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依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主要围绕比依股份的调研情况展开,分析其2025年上半年经营表现、各区域市场占比、业务拓展及未来规划等,虽上半年面临挑战但收获颇丰,随着各项工作推进有望提升硬实力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比依股份,所属家电行业,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是财务总监金小红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公开电话会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1.57亿元,同比增长34.53%,净利润5371.22万元,同比下降21.04%,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家电赛道竞争激烈,公司积极布局,产能、研发、销售均有进展 [24] - 欧洲市场占比约59%,亚洲约20%,北美约11%,其余地区较分散 [25] - 咖啡机有小米胶囊、意式半自动及自有品牌露茉的咖啡机,已接入sharkninja订单,期待明年表现 [25] - 公司目前专注主营产品深耕,以AI扫地机器人和AR眼镜为支线产品,收并购需契机 [25]
北方国际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38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对象为北方国际,所属行业是工程建设,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纪巍,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单钧,独立董事宋东升,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倪静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包括投资者网上提问、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投资者询问公司签约及在建项目进展、是否延期及完工收益时间,公司回复详见2025年半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三、主营业务分析” [24] - 投资者询问定向增发股票程序进展、通过深交所审核时间及定价模式能否改变,公司表示2025年7月3日申请文件获深交所受理,8月7日答复审核问询函,尚需通过深交所审核并经证监会同意注册,方案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且不符合调整定价基准日情形 [25][26] - 投资者提及8月25日A股成交额高但北方国际股票连续阴跌,公司称股票价格受多因素影响,短期波动不能反映长期价值,公司经营稳健,董事会及管理层将提升经营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回报股东 [26] - 投资者询问公司在俄乌冲突停火战后重建能做的工作、优势及准备,公司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践行者,在国际工程承包和清洁能源方面经验丰富,具备全链条能力,重视市场开拓,密切跟踪并评估潜在合作机会 [27] - 投资者询问上半年业绩下滑原因,公司称受焦煤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对利润有压力,但整体经营稳健,将推动海外重点市场拓展提升效益 [29] - 投资者预估第三季度和全年业绩,公司表示经营稳健有序,管理层将提升质量和盈利能力,按要求做好信息披露,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30]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参与中兵重组,公司称截至目前未接到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相关通知 [31] - 投资者询问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上半年发电量,公司称发电2.15亿度,较去年同期增加28% [32] - 投资者询问波黑光伏项目收益,公司称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9.68%,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17.74%,投资回收期为8.85年 [33] - 投资者询问公司正在开拓的重点市场,公司称以亚太、中东欧、中东、中亚等资源富集型且能发挥集团和北方协同优势的市场为重点,如印尼、克罗地亚、波黑、乌兹别克、阿联酋、埃及等 [34][35] - 投资者询问行业发展前景,公司称“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双碳”背景下绿色化、智能化成新要求,国际工程企业竞争专业化、国际化趋势明显,具备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能力的工程公司机会更多 [36]
敷尔佳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38
报告核心观点 - 敷尔佳销售渠道优化与产品价格梳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销售渠道逐渐回归健康,业绩逐步回暖,进展符合公司预期 [2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表现明确,各业务板块收入占比清晰,且第二季度业绩环比增长明显 [29][38] - 公司在业务合作、产品布局、股权结构等方面有具体情况,如与京东合作良好、有多个已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目前董监高和哈三联未减持股份等 [33][24][34]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敷尔佳,接待时间是2025年8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张立国、董事邓百娇、独立董事王孝先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有投资者网上提问、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已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个,产品为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液、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 [24] - 欢迎投资者来公司参观调研 [25] - 公司募投项目已全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已全部注销完毕 [26] -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3亿元,净利润2.30亿元,扣非净利润1.66亿元 [29] - 公司在售医疗器械产品有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等多种产品 [30] - 目前公司暂无回购计划 [31] - 2025年上半年度京东平台销售情况好,同比增长亮眼,得益于与京东加深合作 [33] - 目前哈三联尚未减持公司股份 [34]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为7752.94万股,占总股本的14.91% [35] - 医疗器械产品毛利率升高是因优化线下销售渠道,线下销售规模缩减致整体销售价格上涨 [36]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环比第一季度增长86.68% [38] - 公司上半年化妆品类收入6.25亿元,占比72.39%;医疗器械类收入2.38亿元,占比27.61% [39] - 公司目前有2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哈尔滨敷特佳经贸有限公司和上海敷尔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40] - 目前公司董监高尚未减持公司股份 [41] - 在研项目具体情况及进展参见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第三节内容 [42] - 公司自有资金储备充足,目前暂无融资计划 [44]
和顺科技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29
分组1: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和顺科技,所属行业是塑料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吴学友,碳纤维负责人修磊,证券事务代表俞晓露 [16] 分组2: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博时基金、宝盈基金、西部利得基金等,类型有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其它等 [17] 分组3:主要内容资料 2025年半年度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27.93%,归母净利润 - 1431.34万元,同比下降153.36%,扣非后净利润 - 1612.63万元,同比下降67.79% [22] - 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亏损额逐季减少,随着新投产项目产能释放和产品结构优化,各季度业绩环比好转,后续将加大研发、调整产品结构改善经营 [22] 各产品营收占比 - 有色光电基膜营业收入占比45.46%,透明膜营收占比42.62%,其他功能膜营收占比10.84% [22] - 功能膜收入占比变化是整体营收突破与业务战略优化结果,早年太阳能背板膜转向窗膜领域,窗膜业务将构建新增长曲线 [23][24] 碳纤维项目 - 项目自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处于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关键阶段,进展顺利 [24] 碳纤维工艺流程 - 先以丙烯腈等制纺丝原液,纺丝得聚丙烯腈原丝,经预氧化、碳化、后处理制成碳纤维,再加工成制品 [24]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 - 应用领域放宽,渗透至民用航空、3C数码产品、低空飞行器、赛车等领域,为产业打开增量市场 [24] 公司竞争力 - 以技术研发为核心,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持续创新扩充产品系列,依托设备改造、工艺配方能力生产差异化产品 [25] - 有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产品稳定,积累广泛客户群体,坚持“差异化、功能性”模式,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替代进口 [25]
普利特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新能源业务改善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在机器人领域和LCP业务也有进展 [24][2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普利特所属行业是塑料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会秘书蔡青副总经理李宏等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有信达证券申万宏源国投证券中金南方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嘉实基金等众多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寿险公司信托公司等 [17][18]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近期基本情况和未来战略规划 [2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营业总收入408,977.86万元同比增加9.06%营业利润22,526.72万元同比增加52.46%利润总额22,540.60万元同比增加5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29.14万元同比增加43.94%主要因改性材料业务订单饱满新增产能释放非汽车业务市场突破新能源业务改善 [24] - 新能源业务上半年触底反弹未来海外布局加速钠离子电池发展半固态电池交付新增方型产线产能供不应求将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4] - 公司作为改性材料行业龙头材料应用于多数国内外主机厂积极布局改性PEEK等材料在机器人领域应用部分材料已批量供应工业机器人未来重点推进在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应用 [25] - LCP薄膜壁垒体现在需特定性能树脂设备工艺需改造更新下游客户验证过程长公司已完成各领域客户验证工作 [26] - LCP纤维业务利用在头部通讯类客户高频PCB硬板开发经验与其他客户对接产品已送样高速覆铜板客户若有突破将利用成本优势获应用市场 [26] - LCP薄膜产品在6G等领域有广泛需求已在低轨卫星智能家居等领域批量交付在通信领域与知名头部客户验证顺利预计今年批量化交货在脑机接口领域与海外客户共同开发验证并对接国内客户认证通过量产将对业绩有积极影响 [26][27]
茶花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部分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茶花股份,所属行业为塑料制品,接待时间是2025年8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总经理陈友梅等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参与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以打造良好基本面为根本,提升经营质效和核心竞争力 [2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强产品“出海”战略,重点拓展东南亚区域市场,围绕MR. D.I.Y开展营销活动,出口销售业务快速增长 [23] - 公司注重员工队伍建设,未来将优化内部培训和人才招聘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23] - 公司在家居塑料业务坚持渠道拓宽等战略,推进营销渠道建设并拓展东南亚市场,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开局良好 [23][24] - 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25 - 2027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将按相关要求实施利润分配政策 [24]
奥普特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20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奥普特,所属行业是仪器仪表,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卢盛林、副总经理卢治临、董事会秘书许学亮、财务总监叶建平、独立董事陈桂林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为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所有投资者),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国际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项目,组建全球服务团队,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举办全球生态伙伴大会,推进海外标品替代进程,打造本土化销售和服务体系,在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地拓展业务 [24] - 利润和业绩方面,公司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5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在保持营收增长时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营收增长率,目前经营情况良好,对完成年度目标有信心,在订单储备等方面按计划推进为业绩达标提供支撑 [24][25] - 新收购公司布局方面,并表子公司东莞泰莱与现有业务深度融合,结合视觉与精密传动技术推动“视觉 + 运动”协同销售,机器人关节模组产品在送样,未来会加大投入人形机器人相关市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AI + 视觉 + 传感 + 运动”产品线 [26] - 业绩增长点方面,“AI + 视觉 + 传感 + 运动”产品线在3C等行业深耕,提升工业AI技术水平拓展应用场景并落地,加速机器视觉产品标准化进程,加大海外市场投入 [28] - 匹配工业相机龙头方面,公司加大工业相机产品研发投入和团队扩充,进行技术创新与突破,通过生态合作模式推进工业相机等标准产品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 [28] - 机器人领域计划方面,公司未来在该领域高投入高标准,扩充团队引进人才,加大研发预算聚焦核心传感产品自主研发设计,深化与生态伙伴合作开发产品与解决方案 [29]
隆鑫通用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20
报告核心观点 - 隆鑫通用重视股东回报,拟在符合条件时开展中期分红;自主品牌战略推进顺利,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各业务板块发展良好,在国内外市场均有积极进展;割草机器人产品预计年内完成量产准备;未来将适时推出员工激励计划 [24][25][27] 各部分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隆鑫通用,所属行业是交运设备,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有投资者和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分红方面,2024年公司派发现金红利8.21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3.26%,股东大会已授权董事会制定2025年度中期分红方案,拟在符合条件时开展中期分红 [25] - 销售与售后方面,公司构建“极”服务体系,7月上线无极机车官方APP;以马来西亚为战略支点开拓东南亚市场 [26][27] - 自主品牌方面,推进顺利,形成无极VOGE高端摩托车、隆鑫LONCIN非道路运动机车两大自主品牌,报告期内高端自主品牌收入23.34亿元,同比增长42.43%,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约24%,传统业务自主品牌也保持较好增速 [27] - 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无极系列产品出口销售收入11.90亿元,同比增长83.31%,主要系欧洲市场收入增长,在欧洲主要摩托车市场西班牙、意大利等核心市场终端销售排行榜进入前十,市占率超5% [28] - 发动机方面,依托强大研发能力,KEV250A、KEN460等新品成功量产,完善发动机矩阵,具备综合竞争力 [29][30] - 三轮车业务方面,销售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38.68%,出口销售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87.57%;国内经销商超1000家,一、二线城市覆盖率90%,积极拓展乡镇市场;海外市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化布局深化 [31] - 割草机器人方面,采用纯视觉方案和自研3D视觉汽车智驾级算法方案,具备多种功能,目前未大规模销售,预计年内完成量产准备 [32] - 对于出口排名被超越,公司恭喜大长江集团,坚定走自主品牌发展道路,助力中国摩托车产业升级 [34] - 激励计划方面,新一届董事会及管理层重视员工激励,未来将适时推出激励计划 [35]
亿道信息分析师会议-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20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亿道信息 [16] - 接待时间是2025-08-26 [16]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张治宇、董事兼总经理刘远贵、董事兼财务负责人陈粮、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乔敏洋、独立董事林国辉、保荐代表人张勇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是通过东方财富路演平台参与亿道信息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17] - 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7] 主要内容资料 - 2025年上半年加固智能行业终端业务增长显著,得益于全球特定行业需求释放、产品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与销售渠道拓展、引入重要新客户,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346.00万元,同比增长24.71% [22] - 公司继续夯实原有研发工作,加大定制化开发力度,研发项目和新申请专利数量增加,推出多项突破性研发成果,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带来增量收入;2024年1月成立亿道研究院,联合多方推动前沿科技研究开发 [23][24] - 公司回购计划正有序推进,将根据市场和公司情况积极推进股份回购并及时披露信息 [24]
多氟多分析师会议:调研日期-20250826
洞见研报· 2025-08-26 23:19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多氟多,所属行业是化学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彭超、证券部部长王蓓、投关负责人郭瑞宽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众多,包括长江证券股份、天风证券股份等证券公司,北京禹田等资产管理公司,比亚迪股份等其它类型公司,博裕资本等投资公司,德邦等基金管理公司,光大理财等其它金融公司,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等证券研究所,长江养老保险股份等寿险公司,中信建投(国际)金融控股等金融控股集团,中国证券报等其它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 [17][18][19][20][21] 主要内容资料 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28亿元,同比下降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16.55%;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 [26] - 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主营产品产销量提升但价格低位运行,导致盈利能力降低,未来将通过扩展市场等方式降本增效、提高附加值和盈利能力 [26] 交流互动环节 - 上半年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新能源电池营收占比分别为30.39%、5.55%、34.97%、25.30%,氟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电池对毛利的贡献分别为8.62%、19.53%、9.74% [26] - 上半年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在2.3 - 2.4万吨左右,预计全年出货量在5万吨左右,上半年价格波动大,毛利率在15% - 20%左右 [26][27] - 六氟磷酸锂价格变动主要由原材料成本驱动,尚未出现需求主导的可持续上涨行情,下半年盈利能力预计回升,具体幅度取决于原材料价格和下游需求 [28] - 采购碳酸锂采用现货、期货结合模式,依据市场价格灵活调整策略,价格下降增加储备,上涨放缓采购 [28] - 电池版块上半年出货3.2GWh左右,下半年预计提升约50%,全年预计达8.5GWh左右,7月“氟芯”大圆柱电池单月出货880万多支,预计8月超1000万支,未来扩产有望加速,产能释放将显著改善业绩 [28][29] - 固态电池聚焦聚合物、硫化物等多元材料路线,与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未大规模产业化,研发重点是优化材料性能和降低成本,将适时启动产业化布局 [29] - 硼同位素产品应用于原子能、医疗健康和半导体等领域,利润率高于传统化工行业,山东子公司有100吨产能,本部规划1000吨产能,一期200吨在建,当前对利润贡献小,未来有望成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 [29][30] - 电子信息材料受光伏行业低迷影响,价格倒挂、产能利用率低,收缩光伏业务,拓展半导体及芯片客户,产品获国内主流客户认可,虽当前营收利润贡献小,但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将深耕半导体材料领域 [30] - 公司实行差异化预收款政策,主要集中在电池业务版块,锁定客户保障供应,六氟磷酸锂预付款面向海外长期订单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