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VEMLY)

搜索文档
中国上证综指7月25日(周五)开盘下跌1.28点,跌幅:0.04%,报3604.45点;中国深证成指7月25日(周五)开盘上涨3.14点,涨幅:0.03%,报11196.2点;中国沪深300指数7月25日(周五)开盘下跌3.72点,跌幅:0.09%,报4145.32点;中国创业板指数7月25日(周五)开盘上涨2.91点,涨幅:0.12%,报2348.28点;中国科创50指数7月25日(周五)开盘下跌0.39点,跌幅:0.04%,报1032.45点。
快讯· 2025-07-25 09:30
中国股市开盘表现 - 上证综指开盘下跌1.28点,跌幅0.04%,报3604.45点 [1] - 深证成指开盘上涨3.14点,涨幅0.03%,报11196.2点 [1] - 沪深300指数开盘下跌3.72点,跌幅0.09%,报4145.32点 [1] - 创业板指数开盘上涨2.91点,涨幅0.12%,报2348.28点 [1] - 科创50指数开盘下跌0.39点,跌幅0.04%,报1032.45点 [1]
A股开盘,上证指数跌0.04%,深证成指涨0.03%,创业板指涨0.12%。辽宁、贵金属、深圳国企改革板块跌幅居前;海南自贸区、旅游、托育服务板块领涨。
快讯· 2025-07-25 09:3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开盘下跌0 04% [1] - 深证成指开盘上涨0 03% [1] - 创业板指开盘上涨0 12% [1] 板块表现 跌幅居前板块 - 辽宁板块表现疲软 [1] - 贵金属板块走弱 [1] - 深圳国企改革板块下跌 [1] 涨幅领先板块 - 海南自贸区板块表现强势 [1] - 旅游板块领涨 [1] - 托育服务板块涨幅居前 [1]
德育引领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新华日报· 2025-07-25 07:39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核心理念 -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1] - 改革需以德育为主导,构建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德育共同体,发挥价值引领作用[1] - 数字化技术升级教育方式,校企协同推进实践教学是构建新生态的核心路径[1] 教育共同体构建策略 - 高校需联合政府与企业,打破主体间壁垒,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教育共同体[2] - 政府应优化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指引和资金支持[2] - 企业需参与教育计划制定,提供市场需求洞察确保教育针对性[2] - 通过新媒体矩阵宣传创新创业成果,营造全覆盖的文化氛围[2] 价值观与教育理念融合 - 将"立德树人+创新创业"理念深度融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3] - 思政教师与创新创业教师需协同育人,注重价值观与创业观塑造[3] - 课程体系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培养复合型人才[3] 数字化教育模式创新 - 运用大数据、AI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开发情境化与个性化教学模式[4] - 数字化平台需设置思想政治、创业理论及跨学科管理模块[4] - 教师应动态更新数字资源,培养学生跨学科整合能力与社会责任感[4] - VR/AR技术可创设虚拟创业情境,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与技术实操能力[5] 实践教育体系强化 -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提供真实场景模拟与创业资源支持[7] - 行业导师指导机制可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流程与行业需求[7] - 通过竞赛、社团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升成果转化效率[7] - 校内创业园区建设可加速项目孵化,提高创业成功率[7]
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理事长卢道真—— 打造“小而精、专而强”的区域差异化竞争力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7
陕西创投市场发展现状 - 陕西已成为西部创投高地,协会会员基金管理规模总计近千亿元 [1] - 2025年陕西创投市场呈现"稳中提质"特征,投资频率较上年提升,早期投资占比持续攀升 [1] - 单笔投资额以千万元级为主,反映"投早、投小、投科技"趋势深化 [1] - 行业分布"硬科技"特征明显,电子信息首次位居首位,装备制造、材料化工紧随其后 [1] 陕西创投行业特点 - 在光子、新能源等领域数亿元级产业投资频现,吸引全国资本布局 [1] - 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赛道有望持续领跑 [1] - 形成"小而精、专而强"的区域差异化竞争力 [1][3] 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工作成果 - 成立22年来构建"1237"创投生态服务体系,年均举办超百场活动 [2] - 累计促成融资总额逾80亿元 [2] - 建立"1+4+N"精准对接服务体系,系统性打通"募投退"全链条 [2] - 年均辅导超百个科研项目,促成项目与投资机构达成意向 [2] 陕西创投生态体系建设 - 政策端国资基金主导力增强,税收激励等工具加速释放红利 [3] - 投资端硬科技赛道早期项目获投率提升,单笔千万级投资成主流 [3] - 生态端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特色产业,推动高校技术落地 [3] - 通过创投大会、路演等机制孵化标杆项目,构建全周期退出保障 [3]
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会长周恺秉—— 坚持早期投资 杭州科技创新生态渐入佳境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7
杭州创新生态圈发展 - 杭州"六小龙"创新企业的爆火显著提升了外界对杭州创业企业的认可度,海外投资机构对以"六小龙"为代表的杭州创新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 [1] - 创新项目受关注度提升将增加后续融资概率,形成正向循环并激励整个市场 [1] - 民营经济是杭州的特色与优势,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预计占杭州地区生产总值的61.5%,私营企业数量达92.1万家,占企业总量的90.1% [1] - 杭州在"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有36家企业上榜,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1] 杭州创投行业特点 - 杭州创投机构规模不大但注重投早投小投科技,形成本地化投资逻辑:早期介入、重视技术、长周期陪跑 [2] - 杭州市注册的创业投资基金约3000只,认缴规模约4000亿元 [2] - 杭州投资机构重点关注三大领域: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尤其是与AI结合方向) [2] - 杭州创投机构间合作紧密,联合投资、资源共享,形成"敢于冒险,乐于投早、投小"的独特文化 [2] 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生态建设 - 协会通过举办万物生长大会链接创投和创业企业资源,打造创投生态 [3] - 协会加强与海外地区(如东盟)监管机构、创投机构、创业企业的互动,开展专场交流活动 [3] - 协会设立独角兽俱乐部,对杭州独角兽企业保持两周一次的走访频率,获得会员机构认可 [3]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陈玮—— 构建贯穿“募投管退”全链条创投生态中枢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5
深圳创投业发展现状 - 深圳已成为与北京、上海并列的中国三大创投重镇之一,拥有深创投、达晨财智、同创伟业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企业[1] - 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备案3429只,管理规模达4103.42亿元,较2018年增长2.25倍,年化增速超20%[1] - 募资结构优化,2024年政府引导基金、社保、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出资规模达2381.06亿元,同比增长16.74%,占总投资额的59.01%[1] 行业集中度与投资领域 - 头部效应显著,前10%机构管理74%的基金规模,6只超50亿元基金总规模达686.48亿元,同比增长11.02%[1] - 投资领域集中在半导体与硬科技(占比30%)、新能源与储能(占比18%)、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占比20%),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占比14%[2] - 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领域也有市场交易案例[2] 深圳创投公会生态建设 - 深圳创投公会构建了贯穿"募投管退"全链条的创投生态中枢,汇聚200余家头部机构,管理规模占深圳全市70%以上[2] - 实施"四个100"生态战略,联结百家高成长科技企业、LP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立体化生态网络[2] - 每年召开LP大会对接100家市场化母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组织并购退出研讨会推动行业退出路径探索[2]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发展[3] - 2024年6月首批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标志着国家正引导债权资本向股权投资过渡[3] - 深圳创投公会设立跨境私募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推动国际化发展及跨境资本流动,组织会员走进中东链接全球资源[2]
湖南大学股权与创业投资研究院院长刘健钧—— 加快完善创投体制 更好支持创业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创投行业存在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税收改进难四大难题,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完全适配 [1] 募资端改进建议 - 应完善资本导入机制,鼓励发展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创投母基金,吸引高净值个人、保险资金、企业闲置资金等资本进入 [2] - 需扭转政策性创投引导基金与国有商业性母基金混同运作的局面,回归引导子基金投资早期企业的政策性定位 [2] - 应尊重保险资金与创投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允许保险资金所投资创投基金自主投资各个阶段的创业企业,并逐步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2] - 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按基金组合和完整存续期"进行考核的激励与容错机制 [2] 投资端改进建议 - 创投机构应从热衷追逐拟上市项目转向注重挖掘早期项目,特别是逆周期挖掘创新型早期项目 [3] - 政策性创投引导基金应重在"引导投早",并通过引导投早自然实现引导投小投长投科技,减少人为行业限制以保障子基金自主选择空间 [3] 退出端改进建议 - 退出端的核心是推进注册制走深走实,疏通多元退出渠道,形成稳定的上市融资预期和资本退出预期 [3] - 在真正的注册制下能形成更加有效和公平的股价参照体系,使创投资本通过并购方式退出时能与对手方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 [3]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肖飞—— 全方位为创投生态发展搭桥铺路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5
广东创投业发展现状 - 广东在全国创投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制造业大省,诞生了大量硬科技创业投资机会,吸引了各地资本关注 [1] - 广东创投行业活跃是政策持续发力与市场选择双重结果,2017年广东省政府提出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二十条政策措施 [1] - 广东打造多个省级投资平台,如粤科金融集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也是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科技金融集团 [1] - 广东已初步形成涵盖天使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为一体的投资体系 [1] - 截至2024年年末,广东省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已认缴规模4913亿元,规模、数量均排名全国第一 [1]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的作用 - 协会成立于2010年,已发展为广东创投生态圈的一部分,汇聚多方资源要素和力量 [2] - 协会搭建企业与政府间沟通桥梁,推动政策落地实施,组织金融产业链交流活动,促进信息互通与资源整合 [2] - 协会建立高效的创投企业与项目对接机制,在多地设立办事处,推动地方创投资源深度融合 [2] - 协会强化行业自律管理,为会员提供业务培训与交流机会,推出"企业综合融资解决方案" [2] - 2024年协会协助企业完成87个融资项目,融资金额达32.5亿元 [2] - 协会已形成"资源整合—项目对接—融资服务"闭环,现有600多家会员单位,覆盖全产业链,累计服务初创企业超2300家 [2] 行业未来展望 - 协会对创投行业未来持积极态度,将继续加强行业研讨、搭建沟通平台、研究退出机制、深化服务体系及跟踪前沿技术 [3] - 预计未来市场活跃度将持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投资领域进一步明确,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化,行业生态建设日益完善 [3]
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孙宏斌—— 期待更多科创独角兽从青岛走向全国布局世界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1
青岛创投风投行业发展现状 - 青岛自2019年提出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战略后,已发展成为北方乃至全国代表性的创投风投之城 [1] - 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现有会员单位90余家,管理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涵盖创投机构、银行、券商等各类行业服务机构 [1] 2025年青岛创投行业三大特征 - 市属国资带头"投早、投小、投科技":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152个项目,投资额587亿元,其中初创期、早中期企业占比超50% [1] - 集中力量引进重大项目落地:市级政府引导基金与5家银行合作,完成五大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签约,目标规模90亿元,形成"国家级基金+地方引导基金+银行系资本"全链条资本矩阵 [2] - 硬科技投资成主流:2025年上半年青岛市新增创投项目中,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占比超60% [2] 行业协会服务体系 -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帮助会员打通"募投退"全链条 [2] - 募资端:储备充实LP资源,为GP推送业务 [2] - 投资端:拥有充足项目储备,组织丰富路演活动,服务近20个政府部门 [2] - 退出端:定期拜访会员及所投项目,提供后续融资、投贷联动、政策宣讲等精准服务 [3]
全球前二AI+PPT创业公司完成B3轮融资,要做“AI办公全家桶”丨涌现NewThings
36氪· 2025-07-24 20:55
公司概况 - 像素绽放旗下产品AiPPTcom于2023年8月上线,主打"一句话、一分钟、一键生成PPT"功能,20个月内实现过亿营收 [2] - 母公司像素绽放完成B3轮融资,由亦庄国投领投,资金将用于全球化拓展、产品Agent化转型及办公品类扩充 [2] - 当前产品矩阵包括自研的AiPPTcom、爱设计,以及投资的Ai好记Aihaojicom和Ai表Aibiaocn,形成"AI办公全家桶"布局 [8][10] 产品与技术 - 提供四种PPT生成模式:智能生成、文档导入生成、PPT美化、链接生成,支持一句话输入自动生成20-30页PPT [3] - 近期将上线"垂类Agent",通过专业知识库(如社交媒体营销数据)和工具链提升专业领域输出质量 [6] - 已支持15种以上语言本地化,通过创作者社区设计符合地区偏好的模板(如日本"卡哇伊"风格) [12][13]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全球月访问量达2347万次,位列国内智能PPT赛道第1、全球第2,全国AI全品Web端前十 [4] - 商业模式涵盖To C、To Partner to C(百家渠道接入如豆包/印象笔记)、To B/To G(提供私有化部署) [5] - 全球AI TOP50应用中北美收入占比近50%,中国仅6%,公司通过双域名策略(cn/com)重点布局出海 [11][12] 行业前景 - CEO认为全球办公市场5年内规模将达7000亿人民币,微软Office当前年营收500亿美元,是千亿市值公司孵化赛道 [13] - AI原生office被视为下一代方向,通过Agent化实现从工具到助理的转型,重构办公体验 [8][12] 发展战略 - 出海聚焦Google/Meta/TikTok等集中渠道,复制国内API生态增长模式 [12] - 采用AI Venture Studio模式孵化产品,提供技术、算力及商业化支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