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利纠纷
icon
搜索文档
惠而浦在专利纠纷中起诉阻止三星和LG微波炉进口
华尔街见闻· 2025-11-19 07:51
惠而浦 周二要求美国贸易机构阻止进口和销售韩国等竞争对手生产的微波炉,称这些微波炉抄袭了惠 而浦的专利技术。惠而浦向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诉,旨在保护这家总 部位于密歇根州本顿港的公司的一个重要市场。惠而浦称,韩国竞争对手三星和 LG等侵犯了其五 项"低调微波炉罩组合产品"(LP-MHC)专利。申诉书称:"惠而浦创造了LP-MHC产品类别,在拟议被 告开始其非法行为之前,惠而浦是美国LP-MHC的唯一供应商。" ...
苹果(AAPL.US)深陷与麦斯莫医疗(MASI.US)专利拉锯战:Apple Watch进口禁令或被重新审查
智通财经网· 2025-11-17 19:27
专利纠纷与法律调查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启动新程序,调查苹果最新款手表进口是否应因与麦斯莫医疗的专利纠纷而被禁止 [1] - 调查旨在确定苹果手表是否仍侵犯麦斯莫医疗的血氧测量技术专利,预计六个月内完成 [1] - 苹果手表经过重新设计以规避该委员会此前发布的进口禁令 [1] 公司立场与法律裁决 - 苹果表示麦斯莫医疗的诉讼毫无根据,旨在阻止其手表血氧检测功能推出,并指控麦斯莫医疗抄袭苹果手表设计 [1] - 加利福尼亚州一家联邦法院陪审团裁定苹果侵犯麦斯莫医疗一项专利,判给麦斯莫医疗6.34亿美元赔偿金 [1] - 202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发现专利被侵犯后,禁止了苹果Series 9和Ultra 2智能手表的进口 [1] 技术规避与软件更新 - 苹果通过移除血氧检测技术以避免进口禁令影响 [1] - 苹果公司通过iPhone和Apple Watch软件更新为部分Series 9、Series 10和Ultra 2用户推出重新设计的"血氧"功能 [2] - 此次软件更新是在获得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批准后启用的 [2] 诉讼与反诉进展 - 麦斯莫医疗对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允许苹果进口带血氧功能手表的决定提起诉讼 [2] - 2023年,加利福尼亚州一名法官宣布麦斯莫医疗针对苹果的商业机密案为"无效判决",因陪审团未能达成一致裁决 [2] - 去年,在特拉华州,苹果在针对麦斯莫医疗的反诉中获得250美元的胜诉金额,因麦斯莫医疗智能手表被指控侵犯苹果两项设计专利 [2]
Apple Watch 血氧检测相关技术侵权苹果被判赔偿6.34 亿美元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12:05
案件判决核心 - 美国加州联邦陪审团裁定苹果Apple Watch血氧检测技术侵犯Masimo专利,涉及运动模式与心率通知功能 [1] - 苹果公司需向Masimo支付约6.34亿美元赔偿金 [1] - 苹果公司对判决结果表示异议并将提起上诉 [1] - Masimo声明称此裁定是保护自身创新成果与知识产权的重要胜利 [1] 案件背景与历史 - Masimo指控苹果挖走其核心员工并盗用脉搏血氧检测技术用于Apple Watch [3] - 202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苹果侵权,下令禁止进口Apple Watch Series 9和Ultra 2两款产品 [3] - 为规避进口禁令,苹果曾暂时移除产品中的血氧检测功能,直至2024年8月推出经批准的更新版本 [3] 当前法律程序进展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将启动新程序,核查苹果更新后的手表是否仍需受进口禁令约束 [3] - Masimo针对海关批准决定的诉讼尚未审结 [3] - 苹果已就此前的进口禁令向联邦上诉法院提起挑战 [3] 双方过往法律交锋 - 2023年Masimo在加州对苹果提起的商业机密诉讼因陪审团未能达成一致而审判无效 [3] - 2024年特拉华州诉讼中,苹果就两项设计专利指控获得对Masimo的250美元象征性判决 [3]
US trade tribunal to consider new Apple Watch import ban
Reuters· 2025-11-15 02:26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新程序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于周五启动新程序,以确定苹果公司更新的Apple Watch进口是否应被禁止 [1] - 新程序是苹果公司与医疗技术公司之间专利纠纷的一部分 [1]
曾经躺赚的“非洲手机之王”,为什么突然不“香”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5 21:27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创始人竺兆江曾为波导手机华北区首席代表,于2006年带领团队在香港成立传音科技 [5] - 公司避开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选择尚处功能机时代、竞争格局和缓的非洲大陆作为主战场 [5] - 通过深肤色美颜技术、多卡多待、防汗防摔设计、超大音量扬声器等本土化创新功能迅速赢得非洲市场 [5] - 2017年公司超越三星,登顶非洲手机市场销量冠军,至2024年全球出货量达2.01亿台,占据非洲智能手机市场超40%份额,位居全球出货量第三 [7] - 公司于2019年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暴涨60%,创始人竺兆江在《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以155亿元身家位列第1796名 [7] 当前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495.4亿元,同比微降3.3%,但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近45%至21.5亿元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重回增长轨道达204.66亿元,同比增长22.60%,但净利润仍同比下降11.06%至9.35亿元 [4][13] - 公司整体毛利率降至19.5%,净利率从7.69%骤降至4.47%,加权平均ROE骤降至10.48%,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0个百分点 [12]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大增17.26%至21.39亿元,销售费用为38.82亿元,同比增长4.17% [13][1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4.66% [13] 市场竞争格局与挑战 - 小米、华为、OPPO、vivo等国内手机巨头正携供应链与价格优势加码非洲,猛烈蚕食公司赖以生存的100-200美元中低端市场 [9][12]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在非洲市场份额虽仍高达51%,但年增长率已放缓至6%,而小米市场份额为14%,年增长率高达32% [1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一度被小米、OPPO、vivo反超,跌出全球出货量前五,直至第三季度才凭借13.6%的同比增长艰难重回全球第四 [11][15] - 全球存储芯片涨价潮严重影响公司利润,主流DDR4 16G内存条价格从200多元飙升至突破500元,涨幅超过100%,存储芯片在中低端手机成本中占比约15%-25% [16] 专利纠纷与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华为向德国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诉公司侵犯一项图像滤波相关欧洲专利 [17] - 2019年公司曾因部分机型开机画面使用华为图片而被起诉,最终以赔偿华为2000万元告终 [17] - 截至2025年11月4日,公司股价较历史高点163.93元/股下跌超过50%,总市值回落至约838.96亿元,较1800亿元高光时刻蒸发近千亿元 [17][18] - 2025年9月公司股东一次减持套现达18.66亿元,2024年董监高薪酬总额净减少超2000万元 [20] - 公司正与顾问商讨赴港二次上市计划,目标融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约合71.85亿元人民币) [20] 战略转型与新业务拓展 - 公司加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大增17.26%至21.39亿元,试图以技术构建新护城河 [13][15] - 为摆脱对单一市场依赖,公司积极开拓南亚、拉美等新市场,并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 [15] - 公司将业务延伸至数码配件、家用电器及电摩领域,意图打造新增长曲线,但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为5.32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不足2% [15]
艾伯维子公司撤诉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专利案终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2 22:20
泽布替尼专利纠纷结果 - 百济神州与Pharmacyclics LLC就泽布替尼专利纠纷达成和解,双方共同向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提交协议自愿撤回诉讼,案件已做出终局处理[2] - 美国专利商标局作出最终书面决定,认定Pharmacyclics LLC的“803专利”全部权利无效,申诉方决定不对该决定提起上诉[2][5] - 此次和解标志着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的专利障碍彻底清除,该药物在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13亿美元,是首个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的国产创新药[2][4] 专利纠纷背景与过程 - 专利纠纷始于2023年6月,Pharmacyclics LLC(艾伯维全资子公司)凭借2020年6月才提交申请的“803专利”起诉百济神州,声称泽布替尼侵犯其专利权益[3][4][5] - 泽布替尼最早于2019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比“803专利”的申请时间早7个月[4][5] - 百济神州展开近两年反击,美国专利商标局最终认定“803专利”权利要求过于宽泛且缺乏创造性[5] 百济神州其他专利风险 - 百济神州面临另一项由艾伯维提起的诉讼,指控公司盗用其商业机密用于BTK降解剂项目(涉及化合物BGB-16673)[3][6] - 公司已提交动议要求完全驳回该诉讼,并表示将进行坚决辩护,化合物BGB-16673于今年7月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的优先药物认证[6] 中国药企海外知识产权风险 - 中国医药制造业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纠纷的比例为4.1%,在出海企业行业类型中排名第三[7] - 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涉外新立案专利诉讼案件共29起,均在美国,其中中国企业作为被告的案件为22起[7] - 今年3月艾伯维指控丹麦公司Genmab盗用其ADC药物商业秘密,该案涉及刚被Genmab收购的中国公司普方生物的资产Rina-S[7][8] 行业应对策略与进展 - 专业律师建议中国公司在出口产品或技术前进行自由运作检索分析和获取当地法律意见,以应对国际专利博弈[8] - 今年7月江苏发布了全国首个生物医药领域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引,为出海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系统性指导[9]
美股异动|安进股价连涨四天创新高 政策利好与投资扩张齐助力
新浪财经· 2025-10-02 06:48
股价表现 - 10月1日公司股价上涨5.78%,实现连续四天上涨,累计涨幅达10.07% [1] - 股价达到自2025年8月以来的新高 [1]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特朗普政府与辉瑞达成药品定价协议并寻求其他类似协议,为大型制药公司提供利好条件 [1] - 公司与百康就骨质疏松症药物专利纠纷达成和解,避免了潜在法律风险 [1]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宣布投资6.5亿美元扩展其在美国的制造能力,特别是波多黎各工厂 [1] - 该投资将大幅提升生物制品生产能力,并新增近750个就业岗位 [1]
苹果曲线恢复血氧功能,这家公司把美国海关给告了
凤凰网· 2025-08-21 07:04
专利纠纷与法律行动 - 健康科技公司Masimo起诉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 指控其非法允许苹果在Apple Watch上重新启用侵犯专利的血氧监测功能 [1] - Masimo与苹果存在专利纠纷 2023年指控苹果Apple Watch血氧监测技术侵权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苹果侵权并迫使暂停部分Apple Watch销售 [1] - 苹果于2024年8月14日宣布通过软件更新为美国用户恢复血氧监测功能 将计算过程转移至配对iPhone而非手表本身完成 [1] 行政程序争议 - Masimo指控CBP在8月1日内部咨询裁定中越权行事 未经通知或征求Masimo意见便推翻1月份决定 [1] - CBP政策通常要求此类裁定必须听取双方意见 但本次通过单方面裁定悄然推翻原决定 [1] - Masimo依据《行政程序法》和《第五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提出诉讼请求 [1] 法律救济措施 - Masimo请求法院发布临时限制令和初步禁令以阻止CBP 8月1日裁定的执行 [2] - 公司希望恢复1月份决定 该决定要求只有在血氧监测功能禁用状态下相关产品才可进口 且该决定经由苹果与Masimo双方参与程序作出 [2]
传音控股核心市场频遭专利诉讼围堵;环境管理议题拖累MSCI ESG评级表现
搜狐财经· 2025-08-18 18:27
专利诉讼风险 - 公司面临多起专利侵权诉讼 包括华为在慕尼黑起诉图像滤波技术侵权 NEC和JVC在巴西起诉视频编解码专利侵权 以及飞利浦和高通在印度起诉音频标准必要专利侵权[1][2] - 诉讼集中在公司核心海外市场 欧洲市场面临潜在禁售风险 印度和巴西等关键区域存在司法纠纷 公司99%收入来自海外新兴市场 202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2.01亿部市占率14% 非洲智能机市占率超40% 南亚和拉美市场出货量位居前列[2] - 公司通过和解协议化解部分风险 2024年第四季度与诺基亚达成和解 2025年1月与高通和解 2024年7月与飞利浦和解 但未披露和解金额细节[3] 知识产权管理 - 公司在采购 研发 销售环节嵌入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注重与产业方商业合作[2] - 实际诉讼情况表明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和应对机制仍存在欠缺[2] ESG环境表现 - MSCI ESG评级从CCC级提升至BB级 但仍低于小米和苹果的BBB级 环境表现是主要差距项[4] - 环境议题在公司ESG矩阵中被列为"不重要"梯队 碳排放管理和电子废弃物处理存在短板[4][5] - 2024年范围1和2碳排放总量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较2023年1.8万吨上升43.56% 每百万元营收碳排放从0.29吨增至0.38吨 上升31.03%[5] - 碳排放数据仅覆盖中国境内实体 海外制造工厂和销售网点未纳入核算 电子废弃物回收未披露处理量和转移去向等量化数据[5] 港交所上市合规 - 公司有意向在香港第二上市 需符合港交所气候披露新规要求[6] - 需构建全球生产基地排放追踪体系 完善供应链上下游排放数据收集机制 为分阶段披露价值链排放做准备[6] 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30亿元同比下降25.45% 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减少70%[6]
CureVac与辉瑞/BioNTech专利纠纷达成和解 葛兰素史克(GSK.US)获高额赔偿
智通财经· 2025-08-08 16:56
核心事件 - CureVac与辉瑞及BioNTech就mRNA疫苗专利纠纷达成和解 葛兰素史克将获得最高5亿美元资金及未来疫苗销售1%的版税收入 [1] - 和解协议与BioNTech拟以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的进程同步推进 [1] - 葛兰素史克将分两阶段获得资金:3.7亿美元预付款及收购完成后的1.3亿美元 [1] 资金与版税安排 - 葛兰素史克获得辉瑞-BioNTech在美国销售的流感、新冠及相关联合mRNA疫苗未来销售额1%的版税 [1] - 若BioNTech完成收购 葛兰素史克将额外获得美国以外市场未来销售额1%的版税 [1] - 此次和解源于新冠疫苗研发期间制药商之间的多起跨国专利诉讼 [1] 历史合作背景 - 葛兰素史克曾与CureVac合作开发新冠疫苗但未成功 去年重组合作关系 [1] - 葛兰素史克此前已承诺向CureVac支付最高14亿美元 以获得其mRNA流感和新冠疫苗全部权利 [1] 后续法律行动 - 尽管达成和解 葛兰素史克仍将继续对辉瑞及BioNTech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