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

搜索文档
二十二万人才的红利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50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最懂行情,正将人才作为最珍贵的资产引进集聚。自2022年底推出"抢人才"战 略,截至今年7月底,香港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约51万宗申请,其中约34万宗获批,超过22万名人 才已经抵港。 第二是带来了财气。香港的人才引进项目中,有的直接标明财产要求,例如"高才通计划"的A类人士, 需要在申请的前一年,全年收入达到250万元以上港币或等值外币。面向非内地人士引进的专业人才要 求薪酬福利必须与香港同类人士的市场薪酬相当。2024年至今年上半年,香港科技人才计划下引进的人 才中,月薪均在2万港元以上。他们不仅不会抢走香港居民的饭碗,还带来了财富,带动了消费。2022 年12月至2025年6月,香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私人住宅租金指数上升超过10%,靠的就是引进 人才的支撑。 第三是带来了元气。来自全球的人才分布在金融、创新及资讯科技、商贸、法律服务、文化艺术等行 业,这些均是香港的支柱产业或锐意发展的新兴产业。几十万人才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传统优势,并助 力香港迅速形成新的产业高地,增强了香港发展的韧性和底气。香港的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步调一致, 形成了良性互动局 ...
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张真源拟通过人才引进落户北京,密云区人社局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8-12 21:07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密云区2025年拟引进17名非北京生源毕业生 其中包括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和张真源 [2][3] - 引进流程需经过公示期 市局审批及落户程序 最终落户方式为人才引进 [4][6] - 时代峰峻作为用人单位符合《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其引进指标由市局分配 不占用普通人名额 [6][7] 公司信息 - 北京时代峰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陈春会 经营范围涵盖演出经纪 网络文化经营等 [7][8] - 公司参保人数68人 直接对外投资4家企业 涉及音乐 商贸 科技领域 分支机构3家 [8][9] - 公司已注册"TFBOYS""TF家族"等商标 国际分类包括广告销售 服装鞋帽等 [8] 行业动态 - 文化行业编剧 导演 演员等岗位可引进教育部批准的艺术院校本科毕业生 [7] - 用人单位指标分配需综合考量发展前景 财税贡献 吸纳就业等因素 [6]
人才引进“因人设岗”?官方通报!
券商中国· 2025-08-09 23:11
包头市人才引进问题调查通报 - 包头市委讲师团在2023年12月和2025年1月两次人才引进中拟录用同样3人,引发舆论关注 [1] - 调查发现存在因人设岗、监督不到位、决策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1] - 2025年讲师团人才引进招考结果被认定无效 [1] - 讲师团主要负责人被免职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降级处分 [1] - 相关责任人受到诫勉处理 [1] 后续改进措施 - 包头市表示将强化人才引进全流程监督,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
香港楼市量价企稳 回暖态势有望延续
证券日报· 2025-08-05 23:47
香港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 - 香港住宅物业楼价继续靠稳 租金表现强韧 交投量显著转趋活跃 第二季度每月平均成交数字增至约5600宗 按季上升约37% [1] - 7月份所有种类楼宇买卖合约共7212份 较去年同期增长37.1% 住宅楼宇买卖合约数目共5766份 同比增长54.8% [2] - 6月份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按月微升0.03% 已连升3个月 上半年房价跌幅收窄至0.86% [2] 利率与资金环境 - 近期香港利率持续走低 带动香港房贷按揭利率降至2%左右 极大降低购房成本 [2] - 5月以来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大幅回落 一个月拆息报1.73% [2] 人才流入与租赁需求 -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吸引超过7.5万名高端人才与家人抵港 [3] - 6月份私人住宅租金指数按月升约0.31% 连续7个月上升 上半年累升1.61% [3] - 人才引进举措持续带来租赁与购房需求 租金回报率低于无风险利率吸引投资买家 [3] 内地买家活跃度 - 全面"撤辣"大幅降低非本地买家住宅物业交易相关印花税 [4] - 6月份内地买家在香港一手 二手住宅市场的注册量共1237宗 按月上升约21.9% 涉及金额约110亿港元 按月升约14.4% [4] - 内地买家受香港教育 医疗资源吸引 同时看好不动产资产配置价值 [5] 未来展望 - 相关股市向好 HIBOR持续低位 8月份多个新盘接连登场 预计一手市场交投旺势将持续 [5]
千名人才齐聚副中心!海归人才双选会交出亮眼答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3 18:26
招聘会概况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海外归国人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双选会 近50家重点企业提供600余个优质岗位 [1][3] - 活动吸引1400余人报名 实际到场近千人 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0人 [3] 人才结构 - 参会人才中海外归国人才251人 硕士及以上学历310人 高知特征显著 [5] - 人才目标领域集中在金融 互联网 AI 广告 传媒 文化 体育等热门行业 与副中心重点产业高度契合 [7] 参会企业 - 参会企业包括工商银行 蒙牛乳业 甘李药业 三峡能源集团 京东方 平安保险等近50家重点企业 [8] - 企业涵盖科技 金融 教育 医疗等多个领域 展现副中心产业结构多元性与创新活力 [11] - 工商银行作为合作伙伴提供多元参会体验及金融解决方案 [10] 招聘会亮点 - 现场设置职业规划咨询区 累计接待超500人次 政策咨询专区单日服务量突破1500人次 [14] - 企业反馈简历匹配度高 人才质量超出预期 [14] 后续规划 - 活动承办方将持续跟进意向人才入职情况 推出更多职场体验和实习对接活动 [16] - 通州区将围绕"6+3"产业布局优化就业服务 推动"青春邀约"常态化 [20]
2025年一线城市留学生落户新政!| 留学新闻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48
一线城市留学生落户政策变革 - 2025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放宽留学生落户限制,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福利政策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2] - 政策宽松主要体现在学历门槛降低、社保要求减少和审批流程简化三个方面 [2] 上海留学生落户政策 - 上海将全球TOP100院校名单从2024年的172所扩容至191所,新增包括美国波士顿大学、布朗大学等19所TOP50院校以及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27所TOP51-100院校 [2] - 世界前50名高校留学生只需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全职工作即可直接落户,完全取消社保要求 [2] - 51-100名高校毕业生仅需缴纳6个月社保,无基数限制 [2] - 上海推出"预审系统"将审批周期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 [4] - 允许创业团队核心成员(最多3人)即使非法人代表,亦可凭企业纳税记录申请落户 [4] 北京留学生落户政策 - 硕士及以上学历者,留学满360天且回国2年内申请,入职在京注册的央企、事业单位或高新技术企业,连续缴纳3个月社保即可落户 [3] - 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人才实行特批政策,即使年龄超过45岁仍可申请落户 [3] - 优秀人才最高可获得100万元奖励,政府提供10万元企业开办费及短期周转性住所 [3] - 北京海淀区、朝阳区对落户留学生子女实行公办学校优先入学政策,部分区域提供小学至高中阶段学费减免30%-50% [4] 广州留学生落户政策 - 广州全面取消社保缴纳年限限制,留学生只要找到符合要求的工作并开始缴纳社保即可申请落户 [3] - 博士年龄放宽至50岁 [3] - 广州南沙等特定区域享受更优惠的政策,如社保年限缩短50%,购房、子女教育优先等 [4] - 南沙区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租金低于市场价50%的公寓,并配套国际学校学位优先分配 [4] 深圳留学生落户政策 - 45岁以下留学生凭《留学人员资格证明》即可落户,无需工作证明 [3] - 本科、硕士和博士分别可领取1.5万、2.5万和1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 [3] - 南山区、龙岗区为留学生创业者提供5-15万元的创业补贴,高新技术项目可追加10-15万元科研经费 [3] - 深圳前海等特定区域享受社保年限缩短50%等优惠政策 [4] 创业支持体系 - 上海浦东新区设立15亿元专项基金,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留学生创业项目 [5] - 北京中关村为科创企业提供10万元启动资金及专利快速审查通道 [5] -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内的企业可一次性获得5-15万元创业资金支持 [5] 服务配套措施 - 北京试点境外商业医疗保险与本地三甲医院结算系统对接,涵盖急诊、住院等基础服务 [4] - 广州黄埔区、番禺区分别给予本科生2万元补贴和1500元/月租房补贴,持续24个月 [4]
苏州工业园区面向全球引人才
新华日报· 2025-07-14 14:39
国际化人才集聚 - 苏州工业园区已集聚国际化人才超1.5万人,居苏州全市第一 [1] - 园区集聚院士团队78个,各级领军人才超3800人,高层次人才总数突破6.7万人 [2] - 截至2024年底,园区已集聚持工作许可证的外国专家约3300人,其中持有A类来华工作许可证的外国高端专家数量近1300人 [3] 人才服务与生态建设 - 阳澄数谷国际人才港聚焦"引、落、创、联、居"五大服务功能,支撑人才创新创业全发展周期 [2] - 园区建立全省首个外国人才工作、居留许可"单一窗口",并获批全国唯一《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签发权的县区级地区 [3] - 创新开发iDream园梦人才平台和"SIP才无忧"微信小程序,实现人才供需高效对接和90余项业务线上办理 [6] 政策与制度创新 - 园区推出《关于外国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服务若干举措(试行)》,包含19项便利化举措,其中3项全国首发、10项全省首创 [3] - 2024年推出全国首个以产业分类的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资格目录,首创生物医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 [4] -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解决国内外评价体系不兼容问题 [4] 企业成长与产业融合 - 中天医疗从初创团队发展到200多人规模,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专精特新企业等荣誉 [3] - 血霁生物致力于血小板体外再生技术,实现全程无基因编辑,有望在全球研发中弯道超车 [4] - 园区支持企业面向全球"以才引才""团队式引才",推动人才工作市场化 [6] 国际化生活配套 - 落地全省首家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嘉会医疗(苏州),提供国际化医疗服务 [6] - 打造一批国际化集中社区,提升"新园区人"生活归属感 [6] - 国际化人才带来多元文化和生活方式,提升城市包容性与吸引力 [6]
千万人口城市“破限”,落户门槛进入“45岁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1:25
城市人才政策 - 深圳对应届生落户要求宽松 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两年内可直接落户 无社保体检和工作要求 应届生可免费住15天公寓 [1] - 重庆 西安 郑州 青岛已全面取消人才落户年龄限制 东莞计划取消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落户年龄门槛 [1] - 杭州 南京 成都 深圳 武汉 苏州 长沙 合肥将本科学历人才落户年龄放宽至45周岁 [1][3] - 东莞计划对硕士以上学历 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 境外学士以上学位人员取消落户年龄门槛 [2] - 重庆2019年放宽人才界定标准 取消年龄 务工 就业年限 社保年限限制 允许直系亲属随迁 2024年末常住人口达3190.47万 [2] - 郑州2023年全面放开人才落户年龄限制 允许引进人才 高校毕业生 技术工人等及其家属迁入 [3] 人才吸引力因素 - 深圳因包容环境 创业补贴政策吸引年轻人 专科生可直接落户 应届生创业有资金补贴 [4] - 深圳薪资水平 大湾区发展前景吸引北京高校毕业生 [5] - 佛山因企业岗位契合度 有竞争力薪酬 城市发展前景吸引毕业生 [8] - 惠州亿纬锂能外地员工规模扩大 锂电产业链机会 人才政策 低生活成本成招聘优势 [8] 就业市场趋势 - 2025年1-5月一线城市岗位需求占比38% 新一线城市33.9% 深圳 杭州 苏州等降低落户门槛城市跻身用人需求TOP20 [6] - 技术型 复合型人才最紧缺 搜索算法 编译器开发等AI相关岗位需求因大模型企业部署增70%而紧缺度翻倍 [7] - 珠三角制造业转型推动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高技能人才需求增10% [7] 产业与城市品牌 - 企业招聘负责人建议加快人才补贴审批效率 提升政策响应速度 [8] - 城市产业集群品牌影响求职决策 如"杭州六小龙"明确产业定位可吸引行业人才 [9] - 产业技术竞争加剧 城市需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品牌应对发展需求 [10]
陈茂波提议沪港合作新路径 力推“金融+创科+数字经济”联动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16:52
金融与创科联动发展 - 香港与上海将加强"金融+创科+数字经济"联动发展 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扩容 资金高效连接 [1] - 近期更多境外资金汇聚香港 寻求中长期实业投资 两地可合作引导资金支持科技企业成长 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撑 [1] - 香港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 北部都会区成为创科新基地 与深圳加强河套合作区数据流动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1] - 香港科学园、数码港及港深协作平台可与上海张江高新区、临港新片区联动 促进科企对接合作 释放企业潜能 [1] 供应链与产业链优化 - 内地企业正优化供应链产业链布局并出海 香港可提供融资、供应链管理等多元化服务 [2] - 香港支持上海企业在港建立国际业务总部、财资中心等 利用"一国两制"优势发展国际业务 [2] 人才培育与引进 - 沪港作为国家教育枢纽 拥有著名高校及国家级科研机构 可联合推动高端合作项目如联合实验室 [2] - 两地需以开放态度吸引全球科学家 通过具吸引力条件留住人才 [2] 区域经济合作 - 沪港是国家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分别引领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深化合作将推动两大经济区域联动 [2]
“百万英才汇南粤”教育专题招聘活动(省内专场)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园举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6 15:56
招聘活动概况 - "百万英才汇南粤"教育专题招聘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 300多家用人单位参与 提供超1.2万个岗位 [1] - 活动由省委人才办 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 [1] - 高校招聘需求量大 福利政策丰富 吸引大量求职者关注 [1] 岗位分布情况 - 招聘岗位涵盖幼儿园 小学 初高中 高等学校全学段教师 覆盖全省21个地市 [2] - 高校招聘专区各校明确列出招聘要求 招聘人数从个位数到三位数不等 多数招收50至80人 [2] - 中山大学招聘50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分别招聘60人 广州大学招聘67人 暨南大学招聘122人 [2] 重点高校招聘规模 - 华南师范大学 汕头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招聘人数最多 分别达268人 223人 200人 [3] - 汕头大学所有专业大力招揽青年人才 普通讲师年薪35万元 提供住房补贴 [3] - 广东工业大学主要招收人工智能 物理 光电 计算机领域人才 覆盖广州 揭阳校区 年薪30万元以上 提供安家费 科研启动经费等福利 [3] 地方高校招聘特点 - 地方高校岗位种类多 学历普遍要求硕士及以上 薪资多数在1.2万元左右 [3] - 韶关学院招聘9名专任教师 月薪8000元至1.2万元 [3] - 惠州学院招聘教务员 实验员等14人 月薪5000至8000元 [3] 高层次人才需求 - 岭南师范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招聘博士及以上教师岗 月薪1.2万至2万元 [4] - 岭南师范学院招聘132名教师 编制充足 福利倾斜 公开详细人才引进计划 [4] - 学校"申硕"成功后 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大 计划在平台建设 人才培养 福利政策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