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利共赢
icon
搜索文档
(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会开幕,中国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19:08
(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会开幕,中国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观察指出,在国际经贸秩序承压、不确定性加剧之际,中国以实际行动倡导开放合作,对世界经济与贸 易前景意义重大。 确定性,根植于超大规模市场。 确定性,来自坚持开放的决心。 开放,是进博会一以贯之的关键词。七年来,中国在这一场合宣布的多项重大开放举措已相继落地。 从主动扩大进口到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到自由贸易试验区持续升级,近年来中国始终担当力 挺开放的"行动派"。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 开放,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 "高水平开放的中国经济为外资企业创造了更公平、透明、便利的营商环境。"天丝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 官曾森鸿说,这为外企扎根中国、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前七届进博会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意向成交 额超5000亿美元。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题:进博会开幕,中国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中新社记者 尹倩芸 地缘冲突迭起、贸易壁垒高筑……当"确定性"成为全球稀缺品,5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上,中国以自身"确定性 ...
互利共赢仍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专家热评
第一财经· 2025-11-05 15:06
中美经贸领域"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特征十分突出。 中美经贸关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济纽带之一,其本质是建立在资源互补与市场共享基础上的互利 共赢关系。中美经贸领域"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特征十分突出。过去几年,由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 战,从关税摩擦到技术封锁,从供应链"脱钩"到市场准入限制,让以往作为双边关系"压舱石"的经贸往 来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双边经贸关系经历了剧烈的摩擦,给双方以及全球经贸发展都带来巨大的 挑战。因此,不仅中美,全球都在关注中美经贸未来的走向。通过中美双方团队在吉隆坡经贸磋商中达 成的相关共识与安排,更让我们看到那些支撑"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论据依旧坚挺且值得 重视。 总之,中美经贸关系绝非"零和博弈"。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说明,从宏观经济结构互补,到中观产业 链深度融合,再到微观消费市场相互依存,中美通过经贸合作,各自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红利,实现了真 正意义上的互利共赢。期待未来双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继续本着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则 谈下去,不断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让经贸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 ...
解放日报社论:进博会在风雨里越办越好 在变革中常办常新
解放日报· 2025-11-05 08:37
又到了"进博时间"。今天,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开幕,中国与世界如期再赴开放之约、 合作之约。 如同最初承诺的那样,进博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在世界 变乱交织的时候,年复一年的进博会,象征着一种恒常的力量。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开放举措,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庄重承诺。"中 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些年,外部风雨交加,脱钩断链的威胁始终不断,"小院高 墙"也屡见不鲜,但中国从未动摇自己的坚持,并且扎扎实实兑现着进博会上的一系列开放承诺。 ——热烈祝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是中国贡献世界的平台,也是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半个月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为"十五五"擘画了蓝图,今天开幕的第八届进博会无疑承担着特别的期许。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借进博会这个平台,中国将进一步提供超大市场 的确定性、开放合作的确定性、互利共赢的确定性,也将更为敏锐地捕捉产品、技术、服务等方方面面 的新变革新趋势,感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深度相嵌,更主动地开放市场、对接全球、放大 机遇,为"十五五 ...
共赴进博之约,共创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01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启幕。自2018年首届至今,这一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 展会,已从"一鸣惊人"的创新之举,成长为"万商云集"的年度之约。 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百年变局之下,世界需要一个"确定"的支点。党的二 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进博会正以中国的确定性承诺,回应 时代的深切叩问。 以中国大市场的"确定性"应对全球需求的"不确定性"。进博会,以其背后庞大而稳定的中国市场需求, 为各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的"避风港"与"动力源"。 看历史,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时期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各国企业通过进博会,不仅将产品销往中国,更深度融入 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这种基于市场规律的、可持续的经贸往来,为 应对全球需求"不确定性"提供了最稳定、最可靠的支撑。 看当下,本届进博会企业参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 保持第一。数据背后,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 ...
开放的中国:坚持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央视网· 2025-11-05 05:35
央视网消息: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 鲜明,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 口博览会将正式开幕。通过一组数据了解一下,本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眼之处?这些年我国进口贸易又发 生了哪些变化? 本届进博会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规模再创新高。 国家展方面,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6国将担任主宾国。 企业展方面,本届进博会继续设置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消费品、农食产 品、服务贸易等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 今年企业展展览面积超36.7万平方米,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 历史新高。 ·进口化妆品类,2018年我国进口化妆品20.4万吨,2024年已增至32.5万吨,相当于7座国家体育场"鸟 巢"钢结构的重量。 ·进口食品类,2018年我国进口肉类422万吨,到了2024年,已达到667万吨。 进口消费品规模不断扩大,表明国内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升级。 首发,将是今年进博会上亮眼的关键词。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 ...
中外对话丨“中国是动荡世界中一支确定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21:51
中新网北京11月4日电 题:中外对话 |"中国是动荡世界中一支确定的力量" 作者 张东方 陈天浩 巩微微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科技自立自 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互利共赢"……这些关键词引发全球热议,展示了中国未来 五年发展规划对全球的重要意义。 "十五五"规划建议释放哪些信号?五年规划将为世界带来什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盘古 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万喆和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前首席经济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实践 访问教授洛伦佐·科多尼奥(Lorenzo Codogno)在新一期《中外对话》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动荡世界中的确定力量:"十五五"规划传递积极信号 与"十四五"时期相比,"十五五"规划面临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专家认为, "十五五"规划传递出中 国积极应对挑战、坚定推进开放的明确信号。 科多尼奥指出,短期来看,中国经济内需仍显不足,而全球经济则面临严重失衡,欧洲缺乏投资,美国 缺乏储蓄。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十五五'规划提出扩大消费,是一项非常积极的举措。" 科多尼奥说。他进一步指 出,中国的五年规划越来 ...
【国际经济观察】别指望中美相争会有“渔翁”得利
搜狐财经· 2025-11-04 08:35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打贸易战没有赢家。20世纪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加剧全球经济大萧 条。今年以来,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持续拉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 降,消费者信心受挫,以至于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 多次预警,若贸易冲突持续,全球经济增速将出现明显下降。 中美经贸摩擦产生的冲击波绝非仅局限于两国之间。全球供应链的复杂联动性意味着任何主要环节的动 荡都会引发连锁反应。这些年,日本、印度、欧洲等第三方的一些人臆想能成为中美博弈的"渔翁"。但 是,全球供应链的复杂程度早已使"渔翁得利"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美两国已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 任何试图割裂的行为都会产生连锁反应。表面上的"受益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比如,短期订单转 移的"红利"极为脆弱,美国一些人随时可能以"原产地规则"或新的关税措施切断这些国家的获益渠道。 有分析指出,由于国际供应链中强烈的相互依存关系,第三国也间接参与其中,必须支付大量额外费 用。在全球经济"蛋糕"缩水的大背景下,个别国家获得的替代性订单收益难以抵消全球需求疲软带来的 整体损失。 上周,中美两国元首在韩 ...
中经评论:别指望中美相争会有“渔翁”得利
经济日报· 2025-11-04 08:04
上周,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为近年来波折不断的中美关系注入了久违的确定性。习 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指出,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这不仅为双边关系的未来指明了方 向,更深刻揭示了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现实——在高度互联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美作为世界前两 大经济体,任何形式的对抗都只会造成"双输"局面,而幻想从中"渔翁得利"的第三方也难以独善其身。 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离不开双方对共同利益的理性认知与对分歧的务实管控。此次元首会晤前, 两国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磋商中已就关税问题达成阶段性共识,为高层对话创造了必要条件。这种相向而 行的努力表明,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双方应该算大 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两国应当做伙 伴、做朋友,这不仅是对两国人民福祉的负责,也是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 力、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跨国挑战层出不穷,中美合作的缺失将使任何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寸步难 行。唯有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 ...
“让利”与“获利”(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让利”策略提供优质服务,能够将短期利益让渡转化为长期的竞争优势和持久收益,实现与消费者的双赢 [1][2][3][4] 消费市场特征与需求变化 - 消费市场涌现“悦己消费”和“情绪消费”等新潮流,消费潜能加速释放,要求配套服务提质扩容 [2] - 消费者青睐深度游等体验,对服务的便捷性和综合性提出更高要求,例如博物馆深度游因吃饭不便导致游览时长受限 [2] 公司创新服务模式案例 - 山东临沂沂蒙山龟蒙景区为雨天游览的游客提供“晴日约定卡”,凭票可免费重游一次,将游客遗憾转化为再次消费的期待 [1] - 上海博物馆将“金字塔之巅”特展票根变为城市通兑券,观众凭券享受购物、餐饮、停车等优惠,带动城市综合消费比例高达1:30 [1] - 胖东来超市推出免费改裤脚、免费宠物寄存等84项贴心服务,被誉为“不挂牌的5A级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 [1] - 部分博物馆开放员工食堂为游客提供物美价廉的餐品,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为文创等附加消费创造更多机遇 [2] - 剧场通过“一元模式”开门迎客,降低消费门槛以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 [1] 策略的辐射效应与长期价值 - “让利”策略能在“一本账”上退一步,激活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在“多本账”中实现开拓 [3] - 南京“苏超”在街区商圈竖立超大屏供球迷免费观赛,带动夜经济,外地游客凭票享受市域内消费优惠,进而提升博物馆、景区等旅游热度 [3] - 政府邀请外资企业人士观赛,通过优质服务展现城市亲和力,将“办球赛”变为城市“邀请函” [3] - 该策略着眼于长远战略投资,旨在将一时流量转换为持久的发展动能,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 [3][4]
特朗普抵韩前,中国接到通知,美国不甘心当老二,最大接盘国出现
搜狐财经· 2025-11-02 21:34
中美竞争态势 - 美国明确表示必须保持对中国的领先优势,不希望成为第二强力量[1] - 竞争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计算和网络安全[3] - 中美关系被美方描述为“高度竞争状态”,涉及军事、技术、贸易领域[3] 美国对盟友的策略 - 美国要求日本等亚洲盟友增加防卫费,目标是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5%[6] - 日本承诺将实现“防卫费占GDP2%”目标的时间从2027年度提前至本年度[6] - 美国与日本签署协议,日本每年购买8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5] 日本的对美承诺与风险 - 日本与美国签署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协议,但其中仅1%-2%为直接投资,其余为贷款性质[8] - 该协议可能导致日本政府债务突破9万亿美元门槛[8] - 作为回报,日本出口商品享受15%的关税税率[5] 中方立场与行动 - 中方强调中美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反对零和博弈思维[3] - 中方在经贸领域采取行动,包括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并将美国大豆采购量降至零[5] - 中美双方在吉隆坡就海事物流、关税、芬太尼合作等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基本共识[5] 区域潜在影响 - 美国可能要求韩国增加对美投资,传闻投资额达3500亿美元[8] - 若韩国效仿日本增加对美投资和防卫费,可能加剧东北亚军备竞赛[8] - 中美外交层面保持沟通,为高层互动做准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