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积公司(TSM)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政府可能入股台积电?国台办回应:民进党当局为自身私利,任由美国予取予求,一味卑躬屈膝
格隆汇· 2025-08-27 11:26
美国政府可能入股台积电事件 - 美国政府可能入股台积电引发台湾业界广泛担忧将削弱台湾产业根基 [1] - 台湾经济部门表示会向台积电了解状况但无具体应对举措 [1] - 台湾业界对美国可能削弱台湾产业优势忧心忡忡因有太多前车之鉴 [1] 民进党当局应对态度 - 民进党当局为自身私利任由美国予取予求一味卑躬屈膝 [1] - 民进党当局无底线出卖台湾伤害广大台湾企业和民众的利益福祉 [1]
半导体生产设备 - 媒体报道海外芯片制造商淘汰中国产先进制程系统,对日本半导体生产设备(SPE )的影响-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EquipmentMedia Reports Elimination of China-made Advanced Process Systems by Overseas Chipmaker Implications for Japan SPE
2025-08-27 09:12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 特别是日本SPE制造商 [1][3][7][8] * 台积电 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 [1][3][7] * 中国设备制造商 包括中微公司和Mattson Technology [3][7] * 日本设备制造商 包括东京电子 SCREEN控股 国际电气 [7][8][54]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媒体报道台积电将在其N2先进制程中停用中国制造的半导体生产设备 以规避潜在的美国限制 例如《中国EQUIP法案》 [1][3][7] * 此举若属实 将为日本SPE制造商带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因为它们正与中国制造商竞争 [1][8] * 在蚀刻设备领域 东京电子与中微公司存在竞争关系 [7][8] * 考虑到中国制造的设备(如清洗系统和立式热处理炉)技术不断进步 已对日本公司构成威胁 因此台积电的举措对SCREEN控股和国际电气尤为有利 [7][8]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强调其行业观点为“具吸引力” [5] * 报告末尾附带了覆盖的日本SPE公司列表及其评级和股价 例如Advantest评级为超配 股价10880日元 SCREEN控股评级为超配 股价11425日元 东京电子评级为平配 股价20225日元 [54] * 报告包含了广泛的法律声明和披露信息 表明摩根士丹利与多家提及的日本公司存在业务往来 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关系 并持有部分公司的股份 [13][14][15]
日媒称台积电2纳米产线将不用大陆设备,专家:可能带来成本和质量压力
环球网资讯· 2025-08-27 07:29
公司决策与战略调整 - 台积电将在2纳米芯片生产线中排除中国大陆制造设备 以避免激怒美国并应对潜在法规影响[1] - 公司正在梳理芯片材料与化学品 计划降低中国台湾和美国业务的大陆供应占比 同时深化与中国大陆本土供应商合作以满足当地生产需求[1] - 台积电加速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建设 预计美国将承担2纳米及更先进制程约30%的生产份额[1] 技术转型与供应链挑战 - 台积电早期先进芯片生产线曾使用部分中国大陆设备 一年前已计划在3纳米技术生产线替换大陆设备[2] - 更换合格设备供应商需要大量时间精力 即使在非关键制造步骤也存在影响良品率和生产质量的风险[2] - 停用大陆设备可能导致成本上升:新设备采购调试增加直接投入 失去价格与响应优势 供应链不稳推高库存和缺货成本[2] 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 - 大陆领先芯片制造商正在增加国产设备使用率 在部分细分市场取得显著进展[3] - 华为AI芯片优化性能与功耗 紫光展锐5G芯片扩大应用 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提质扩产并研发先进制程[3] - 算力领域取得突破:中国移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 加速"东数西算"光网建设[3] 行业影响与长期展望 - 大陆设备企业短期可能因失去台积电订单而营收承压 设备全球推广遇阻 影响芯片制造企业国际化进度[2] - 长期或倒逼大陆设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中微公司等正加速突破高端技术 推动形成自主产业生态[2] - 设备更换可能导致良品率波动 影响芯片性能与稳定性 需重新适配新设备工艺参数[2]
美股三大指数均小幅收涨,礼来涨近6%,中概股蔚来涨超10%
格隆汇APP· 2025-08-27 06:52
美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纳指涨0.44% 标普500指数涨0.41% 道指涨0.3%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特斯拉和英伟达涨超1% 苹果、奈飞、亚马逊、Meta小幅上涨 [1] - 谷歌、微软、英特尔小幅下跌 [1] 制药行业动态 - 礼来涨近6% 公司口服GLP-1RAorforglipron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3期临床研究成功 [1]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72% [1] - 蔚来涨10.02% 亚朵涨5.84% 小鹏涨5.46% 理想涨2.71% 华住涨2.33% [1] - 腾讯音乐、万国数据、小马智行、名创优品、中通快递、网易至多涨1.98% [1] - 小米集团ADR涨1.65% 台积电ADR涨1.33% 腾讯控股ADR涨0.19% [1] - 拼多多ADR跌3.35% [1][2]
美股异动 | 芯片股小幅走高 AMD(AMD.US)涨超1.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3:46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二,芯片股小幅走高,截至发稿,英伟达(NVDA.US)涨0.62%,AMD(AMD.US) 涨超1.3%,美光(MU.US)涨超1%,博通(AVGO.US)涨超1%,台积电(TSM.US)涨0.65%。消息面上,英 伟达将于美东时间08月27日盘后发布财报,2026Q2预计实现营收459.70亿美元,同比增加53.03%;预 期每股收益0.935美元,同比增加39.51%。 ...
关税突围战与分裂的消费席卷股市 大摩揭斩获“阿尔法”的秘诀:AI、半导体设备与必需消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8:12
文章核心观点 摩根士丹利基于行业领导者深度调研 总结未来12个月股票市场三大核心投资趋势 包括AI算力产业链与软件巨头 受益于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半导体设备 以及消费分层加剧背景下的必需消费品 这些主题有望持续获得超额阿尔法收益[1][2] AI算力产业链与软件巨头 - 全球AI算力需求井喷式扩张 美国政府主导的AI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庞大 科技巨头持续投入大型数据中心建设 英伟达 台积电与博通主导的AI算力产业链公司股价有望继续演绎牛市曲线[6] - AI推理端算力需求激增 推动AI芯片 HBM存储系统 企业级SSD及高性能网络与电力设备等基础设施领域需求增长 四大科技巨头(谷歌 微软 Meta 亚马逊)2024年数据中心支出预计超3500亿美元 同比增长近50%[6] - 科技企业AI相关资本开支占比预计从2023年12%提升至2025年28% 约30%企业代码实现AI生成 广告/客服领域转化率提升至少10% AI应用端指向底层推理算力刚性需求[7] - 2026年AI资本开支增速预计在2025年50%高基数上再增长20% 若推理端大模型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7年有望进一步增长 整体AI投资浪潮规模可能高达2万亿美元[10] - AI应用软件加速普及 自2025年起为全行业带来效率提升 AI智能体可能贡献高达4900亿美元净利润价值 标普500指数市值有望因此提高30%[11] - AI应用软件发展集中于生成式AI(如DeepSeek ChatGPT Sora Claude)和AI智能体 企业迫切需求提高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推进这两类应用广泛落地 AI智能体可能成为2030年前核心趋势[12] 半导体设备主题 - 特朗普政府主导的"大而美"法案(OBBBA法案)有望推动美国制造型企业自由现金流预期大幅上调 "供应链转移至美国"和"制造业回流美国"政策利好工业设备及半导体设备领军者[13] - 关税政策下 工业设备 原材料及半导体设备板块提价能力最强 OBBBA法案使美国企业现金税率平均降低3.2% 约35%制造型企业加速产能向美国转移 芯片制造产业链回流带动半导体设备采购规模扩张[14] - 半导体设备是AI大浪潮最大受益者之一 全球AI芯片需求旺盛至2027年 芯片制造商(台积电 三星 英特尔)扩大产能 存储巨头(SK海力士 美光)扩大HBM产能 需大批量采购及更新半导体设备[15] - AI芯片更高逻辑密度和更复杂电路设计 对光刻 刻蚀 薄膜沉积 多层互连及热管理等环节技术要求更高 需要定制化制造和测试设备 阿斯麦 应用材料 泛林集团等设备巨头手握核心技术[15] - 应用材料与泛林集团的高端设备覆盖芯片制造关键步骤 包括原子层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 快速热处理 化学机械抛光 晶圆刻蚀 离子注入 应用材料还在先进封装环节拥有高精度设备和定制化解决方案[16] 必需消费品主题 - 消费需求表现极端分化 必需品稳健增长但可选品持续走弱 高收入与中低收入群体都优先购买食品 日用品等必需品 削减可选开支 这使得必需品企业销售额相对有保障甚至小幅涨价[18] - 必需消费品板块受益于现金流稳健和防御属性 抵御经济放缓和消费分化风险 当消费者减少可选支出转向生活必需品时 日用消费品和食品饮料企业收入更有保障 通胀放缓带来的原材料成本回落也有助于提升毛利[17] - 高收入群体受累于通胀影响较小 储蓄有余力 在非必需消费上仍有支出动力 低收入消费者受物价上涨和疫情补贴退出冲击更大 减少可选消费转向便宜替代品 但两者都强化了必需品消费[18]
搞了半天,台积电的机密是日本偷的?
虎嗅· 2025-08-26 17:50
事件概述 - 台积电2纳米制程技术商业机密疑似被窃取 涉案人员与日本企业有关 [1][3][4] - 台湾检方逮捕6名涉案人员 其中3名主犯被拘留 包括2名台积电现役工程师和1名前员工 [3][4] - 嫌疑人通过手机拍摄数百页机密资料 在星巴克进行交易 手法隐蔽 [6] 涉事企业关系 - 技术泄露指向日本企业东京威力科创(TEL)和Rapidus [4][6] - TEL是全球顶尖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与台积电有密切合作关系 [4][9] - Rapidus是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制造企业 目标2027年量产2纳米芯片 [9] 技术重要性 - 台积电全球芯片代工市场占有率高达67.6% 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AMD等科技巨头 [1] - 2纳米制程技术可使芯片性能提升10%~15% 功耗降低25%以上 [1]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苹果iPhone 18系列将采用该技术 [2]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半导体行业技术流出风险普遍存在 任何有竞争力的玩家都可能成为目标 [8] - 日本通过Rapidus试图重振半导体产业 获得台积电技术将补齐其技术短板 [9][10] - 半导体行业竞争已超越商业范畴 成为国家战略角力场 [10][12] 行业背景 - 全球半导体人才频繁流动 技术泄露成行业潜规则 [16] - 类似事件频发:2022年华为海思14名前员工因窃密被判刑 SK海力士中国员工涉嫌泄露技术 [13] - 台积电虽具备严密防泄密措施 仍无法完全规避风险 [16]
大动作!美银拆解全球资金流向,机构配置逻辑已清晰
智通财经· 2025-08-26 16:19
2025 年 8 月 25 日,美银全球研究部发布《全球股票持仓报告》(Global Positioning in Stocks),数据覆盖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的全球纯多头基金(Long-only Funds)持仓动向。 报告核心逻辑围绕 "基金持仓行为 + 主动敞口 + 三重动量" 构建分析框架,揭示全球机构资金在 AI 长期主题主导下的配置偏 好:半导体板块因 AI 景气度获巨额增持,工业与医疗板块遭显著抛售;地区层面,亚太(除日本)成为资金避风港,美国市场 则面临持续流出压力。此外,报告通过 "四大股票筛选标准"(拥挤型利好、拥挤型利空、欠配利好、欠配利空)识别出具有潜 在收益或风险的标的,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一、全球资金流向:半导体成最大赢家,亚太(除日本)逆势吸金 1. 行业维度:AI 主题驱动半导体板块 "一枝独秀" 受 AI 长期投资主题回暖推动,上月全球纯多头基金对行业板块的配置呈现显著分化: 增持核心——半导体板块:上月全球半导体板块获纯多头基金净买入 272 亿美元,成为全球增持规模最大的行业,反映机构对 AI 产业链上游核心资产的长期信心。从细分领域看,AI 芯片、先 ...
Billionaire Stanley Druckenmiller Sold His Fund's Stakes in Nvidia and Palantir, and Has Piled Into This Essent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 Instead
The Motley Fool· 2025-08-26 15:51
投资组合调整 - 亿万富翁Stanley Druckenmiller管理的Duquesne Family Office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季度中完全清仓英伟达和Palantir Technologies [6][7] - 投资组合规模达29亿美元 涵盖64项持仓 其中英伟达持仓214,060股 Palantir持仓769,965股均被平仓 [7] - 同期连续四个季度增持台积电 总持股量达765,085股 使其成为投资组合前五大持仓 [16][17][22] 清仓原因分析 - 锁定盈利为主要动机 投资组合平均持仓时间不足七个月 [8] - 英伟达股价自2022年底以来上涨约1,120% Palantir同期涨幅超过2,300% [9][10] - 估值过高构成风险 英伟达和Palantir市销率分别达30倍和117倍 超过历史创新企业峰值区间30-40倍 [14] 人工智能行业观点 - 认为人工智能短期存在过热风险 但长期潜力被低估 [12] - 过去30年所有新兴技术趋势在扩张初期均经历泡沫破裂事件 [12] - 若行业出现泡沫破裂 英伟达将首当其冲 Palantir虽有多年度政府合约保护但仍受情绪影响 [13] 台积电投资逻辑 - 作为万亿市值芯片制造巨头 其CoWoS封装技术对AI数据中心的高带宽内存至关重要 [18] - 月产能将从2024年35,000片提升至2025年底65,000-75,000片 2026年进一步扩至100,000片 [18] - 订单积压已排至2026年 提供稳定现金流预期 [19] - 先进芯片贡献60%净收入 智能手机芯片占超25% 汽车和物联网芯片合计占10% [20][21] - 前瞻市盈率21倍 结合20%以上年盈利增长率 估值具吸引力 [21] 持仓操作细节 - 2024年第三季度增持57,355股 [22] - 2024年第四季度增持50,160股 [22] - 2025年第一季度大幅增持491,265股 [22] - 2025年第二季度增持166,305股 [22]
台积电被美国“吓破胆”,不敢用大陆制设备
观察者网· 2025-08-26 09:39
台积电2纳米产线设备采购策略调整 - 台积电决定在其最先进的2纳米芯片生产线中全面停用中国大陆生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 [1] - 此举旨在规避美国可能出台的限制措施 确保生产不受干扰 [1] - 2纳米芯片生产线计划于今年启动量产 首批生产在中国台湾新竹市展开 后续延伸至高雄市 [1] 美国政策影响与台积电应对措施 - 美国潜在法规拟禁止接受美国资金或财政支持的芯片制造商使用中国大陆产制造设备 [2] - 该法规源自2024年《芯片设备法案》 禁止获得联邦补贴和税收抵免的企业从"受关注外国实体"采购设备 [2] - 台积电约一年前就计划在3纳米生产线替换中国大陆设备 但因更换供应商耗时且影响良率 决定从2纳米制程开始逐步剥离 [2] - 公司正全面排查所有芯片制造材料与化学品 计划在台湾和美国业务中减少对中国大陆供应链的使用 [2] 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第三座工厂推进中 未来将承担尖端芯片生产任务 [1] - 美国将占台积电约30%的最尖端(2纳米及以上)芯片生产 [6] - 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在部分制程达国际水平 但先进制程关键技术仍依赖美日欧供应商 [6] - 中国头部芯片制造商正提高本土设备使用率 北方华创已跻身全球第六大设备厂商 [6] 地缘政治与产业影响 - 台积电设备投资与技术蓝图试图完全符合美国要求 [6] - 此举可能加速中国大陆本土设备商的自主研发进程 长期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 [6] - 台积电被迫在美加码投资 对台湾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削弱经济发展动能和自主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