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受邀参加中国肉制品行业大会分享食品安全实践成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1 11:37
公司动态 - 得利斯作为肉制品行业重点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传承发展·科技赋能"肉制品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分享食品安全实践成果 [1] - 江西得利斯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景峰在会上分享企业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1] 食品安全管理 - 公司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通过"日管控 周排查 月调度"制度确保生产全程风险可控 [1] - 持续升级生产硬件设施 优化工艺流程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实现从原料采购到出厂销售的全流程精准记录 [1] - 在原料采购环节坚决抵制来源不明或不合格的原料肉 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 [1] - 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 杜绝"两超一非"行为 加强标签标识审核 杜绝虚假宣传 [1] 行业倡议与展望 - 得利斯积极响应中国肉类协会"共铸肉品安全 同护百姓餐桌"倡议 严格执行全流程质量管控 [2] - 公司呼吁行业同仁携手并进 共同构建更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推动肉制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 经营理念 - 公司秉持诚信经营理念 自觉接受政府 媒体和消费者监督 主动公开生产信息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2] - 通过科技创新和规范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 营养 美味的优质肉制品 [2]
破发股三元生物股东拟减持 2022年上市即巅峰超募2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11 11:3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鲁信资本计划减持三元生物股份不超过600万股,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不超过200万股,占比1%)和大宗交易(不超过400万股,占比2%) [1] - 鲁信资本当前持有792万股,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3.96% [1] - 减持计划时间窗口为2025年8月1日至10月31日 [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三元生物于2022年2月1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109.30元/股,发行总量3372.10万股 [2] - 上市首日最高价达146.00元,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36.86亿元,净额35.47亿元,超募26.47亿元(原计划募资9亿元) [2] - 募资原计划用于5万吨赤藓糖醇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费用与分红扩股 - 发行费用总额1.39亿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21亿元 [3] - 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10元现金并转增5股 [3] - 分红前总股本1.35亿股,分红后增至2.02亿股 [3]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6月16日,除权除息日为6月17日 [3]
破发股和顺石油高管拟减持 IPO募9.3亿信达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11 11:35
高管减持计划 - 财务总监余美玲计划减持不超过41,25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38%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4日至2025年11月3日 [1] - 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股份来源为非交易过户的无限售流通股 [2] - 截至公告日,余美玲直接持有16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952% [2] 公司股权结构 - 余美玲持有股份来源包括2022年非交易过户股份和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2] - 公司于2020年4月7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3,338万股新股,发行价27.79元/股 [2]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92,763.02万元,净额84,077.44万元 [3] - 募集资金用于长沙铜官油库建设、智慧油联平台和零售网点扩张项目 [3] - 发行费用合计8,685.58万元,其中承销保荐费用5,399.51万元 [3] 历史分红情况 - 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股现金红利0.5元,每股转增股份0.3股 [3]
向全球输出创新,东阳光药有望成为中国创新药新样本
经济网· 2025-07-11 11:32
上市计划与模式创新 - 公司计划于8月7日以股票代码"06887"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可能成为首单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的案例 [1] - 招股书展示了公司在技术、国际化与政策体系下的实质进展,而非单纯企业宣传 [1] 核心产品与市场地位 - 可威(磷酸奥司他韦)为公司核心产品,2024年占据全国54.8%市场份额,销售额稳居第一 [2] - 可威颗粒填补国内儿童流感剂型空白,源自2006年罗氏授权后的本土化创新 [2] 业务转型与收入结构 - 慢病治疗药物收入占比从2022年13.6%提升至2024年26.6%,显示"去流感依赖"战略成效 [4] - 公司从单一爆款药企向多元化创新型制药企业转型 [4] 研发能力与创新管线 - 公司构建中国第一梯队研发能力,包括AI驱动模型、化学药/生物药全生命周期平台及小核酸/ADC等先进技术 [6] - 当前拥有150款获批药物、100款在研药物,中国市场3款1类创新药上市、1款申请上市 [7] - 重点管线覆盖感染(如丙肝SVR12达99.5%)、慢病(糖尿病、NASH)、肿瘤(AML、食管癌)等领域 [7] 国际化战略与合作 - 2024年与英国Apollo签署HEC88473授权协议,交易金额达9.38亿美元,跻身行业前列 [8] - 海外销售网络覆盖8国,多款产品市占率第一,拥有70余个品种250多个海外仿制药批文 [8] - 有望成为首家豁免3期临床试验在美国上市甘精胰岛素类似药的中国企业 [8] 政策协同与行业定位 - 公司"全链条创新能力"(AI研发、国际认证、BD合作)与政策形成强关联,成为创新药全球化先行者 [9] - 计划与东阳光长江药业整合,强化研发-生产-商业化协同效应,目标2025年登陆港交所 [11] - 行业普遍面临创新乏力时,公司转型成功并反向输出创新,被视为中国创新药新样本 [11]
“牛市旗手”们集体回购释放什么信号?真金白银入场,国泰海通证券回购6751.68万股支付12.1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1 11:30
2025 年以来,券商回购增持贯穿始终。7月9日,国泰海通宣布完成A股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股份6751.68万股,占公司 总股本的0.3830%,实际支付金额达到12.11亿元。回溯4月份,券商回购潮在中央汇金稳市举措带动下集中爆发。彼时,为 应对市场波动,中央汇金发挥类 "平准基金" 作用,积极增持 ETF 及 A 股,释放强烈稳市信号,推动超 240 家上市公司密 集发布回购方案,环比增长超5倍。 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国泰海通、财通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回购金额从数千万元到数十亿 元不等。 具体来看,东方证券7月3日披露回购进展公告,累计回购A股股份2670.31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31%,已支付的总金额为人民币2.5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 | 2025年5月6日 | | --- | --- | | 回购方案实施期限 | 2025年5月6日~2025年8月5日 | | 预计回购金额 | 2.5亿元 5亿元 | | 回购用途 | □减少注册资本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 | | □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 | | | √为维护公司价值及 ...
A股稀土概念股爆发,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华宏科技等多股涨停。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双双宣布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
快讯· 2025-07-11 11:29
A股稀土概念股爆发,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华宏科技等多股涨停。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双 双宣布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 ...
上半年净利润翻倍,药明康德港股绩后大涨13%!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1.4%!如何理性看待创新药估值?
新浪财经· 2025-07-11 11:27
港股创新药及CXO板块表现 - 今日港股创新药板块集体上涨,CXO龙头药明康德业绩发布后股价涨超13%,带动CXO板块强势大涨 [1]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1.4%,成交额突破16亿元,近60日资金净流入超50亿元,规模达87.8亿元领跑同类 [1] - 成分股中凯莱英涨超15%,药明合联涨超11%,药明生物涨超5%,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涨幅超2% [3] 药明康德2025H1业绩 -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0.64%,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24% [3] - 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3.15亿元,同比增长44.43% [3] - 扣非净利润55.82亿元,同比增长26.47% [3] 行业景气度与机构观点 - 方正证券认为创新药BD浪潮下,CXO及生命科学上游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美降息预期将加速临床前CRO业绩 [4] - 广发证券指出CDMO行业已触底回升,2025年业绩确定性较强,临床及临床前CRO有望向上 [4][5] - 中国创新药研发数量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底累计原创新药3575个,超越美国 [5] 创新药出海与价值重估 - 2024年全球超5000万美元首付款BD合作中,中国占比超30%,验证临床竞争力 [6] - MSCI中国医疗指数2025年初至今上涨41.4%,跑赢MSCI中国指数25.2%,需理性看待估值攀升 [4] - 广发证券强调BD出海是价值重估催化剂,未来需聚焦全球最优临床价值兑现 [6] 政策与支付空间 - 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商保纳入制度框架 [7] - 2024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9773亿元(+8.2%),赔付额3848亿元,政策助力下赔付率有望提升 [7] - 商保创新药目录预计10-11月落地,采用价格协商机制,长期打开支付空间 [7]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征 - 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占比72%,龙头集中 [8] - 创新药权重占比85%,2025上半年涨幅62.78%,领跑港股医药指数 [8] - 支持T+0交易,成分股包括信达生物(11.85%)、药明生物(9.82%)、石药集团(9.22%)等 [8]
药明康德上半年净利润预计翻倍!创新药ETF(515120)一度涨超2%,冲击4连阳
新浪财经· 2025-07-11 11:27
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11日早盘A股创新药概念延续强势,博腾股份、常山药业涨超15%,药明康德涨近9%,凯莱英、广生堂、益方生物等多股涨超5% [1] - 港股创新药板块盘初走高,凯莱英涨超10%,药明康德涨超9%,昭衍新药涨超7%,康龙化成、药明生物涨超4% [1] - 创新药ETF(515120)一度涨超2%,冲击4连阳,近10个交易日有8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达3.17亿元 [2]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涨超1%,成交额快速突破40亿元居全市场医药类ETF第一,近1周日均成交66.87亿元 [2] - 医疗ETF龙头(560260)涨超2%,医药卫生ETF(159938)涨超1%,成份股均包含药明康德等创新药龙头 [2] 公司业绩 - 药明康德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约207.99亿元同比增长约20.64%,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4.24% [1] - 药明康德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5.61亿元同比增长约101.92% [1]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 [1] - 2025年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将同步进行 [1] 行业趋势 - 中国企业研发的原创新药数量累计达到3575个已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2] - 2024年全球超5000万美元首付款的BD合作中超30%来自中国 [2] - 创新药发展进入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期,全球制药巨头对中国创新药认可度不断提升 [2] - 创新药板块进入震荡修复行情,中国创新药出海产业趋势明显 [3] - ADC、双抗等核心优势赛道值得关注,同时器械出海、脑机接口、AI+医疗等投资机会显现 [3] ETF产品 - 创新药ETF(515120)紧密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涵盖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企业 [4]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紧密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支持T+0交易,最新规模达134.32亿元居全市场港股医药类ETF第一 [4] - 医疗ETF龙头(560260)紧密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聚焦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等领域 [4] - 医药卫生ETF(159938)紧密跟踪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涵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 [4]
A股稀土永磁概念持续走高,奔朗新材30cm涨停,三川智慧、久吾高科双双20cm涨停,北方稀土、中色股份、华宏科技、包钢股份等多股涨停,九菱科技涨超17%,中科磁业、西磁科技等个股跟涨。日前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宣布上调稀土价格,有望进一步缩小国内国外稀土价差,提振营收。
快讯· 2025-07-11 11:22
A股稀土永磁概念持续走高,奔朗新材30cm涨停,三川智慧、久吾高科双双20cm涨停,北方稀土、中 色股份、华宏科技、包钢股份等多股涨停,九菱科技涨超17%,中科磁业、西磁科技等个股跟涨。日前 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宣布上调稀土价格,有望进一步缩小国内国外稀土价差,提振营收。 ...
净利预增超100%,2200亿药明康德涨停!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放量涨1.49%!
新浪基金· 2025-07-11 11:22
医疗板块市场表现 - 7月11日早盘医疗板块走强,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场内涨幅达1.49%,成交额超5.6亿元 [1] - CXO概念领涨,药明康德(市值2200亿元)涨停,凯莱英触及涨停板,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跟涨 [1] - 医疗ETF分时数据显示盘中最高价0.340元,较前日上涨0.005元(1.49%),成交量达1.79万手 [2] 药明康德业绩驱动 - 药明康德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营收约207.99亿元(同比+20.64%),归母净利润约85.61亿元(同比+101.92%) [2] - 业绩高增长主要源于创新药研发服务需求提升及运营效率改善 [2]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医保局同步推进2025年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与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 [3] -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2025年流动性预期乐观叠加AI技术突破,创新药为代表的医药科技类资产更具配置价值 [3] - CXO行业受益于创新药投融资环境改善,CRO及科研上游企业订单边际改善显著 [3] 投资工具与标的 - 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覆盖6只CXO龙头股,与AI医疗关联度高 [3] - 药ETF(562050)覆盖化学药、生物药、中药三大领域,不含医疗服务和CXO板块 [3] 技术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部分医疗成分股呈现强势上涨趋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