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风向标 | *ST节能(000820)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9家

新浪财经· 2025-08-02 09:09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01日共有9个机构投资者持有*ST节能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3 6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5 83%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璟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3只信托计划 [1] - 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0 27个百分点 [1] 股东结构变化 -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从上一季度的56 10%降至55 83%显示小幅减持趋势 [1] -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持盈88号聚宝盆30号两只信托计划持有公司股份 [1]
估值超350亿,星巴克中国确认要卖了
36氪· 2025-08-02 08:32
星巴克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表现 - 咖啡门店业务营收89.18亿美元(不含非咖啡门店收入5.38亿美元),略超市场预期 [2] - 全球新开1151家自营门店驱动增量收入9.27亿美元 [2] - 北美市场收入69.27亿美元(占比73%),同比微增1.6% [2] - 中国市场营收7.90亿美元(占比8%),同比增长8%,门店新增522家 [2] - 中国同店销售额止跌回升,同比增长2%,同店销量增长6% [2] 星巴克中国市场历史与现状 - 2017年全资直营后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达12%,份额峰值42% [3][4] - 当前中国门店7828家(占全球20%),但收入贡献降至8% [2][4] - 市场份额从42%下滑至2024年14%,瑞幸同期营收达123.59亿元(约2.5倍星巴克中国) [4][5] - 单店年收入对比:星巴克73万元 vs 瑞幸54万元(汇率换算后) [8] 竞争格局与消费范式变迁 - 瑞幸改写行业定义:从"第三空间"转向便捷/平价/功能化 [5][10] - 星巴克通过调价(大杯平均降5元至23元)和外卖权益让利应对竞争 [8][9] - 消费锚点从"场景/品牌"转向"功能/产品",星巴克需重新定位"第三空间"价值 [10][11] 星巴克中国战略调整 - 试点"自习室"模式强化空间属性,边际成本接近零但提升品牌温度 [12][13][14] - 开放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高瓴/凯雷/华润等20家机构),寻求数字化/本土化支持 [15][16] - 直营模式限制下沉速度,需解决O2O运营/加盟扩张/产品创新短板 [17] 市场估值与行业地位变化 - 星巴克中国估值50-60亿美元(占全球市值5%),低于营收和固定资产占比 [18] - 高端商场不再优先提供租金补贴或排他协议,面临新茶饮品牌分流压力 [18][19] - 需在消费理性化趋势下平衡"美式理念"与本土化需求(如14薪福利) [17][19]
【财经早报】000408,拟每10股派10元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2 08:30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并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2] - 国家发改委将于10月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全年累计下达3000亿元 [2] - 财政部恢复对8月8日后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 [2] 税收政策 - 境外投资者可选择按再投资额的10%或税收协定规定的更低比例计算税收抵免额度,选定后5年内不得变更 [3] - 财政部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将持续强化隐性债务查处问责力度 [4]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上海市计划至2025年底新建不少于5个大型算力中心,智算规模争取达到100 EFLOPS以上 [4] - 上海市将在产业园区、科研院所、高校等完成不少于5个边缘智算节点建设 [4] 上市公司业绩 - 九号公司上半年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拟每10份派发现金红利4.23元 [5] - 海康威视上半年营收418.18亿元同比增长1.48%,净利润56.57亿元同比增长11.71%,创新业务收入117.66亿元占比28.14% [5] - 藏格矿业上半年营收16.78亿元同比下降4.74%,净利润18.00亿元同比增长38.80%,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 [5] - 芯原股份预计第二季度营收约5.84亿元环比增长49.90%,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 [5] 公司动态 - 石化机械独立董事周京平涉嫌严重职务违法被调查,不影响公司经营 [6] - 晶合集成正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变 [6] - 比亚迪7月汽车销量344296辆,1-7月累计销量249万辆同比增长27% [6] - 中油工程子公司中标伊拉克海水输送管道项目,金额25.24亿美元 [7] - *ST亚振拟5544.9万元收购广西锆业51%股权,上半年预亏3300-3950万元 [7] - 弘信电子子公司拟128亿元投资建设燧弘庆阳绿色智能数字基础设施项目 [8] - 中国神华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资产 [8] 行业研究 - 中信建投建议关注海外算力链、创新药、风电、军工等高景气成长方向 [8] - 国产算力和AI应用、高端制造机器人、固态电池等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8] - 政策层面需关注行业去产能落地情况 [8]
香港交易所优化新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并就持续公众持股量的建议展开进一步咨询
证券时报· 2025-08-02 07:53
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改革建议 - 联交所收到1,253份非重复回应意见,采纳咨询文件中大部分建议并略作修订[2] - 改革目标包括提升新股定价及分配机制稳健性,平衡本地及国际投资者需求,为发行人提供更大灵活性与确定性[2] - 建簿配售部分最低分配比例由原建议50%下调至40%[2] - 公开认购部分引入机制A和机制B两种选项:机制A下最大回拨百分比由20%上调至35%,机制B下最大百分比由50%上调至60%[2] - 保留基石投资六个月禁售期规定,不实施上调定价灵活性机制[2] - 新规定将于2025年8月4日生效[3] 初始公众持股量及自由流通量规定 - 非中国内地注册成立发行人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为25%或上市时规定的较低百分比[4] - 无其他上市股份的H股发行人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需达6亿港元市值[4] - A+H发行人需满足10%公众持股量或达30亿港元市值,自由流通量需达5%及5,000万港元或6亿港元市值[4] - 联交所保留酌情豁免权[4] 持续公众持股量建议 - 现行规定要求维持上市时公众持股量百分比,建议新增替代门槛:10亿港元市值及10%公众持股量[7] - 建议规定公众持股量不足时需恢复并刊发公告,且不得采取进一步降低公众持股量的行动[7] - 建议不会仅因公众持股量不足而停牌,但严重不足将加股票标记,18个月内未恢复可除牌[7] - 需在月度报告和年报中确认公众持股量充足并作额外披露[7] - 公众咨询期至2025年10月1日结束[8]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 A股股份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2 07:13
回购股份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4年8月16日通过董事会决议,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89.71元/股,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回购价格调整 - 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回购价格上限从89.71元/股调整为89.31元/股 [2]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回购价格上限进一步从89.31元/股调整为88.72元/股 [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A股股份1,832,421股,占总股本的0.79%,最高成交价63.58元/股,最低成交价49.25元/股,成交总金额1.039亿元 [3] - 2025年7月公司未实施回购 [3] 合规性说明 - 回购股份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既定方案 [4]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万国黄金集团涨近7% 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21%至136%
智通财经· 2025-08-02 04:33
公司业绩 - 万国黄金集团预计上半年归属于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长121%至136%,达到5.6亿至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54亿元人民币 [1] - 利润增长主要由于黄金产品销售量及价格上升 [1] 业务合作 - 万国黄金集团附属公司金岭矿业与紫金矿冶订立选矿技术服务合同 [1] - 金岭矿业与紫金工程订立扩建可行性研究合同 [1] 股价表现 - 万国黄金集团(03939)股价涨6.9%,报30.2港元 [2] - 成交额达1.29亿港元 [2]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4:15
回购A股股份进展 - 公司于2024年12月24日通过回购A股股份方案,计划以不低于人民币60,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00,000万元的总金额,且不超过人民币45元/股的价格回购A股股份用于注销注册资本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A股股份11,596,555股,占总股本1.28%,最高价41.99元/股,最低价33.21元/股,累计使用资金418,467,145.15元(不含交易费用) [2] 回购H股股份进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29日通过H股回购一般授权,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以不高于回购日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5%的价格回购H股股份用于注销注册资本 [3] - 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在H股一般授权下进行任何回购操作 [4] 信息披露与后续安排 - 公司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持续披露回购进展 [4]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日,由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 [6]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4:08
回购方案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4年8月16日通过董事会决议,启动第二期A股回购计划,拟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上限初始设定为89.71元/股 [2]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具体方案已通过《回购报告书》披露 [2] 回购价格调整 - 因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回购价格上限从89.71元/股调整为89.31元/股 [3] - 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回购价格上限进一步从89.31元/股下调至88.72元/股 [3] 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A股1,832,421股,占总股本0.79%,成交总金额1.039亿元 [4] - 2025年7月未实施回购,历史成交价区间为49.25元/股至63.58元/股 [4] 合规性说明 - 回购行为符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公司既定方案要求 [5] - 公司承诺继续按监管规定推进回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ST景峰(000908)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207.8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03:58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ST景峰报收于6.01元,上涨0.17%,换手率1.67%,成交量14.73万手,成交金额8827.04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07.89万元,占比成交额25.01%,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041.84万元、占成交额23.13%,大单净流出166.05万元、占成交额1.88% [1] - 中单净流出1420.75万元、占成交额16.1%,小单净流入787.14万元、占成交额8.92% [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00亿元、同比减少0.46%,归属净利润1189.96万元,同比减少960.04% [1] - 扣非净利润1077.06万元,同比减少682.74%,流动比率0.242、速动比率0.188、资产负债率102.85% [1] 公司基本信息 - 湖南景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常德市,从事医药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87977.435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9000.12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杨栋 [1] 公司投资与知识产权 - 公司共对外投资2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条,专利信息3条,行政许可1个 [2]
微创医疗第一大股东易主
中国经营报· 2025-08-02 03:54
股东结构调整 - 微创医疗第一大股东大冢拟出售约2.91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从20.7%降至4.99% [3] - 交易对手包括上实资本旗下基金、We'Tron及管理层投资平台,We'Tron将成为新第一大股东持股26% [3][5][6] - 大冢表示出售是为实现中长期可持续增长并提升公司价值,剩余股份将作为战略持股 [3][6] 交易细节 - 迈泰克拟受让1.35亿股(占比7.3%),We'Tron受让1.35亿股,GoalCarol等受让2000万股 [5][6] - 上实资本为上海国资全资子公司,迈泰克99.9977%资金来自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 [6] - 微创医疗董事会称上实资本将助力公司核心业务拓展及潜在战略并购 [7] 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10.31亿美元(+9.6%),亏损2.69亿美元,经营现金净流出4966.9万美元 [8]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收入同比下降不超过4%,亏损不超过1.1亿美元 [8] - 截至2024年末现金7.13亿美元(较2023年缩水3亿),借贷总额15.97亿美元,资产负债率68.5% [8] 业务表现 - 2024年仅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业务盈利,手术机器人业务亏损9092.7万美元(同比收窄37.3%) [10][11] - 2025年上半年除手术机器人外其他主要业务收入均下降或增速放缓 [11] - 公司已分拆心脉医疗、心通医疗等5家子公司上市 [10] 对赌协议 - 2024年融资协议要求2025年全年亏损不超过5500万美元,2026年全年净利润不少于9000万美元 [9][10] - 微创心律管理有限公司若未能在2025年7月17日前上市或市值不足15亿美元将面临赎回风险 [11] - 2025年7月16日宣布重组心律管理业务与心通医疗合并,存在不确定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