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融对接
icon
搜索文档
这场资本与产业对接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1-19 16:36
活动上半场,福建金投、华福证券、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省投资 集团、兴业银行和兴业证券等依次推介特色金融服务与专场活动亮点;思坦集成、汉联济世、 华清电子、星宸科技和纵腾网络等 5 家企业先后路演,分享发展计划及融资需求。下半场,围 绕生物医药 + 新材料、人工智能 + 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 + 新一代信息技术、投资福建和 科技成果转化等主题举办 5 个专场对接会, 6 0 余家福建企业上台路演,引起现场投资机构热 烈反响。 大会还组织近 5 0 家优质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财政部门开展 " 走进深交所 " 活动,现场学习创 新债券产品发行实务,深化企业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认识,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开展赴港 上市专场培训,来自港交所、华福国际、中银国际和建银国际等机构资深专家联袂授课,为闽 企赴港上市与跨境资本合作提供战略规划和操作建议, 2 0 0 余位企业代表踊跃参与。 对接会由福建省委金融办、福建金投、华福证券联合举办。 "我们主动 '走出去',在金融创新 活跃的深圳搭建平台,目的就是将全国的优质金融 '活水'更精准、更高效地引向福建的产业沃 土",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 ...
聚焦新质生产力 京津冀融资对接会签约额超43亿元
新京报· 2025-11-18 18:17
签约投资概况 - 来自24只京津冀基金的代表与37家企业签约,签约投资额超过43亿元人民币 [1] - 对接会已连续举办两届,累计促成超过50亿元人民币投资,推动50余个项目达成融资合作 [1] 投融资服务机制 - 2024年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正式启动,旨在打通产业链与资金链融通堵点,汇聚顶尖投资机构与骨干创新企业 [1] - 金融机构合作范围扩大,新增亦庄国投、北京科创基金等1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 [1] - 三地共建投融资服务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开展跨区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政金企常态化对接 [2] 会议主题与重点产业 - 对接会主题为“产融协同筑根基,AI领航京津冀”,聚焦AI和具身智能、生物医药和合成生物、低空安全技术和商业航天、集成电路和工业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 [1] - 北京市正加快构建全周期金融赋能体系,加大力度支持上述重点产业 [2] 对接活动与未来规划 - 会议设置5场专题路演,吸引55家企业与95家基金进行深度对接交流 [1] - 未来将持续优化政金企联动机制,发布政策库、园区库、项目库,打造信息服务和一站式对接平台,常态化促进产融对接 [2]
广州市“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餐饮和新消费行业专场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11-16 16:09
活动概况 - 广州市委金融办与商务局联合举办第35期“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主题为餐饮和新消费行业 [1] - 活动由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主办,超30家投资机构、上市公司、银行等180余人参加 [1] 政府支持政策 - 鼓励餐饮企业做大做强,对单个企业增长每年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转型升级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2] - 持续发放超亿元“食在广州”餐饮消费券,策划精品美食周、国际美食节等活动 [2] - 创设“益企共赢计划”,储备企业超3000户,参与签约企业已超900户,签约金额超350亿元、授信金额超250亿元 [2] - 成立普惠金融工作协调小组,截至2025年9月普惠机制贷款投放约3890.8亿元,累计惠及企业约27.1万户 [2] - 广州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558.72亿元,同比增长11.79%,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比重11.02% [2] - 搭建广州市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累计举办产融对接活动35期,组织156家企业与投资人交流,近1000家企业线上注册发布融资信息 [2] 行业背景与表现 - 餐饮业是提振消费的重点业态,广州餐饮业营业额今年前三季度超1000亿元,规模和增幅全国领先 [3] - 广州餐饮业在供应链优化、技术创新、经营模式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 [3] 参与路演企业 - 缇里咖啡为精品咖啡品牌,拥有超200家门店,积累会员超30万,产品入驻胖东来超市,是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中国区唯一指定咖啡品牌 [4] - 爱餐科技生产数字厨电机器人,提供标准化、自动化的烹饪解决方案 [4] - 壹粒谷仓为面向B端的精品烘焙企业,是盒马鲜生、南方航空的核心供应商,并拓展麦咖啡、钱大妈等新客户 [4] - 潮食印象致力于挖掘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味零食IP资源,主要产品包括潮汕鱼仔、潮卤制品等 [4] - 渔上喜市品牌御苑楼主打传统广府菜、炭火煲靓汤,传承和发扬粤菜文化 [4] - 九维智酷打造复合型商业体“月瑟·江醍”,提供沉浸式餐饮体验 [4] 未来计划 - 广州市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作用,提升融资对接效能,吸引境内外投资机构参与 [5] - 灵活运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等多元工具,推动资本向“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集聚 [5]
广州市“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第35期餐饮和新消费行业专场成功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11-14 21:16
活动概况 - 广州市委金融办与市商务局联合举办第35期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产融对接活动 聚焦餐饮和新消费行业 [1] - 活动由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主办 超过30家投资机构 餐饮行业上市公司 银行及供应链金融机构等180余人参加 [1] 政府支持政策 - 鼓励餐饮企业做大做强 单个企业增长每年最高奖励200万元 转型升级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 [2] - 持续发放超亿元"食在广州"餐饮消费券 策划精品美食周 国际美食节等活动 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美食之都 [2] - 创设"益企共赢计划" 引导银企签署中长期合作协议 储备企业超3000户 签约企业超900户 签约金额超350亿元 授信金额超250亿元 [2] - 成立普惠金融工作协调小组 引导银行加大支持小微企业 截至2025年9月普惠机制贷款投放约3890.8亿元 累计惠及企业27.1万户 [2] - 广州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558.72亿元 同比增长11.79% 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比重11.02% [2] 融资对接平台成效 - 搭建广州市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 线上发布股权融资需求 线下举办"领头羊"产融对接活动 [2] - 活动聚焦餐饮消费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新材料 新能源 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等行业 [2] - 累计举办产融对接活动35期 组织156家企业与投资人面对面交流 线上注册发布融资信息企业达1000家 [2] 行业表现与发展规划 - 餐饮消费行业为广州传统优势产业 供应链优化 技术创新 经营模式呈现多元化特点 [3] -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餐饮业营业额超1000亿元 规模和增幅全国领先 [3] - 下一步将联合产业部门 各区政府 市场服务机构 提升融资对接效能 吸引境内外投资机构参与 [3] - 灵活运用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并购重组等工具 促进企业与金融资源高效匹配 推动资本向"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集聚 [3]
Medpark十一月首场投融资对接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11-14 18:05
活动概况 - 11月14日Medpark在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加速器举办十一月首场投融资对接会 [1] - 会议邀请多家投资机构与银行代表参会为园内创新企业搭建产融对接平台 [1] - 自今年8月以来Medpark已连续举办多场月度投融资对接活动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 [2] 参与企业及技术亮点 - 苏州小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十二指肠PFA消融技术 [2] - 苏州华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研泌尿系统蒸汽消融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 - 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AI影像辅助诊疗研究 [2] - 苏州海思临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医疗机器人人工智能设备研发及诊疗平台数据分析 [2] 活动内容与支持 - 四家Medpark企业的创新项目在路演环节依次登台亮相 [3] - 上海银行现场解读金融服务政策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方案支持 [2] - 自由交流环节投资机构与企业代表就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及发展前景展开讨论 [2] 未来发展计划 - Medpark计划在现有服务基础上持续深化投融资对接效能 [2] - 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为区域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动能 [2]
「投资万里行」深入科创名城,为硬科技项目搭建产融对接新平台
搜狐财经· 2025-11-03 17:56
会议概况 - 投资万里行暨投洽X汇月度投资交流会在合肥举办 由投洽会组委会与安徽省商务厅联合主办 [1] - 活动吸引全国投资机构 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参与 包括近30家知名投资机构 [1] - 会议包含嘉宾分享 企业路演和实地走访环节 [1][23][25] 平台战略与模式 - 投资万里行十二年来走进全国30多个成员单位近100个市县及园区 [2] - 投洽X汇作为月度平台 与投资万里行共同构建永不落幕的产融生态 [2] - 安徽依托以投带引模式培育大批科创企业 活动为本地产业与全国资本搭建高效桥梁 [4] 资本市场趋势 - 今年一级市场募资端和投资端呈现同比双升态势 [6] - 投资方向逐步转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硬科技领域 [6] - 创投市场从创新模式周期进入硬核时代 关注点从用户量 GMV转向技术参数 良品率 [6] 企业路演项目 - 七大创新企业进行路演 领域涵盖新能源 AI 文旅科技 [9] - 路演企业包括明天氢能 巡鹰新能源 沉浸科技 九七测评 善达信息 中科太赫兹 华创鸿度 [11][13][15][17][19][21][23] 合作与后续活动 - 会议现场交流热烈 多家企业与投资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3] - 参会机构实地走访科大硅谷 本源量子 东超科技 科大讯飞 [23] - 活动标志投洽会月度活动开启走出去模式 未来将持续推动资本与地方产业深度对接 [25]
人行上海总部:“五篇大文章”相关贷款余额占比达37.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6:49
上海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 前三季度上海金融运行呈现总量稳增、结构优化态势,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1482亿元,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2.72%的历史低位 [1] - 9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同比增长7.1%,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 [2] -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突出,信息技术业、科研服务业、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9.1%、21%和16% [2] - 存款活性增强,住户存款与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增速较上季末分别上升3.1和5.5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增速分别下降4.1和7.2个百分点 [2] 金融“五篇大文章”推进成效 - “五篇大文章”相关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占各项贷款比重达37.5%,增速比各项贷款高6.6个百分点 [1][4] - 上海已建成“1+N”政策体系,成立16个部门的工作专班,通过“四张清单”模式推进92项工作任务和275个具体项目 [3] - 前9个月上海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67亿元,同比多增148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340亿元,占社融增量51% [4] - 直接融资增加2835亿元,占社融增量27.1%,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 [4]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余额较去年末翻近三番,碳减排贷款累计发放额突破370亿元 [3]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502亿元、再贴现814亿元 [3] - “沪科专贷”“沪科专贴”惠及2290户和1987户科创企业,投放规模合计达289亿元 [3] - 相关部门已向金融机构推送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贷户1万余家、养老服务机构3000余家等主体名单以精准对接 [3] 金融机构实践与创新 - 农行上海市分行“五篇大文章”贷款占比达43%,绿色信贷与普惠贷款增速分别达23.8%和26.22%,推出“模速贷”“创药贷”等产品并提供1000亿元投融资支持额度 [6] - 申万宏源2024年股债承销规模超9300亿元,持续督导11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参与信用增进基金设立 [6] - 交银人寿个人养老金业务产品存续规模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超4倍,累计服务2.5万人,并协助企业员工优化个税申报金额达5000万元 [7] - 上海国投公司在管基金认缴总规模超2500亿元,累计投资超2000个项目,近30家上海企业登陆科创板,新设15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布局前沿赛道 [7]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武汉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二
长江日报· 2025-10-26 08:46
政策导向与原则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确立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1] - 从“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到“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 [4]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优势的集中体现 [4] 政府举措与营商环境优化 - 武汉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通过“三张清单”厘清权责边界,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4] - 武汉市投资促进局已推进40余项“集成办”重点事项上线运行,累计办件量达56万余件 [7] - 实现1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武汉都市圈“一圈通办”“全省通办”,异地办事不再“往返跑” [7] - 武汉推行“一业一证”改革、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等举措,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8] -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推行“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一日办结”,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 [11] - 全市开辟128个“个转企”绿色通道,组建134支流动服务队,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11] 市场机制与产业发展 - “有效市场”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为政府”是政府要精准施策、做好服务 [5] - 武汉科教资源丰富,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创新活跃,需要充分激活市场力量 [5] - 建议以新质生产力为主线,构建“政策—平台—场景”三维联动体系,政策端推行“创新政策包”,平台端建立产学研用共同体,场景端推广“链主开放+中小揭榜”模式 [6] - 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潜力的早期科技企业 [9] - 在民营企业中发展“根企业”、实施“种苗工程”等梯度培育政策,以及“头雁计划”培养优秀民营企业家 [8] 科技创新与产融结合 - 政府可搭建平台,推动高校院所“实验室”与企业“生产线”高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5] - 武汉市投资促进局将积极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对接、交流协作的高能级平台,促进科技、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8] - 持续强化市区协同联动,加强与市场化机构合作,吸引高素质投资团队扎根武汉,构建全域联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生态 [9]
青岛发布基金发展行动方案 构建3000亿元基金矩阵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2025-09-26 12:36
行动方案核心框架 - 通过“三个聚力”和“五大赋能行动”构建科学高效的基金管理运行体系 [1] - 方案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展开 [1] - 目标是为创投风投基金发展提供优质生态环境,集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6] 三个聚力:打造千亿级基金体系 - 聚力整合政府引导基金,构建“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吸引社会资本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2] - 政府引导基金容损率最高可达100%,并建立尽职免责机制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2] - 聚力发挥国企引领作用,推动市属国企运用“基金+产业”等模式,出台国有企业基金尽职免责办法并提供考核政策支持 [2] - 聚力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设立“专精特新金”等资金,构建投资领域最广、力度最大、政策最优的“拨改投”资金体系 [2] 五大赋能行动:完善基金生态链条 - 招商引资赋能行动:取消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基金注册地限制,力争三年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合计不低于150亿元 [3] - 产业培育赋能行动:建立股权投资项目库,力争对青岛项目每年新增投资额不低于100亿元 [3] - 要素支撑赋能行动:加快上合创投风投基地建设,出台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 [3] - 提质增效赋能行动:发展S基金、并购基金,畅通企业境内外上市通道,“六位一体”帮助基金拓宽退出渠道 [4] - 资源集聚赋能行动:强化“基金+银行”、“基金+保险”、“基金+担保”联动,力争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基金三年投资规模不低于60亿元 [4] 明确发展目标 - 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 [5] - 力争到2027年,市属国有企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项目金额突破1000亿元 [5] - 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每条产业链匹配一组产业基金,提升对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服务效能 [5]
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在天津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22:05
会议概况 - 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于9月24日在天津开幕[1] - 会议主题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新提质共创未来”[3] - 参会者包括全国各省市发展改革系统、央企国企、民营企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高校及研发机构等2000余人[1] 政策与报告发布 - 大会发布了国家支持民营企业系列政策[3] - 发布了《天津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3] - 发布了《GEI中国哪吒企业研究报告2025》[3] - 发布了《天津市落实〈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行动方案(2025—2027年)》[3] 金融机构参与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渤海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分享了金融赋能民营企业的实践与展望[3] - 五大金融AIC集中推介投资意向清单[3] 企业代表与议题探讨 - 杭州云深处科技、新大陆科技集团、宁德时代等企业代表参与会议[3] - 探讨议题包括人工智能、创新生态、Robotaxi商业化等[3] 会议议程与活动安排 - 本届民洽会设置“1+4+N”系列议程[4] - 品牌活动包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交流会、第九届京津冀民营经济产业对接交流会、基金之夜、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接会等4场[4] - 配套举办河西区、滨海新区、武清区专题活动[4] - 举办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先进制造业投融资、农业经济产融合作等专场对接会[4] - 优质项目路演聚焦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