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中国思考-中国如何打出稀土牌
摩根· 2025-06-10 1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对稀土供应的控制成为具有战略影响力的工具,稀土是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当前控制旨在测试机制和实现技术与地缘政治互惠 [1][13] - 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管控,虽处于早期阶段但进步迅速,最终或建立威慑体系重塑全球科技和贸易格局 [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稀土出口管控现状 - 自2025年4月4日起,中国对7种重稀土元素及其加工产品实施出口管制 [2] - 采取收紧出口许可证、建立出口跟踪系统、警告贸易伙伴等措施加强管控 [11] 中国策略转变原因 - 贸易紧张和技术限制降低了使用稀土杠杆的风险 [4] - 其他国家稀土精炼和磁体生产能力建设缓慢,中国供应链主导地位加强 [12] 中国出口管控能力 - 出口管制制度处于早期阶段,缺乏深度和国际合规框架,但发展迅速 [12] 最终目标 - 通过稀土控制实现技术和地缘政治互惠,威慑他国与美国出口管制制度全面对齐 [13] 中国稀土供应主导地位持久性 - 采矿方面,替代中国供应相对容易,但扩大产能至少需3 - 5年 [14] - 精炼方面,有技术和污染瓶颈,建设/扩大产能需环境许可,耗时不定 [15] - 磁体方面,因技术原因最难替代,中国2023年禁止相关技术和设备出口 [16] 出口许可证发放情况 - 4月初开始,磁体生产商申请出口许可证需45个工作日,部分生产商已获许可并恢复出口 [17] - 出口管制适用于磁体,不包括含磁体的电机,在中国生产电机出口是替代方案,但产能扩张需时间 [19] 全球稀土生产和储备情况 - 2024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产量占比69% [20][21] - 2024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稀土储量,占比49% [22][23]
摩根士丹利:美丽大法案-前期集中赤字,但财政刺激有限
摩根· 2025-06-09 13: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众议院和解法案到2034年将增加2.84万亿美元赤字,三分之二(1.89万亿美元)在2029年前产生,2026年对经济增长贡献仅0.2个百分点,参议院可能使最终法案赤字增至4.0万亿美元 [5] - 法案结构是税收减免前置、支出削减后置,金融市场或关注前五年债务增量,若减税延续成本可能升至3.2万亿美元 [24][28] - 关税收入或可抵消部分赤字,但财政立场呈累退性,对经济的财政刺激有限,法案初期可能推动GDP增长,后期或成拖累 [46][47][49] - 参议院版本法案可能减少医疗补助支出削减,推动赤字扩大,最终法案可能需权衡各方利益达成妥协 [71][8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众议院和解法案内容及评分 - 5月22日美国众议院批准2025财年并行预算决议的和解立法,即“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OBBB),以215 - 214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将提交参议院 [6] - 预计该法案到2034年将增加2.84万亿美元赤字,三分之二(1.89万亿美元)在2029年前产生,减税前置且2028年到期,支出削减(主要是医疗补助)2027年开始 [5] - 若法案实施,财政政策将变得具有累退性,关税和医疗补助削减会给低收入家庭带来压力,以延长高收入家庭的现有减税政策 [5] 法案主要条款 - **延长和扩大《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保留当前个人所得税税率、税级等参数,恢复合格投资的奖金折旧扣除等,为低税率税级提供额外一年的通胀调整 [10] - **新增减税措施**:包括小费免税、加班费免税、老年人额外扣除等,多数措施有收入限制且2028年到期 [11] - **新增支出削减措施**:增加标准扣除额、临时提高儿童税收抵免、提高遗产税免税额、增加投资立即费用化限制等,部分措施2028年到期 [12] 赤字评分及结构 - 法案中延长和扩大TCJA以及提供额外税收减免的条款将增加5.19万亿美元赤字,而减少赤字的项目总计2.35万亿美元,十年赤字评分与宾大沃顿预算模型的2.79万亿美元接近,略高于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2.4万亿美元 [18] - 税收减免前置,支出削减后置,2.35万亿美元的支出削减中,2025 - 2029年仅2980亿美元,其余2.05万亿美元在2030 - 2034年;额外税收减免在2025 - 2029年提供3490亿美元,后五年仅530亿美元 [24][25] - 2.84万亿美元额外赤字的三分之二(1.94万亿美元)在2025 - 2029年产生,若历史经验适用,未来国会可能难以让减税到期和支出削减实现,债务增量可能接近4.0万亿美元 [26][27] 关税收入情况 - 法案评分未包含关税收入,因关税通常通过行政命令实施,且和解法案评分一般仅包括法案明确部分 [33] - 假设当前关税税率维持,未来十年关税收入将相当可观,目前有效关税税率约13%,短期内可能升至16 - 17% [35] - 关税收入可能抵消部分众议院和解法案的赤字增加,但也表明财政立场具有累退性,因削减医疗补助和健康保险市场支出节省赤字,而高关税主要影响中低收入家庭,以支付高收入家庭和企业的减税 [46][47] 财政刺激效果 - 财政评分用于评估新立法的财政影响,但用于计算经济增长刺激可能产生误导,分析时排除了更新TCJA的成本,SALT扣除使用税收基金会估计的政策变化额外刺激 [49][50][51] - 法案政策措施的联合财政刺激取决于财政乘数,不同政策的财政乘数不同,且难以准确估计 [54][55] - 财政乘数对收缩性政策措施相对较高,众议院法案可能在2026年推动GDP增长,2027年持平,2028年后成为拖累,十年平均对实际GDP的拖累约为 - 0.4% [62][64] 参议院可能的变化 - 参议院可能对法案进行修改,共和党参议员内部在支出削减问题上存在分歧,部分参议员反对削减医疗补助资金,若他们坚持立场,参议院版本法案可能减少支出削减 [71][72] - 参议院预算蓝图采用“当前政策”基线,允许更大的赤字扩张空间,若按此基线,参议院版本法案十年赤字可能超过5.0万亿美元,最终共和党可能采用当前政策基线 [73][74] - 参议院版本法案可能减少医疗补助削减,推动最终法案赤字接近4.0万亿美元,同时可能对Section 899进行澄清修改,以减轻对市场的影响 [82][87]
摩根士丹利:中国通胀将趋缓
摩根· 2025-06-09 13: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5月中国通胀数据进一步走弱,澳大利亚商业情绪因全球环境疲软可能在5月有所软化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印度 - CPI同比增速将放缓,但由于食品价格上涨,环比将上升 [3] 日本 - GDP第二次初步数据显示实际资本支出略有下调,公共投资上调,实际GDP季度环比折年率为 -0.8% [4] 澳大利亚 - 消费者信心指数6月略有上升,第二次降息使消费者对当前状况的看法有所改善,未来状况受关注 [8] - 商业信心在5月软化,整体表现疲软,企业在全球背景疲软下仍面临挑战,特别是盈利能力和新订单方面 [8] 中国 - CPI因食品价格和核心CPI走弱降至 -0.2%,618购物节前价格竞争加剧 [8] - PPI降至 -3.3%,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价格分项指数走弱,反映出关税冲击下工业需求疲软 [8] - 出口因高频数据走软,预计同比增速放缓至4%,进口因国内需求低迷保持在0% [8] - 5月广义信贷增速维持在9%,政府债券融资强劲和低基数抵消了私人信贷需求的低迷 [8] 各地区数据预测 |地区|数据/事件|预测值|共识值|前值| | ---- | ---- | ---- | ---- | ---- | |澳大利亚|消费者信心指数(6月)|N.A.|N.A.|92.1| |澳大利亚|商业信心(5月)|N.A.|N.A.| -1| |中国|CPI(5月)| -0.2%| -0.2%| -0.1%| |中国|PPI(5月)| -3.3%| -3.0%| -2.7%| |中国|出口(5月)|4.0%|6.0%|8.1%| |中国|进口(5月)|0.0%| -0.8%| -0.2%| |中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月)|23000亿人民币|22030亿人民币|11630亿人民币| |中国|人民币贷款(5月)|8000亿人民币|9000亿人民币|2800亿人民币| |中国|M2(5月)|8.2%|8.1%|8.0%| |印度|CPI(5月)|3.0%|3.0%|3.2%| |香港|PPI(1季度)|N.A.|N.A.|4.1%| |香港|工业生产(1季度)|N.A.|N.A.|1.0%| |印度尼西亚|外汇储备(5月)|N.A.|N.A.|1525亿美元| |印度尼西亚|消费者信心(5月)|N.A.|N.A.|121.7| |日本|GDP(1季度)| -0.8% SAAR| -0.7% SAAR| -0.7% SAAR| |日本|经常账户余额(4月)|27800亿日元|25730亿日元|36780亿日元| |日本|M2(5月)|0.5%|N.A.|0.5%| |日本|PPI(5月)|3.5%|3.5%|4.0%| |日本|第三产业活动指数(4月)|0.1%M|0.1%M| -0.3%M| |韩国|失业率(5月)|2.7%|2.8%|2.7%| |马来西亚|外汇储备(5月)|N.A.|N.A.|1191亿美元| |马来西亚|工业生产(4月)|N.A.|N.A.|3.2%| |新加坡|外汇储备(5月)|N.A.|N.A.|3892亿美元| |台湾|出口(5月)|25.9%|19.5%|29.9%| |台湾|进口(5月)|31.2%|23.8%|33.0%| |台湾|贸易顺差(5月)|59亿美元|66亿美元|72亿美元| [10]
摩根士丹利:政府债券拍卖-月度前瞻
摩根· 2025-06-09 13: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未来一个月美国、英国、欧元区、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政府债券市场的供应、息票和赎回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提供了G7国家债券的发行、净DV01等多方面数据及分析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府债券拍卖情况 - 本周G7净DV01预计为1.093亿美元/基点,高于平均的7200万美元/基点,其中美国8200万美元/基点、欧元区1710万美元/基点、日本700万美元/基点、英国180万美元/基点 [2] - 未来一周,欧元区预计发行约205亿欧元,息票0.6亿欧元,赎回17.5亿欧元;英国预计发行4.25亿英镑的UKT 4.5% Gilt 2035和4亿英镑的UKTi 1.75% Gilt 2038;美国将发行58亿美元的3年期美国国债、39亿美元的10年期美国国债和22亿美元的30年期美国国债;日本将进行两次增强流动性拍卖,分别为6500亿日元(5 - 15.5年期)和4500亿日元(15.5 - 39年期);澳大利亚将发行10亿美元的ACGB 1.75% Nov 2032;新西兰预计进行0.45亿美元的NZGB拍卖和0.02亿美元的NZGBi拍卖;加拿大预计发行6亿美元的2年期加拿大国债 [3][4][5][6][7] - 未来五周,欧元区预计供应1177亿欧元,息票15.8亿欧元,赎回62.4亿欧元,净发行394亿欧元;美国预计供应468亿美元,息票25.3亿美元,赎回175.7亿美元,净发行266.9亿美元 [3][5] 债券供应概述 - 展示了6月9日至7月11日期间各国债券的发行安排,包括发行日期、国家、债券类型、发行金额等信息 [11] G7债券相关估计 - 给出了G7国家从5月12日至7月7日的债券名义发行额、DV01等数据,包括总发行、净发行等情况 [12][13][18][20] - 展示了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净DV01估计情况,包括发行、息票、QE/QT等因素对净DV01的影响 [27][30][32][34][37][39][40] 各国现金流量情况 - 欧元区展示了每周各国的供应、息票、赎回和净发行情况,以及部分国家的融资进度和发行计划完成比例 [43] - 英国、美国和日本分别展示了不同到期期限债券的供应、息票、赎回和净发行情况 [44][46][48] 短期国债发行情况 - 列出了6月9日至7月10日期间美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德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家短期国债的发行信息,包括发行日期、国家、发行类型、期限、到期日、货币和金额等 [51] 附录相关内容 - 欧元区政府赎回情况:给出了2025年和2026年各月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国内债券和票据的赎回金额 [53] - 欧元区主权发行估计:包括2025年各月欧元区各国的赎回、净发行、总发行、QT(量化紧缩)以及发行扣除QT和赎回后的情况 [62][63][64][65] - 美国和日本发行估计:展示了2025年美国不同期限国债的发行金额和日本不同期限国债的发行金额 [66] - 2025欧洲主权评级:提供了奥地利、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在穆迪、标普、惠誉和DBRS等评级机构的当前评级、展望以及评级审查时间 [67]
摩根士丹利:AI Agents正在敲响行业大门
摩根· 2025-06-09 13: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观点为有吸引力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过去几十年软件基于人类在执行任务、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假设开发,而代理计算改变了这一假设,使代理逐渐成为执行任务和决策的实体 [6][39] - 代理应用渗透超6300亿美元的应用软件开发市场,价值创造机会巨大,但向代理计算的过渡需要重新定义应用架构,采用新的业务和定价模型 [6] - 软件公司中,亚马逊、赛富时、谷歌等公司有望受益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什么是AI代理 - AI代理是能理解和与环境交互、收集数据、决策、执行任务并达成目标,且不使用预定规则的系统 [40][133] - 代理架构指将多个引擎组合,用于理解查询、评估解决问题的策略、访问数据和执行计划行动,大语言模型通常作为推理引擎,连接工具和内存 [41][134] - 自主AI代理利用大语言模型规划和执行任务,无需大量人工交互,与标准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不同,它结合工具和记忆,能自主朝着目标工作 [44][137] 市场机会有多大 - 狭义视角下,当前代理AI市场机会为6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200亿美元;广义视角下,当前市场机会为52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1020亿美元 [39][46] - 系统记录(SoR)AI代理市场机会当前为16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330亿美元;系统参与(SoE)AI代理市场机会当前为36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690亿美元 [11][76] 系统记录(SoR)与系统参与(SoE)AI代理 | 对比项 | SoR代理 | SoE代理 | | --- | --- | --- | | 角色 | 功能性 | 监督性 | | 自动化重点 | 特定领域或角色 | 工作流程/过程导向 | | 价值主张 | 劳动力替代 | 系统利用率提升 | | ROI量化 | 更直接 - 角色自动化 | 间接 - 更广泛工作流程的时间节省 | | 实施难度 | 难 - 新技术学习曲线 | 更难 - 新技术加更广泛集成 | | 市场机会 | 窄 - 由领域角色定义 | 宽 - 由工作流程范围定义 | [10][53][150] 新兴AI代理操作系统 - 新兴AI代理操作系统由大语言模型、工具、内存访问和规划能力组成 [54][177] - 大语言模型是代理的基础,工具定义代理可采取的行动,内存包括短期和长期内存,规划指代理将问题分解为子目标以高效执行任务的能力 [179] 哪些公司有望受益 代理受益者 - 微软:在1Q25首席信息官调查中,被认为是代理AI战略的首选供应商,拥有全面的AI产品组合和众多代理特定产品 [89] - 亚马逊:在公共云市场份额领先,推出的Amazon Q可集成多种业务工具,为企业提供服务 [89] - 谷歌:宣布了各种代理产品,Gemini 2.5 Pro在多个基准测试中领先,其代理产品有望提高企业采用率 [89] - 赛富时:Agentforce套件可自动化行政任务,截至F1Q26,已签署超4000份付费交易,ARR运行率超1亿美元 [232] - 其他公司:还包括CyberArk、Okta、Cloudflare等公司,它们在安全、身份验证等领域具有优势,有望从代理AI市场中受益 [91] 代理竞争者 - 此类供应商处于有望受益的类别,但需要高度的执行力和市场成熟度,目前尚不明显 [23][64] 代理不确定因素 - 以Intuit为例,虽有机会向其庞大的安装基础追加销售代理功能,但解决方案尚未普遍可用,定价动态未知,因此被列为不确定因素 [237] AI代理如何定价 - 目前AI代理定价高度分散,包括基于活动和基于结果的模型,以及固定和可变定价结构 [27] - 基于活动的定价包括按代理固定价格、按使用量定价等;基于结果的定价包括按完成的工作流程、按成功结果定价等 [28] - 大多数组织仍采用传统的按席位定价模式,但基于工作流程和结果的定价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29][113]
摩根士丹利:特斯拉-这事儿闹大了……
摩根· 2025-06-09 13: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增持”(Overweight)[3][5] - 行业观点为“与大势一致”(In - Line)[5] - 目标股价为410美元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增持”评级和410美元目标价(牛市情景800美元,熊市情景200美元),认为特斯拉在实体人工智能关键领域的能力带来的增长和利润率机会远超传统电动汽车业务,当前业务挑战广为人知,未来业务机会可能被低估 [3] - 不认为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逐步取消对特斯拉长期前景有重大影响;近期股价50%的上涨主要因市场期望马斯克重新聚焦特斯拉;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分歧对特斯拉需求无益,可能暂时疏远政治光谱的多方;驱动股价价值的长期因素未变,特斯拉在多方面仍有价值且基本与政治无关;交易时更确信短期波动性而非短期方向,重申410美元目标价,且做好股价回调准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特斯拉市值10024.29亿美元,52周股价范围在488.54 - 167.41美元,2025年6月5日收盘价284.70美元 [5] - 预计2024 - 2027财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41美元、1.59美元、2.90美元、4.53美元 [5] 估值方法 - 410美元目标价由五部分组成:核心汽车业务75美元/股(基于2030年470万辆销量、9.0%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4倍2030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倍数、16.1%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网络服务160美元;特斯拉出行90美元(基于2040年约750万辆汽车、约1.46美元/英里);能源业务67美元/股;第三方供应商业务17美元/股 [10] 行业覆盖 - 报告对汽车及共享出行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如Adient PLC为“减持”(Underweight),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Holdings Inc为“增持”(Overweight)等 [68]
摩根士丹利:韩国改革复兴-结构性改革的下一步
摩根· 2025-06-09 13: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韩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2026年起降至2%以下 [5][6] - 韩国面临全球最具挑战性的人口结构问题 2024年生育率降至0.75 为全球最低 [7][9][13] - 新政府坚定推进结构性改革而非短期解决方案 [7][59] - 养老金改革法案通过 提高养老金基金财务可持续性 [26][27] 人口结构变化 - 韩国总人口2025年开始下降 劳动人口预计到2065年减半 [7][9] - 2024年生育率九年来首次回升至0.75 但仍远低于替代水平 [15][16] - 25-34岁年龄段被确定为关键生育群体 [18] - 政府家庭福利支出增长近10倍 但仍仅为财政预算的3.9% 低于日本的5.6% [20][21][23] 养老金改革 - 养老金缴费比例将逐步提高至OECD平均水平 [27][29] - 收入替代率维持在43% 低于OECD建议水平 [32][34] - 国家养老金服务(NPS)计划增加海外资产配置 [40] - 养老金支出占家庭总消费约4% [51] 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影响 - 老龄化加速将导致2047年养老金领取者超过缴费者 [45] - 韩国家庭非金融资产占比高于发达经济体 金融资产占比不足35% [53][55] - 劳动力市场面临双重结构问题 中小企业员工薪资仅为大企业的45.6% [71] - 韩国性别工资差距OECD最大 女性收入仅为男性的69% [71] 资本市场改革 - 新政府计划推动资本市场/治理改革 包括降低股息税负担 [72][74] - 商业法修正案快速推进 可能增强股东权利 [77][78] - "韩国提振计划"重点改善公司治理 包括强化董事会责任 [79][80] - 多项改革措施待国会批准 包括季度分红流程改革等 [84]
摩根士丹利:港交所-金融体系周期底部信心增强;评级增持
摩根· 2025-06-09 1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大盘表现一致)[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融风险和信贷周期触底,中国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支持香港市场情绪和交易量[44] - 政策转向优先产业升级,结构性压力可能消退 - IPO数量增加,宽松要求下的创新将推动市值和交易量增长 - 有利市场环境下,新收入举措可能带来更高收益贡献 - 内地和海外资金可能流入香港市场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与趋势 - 年初至今香港资本市场交易活跃,截至2025年6月6日,日均成交额(ADV)达2400亿港元,1 - 5月IPO募资额同比增长超700%至780亿港元[2] - 预计交易活动将保持高位,受更多IPO、市场情绪高涨、资金流入和南向资金增加等因素驱动 - 金融系统周期触底,美国关税影响小于预期,支持ADV并降低市场波动性 驱动因素分析 - 金融系统经过10年风险控制和清理,回到规范发展模式,减少市场担忧,支持市场情绪和交易活动[10] - 中国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在AI、生物科技和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重新获得全球投资者信心[13] - 美国关税影响小于预期,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减少全球不确定性,减轻对香港资本市场的担忧[14]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提高2025 - 2027年ADV假设,分别至2200亿、2400亿和2650亿港元,交易手续费和清算费预测相应增加[26] - 考虑1Q25保证金基金规模超预期和2Q25香港利率大幅下降,调整净投资收入预测,2025 - 2027年分别下降3.4%、6.3%和3.1%[27] - 提高EPS估计,2025 - 2027年分别增长9.4%、10.6%和7.0%,预计2025和2026年EPS同比增长20%和8%[27] - 价格目标从440港元提高13.6%至500港元,基于2026年EPS估计,市盈率为37.4倍,重申“Overweight”评级,潜在上涨空间约24%[4][31] 风险与回报分析 - 目标价基于概率加权,25%牛市情景、65%基础情景和10%熊市情景,反映金融风险触底后ADV和资金流入增加的预期[38] - 牛市情景下,2026年ADV为2800亿港元,市盈率40倍;基础情景下,2026年ADV为2400亿港元,市盈率35倍;熊市情景下,2026年ADV为1950亿港元,市盈率32倍[33][34][38] 财务摘要 - 2024 - 2027年,公司总收入、EBITDA、净利润和EPS预计均呈现增长趋势[57] - 盈利能力指标如ROE、ROA、毛利率和净利率等有望改善 - 效率指标如核心成本/收入比预计下降
摩根士丹利:三个可行建议
摩根· 2025-06-09 13: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三家公司均给予"增持"(Overweight)评级:中国资源土地(1109 HK)、索尼集团(6758 T)和Eternal公司(ETEA NS) [1][2] - 中国资源土地被列为"首选股"(Top Pick),基于其转型故事和可预见性更强的经常性利润 [1] - 索尼集团和Eternal公司同样被重申为"首选股" [2] 核心观点 中国资源土地(1109 HK) - 转型故事不受地缘政治和科技干扰影响 [1] - 更强的经常性利润将证明其重新评级的合理性 [1] - 最新收盘价为26.10港元(截至2025年6月6日) [4] 索尼集团(6758 T) - 游戏与网络服务(G&NS)部门将继续推动2025-26年增长 [2] - 电视节目制作预计复苏 [2] - 最新收盘价为3,833日元 [4] Eternal公司(ETEA NS) - 具备市场领导地位、优越的成本结构和比同行更强的资产负债表 [2] - 风险回报比有利,潜在底部支撑在200-220卢比区间 [2] - 最新收盘价为261.86卢比 [4] 区域市场表现 - 香港/中国地区贡献了最多投资建议(462个),其次是日本(257个) [22][25] - 印度市场表现最佳,平均持有期相对回报达2.2%,韩国最低仅0.6% [23][25] - 印度建议的命中率最高达54.2%,韩国最低为44.7% [23][25] - 整体累计超额收益达6,831个基点,平均持有期总回报3.0% [3]
摩根士丹利:中国市场洞察-投资者观点-年中展望反馈
摩根· 2025-06-09 1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该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投资者对中国投资情绪改善,配置意愿和对科技/新消费信心提升,但A股表现落后港股,投资者关注原因及持续性 [2][8] - 全球投资者因多元化需求有增持中国股票意愿,中国市场可投资性提升,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受关注,科技竞争力改善其在多极世界地位 [3][4][5] - A股表现落后港股因港股有更多AI和新消费单股机会、市场板块构成不同、国家队对A股流动性支持不足,建议超配离岸(港股+ADR) [8][10] - 虽中国面临通缩环境,但中国股票市场组成与宏观经济非完全对应,MSCI中国的ROE已在2024年下半年触底 [11][12] - 建议采用平衡策略,精选科技和新消费优质标的,同时保持一定股息类资产配置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者认同观点 - 全球投资者因多元化需求,有增持中国股票意愿,目前全球长期纯多头投资者在中国股票配置上较MSCI新兴市场基准低2.4个百分点,有提升空间 [3] - 中国可投资性随时间提升,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受投资者关注,新消费和AI/科技主题受青睐,部分投资者此前对中国市场关注不足 [4] - 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能力提升,其在多极世界中的地位有所改善,投资者担心错过中国科技发展机遇 [5] 投资者疑问点 - A股市场年初至今表现远落后港股,投资者不理解原因,报告认为原因包括港股有更多单股机会、市场板块构成不同、国家队对A股流动性支持不足,并继续推荐超配离岸(港股+ADR) [8][10] - 摩根士丹利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测转变,报告认为这反映全球美元走弱观点,预计到2026年底DXY降至89,主要发达市场货币兑美元升值超10%,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有限,中国政策制定者为货币国际化和防止资本外流,不会大幅贬值人民币 [9] 投资者反对点 - 虽宏观处于通缩环境,但中国股票市场组成与宏观经济非完全对应,MSCI中国的ROE已在2024年下半年触底 [11][12] - 科技和新消费估值过高、可投资性下降,建议采用平衡策略,精选优质标的并配置股息类资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