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积公司(TSM)
icon
搜索文档
台积电被美国“吓破胆”,不敢用大陆制设备
观察者网· 2025-08-26 09:39
台积电2纳米产线设备采购策略调整 - 台积电决定在其最先进的2纳米芯片生产线中全面停用中国大陆生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 [1] - 此举旨在规避美国可能出台的限制措施 确保生产不受干扰 [1] - 2纳米芯片生产线计划于今年启动量产 首批生产在中国台湾新竹市展开 后续延伸至高雄市 [1] 美国政策影响与台积电应对措施 - 美国潜在法规拟禁止接受美国资金或财政支持的芯片制造商使用中国大陆产制造设备 [2] - 该法规源自2024年《芯片设备法案》 禁止获得联邦补贴和税收抵免的企业从"受关注外国实体"采购设备 [2] - 台积电约一年前就计划在3纳米生产线替换中国大陆设备 但因更换供应商耗时且影响良率 决定从2纳米制程开始逐步剥离 [2] - 公司正全面排查所有芯片制造材料与化学品 计划在台湾和美国业务中减少对中国大陆供应链的使用 [2] 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第三座工厂推进中 未来将承担尖端芯片生产任务 [1] - 美国将占台积电约30%的最尖端(2纳米及以上)芯片生产 [6] - 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在部分制程达国际水平 但先进制程关键技术仍依赖美日欧供应商 [6] - 中国头部芯片制造商正提高本土设备使用率 北方华创已跻身全球第六大设备厂商 [6] 地缘政治与产业影响 - 台积电设备投资与技术蓝图试图完全符合美国要求 [6] - 此举可能加速中国大陆本土设备商的自主研发进程 长期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 [6] - 台积电被迫在美加码投资 对台湾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削弱经济发展动能和自主性 [7]
不想成为第二个英特尔?传台积电考虑退回《芯片法案》补贴
36氪· 2025-08-26 09:31
台积电补贴评估 - 公司考虑退回《芯片法案》66亿美元直接拨款和55亿美元贷款补贴以避免股权问题 [1] - 公司因英特尔股权纠纷引发的技术主权争议重新评估参与价值 [1] 英特尔股权操作影响 - 美国政府以89亿美元认购英特尔4.33亿股优先股 每股20.47美元溢价23% [2] - 美国政府通过债转股成为英特尔最大单一股东 持股比例达9.9% [2] - 该操作引发全球半导体行业震动 促使台积电重新审视补贴接受可能性 [2][4] 台积电美国工厂困境 - 亚利桑那工厂建设投入超百亿美元但进度落后原计划18个月 [2] - 关键设备交付周期延长至24-36个月 [2] - 美国本土供应商仅满足15%原材料需求 迫使公司维持台湾供应体系 [2] 技术自主性担忧 - 接受补贴可能导致技术自主性下降37% 专利交叉授权减少42% [3] - 美国商务部要求披露技术路线图和接受政府监督委员会 [3] - 该要求与公司长期坚持的技术主权原则严重冲突 [3]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动态 - 三星电子计划出让部分AI芯片设计专利换取《通胀削减法案》税收优惠 [4] - SK海力士与日本铠侠重启存储芯片合资计划 [4] - 欧盟《芯片法案》新增"数字主权基金"条款允许收购非欧盟企业股权 [4] -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各个细分赛道加速国产化进程 [4] 公司战略选择 - 退补决定可保全技术自主权但意味着放弃美国市场准入红利 [4] - 公司大概率继续推进美国工厂建设顺应美国政府政策 [4] - 英特尔情况属个例 但公司仍重新审视直接拨款以杜绝股权可能性 [4]
台积电2nm停用大陆设备!
国芯网· 2025-08-25 22:01
台积电2nm产线设备采购策略调整 - 台积电在其最先进的2nm芯片工厂中停止使用中国大陆芯片制造设备 以避免美国潜在限制措施扰乱生产 [2] - 该决定受美国《芯片设备法案》影响 法案可能禁止接受美国资金或财政支持的芯片制造商使用中国大陆制造设备 [4] - 受影响的中国大陆设备包括中微公司(AMEC)和Mattson Technology的蚀刻工具 后者于2016年被北京屹唐半导体收购 [4] 台积电2nm产线布局规划 - 2nm生产线计划于今年投入量产 首先在中国台湾新竹市投产 随后在高雄市投产 [4] - 公司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第三家工厂 最终将生产2nm芯片 [4] 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 台积电调查所有芯片制造材料和化学品 旨在减少对中国大陆供应产品的使用 [4] - 公司计划与中国大陆本土供应商更紧密合作 配合在华生产运营 以增强供应链韧性 [4] - 战略目标包括在可能情况下增加对本地采购材料的使用 [4]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阿里发布编程平台Qoder
前瞻网· 2025-08-25 19:59
网约车行业动态 - 滴滴出行 T3出行 曹操出行等平台集体下调司机抽成比例以保障司机权益 [2] 星巴克中国业务动向 - 星巴克预计两周内收到中国业务的非约束性收购要约 [3] 矿业发展 - 澳大利亚West Wits Mining公司将于明年投产南非15年来首个新地下金矿Qala Shallows 计划利用当前高金价进行三年期开采 [4] - 十四五以来中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4] 汽车行业 - 蔚来汽车锚定奔驰宝马奥迪平均售价区间 当前终端零售价高于BBA平均水平 [5] 零售行业 - 永辉超市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净亏损2.41亿元 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6] 科技行业 - 英伟达黄仁勋将访问台积电洽谈RUBIN芯片生产事宜 [7] - 阿里巴巴发布Agentic编程平台Qoder 可一次性检索10万个代码文件 将电商网站开发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十分钟 [8] - vivo发布首款MR头显Vision探索版 搭载双目8K Micro-OLED显示和高通骁龙XR2+ Gen 2芯片 暂不公开销售 [9] - OpenAI将在印度新德里设立首个企业办公室 开始本地团队招聘 [11] - 特斯拉在美国将Cyberbeast车型价格从99990美元上调至114990美元 涨幅15000美元 [12] - Meta与谷歌达成六年期价值超100亿美元的云协议 [14][15] - OpenAI首席人事官Julia Vilagra离职 转投AI普及事业 [16] - 英伟达加入日本FugakuNEXT超级计算机项目 [16] 企业财报与融资 - B站二季度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20% 净利润2.18亿元 首次实现上半年盈利 [10] - 应世生物完成超3400万美元C轮融资 由复健资本领投 [16] - 蒙通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智动力战略投资 [16] - 首驱科技获得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两轮电动出行解决方案 [16] 资本市场动态 - 华勤技术筹划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7] - 群核科技更新港交所招股书 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 [17] - 澳洲分期平台Zip推进在美二次上市 [17] 能源与大宗商品 - 摩根士丹利预计OPEC可能在2026年初再次减产 维持布伦特原油第一季度60美元/桶价格预测 [13] 政府政策与研发投入 - 韩国政府计划2026年投入35.3万亿韩元(约251亿美元)用于研发支出 创历史纪录 [10] 新兴技术领域 - eVTOL商业化带动GWh级电池需求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成为潜在选择 但技术及成本难题待解 [8]
有英特尔的“虚假竞争”,对台积电“只有好处”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核心观点 - 英特尔代工业务对台积电的竞争威胁被市场过度夸大 其存在反而有助于台积电避免监管压力并维持市场主导地位 [5][8] - 台积电预计在先进制程领域保持90%以上市场份额 维持增持评级且目标价1275新台币 [5][10] 竞争格局分析 - 英特尔代工业务为客户创造"有选择"的假象 实际减轻台积电面临的政府审查和地缘政治风险 [8] - 台积电历史上未因垄断预期获得显著市盈率提升 因垄断地位可能引发监管压制估值 [8] 客户参与影响 - 苹果或英伟达等客户参与英特尔代工计划并非纯粹负面 不影响台积电核心市场份额 [10] - 英特尔需在2-3个先进制程节点完美执行才能获得客户信任 目前产品业务仍依赖台积电代工 [10] - 英特尔产品业务持续面临AMD/ARM/英伟达竞争 迫使外包订单流向台积电 [10] 英特尔代工业务挑战 - 根本挑战在于企业文化转型 需从产品导向转为服务导向和成本效率优先 [11] - 代工策略历史上未成功 即使英特尔在CPU主导和技术领先时期也未奏效 [11] - 建议采用N-1或N-2节点策略降低客户风险 而非直接与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竞争 [11] - 获得美国政府投资可能迫使英特尔采取非最优的正面竞争策略 [11]
台积电2nm,重大调整!
半导体芯闻· 2025-08-25 18:24
供应链策略调整 - 台积电正逐步在其最先进的芯片工厂中去除中国大陆制造的半导体设备 以避免美国潜在限制措施对生产造成干扰[2] - 公司将在最新的2纳米芯片生产线中停止使用中国设备 该制程为当前全球最先进技术 计划于今年量产 首批生产基地设在新竹 随后扩展至高雄[2] - 台积电还在全面审查芯片制造材料和化学品 目标是在运营中减少对中国大陆供应的依赖[3] 技术布局与产能规划 - 2纳米制程计划于今年量产 亚利桑那州工厂未来也将生产这种先进芯片[2] - 公司决定从刚刚启动量产的2纳米节点开始彻底去除中国大陆设备 因更换已通过验证的供应商需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并可能影响良率[3] - 亚利桑那工厂扩产后 美国将占其最先进芯片产能(2纳米及更先进制程)的约30%[3] 地缘政治应对 - 调整决策背景是美国可能出台新规 禁止获得美国资金或财政支持的芯片制造商使用中国制造的半导体设备[2] - 美国国会提出"Chip EQUIP Act" 旨在禁止接受联邦资金和税收优惠的企业购买来自"受关注外国实体"的设备[2] - 公司计划在中国大陆生产业务中与本地供应商展开更紧密合作 以契合中国大陆政策导向并增强供应链韧性[3]
台积电2nm产线全面“去大陆化”
是说芯语· 2025-08-25 18:14
台积电供应链调整 - 台积电在其最先进的2nm芯片工厂中停止使用中国大陆芯片制造设备 以避免美国潜在限制措施扰乱生产 [1] - 2nm生产线将于今年投入量产 首先在中国台湾新竹市投产 随后在高雄市投产 同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第三家工厂将生产此类芯片 [1] 美国政策影响 - 决定受美国潜在法规影响 可能禁止接受美国资金或财政支持的芯片制造商使用中国大陆制造设备 [3] - 美国议员提出《芯片设备法案》旨在禁止接受联邦支持和税收抵免的企业从"受关注外国实体"购买设备 业内解读包括中国大陆供应商 [3] 设备替代情况 - 台积电早期先进芯片生产线中使用的中大陆设备包括中微公司和Mattson Technology的蚀刻工具 后者2016年被北京屹唐半导体收购 [3] - 光刻设备仍由荷兰ASML主导 中国大陆尚未开发出可行替代方案 但在其他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4] - 北方华创已跃升为全球第六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仅次于ASML、应用材料、Tokyo Electron、泛林集团和科磊 [4] 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 台积电调查所有芯片制造材料和化学品 旨在减少对中国大陆供应产品的使用 [3] - 计划与中国大陆本土供应商更紧密合作以配合在华生产运营 增强供应链韧性并增加本地采购材料使用 [3] - 公司全球采购战略专注于风险管理和多源供应解决方案开发 致力于全球供应商基础多样化 [4] 产能布局调整 - 加快美国亚利桑那州半导体工厂建设 扩建后美国将占其最尖端(2nm及以上)产量的约30% [3]
弘则研究 - 到底是躁动前夜还是短期顶点?
2025-08-25 17: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半导体行业 特别是AI驱动的高景气领域[1][3] * 国产算力板块 包括寒武纪等国内芯片公司[1][8][11] * 晶圆代工和上游设备领域 如中芯国际[12][13] * 海外大型互联网和云厂商 如英伟达[3][7] * 北美CSP厂商[7] 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景气度与增长预期 * AI驱动半导体行业持续高景气 预计2024年底至2025年初全球半导体订单增速维持在20-25%的高位[1][3] * 2025年北美CSP厂商资本开支增速预计超50% 高于此前30%的预期[7] * 2026年资本开支增速预期温和 国内增速可能在20%至30%之间 较北美市场稍显疲软[10] * 全球半导体市场因AI增加30%的增量 英伟达2024年收入预计达2000多亿美元 占全球6000多亿总盘约三分之一[3] 国产算力发展 * 国产算力芯片性能接近H20水平 技术差距缩小 GPT-5和Deepseek等模型针对本土芯片优化 释放国产算力效能并降低成本[1][5] * 国内算力投资上半年受贸易摩擦影响滞后 下半年随着H20芯片重新销售打破供给瓶颈 投资有望加速增长[1][3][8][9] * 国产算力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国产化配套比例需持续跟踪 市场对2026年国产化率预测存在分歧(20%至50%)[11][14] 市场表现与投资机会 * A股半导体板块近期突破3月份前高并出现反弹 追赶美股龙头[6] * 晶圆代工和上游设备领域具有更好投资机会 相关公司数据增速预计维持在40%至50%左右[2][13] * 中芯国际估值相对台积电较低 仍有交易空间 上游设备环节基本面良好[12] * 国产算力板块情绪改善 寒武纪等公司具有交易机会[11] 风险因素 * 需警惕海外互联网公司现金流与资本开支比例较高的问题[1][7] * 市场情绪处于阶段性高点 显示出过热状态 需谨慎对待[15][24] * 2026年资本开支增速可能放缓 国内增速预期相对疲软[10]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市场情绪从5月持续上行 8月达到高点 换手率周期为四到六个月[15] * 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多资产管理机构和保险公司 而非散户或外资 一位多资产管理经理管理规模从2024年100亿增长至2025年200亿[16][18] * 固收类产品投资策略可能涉及科创50指数 增量资金可观[20] * 量化策略表现优异 市场由机构投资者主导[21] 全球市场对比 * 恒科指数2025年上涨40点 恒生指数当前约2.5万点 有乐观预期看至3万点或4万点[23] * 全球新兴市场表现强劲 如越南股市上涨约45% 中国市场是全球牛市的一部分[23] *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仍持谨慎态度 外资明显低配[16] 历史比较与市场观点 * 当前市场与2015年存在显著差异 杠杆率维持在合理范围 基金发行规模不及当时 外资流入不明显[25][26] * 当前市场状况与2009-2010年有一定相似性 但需关注基本面与市场步伐背离[28] * 高换手率现象突出 电子板块中36%的公司换手率超过20%[29] * 当前不是理想加仓时点 需耐心等待换手率降低[30][32] 政策与干预 * 政府需关注结构性问题 干预或警示可能必要[31] * 市场下跌可能由供应链波动、库存问题等催化剂引发[33] 投资视角矛盾 * 市场存在长期发展与短期表现的矛盾 需在不同时间维度保持一致性[34][35] * 未来几周市场可能继续情绪高涨 但不会持续太久[36]
Billionaire David Tepper Piled Into Nvidia, TSMC, and Intel, and Sold Shares of the No. 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 Among Billionaire Fund Managers
The Motley Fool· 2025-08-25 15:51
核心观点 - 亿万富翁投资者David Tepper在第二季度大幅增持AI硬件股票 同时减持资产管理公司最青睐的AI股票[1][5] - 华尔街最精明的基金经理对AI革命前沿公司发出复杂信号[2] - 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波动 为投资者提供买入机会[8][9] AI硬件投资 - 增持Nvidia 145万股 较3月31日增长483%[6] - 增持台积电755万股 较3月31日增长280%[6] - 新建英特尔头寸800万股[6] - Nvidia的Hopper和Blackwell GPU在企业数据中心部署中占比显著[10] - 台积电快速扩大CoWoS产能以满足AI GPU需求[10] - 英特尔交易价格低于账面价值 获得79亿美元CHIPS法案资金支持[11] 减持操作 - 完全清仓5个头寸 减少16个其他头寸[13] - 减持Meta平台15万股 使持仓减少27%[13] - Meta是四大华尔街最精明基金经理的第一大持仓[14] - Meta股价从2022年底低于100美元涨至2025年第二季度超过600美元[15] 市场背景 - AI可能在2030年推动全球GDP增长157万亿美元[2] - 机构投资者需在季度结束后45天内提交13F文件[4] - 4月初关税政策引发历史性多日抛售[8] - 4月9日宣布90天互惠关税暂停后市场反弹[9] 公司基本面 - Meta家族应用6月日均用户达348亿人[17] - 近98%净销售额来自广告业务[16] - 广告收入具有高度周期性特点[16] - 前向市盈率低于25倍[19] - 成功将AI解决方案整合到广告平台[18]
台岛怕什么来什么,特朗普心腹打明牌了,台积电要尽快改姓“美”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03
地缘政治压力 - 美国政策转变导致公司面临高层次干预和自主权削弱 [1][3] - 美国财政部长明确表示不再依赖台湾芯片制造 理由为地理位置风险 [3] - 特朗普政府采用股权换补助策略 企图通过拥有股权实现实际控制 [3] 投资与资金变动 - 公司2020年宣布赴美投资650亿美元建设三座晶圆厂 [1] - 美国芯片法案66亿美元补助被转化为股份投资以换取更多控制权 [3] 技术与产业影响 - 核心技术和先进制程是台湾经济支柱但面临外部压力 [5] - 若美国施加过大影响力将导致技术人才向美国流移 [5] - 台湾可能失去全球高科技领域核心竞争力并沦为附庸 [5] 战略意图分析 - 美国要求赴美设厂同时将补助转股份 达成引入技术与控制权双赢目的 [5] - 系列政策在国家安全幌子下进行 实质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5] 长期发展前景 - 公司前景暗淡 可能沦为美国傀儡 [7] - 半导体产业处于前所未有转折点 将决定台湾在世界科技地图的归属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