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拉姆研究(LRCX)
icon
搜索文档
Nvidia Remains Hedge Fund King, But Lam Research Climbs The Ranks
Benzinga· 2025-08-19 00:36
机构持仓变动 - 英伟达仍为对冲基金最广泛持有且最具信心的AI领域头寸[1] - 拉姆研究在二季度成为13F申报机构中第二热门股票 仅次于Nu Holdings 英伟达排名第13位[2] - 超微半导体排名第9位 高通排名第16位 均出现排名下滑[4] 半导体设备行业趋势 - 对冲基金投资逻辑从AI芯片向芯片制造设备延伸 拉姆研究的蚀刻和沉积设备对台积电和三星等芯片制造商至关重要[3] - KLA公司排名第12位 同样获得机构青睐 强化了机构向半导体设备领域倾斜的趋势[4] - 机构持仓变化显示投资策略从追逐AI领导者转向构建多元化半导体生态系统[5] 技术节点需求 - 先进3纳米和2纳米节点需求激增 推动设备商需求增长[3] - 拉姆研究在AI产业链中扮演"铲子供应商"的关键角色[3]
关税突传重磅,美国宣布:扩大征收范围
证券时报· 2025-08-16 15:07
钢铝关税扩大 - 美国商务部将407个产品编码加入关税清单 对含钢铁和铝成分的产品加征额外关税 非钢铁铝部分适用特定国家关税税率 新清单8月18日生效 [2] - 6月3日起美国已将钢铝及其衍生品关税从25%提高至50% 2024年美国钢铝产品进口额达1473亿美元 主要来源地为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 [2] - 行业人士认为此举将推高美国汽车、罐装食品等商品价格 冲击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加剧全球经贸不确定性 [2] 半导体关税计划 - 特朗普宣布将在两周内公布芯片和半导体关税 初始税率较低以吸引建厂 后续可能升至200%-300% [1][3] - 美股芯片股应声下跌 应用材料跌超14% 科天半导体跌超8% 拉姆研究跌超7% 美光科技跌3.53% AMD跌近2% [1] - 中国半导体对美出口敞口仅1% 当前对美出口关税已达70%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对美出口占整体出口1.4% 占销售规模1% [3] 通胀影响 - 美国7月PPI环比上涨0.9% 创2022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 电脑、家电、家具批发价格均上涨 [4][5] - 消费者未来一年通胀预期从4.5%升至4.9% 长期通胀预期从3.4%升至3.9% [4] - 企业开始提高商品服务收费价格 试图通过提价维持利润率 消费者可能最终承担成本 [5] 产业影响 - 半导体关税可能强化本土化生产必要性 苹果、英伟达等已承诺在美投资的企业或获关税豁免 [3] - 7月进口消费品成本创2024年初以来最大涨幅 服装、鞋类、家居用品价格上涨明显 [5] - 美国7月工业生产下降 制造业产出疲软 [5]
美股异动|拉姆研究股价大跌7.33% 应用材料指引成导火索
新浪财经· 2025-08-16 07:12
股价下跌原因 - 拉姆研究股价单日跌幅达7 33% 主要受应用材料公司低于预期的第四季度营收指引影响[1] - 应用材料公司预计Q4营收为67亿美元±5亿美元 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73 3亿美元[1] - 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整体承压 同行企业科磊公司等股价同步下跌[1] 行业需求疲软 - 中国市场需求持续疲弱 对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收入预期产生显著负面影响[1] - 中国市场占全球半导体设备消费重要地位 需求减弱导致行业整体表现低迷[1] - 拉姆研究盘前交易已下跌5 1% 反映市场对行业前景的担忧[1] 后续关注重点 - 需密切跟踪下一财季半导体设备企业的财报数据 判断行业是否出现拐点[2] - 市场环境快速变化 投资策略需保持高度灵活性以适应新形势[2]
Why Lam Research Stock Got Clobbered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8-16 02:10
公司业绩表现 - 应用材料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每股收益2.48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36美元 [3] - 应用材料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73亿美元 高于预期的72亿美元 [3] - 预计第四季度每股收益降至2.11美元 显著低于华尔街预期的2.38美元 [4]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从73亿美元下降至67亿美元 环比减少8% [5] 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市场半导体制造设备产能消化导致需求下降 [5] - 前沿客户因市场集中度和晶圆厂时间安排产生非线性需求 [5] - 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动态变化造成近期不确定性增加 [4] 行业连锁反应 - 应用材料公司业绩预警导致泛林集团股价单日下跌6.9% [1] - 两家公司同属半导体制造设备主要供应商 存在竞争关系 [1] - 泛林集团市盈率达26倍 估值水平较高 [6] 投资者预期变化 - 应用材料公司第四季度营收预期较华尔街预测低约8% [6] - 市场担忧泛林集团可能面临类似业绩下滑风险 [6] - 行业整体面临能见度降低和短期不确定性增加的局面 [4]
First Leveraged ETFs on MDB and LRCX Set to Trade Next Week
Prnewswire· 2025-08-15 18:46
产品发布 - Tradr ETFs将于2025年8月19日推出两只首创的杠杆单股ETF,分别追踪MongoDB(MDB)和Lam Research(LRCX) [1] - 此次发布将使Tradr的杠杆ETF产品线扩大至23只基金,其中18只为单股策略ETF [1] - 新推出的两只基金为Tradr 2X Long MDB Daily ETF(MDBX)和Tradr 2X Long LRCX Daily ETF(LRCU) [10] 产品特点 - Tradr ETFs专为成熟投资者和专业交易员设计,旨在表达高确信度的投资观点 [4] - 产品策略包括杠杆和反向ETF,寻求对活跃交易股票和ETF的做多或做空敞口 [4] - 自2025年4月下旬以来,公司已推出14只2倍杠杆ETF,跟踪科技领域热门股票 [2] - 截至2025年8月13日,这14只新发ETF的管理资产总额已超过4亿美元 [2] 市场定位 - MongoDB和Lam Research被视为AI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公司 [2] - Tradr ETFs产品负责人表示,这两只股票具有高流动性和广泛关注度 [2] - 公司此前推出的杠杆ETF覆盖CoreWeave、Tempus AI、AppLovin等科技领域热门股票 [2]
设备巨头,决战400层刻蚀
半导体芯闻· 2025-08-13 18:43
半导体设备行业竞争 - Lam Research与东电电子(TEL)在三星电子400层以上NAND Flash制程上展开正面竞争,两家公司均已通过三星下一代工艺(V10 NAND)的新技术性能评估,即将进入订单争夺战[2] - Lam Research通过更换原有设备的核心模块,实现了可在零下60~70℃环境下刻画更精细电路的低温蚀刻工艺,技术难度极高,全球仅少数厂商掌握[2] - 三星V10 NAND采用400层以上堆叠结构,通道孔纵横比急剧上升,需引入低温蚀刻技术以满足工艺需求[2] 技术评估与供应链动态 - TEL早于Lam Research三个月完成性能评估,并于今年4月获得接近供应最后阶段的POR批准,目前两家公司均通过三星验证[3] - Lam Research在NAND Flash蚀刻设备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V10 NAND需全新工艺,三星可能同时采用两家设备,加剧竞争[3] - TEL需提供全新低温蚀刻设备,而Lam Research通过升级现有Vantex设备模块来巩固优势[3] 三星生产计划 - 三星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建成V10 NAND量产线,试生产后于下半年正式量产,设备采购订单(PO)即将启动[3]
LRCX's ALD Moly Adoption Ramps Up: Will it be a Key Growth Driver?
ZACKS· 2025-08-12 22:55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是唯一为晶圆厂、逻辑和NAND客户提供原子层沉积钼工具的生产供应商[1] - 多工位架构可在同一腔室实现等离子体和热处理 满足未来逻辑器件的多样化应用需求[4] - 在2nm以下节点 钼沉积技术能解决环绕栅极结构的电阻电容问题 使金属沉积市场潜力提升三倍[2] 市场拓展进展 - Halo ALD钼工具在多家NAND客户中加速采用 预计200层以上NAND产能将推动进一步渗透[3] - 2025财年Q4获得领先晶圆厂下一代应用的关键订单[4] - 钼技术、先进封装、高带宽内存和NAND层数扩展共同推动公司在晶圆制造设备市场的份额有望达到近40%[5] 行业竞争格局 - 应用材料公司预计2025财年NAND收入将复苏 DRAM客户收入增长超40% 受DDR5和高带宽内存投资驱动[7] - ASML Holding2025年Q2系统销售额31%来自内存业务 其NXE:3800E极紫外光刻系统支撑客户先进节点扩产[8]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年初至今股价上涨41.9% 远超行业19.7%的涨幅[9] - 远期市盈率23.03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4.32倍[12] - 2026财年每股收益预估上调至4.38美元 反映5.8%的同比增长 过去30天预估持续上调[15] 业绩预测趋势 - 当前2026财年每股收益预估4.38美元 较90天前3.96美元提升10.6%[16] - 2027财年每股收益预估4.81美元 较90天前4.48美元提升7.4%[16]
LRCX vs. AMAT: Which Chip-Equipment Stock Is a Better Buy Right Now?
ZACKS· 2025-08-12 22:55
行业背景 - 半导体制造设备行业正受益于人工智能、5G和高性能计算驱动的芯片需求激增 [2] - Lam Research和Applied Materials作为美国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在先进制程和封装技术领域占据关键地位 [2][3] Lam Research (LRCX) - 专注于AI芯片制造设备,产品包括高带宽内存和先进封装技术所需工具 [4] - 创新产品ALTUS ALD工具采用钼提升芯片生产速度,Aether平台助力实现更高性能密度 [5] - 2024年全环绕栅极节点和先进封装设备出货量超10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30亿美元以上 [6] - 2025财年Q4营收51.7亿美元(同比+34%),非GAAP每股收益1.33美元(同比+64%) [7] - 业务更集中于存储芯片市场,对行业周期性波动更敏感 [17] Applied Materials (AMAT) - 提供沉积、蚀刻和检测等全流程半导体设备,在AI芯片技术领域保持领先 [8] - Sym3 Magnum蚀刻系统自2024年2月推出后创收12亿美元,冷场发射电子束技术受市场追捧 [9][10] - 2024年先进制程节点收入超25亿美元,预计2025年翻倍增长 [11] - 2025财年Q2营收同比增长6.8%,非GAAP每股收益增长14.4% [11] - DRAM客户收入预计2025财年增长超40%,业务布局更均衡分散 [10][17] 财务与估值比较 - Lam Research远期市盈率23.02倍,高于Applied Materials的18.74倍 [15] - 两家公司2025-2026年营收和每股收益增速预估相近,均处于中高个位数百分比区间 [13][14] - 年初至今Lam Research股价上涨41.3%,Applied Materials涨幅13.4% [17] 投资价值分析 - Applied Materials因产品组合多元化、抗周期能力更强且估值更具吸引力 [19] - Lam Research虽然增长潜力显著,但估值溢价较高且业务集中度带来风险 [17][19]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Lam Research (LRCX): A Deep Dive for Investors
ZACKS· 2025-08-12 22:1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季度总营收达51.7亿美元 同比增长33.6% [4] -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35.5%达18.4亿美元 超华尔街预期8.65% [5] - 日本市场营收7.41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88.29%超预期 [9] - 欧洲市场营收8985万美元 较预期低46.46% [10] 区域营收分布 - 台湾地区营收9.66亿美元占比18.7% 超预期11.78% [7] - 韩国市场营收11.2亿美元占比21.8% 超预期7.99% [8] - 东南亚市场营收1.27亿美元占比2.5% 较预期低58.25% [6] - 日本市场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3%提升至14.3% [9] 业绩展望 - 华尔街预计下季度总营收52.2亿美元 同比增长25.2% [11] - 中国市场预期占比29.5%达15.4亿美元 [12] - 全年总营收预期194.9亿美元 同比增长5.7% [13] - 韩国市场全年预期营收41.6亿美元占比21.3% [13] 股价表现 - 近一个月股价上涨2.4% 超越标普500指数2%涨幅 [18] - 近三个月股价上涨21.7% 超越标普500指数13.1%涨幅 [18] - 所属科技板块同期上涨23.6% [18] 市场战略定位 - 全球业务布局有助于对冲本地经济波动风险 [3] - 国际收入结构反映公司财务韧性与增长潜力 [1] - 地缘政治与汇率波动构成国际业务挑战 [3]
Lam Research(LRCX) - 2025 Q4 - Annual Report
2025-08-12 04: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财年收入184.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7%[190][191] - 2025财年毛利润89.79亿美元,毛利率48.7%,同比提升140个基点[190][199] - 2025财年净利润53.58亿美元,同比增长40.0%[1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财年研发支出20.96亿美元,占收入11.4%[200] - 公司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在2025财年增至9.817亿美元,同比增长13.1%[202] - SG&A费用占收入比例在2025财年降至5.3%,较2024财年下降50个基点[202] - 2025财年员工相关成本增加1.12亿美元是SG&A费用增长主因[202] - 公司重组费用在2024财年降至6156万美元,较2023财年下降48.8%[204]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2025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9%[194] - 2025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达61.7亿美元[224] - 2025财年资本支出为7.59亿美元[225] 现金及债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29日现金及等价物64亿美元,同比增长8.5%[194] - 2025财年末现金及等价物增至64亿美元,同比增长8.5%[222] - 公司于2025年3月使用手头现金结算5亿美元到期的2025年票据本金[228] - 循环信贷额度从15亿美元增至20亿美元,期限延至2030年1月,可扩容至27.5亿美元[229] - 截至2025年6月29日,公司持有45亿美元固定利率长期债务本金,公允价值39亿美元[232] - 公司持有充足现金储备支持至少12个月运营、投资及债务偿付[227] 业务线表现 - 系统收入114.91亿美元,客户支持收入69.44亿美元[197] - 递延收入增至27亿美元,同比增长68.8%[197] 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占比34%,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195] - 代工市场收入占比45%,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198]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财年利息收入降至2.313亿美元,同比下降8.2%[206] - 2025财年利息支出降至1.782亿美元,同比下降3.8%[206] - 公司有效税率在2025财年降至10.1%,较2024财年下降210个基点[209] - 预计12个月内需履行3.87亿美元采购承诺[231] 外汇和利率风险管理 - 外汇风险主要来自非美元交易及现金流[233] - 外汇对冲合约采用远期和期权组合,有效期不超过24个月[235] - 现金流对冲合约未实现收益受汇率±10%和±15%波动影响不显著[235] - 资产负债表对冲合约未实现损失受汇率±10%和±15%波动影响不显著[236] - 利率变动影响票据公允价值但不影响现金流及财务状况[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