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技术
搜索文档
当AI遇见“国际静安”,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双向奔赴
国际金融报· 2025-10-24 14:06
AI浪潮席卷全球,金融活水赋能创新。10月23日,"融无限 创未来" 静安区产融对接路演(AI+专场)暨上静"申"活节系列活动举办。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要承载区,静安区始终以"国际静安、卓越城区"为定位,将"AI+金融"作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积极发挥"金融集聚+产业培 育"的双重优势,目前,全区已集聚了800余家金融市场主体,持牌金融总部聚集、资管财管能级突出、投资并购活跃,不仅是全球要素资源的"引力场",更 成为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 "孵化器"。 自2018年"融无限 创未来"品牌启动以来,区投资办已累计举办21期资本对接活动,助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电竞文创、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新兴消 费等赛道的129个创新创业项目对接资本;"十四五"期间,静安新增上市挂牌主体12家(科创板2家),积极鼓励引导国内外股权投资机构为60多家科技企业 融资逾百亿元。 主题分享环节,一场聚焦技术前沿的思想碰撞点燃全场。2024福布斯中国科创人物、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光学显示)首席科学家、像航科技董事长 兼CEO张兵,以《当世界进入"无屏" 时代:我的十年创业路》为题,深度剖析AI与全息技术的融合创新。 路演中,各行业专家 ...
智能驾驶&座舱行业展望
2025-10-14 22:4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具体涉及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 [1] * 纪要涉及多家国内整车OEM企业,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一汽、东风、长安、北汽、上汽、广汽等 [1][3] * 核心提及的公司包括华为、小鹏、理想、蔚来、小米等新势力,以及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1][5][6] 智能驾驶表现与竞争格局 * **华为表现领先**:在L3级别自动驾驶领域水平相对较高,华为系车型(问界、阿维塔、智界)智能驾驶策略激进,变道策略接近人类驾驶员 [6] * **理想与小鹏紧随其后**:理想汽车策略保守但稳定性强,整体表现接近华为和小鹏 [6] 小鹏汽车在某些路段表现优异,但总体稳定性不如华为 [6] * **蔚来和小米处于第三阵营**:蔚来进步有限,小米需要继续优化其算法以提升城市道路性能 [7] * **华为ADS系统存在版本差异**:最高版本ADS 4.0应用于高配车型(如问界M8/M9),问界M7使用降级版,完整版功能需额外付费 [8] 即使在低交通流量城市和全国高速路况下,降级版也基本够用 [8] * **测试评价体系**:中汽智能科技通过固定路线测试,评价体系基于N-CAP及CICAP标准,并引入消费者主观评价 [1][5] 智能座舱评价与发展趋势 * **人机交互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交互可用性(操作流畅、UI/UE合理)、交互安全性(对驾驶安全影响)、创意与情感性(页面美观、用户粘性) [12][14] * **新势力表现优异**:蔚来、小鹏和理想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方面表现优异 [12] * **传统厂商追赶**:比亚迪、吉利等传统厂商相对落后但也在不断追赶 [12] * **华为座舱表现**:处于头部阵营但非绝对领先,鸿蒙智舱系统流畅性和便捷性不错,但语言大模型(盘古)不及小米自研模型或理想MindGPT [13] 华为采取全家桶策略,缺乏定制化特色,产品同质化严重 [13] * **未来发展趋势**:集中在视觉(DMS/OMS强制标准、3D HMI)、听觉(提升品质与自然语音)、触觉(向手机操作靠拢)、生理监测、光电应用五个维度 [19] 触控交互技术发展依赖全息技术突破,否则仅为响应时间等小幅改进 [20][21] 芯片与技术规划 * **高通8397芯片规划**:理想和小米预计在2026年采用高通8397芯片 [4][15] 理想汽车将从L7改款车型开始使用 [16] 部分合资及传统厂商(如一汽、广汽)也可能跟进 [4][15] * **芯片替代原因**:由于英伟达Sora开发存在问题,使得部分厂商转而选择高通芯片 [4][15] 高通8650支架芯片也可能被中低端车型采用,替代英伟达Orin X或雷神4系列 [15] 政策法规与成本影响 * **L2强制性标准影响**:实施预计将增加车企合规成本15%-20% [4][17] 新增测试场景主要针对小米事故场景 [17] * **新车上市要求**:从明年开始,新车上市前必须通过严格测试和检测,包括OTA升级后的重新认证 [17] * **第三方检测费用增加**:因新增复杂工况和系统安全测试场景,需要更多时间、设备和测试车辆,导致检测成本增加 [18] 供应链机遇与潜在风险 * **新兴技术带动供应链**:抬头显示(HUD/AR HUD)、电子后视镜系统、智能座椅(含防晕车功能)等将对供应链产生重要影响 [22][23][25] * **其他值得关注科技**:儿童滞留检测系统、光照安全、人音化主动交互、情感交互、高级脑机接口等 [24] * **潜力零部件与企业**:HUD/AR HUD制造商、电子后视镜制造商、智能座椅制造商、紧急呼叫系统供应商、DMS/OMS摄像头监测设备及国产化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如中科创达)将受益 [25] * **吉利千里浩瀚项目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吉利在智驾上投入巨大并吸纳华为团队,其高速NV表现不错,但城区表现仍需提升,需待最新版本OTA发布后验证 [26][27] 其他重要内容 * 懂车帝等平台的测评结果因测试条件、场景选择及评价标准差异,仅能作为参考,需依靠标准化和合规化指标测试 [9][10] * 对各家厂商智能驾驶系统的评价基于最新OTA更新后的车型表现 [5]
传媒、有色金属等行业走强 8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8:27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53.30点 下跌0.01% 成交额10012亿元[1] - 深证成指收盘13445.90点 上涨0.67% 成交额13698.85亿元[1] - 创业板指收盘3235.76点 上涨1.58% 成交额6630.53亿元[1] - 科创50指数收盘1474.49点 上涨1.24% 成交额1029亿元[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23710.8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43.02亿元[1] 行业板块表现 - 传媒、有色金属、通信、电力设备、计算机等行业涨幅居前[2] - 纺织服饰、贵金属、农林牧渔、家电、交通运输、房地产、煤炭、银行等行业跌幅居前[2]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建筑装饰、计算机等行业[2] 概念板块表现 - 全息技术、超导、盲盒经济、短剧互动游戏、铜缆高速连接、锂矿等概念走势活跃[2] - 抗菌面料、钛白粉、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垃圾分类、猪肉、汽车一体化压铸、租售同权等概念走势较弱[2] 个股涨跌情况 - 沪深两市1437只个股上涨 3642只个股下跌 71只平盘 7只停牌[2] - 52只非上市新股涨停 9只个股跌停[2] - 华软科技5连板 联美控股、*ST亚太、蓝丰生化均4连板 立昂微3连板[4] - TCL中环、七匹狼、精艺股份、中电鑫龙、上纬新材、养元饮品等10股均2连板[4] 资金流向分析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36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89.27亿元[5] - 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6.27亿元 科创板净流出33.46亿元[5]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1.95亿元 电力设备净流入10.07亿元[5] - 传媒行业净流入8.33亿元 通信行业净流入7.83亿元[5]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48.43亿元 机械设备净流出19.04亿元[5] - 化工行业净流出17.89亿元 家用电器净流出15.12亿元[5] - 国防军工净流出14.75亿元 汽车行业净流出14.69亿元[5] 个股资金流向 - 86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浪潮信息净流入17.77亿元[8] - 新易盛净流入12.83亿元 华工科技净流入11.73亿元[8] - 宁德时代净流入11.15亿元 联合动力净流入10.66亿元[8] - 沃尔核材净流入9.28亿元[8] - 141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胜宏科技净流出16.2亿元[11] - 和而泰净流出9.29亿元 先导智能净流出7.8亿元[11] - 长川科技净流出7.49亿元 立讯精密净流出7.43亿元[11] - 通富微电净流出7.41亿元[11] 机构交易动向 - 龙虎榜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卖出1.28亿元[14] - 机构净买入浪潮信息1.3亿元 力星股份净买入1.13亿元[14] - 恒而达净买入1.06亿元 TCL中环净买入8325.99万元[14] - 机构净卖出中恒电气1.44亿元 华工科技净卖出8229.78万元[14] - 联合动力净卖出8022.76万元 万里石净卖出6568.57万元[14]
数据复盘丨传媒、有色金属等行业走强 86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7:57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53.30点 下跌0.01% 成交额10012亿元 [1] - 深证成指收盘13445.90点 上涨0.67% 成交额13698.85亿元 [1] - 创业板指收盘3235.76点 上涨1.58% 成交额6630.53亿元 [1] - 科创50指数收盘1474.49点 上涨1.24% 成交额1029亿元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23710.8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43.02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传媒、有色金属、通信、电力设备、计算机等行业涨幅居前 [2] - 纺织服饰、贵金属、农林牧渔、家电、交通运输、房地产、煤炭、银行等行业跌幅居前 [2] - 全息技术、超导、盲盒经济、短剧互动游戏、铜缆高速连接、锂矿等概念走势活跃 [2] - 抗菌面料、钛白粉、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垃圾分类、猪肉、汽车一体化压铸、租售同权等概念走势较弱 [2] 个股涨跌情况 - 沪深两市1437只个股上涨 3642只个股下跌 71只平盘 7只停牌 [2] - 52只非上市新股涨停 9只个股跌停 [2] - 华软科技实现5连板 联美控股/*ST亚太/蓝丰生化均4连板 立昂微3连板 [4] - TCL中环/七匹狼/精艺股份/中电鑫龙/上纬新材/养元饮品等10股实现2连板 [4]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36亿元 [5]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89.27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6.27亿元 科创板净流出33.46亿元 [5] -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11.95亿元居首 [5] - 电力设备/传媒/通信行业分别净流入10.07亿元/8.33亿元/7.83亿元 [5]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148.43亿元最多 [5] - 机械设备/化工/家用电器/国防军工/汽车行业分别净流出19.04亿元/17.89亿元/15.12亿元/14.75亿元/14.69亿元 [5] 个股资金流向 - 86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浪潮信息净流入17.77亿元最多 [8][9] - 新易盛/华工科技/宁德时代/联合动力/沃尔核材分别净流入12.83亿元/11.73亿元/11.15亿元/10.66亿元/9.28亿元 [8][9] - 141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胜宏科技净流出16.2亿元最多 [10][11] - 和而泰/先导智能/长川科技/立讯精密/通富微电分别净流出9.29亿元/7.8亿元/7.49亿元/7.43亿元/7.41亿元 [10][11] 机构龙虎榜数据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卖出1.28亿元 [13] - 机构净买入9只个股 浪潮信息获净买入1.3亿元居首 [13] - 力星股份/恒而达/TCL中环分别获机构净买入1.13亿元/1.06亿元/0.83亿元 [13][14] - 机构净卖出15只个股 中恒电气遭净卖出1.44亿元最多 [13] - 华工科技/联合动力/万里石分别遭机构净卖出0.82亿元/0.80亿元/0.66亿元 [13][14]
创业板指收涨1.58%,两市合计成交额2.37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25 16:0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表现分化,上证综指小幅收跌0.01%报3853.3点,深证成指收涨0.67%报13445.9点,创业板指收涨1.58%报3235.76点 [1] - 市场个股表现疲软,1477只个股上涨,其中52只涨停,3877只个股下跌,其中9只跌停 [1] - 两市成交金额活跃,沪市成交金额10012.11亿元,深市成交金额13698.85亿元,合计成交金额约2.37万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AI方向持续走强,全息技术、游戏、超导概念等板块轮番活跃 [1] - 储能板块震荡拉升,阳光电源、宁德时代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1] - 贵金属、航运港口、抗菌面料等板块跌幅居前 [1]
股市三点钟丨创业板指收涨1.58%,两市合计成交额2.37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25 15:4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9月25日收盘表现分化,上证综指小幅收跌0.01%报3853.3点,深证成指收涨0.67%报13445.9点,创业板指收涨1.58%报3235.76点 [1] - 市场成交活跃,沪市成交金额10012.11亿元,深市成交金额13698.85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金额约2.37万亿元 [1] - 个股表现跌多涨少,1477只个股上涨其中52只涨停,3877只个股下跌其中9只跌停 [1] 行业板块表现 - AI方向持续走强,全息技术、游戏、超导概念等板块轮番活跃 [1] - 储能板块震荡拉升,阳光电源、宁德时代股价按后复权方式统计再创历史新高 [1] - 贵金属、航运港口、抗菌面料等板块跌幅居前 [1]
A股收评:创业板指涨1.58%创三年新高北证50跌1.37%,游戏、电源设备板块走强!超3800股下跌,成交额2.39万亿放量446亿
格隆汇· 2025-09-25 15:15
市场指数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微跌0.01%报3853点,深证成指涨0.67%,创业板指大涨1.58%创三年多新高 [1] - 科创50指数涨1.24%至1474.49点,创业板指涨1.58%至3235.76点,万得全A涨0.17%至6300.64点 [2] - 沪深300指数涨0.60%至4593.49点,中证500指数涨0.24%至7341.32点,中证1000指数跌0.37%至7506.51点,中证2000指数跌0.61%至3105.76点 [2] 市场交易情况 - 全市场成交额2.3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46亿元 [1] - 超3800只个股下跌 [1] 行业板块表现 - 电脑硬件板块领涨,涨幅达3.59%,通信设备板块涨2.35% [2] - 发电设备板块涨3.20%,贵金属板块涨1.77% [2] - 综合类板块近5日涨2.51%,互联网板块近5日涨1.70% [2] - 游戏板块走高,受益于9月共145款国产网络游戏获批,冰川网络涨近7% [3] - 电源设备板块走强,上海电气、金时科技双双涨停 [3] - 超导概念活跃,沃尔核材涨近8%,全息技术、盲盒经济及铜缆高速连接等板块涨幅居前 [3] - 贵金属板块走低,山东黄金领跌 [3] - 航运港口板块下挫,南京港跌超6% [3] - 燃气股下挫,大众公用跌停,钛白粉、珠宝首饰及汽车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3]
“眉飞色舞”!A股延续调整,下周怎么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20 00:0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整体呈现缩量窄幅收跌走势 沪指跌0.3%报3820.09点 创业板指跌0.16%报3091点 深证成指微跌0.04% 科创50和北证50跌约1% 沪深300微涨 上证50微跌 [1][2] - 日成交额降至2.35万亿元 沪深京两融余额共计2.4万亿元 [3] - 个股表现分化明显 1910只个股收涨 59只涨停 3404只个股收跌 26只跌停 [3] 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31个中有16个飘红 煤炭板块涨1.97% 有色金属涨1.19% 建筑材料涨1.05% 社会服务涨1.01% [5][6] - 汽车板块跌1.94% 医药生物跌1.41% 计算机跌1.26% 非银金融跌0.88% 机械设备跌0.60% [6][7] - 概念板块中纳米银涨3.86% 氮气概念涨3.40% 民爆概念涨3.16% 全息技术涨2.96% CPO概念涨2.03% [8] - 同步磁阻电机跌7.54% 机器人执行器跌6.52% 汽车热管理跌3.87% 汽车一体化压铸跌3.79% Chiplet概念跌3.06% AI芯片跌2.71% [9] 个股表现 - 寒武纪-U跌5.05%报1349.24元/股 工业富联涨逾2% 海光信息和恒瑞医药收跌 [3] - CPO概念股中际旭创涨2.96%报421.5元/股 新易盛涨1.3%报350元/股 天孚通信涨4.79%报187.98元/股 [7] - 银行股表现分化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信银行收跌 建设银行收涨 [3] 市场解读 - 市场走弱主要因科技股过热回调及获利盘资金流出 属于正常板块轮动 非系统性恐慌 [1][9] - 有色金属板块受益于美联储降息 煤炭和建筑板块受冬季保供价格上涨及城中村改造支撑 [9] - 汽车板块下跌受小米汽车L2智驾问题召回事件影响 [9] - 市场内部分歧加剧 但流动性充裕 市场情绪及国家政策利好协同 [10] 投资策略 - 建议以科技(AI 半导体)为进攻主线 医药(创新药)新消费为防御 关注高股息资产(电力 保险)对冲波动 [9] - 防御与成长并重 仓位控制在60%至80% 重点把握科技成长(机器人/AI/半导体)消费复苏(餐饮/旅游)反内卷(煤炭/有色)金融(银行/券商)四条主线 [11] - 可尝试布局有逻辑支撑且处相对底部方向 如生猪 地产等 [11] - 市场短期震荡属上升过程中节奏变化 长期"慢牛向上"格局未变 主线仍围绕科技及泛科技方向 包括算力 半导体 芯片 储能 固态电池 机器人等行业 [12]
OLED与全息超表面首次结合,新研究解决全息技术普及难题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1 17:19
技术突破 - 圣安德鲁斯大学研发出新型光电子设备 将全息超表面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结合 未来或改变智能设备、通信、游戏及娱乐行业形态[1] - 全息超表面由尺寸约头发丝直径千分之一的"超原子"构成薄平面阵列 专门调控光特性 应用覆盖数据存储、防伪、光学显示及传感领域[2] - 新技术采用OLED与全息超表面组合方案 相比传统激光技术流程更简便、设备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解决了阻碍全息技术大规模普及的核心难题[2] 技术原理 - 通过对每个"超原子"形状精细设计 使其控制穿过自身光束特性 成为全息超表面的单个"像素"[4] - 光线穿过全息超表面时特性在每个像素位置发生细微改变 结合光干涉原理可在超表面另一侧呈现预设图像[4] - 传统OLED显示屏需数千像素呈现简单图像 而新方法仅用单个OLED像素即可投射完整图像[4] 应用前景 - OLED作为薄膜器件已广泛用于手机屏幕和部分电视彩色像素 其平面面光源特性适用于光无线通信、生物光子学及传感新兴领域[2] - 技术突破为OLED开辟新方向 推动全息显示架构升级 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应用带来质的飞跃[4] - 研究扫除了超材料进入日常应用的技术障碍 为研发小型化、高集成度超表面显示器提供可行路径[4]
微美全息上涨2.94%,报3.85美元/股,总市值3781.01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21:52
股价与市值表现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94%至3.85美元/股 成交额5.44万美元 总市值3781.01万美元 [1] 财务数据表现 - 2024年收入总额5.42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7.42% [1] - 归母净利润7164.15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117.01% [1] 公司背景与定位 - 注册于开曼群岛 主要通过北京微美云息软件有限公司运营 [1] - 中国规模领先的全息云产业综合实体 目标成为国际级全息云平台 [1] - 中国最大的全息云综合技术方案提供商之一 [1] 技术能力与业务范围 - 覆盖全息AR技术全产业链 包括计算机视觉AI合成 视觉呈现 互动软件开发 AR广告投放 SDK支付 5G通讯开发 人脸识别及AI换脸开发 [1] - 具备一站式全息云服务能力 [1] 战略发展与行业应用 - 在广告 娱乐 教育 5G通讯等全息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2] - 深度研发全息3D计算机视觉采集 AI合成 传输 呈现及应用环节 [2] - 构建开放性服务平台 连接技术应用与视觉呈现 [2] - 推动全息计算机视觉在多场景落地 促进行业跨越式发展 [2] - 公司愿景为"成为中国全息生态的缔造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