和”、儿童乐园“堂趣”、城市会客厅“怡和”等特色功能空间 [6] - 酒店通过“御道闻香”沉浸式展览、与故宫文创品牌鹤禧打造的宫廷香氛展览、以及百年茶饮“王德传”的特制冷泡茶,为城市度假注入多维文化体验 [6][7] - 花间堂打造六大度假产品主题,包括“花间一堂课”“花间香事”等品牌特色活动,以及“花间小日子”“玩乐地图”等九大服务触点,系统化构建沉浸式体验矩阵 [8] 市场格局与消费需求 - 市场格局多元化,“反向旅游”持续走热,广元、荆州、南充等三线以下城市酒店平均入住率超91.7% [7] -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文化旅游资源加持下,中高端酒店表现抢眼,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文化体验和住宿品质支付溢价 [7] - Z世代与新中产成为高端旅行核心客群,更看重“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 [7]
体验经济崛起 “十一”酒店市场价稳、人旺、“更会玩”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05:2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8天假期带动全国文旅市场全线飘红,酒店业成为消费复苏重要窗口 [1] - 行业呈现“稳”中有“进”态势,特点为价格理性、入住高位、需求多元 [1] - 华住集团假期接待客人超1055万人次,同比增长36%,整体入住率超过80%,10月3日峰值超过8100家门店满房 [1] - 北京、成都、杭州、长沙等热门城市中高端品牌酒店几乎“一房难求” [1] 需求结构变化 - 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音乐节与体育赛事成为新消费引擎 [3] - 安徽马鞍山“葫芦果音乐节”和四川泸州“银河左岸音乐节”带动当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2.6倍和2.1倍 [3] - 北京奥体中心周边酒店因中网与WTT中国大满贯赛事带动,预订同比增长116% [3] - 年轻游客通过民宿寻找更具个性化和烟火气的出行体验,旅行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 [3] - 全国假期举办超80场演唱会、30个音乐节,热门赛事与演出叠加带动三、四线城市酒店价格上涨和入住饱和 [3] 出行模式创新 - 错峰出行趋势显著,超过三成上班族选择“请3休12”方式,使节日出行高峰从9月27日延续至10月12日 [4] - 10月2日至5日国内航班出行量同比增长20%,出境出行增长30% [4] - 节后3天(10月9日至11日)境外热门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一倍 [4] - “分段式”错峰出行有助于缓解高峰期供需压力并提升整体体验 [4] 新兴消费亮点 - 夜游经济成为假期亮点,“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200% [5] - 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馆夜间开放热度同比涨超5倍,全国300多场大型灯光秀举办 [5] - 出境游复苏强劲,用户预订了境外4588个城市酒店,埃及酒店预订同比增2倍,挪威增1.2倍 [5] - 境外50多个城市华人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倍,语言无障碍和安全感强是主要优势 [5] 行业升级趋势 - 酒店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高端、个性化、文化体验成为主流趋势 [6] - 中端酒店市场已趋于饱和,选择理想地点发展高端酒店品牌是未来正确方向 [6] - 新生代与新中产群体成为高端度假核心客群,更关注独特文化体验与情感共鸣 [6] - 个性化需求增长重塑酒店服务逻辑,消费者希望根据兴趣、饮食偏好和旅行目的获得定制服务 [7] 品牌战略案例 - 华住集团高端品牌花间堂北京天安门·御道店在“十一”前开业,体现“城市度假”战略延伸 [2] - 花间堂以“在地文化+现代美学”为核心理念,截至2025年二季度在营酒店近百家、客房近5000间,待开业酒店200家 [6] - 贵州紫林山豪利维拉酒店由格美集团运营改造,以生态康养为主题,“十一”期间客房供不应求,价格区间500元至3600元,高端房型全部售罄 [6] - 旅客渴望通过酒店、餐饮、活动等体验“融入”目的地,感知在地文化 [7] 市场核心特征 - 稳定价格、爆满入住率、个性化体验构成2025年中国酒店市场三重底色 [7] - 体验经济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酒店作为情绪、文化、社交综合载体的属性增强 [8] - 市场展现出更加成熟、更具层次的旅游消费特征 [8]
酒店,怎么成了中年人的避风港?
36氪· 2025-10-10 12:01
核心观点 - 酒店行业正经历业态进化,从功能性的空间服务商转型为情感性的情绪服务商,成为都市生活的情绪基础设施[34] - 酒店与本地中年消费者之间形成一场精准的情绪价值交易,消费者购买情绪解药,酒店盘活闲置资源并获得新市场[34] 酒店新消费场景 - 本地消费者将酒店钟点房作为洗衣房,利用酒店商用洗烘设备处理大件衣物,例如在武汉约130元使用4小时房间[3] - 酒店配备LG等品牌商用洗烘一体机,单台设备价值动辄五万元,洁净度和烘干效果远超家用机器[3] - 本地消费者将酒店健身房作为商业健身房的替代方案,因其人少安静、设备精良且环境舒适私密[8] - 本地中年消费者开钟点房独处,以满足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尤其亚朵等中端酒店凭借亲民价格和舒适体验成为选择[12] 酒店行业营销策略 - 酒店品牌将自身与中产、中年、社畜、体面崩溃等互联网热门词汇绑定,以激发大众讨论和获得持续曝光[23][24] - 营销传播形成标准化路径,由微博热搜引起话题,在小红书发酵为生活方式,最后通过公众号长文进行价值升华[25] - 酒店营销概念完成升级,不再罗列硬件设施,而是讲故事卖概念,将空间塑造成都市庇护所和精神角落[31] 酒店行业经营策略 - 行业面临疫情冲击和消费降级压力,需提升营业额和入住率,五星级酒店甚至开始摆摊卖餐饮[26][27] - 酒店业通过吸引本地居民日间消费来提高客房及公共设施在白天时段的利用率,几乎不增加边际成本[27][28] - 行业竞争加剧促使品牌寻找差异化优势,亚朵等品牌通过附加服务和情绪价值来贩卖生活方式认同[30] - 这种转型为酒店未来在零售、会员服务、社区运营等商业模式创造了更多可能性[32]
机构:国庆中秋假期旅游服务人次较去年增长30%
北京商报· 2025-10-09 17:46
行业整体表现 - 旅游服务履约GMV较去年增长48% [1] - 旅游服务人次较去年增长30% [1] - 国内机票和全球酒店的履约票张数和入住间夜量突破历史峰值 [1] 酒店业务表现 - 10月1日至8日酒店入住间夜量较去年大增78% [1] - 多家酒店集团接待人次同比提升超过30% [1] - 行业在10月2日至4日出现入住高峰 [1] 锦江酒店运营数据 - 旗下酒店平均入住率同比增长4% [1] - 累计接待人次超1300万,较去年同期提升超30% [1] - 10月2日在128座城市实现全城满房,10月3日旗下近6500家酒店满房 [1] 华住集团运营数据 - 假期接待客人超1055万人次,同比增加36% [2] - 接待外宾超5.7万人次,同比增加75% [2] - 集团旗下品牌酒店整体入住率超80%,10月3日入住高峰时整体入住率超98%,超8100家门店满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