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

搜索文档
半年盘点|国产减重药加速出海,为何看重美国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26 18:39
国产GLP-1减重药海外布局 - 多家国内GLP-1类减重药开发商瞄准海外市场,与跨国企业达成多项对外授权交易,竞争延伸至全球市场[1] - 恒瑞医药、诚益生物、华东医药、甘李药业、翰森制药等已布局GLP-1类减重药,包括下一代口服小分子药物[1] - 大部分药物已通过对外授权方式与阿斯利康、默沙东等跨国巨头签署合作协议,助力国产减重药输出海外[1] 先为达生物海外合作进展 - 先为达生物正在与美国公司洽谈,拟将埃诺格鲁肽推向美国市场,目前谈判尚未进入详细合同讨论阶段[3] - 埃诺格鲁肽在48周治疗中使患者平均减重15.4%,疗效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相当[3] - 先为达已与Verdiva Bio达成合作协议,获得近7000万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达24亿美元[4] 国内企业对外授权交易 - 翰森制药与再生元达成协议,授予HS-20094大中华区以外全球独占许可权利[5] - 联邦制药将UBT251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授权给诺和诺德,交易规模达20亿美元[5]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国内唯一与礼来和诺和诺德竞争的国产GLP-1类减重药[3] 临床进展与市场动态 - 恒瑞医药HRS9531注射液在中国三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计划递交上市申请[4] - 先为达埃诺格鲁肽已递交国家药监局上市申请,但尚未获批[4] - 礼来替尔泊肽注射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5] 美国市场机遇与挑战 - 2025年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2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28%[6] - 美国GLP-1类减重药一个月治疗费用可高达近2000美元,诺和诺德和礼来降价至约600美元[6] - 63%的美国患者一年后仍在用司美格鲁肽,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将进一步扩大患者人群[7]
JACC:司美格鲁肽给心脏减负,让心脏健康适应性变化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4 09:22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近年来,GLP-1受体激动剂(例如司美格鲁肽)迅速成为医学界的焦点。这类药物不仅能控制食欲,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提升新陈代谢。无 论是在减重领域还是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面,司美格鲁肽都展现了其"全能"特质。 然而有人提出疑问:司美格鲁肽对心脏的影响如何?是否会让心脏变得"瘦弱"呢?近期, JACC: Basic to Translational Science 期刊发布了一 项新研究, 表明司美格鲁肽能够让心脏变得更加"轻盈",减少心脏质量和心肌细胞大小,但不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和工作效率。这不仅在肥胖小 鼠中显著,在体型较瘦的小鼠中也有类似效果 ,表明它的作用不仅限于减重,更是直接对心脏进行"塑形"。 研究团队选择了两组小鼠进行实验: 肥胖小鼠组:这些小鼠通过高脂高糖饮食,体重大幅增加,成功模拟了肥胖人群的代谢特征,是司美格鲁肽减脂效果的理想目标; 正常小鼠对照组:为了验证司美格鲁肽是否仅仅依赖减重效果,研究者还安排了一组体重正常的小鼠进行对照,观察其对心脏的直接影响。 在肥胖小鼠经过10周的高脂高糖饮食后,开始转为正常饮食,模拟人类减肥时的饮食调整。接着,这些小鼠被随机分为两 ...
官方减重方案已出,照做就能瘦!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2 15:56
近十年来,中国肥胖人口持续激增,已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成人肥胖人数从1.9亿上升到2.3亿。2015年,成年人的肥胖率为14%, 对应1.9亿人(总人口13.75亿);2020年肥胖率升至16.4%,肥胖人数达2.26亿(总人口14.1亿);到2024年,肥胖率仍为16.4%,但肥胖人数 已增至2.31亿(总人口14.1亿)。如果不及时干预,预计2030年成人肥胖率将攀升至25%,肥胖人数超过3.5亿。 肥胖人数不断增加,背后有多重推手:1)饮食西化,含糖高脂食品摄入增加,外卖和零食消费普及;2)体力活动减少,国人日均久坐9小时, 运动参与率仅49.6%;3)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男性肥胖率反超女性,应酬文化和职场压力也加重了肥胖问题。 不仅成年人,儿童肥胖人数也从1800万增至2700万。分年龄段来看:1)学龄前儿童(6岁以下)肥胖率从2015年的3.6%升至2024年的5.8%, 肥胖人数约810万(总人口1.4亿);2)学龄儿童(6-17岁)肥胖率由7.9%升至11.3%,肥胖人数2700万(总人口2.4亿);3)青春期肥胖持续 影响成年,70%-80%的青少年肥胖者会延续到成人期,增加慢性病风险 ...
博瑞医药20250718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博瑞医药、深圳奥里生物、礼来、诺和诺德、BMS、百 Biotech、三生、辉瑞、恒瑞 [1][2][3][10][11] - 行业:减重市场、GLP - 1 市场、仿制药行业 [2][8][10][11][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博瑞医药研发管线进展 - BGM0,504 注射液处于临床三期,预计 2026 年 Q1 完成试验,有望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上市,24 周内 15mg 剂量组减重幅度 19.78%,优于替尔泊肽的 11.96%,还有头对头二期临床试验 [2][3] - BGM0,504 口服片剂获 CDE IND 受理通知,预计年内进入临床阶段,其估值将逐步反映在公司市值中 [2][5] - BGM1,812 长效胰淀素类似物处于临床前阶段,对 Amylin 和降钙素受体激动作用更强,有望成最佳单药 [2][3] 博瑞医药财务情况 - 2018 - 2024 年收入稳定提升,2025 年 Q1 波动因 2024 年 Q1 基数高和流感发病率降低影响奥司他韦销售,随流感常态化及公司转型,业绩预计持续增长 [2][6] 减重市场前景 - 发展迅速,预计 2030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680 亿元,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超 300 亿美元,市场大且容纳多单品,为企业提供广阔空间 [2][8] 博瑞医药在 GLP - 1 领域进展 - BGM0,504 注射剂数据优秀,是双靶点中最优秀的,口服研发有潜力,全球尚无口服双靶点多肽在研管线,仅恒瑞有 HR953 一片 [10] - 参股深圳奥里生物,其 Macro 技术平台优于司美格鲁肽的 SNACK 技术,解决了司美格鲁肽稳定性低问题,提高疗效并降低成本 [10] GLP - 1 市场交易情况 - 2025 年上半年未出现大额 BD 交易,与 PDL - 1 和 PPVGF 双抗市场对比明显,除礼来外其他 MNC 公司落后,预计 2025 - 2026 年可能出现刷新记录的大额 BD 交易 [11] 博瑞创新药管线估值 - 创新药管线包括 BGM0,504、BGM1,812 及 BGM0,504 口服片等,估值未完全体现在市值中,持有奥里生物 30%以上股份估值也未充分反映,预测 BGM0,504 峰值可达 50 - 100 亿人民币,公司有很大上行空间 [4][12] 博瑞仿制药业务布局及集采影响 - 涉足高难仿制剂品种,受益于医保控费及集采政策,节省学术推广及商业化费用,控制成本 [13] - 主要原料品种包括抗真菌、抗病毒、免疫抑制等类别,制剂通过集采提升市占率 [13][14] 博瑞技术平台优势及产品进展 - 多手性药物平台体现化学合成能力,艾力布林有望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利润贡献预计 2025 和 2026 年体现 [15] - 非生物大分子平台羧基麦芽糖铁预计 2025 年底上市并贡献利润 [15] - 重点开发吸入剂、高端制剂等方向,布地奈德混悬液爆产,多款吸入喷雾剂获批,2025 年底预计两个新产品上市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博瑞医药董事长袁建栋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领导团队攻克 NT 卡伟、艾瑞布林等合成工艺难题,提升公司创新与科研水平 [7] - 目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疗效差,唯一上市口服药诺和诺德的 Rebelss 用于降糖,减重适应症司美格鲁肽在研发中,礼来奥格列隆有胃肠道反应,需开发高效递送技术 [9]
丹麦减肥药热潮下,丹麦零售业面临新一轮冲击
环球网· 2025-07-19 10:23
分析指出,若未来减重药以口服形式上市且价格下降,使用者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目前,丹麦减重药用户主要为高收入人群,而美国同类型药 物渗透率更高——2023年美国16岁以上人群中三级重度肥胖(即BMI超过40)比例达9%,远超丹麦的2%。近期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商已观察到顾 客"购物篮"缩小,零食、汽水企业股价因需求担忧承压。 作为欧洲最具价值企业之一,诺和诺德近年带动丹麦就业增长与建筑行业繁荣,但其迅猛扩张也引发连锁反应。部分丹麦中小企业报告因诺和诺 德"抢人"面临劳动力短缺,而减重药对零售业的冲击更凸显其经济影响的复杂性。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丹麦零售业正面临一场由减肥药引发的消费结构变革。当地时间7月18日,丹麦零售商行业协会(DSK)发布分析报告指 出,以诺和诺德旗下Wegovy(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减肥药普及,可能导致丹麦杂货店年度销售额损失6亿至12亿丹麦克朗(约合9300万至1.86 亿美元),相当于行业总营收的0.65%。 DSK数据显示,丹麦潜在长期减重药使用者达46.5万人。国际经验显示,该群体每年日常食品消费将减少5%-7%,人均年消费额下降1800至2600 丹麦克朗(约合280至400美元 ...
朝“问”健康|儿童减重怎么减?专家教你这样做
央视网· 2025-07-19 07:34
儿童减重科学管理 - 儿童减重核心在于科学饮食而非单纯减重 强调合理饮食下保持正常生长发育 建议每月减重1-2kg即可 青春期身高年增长可达十几厘米 [1] - 科学饮食需遵循"食物多样"原则 每日应涵盖谷薯类 蔬果类 肉蛋奶类 大豆坚果类及油脂类五大类 [3] - 蛋白质摄入标准为每日300ml奶制品 1个鸡蛋 100-150g肉类 蔬菜下限500g需多样化 水果控制在150-250g [3] 科学饮食执行细节 - 主食推荐五谷杂粮替代精米精面 通过增大蔬菜切块尺寸降低进食速度 进食顺序应为蔬菜→蛋白质→主食 [5] - 需警惕含糖饮料 油炸食品 糕点等"隐形热量"食物 建议用新鲜水果替代零食并引导多喝水 [5] - 避免边吃边玩或看电视 专注进食有助于准确感知饥饱状态 [5] 运动干预方案 - 肥胖儿童运动应结合抗阻运动与有氧运动 每次30-60分钟中等强度 每日总时长需达2小时 [8] - 居家抗阻训练推荐使用小哑铃进行上肢弯举/平举等动作 配合下蹲 卷腹等强化核心肌群 [8] - 有氧运动可补充原地跑 深蹲跳或球类活动 形成完整运动闭环 [10] 心理问题识别 - 肥胖易引发体象障碍 表现为对体型的歪曲认知 影响自信心与社交能力 [11] - 需警惕饮食失控行为如拒食主食/肉类 情绪敏感反应及频繁自我贬低等心理信号 [13][15][17] - 家长干预策略应转移减肥话题焦点 强化品格优势 持续心理问题需专业医疗介入 [17] 常见误区澄清 - "小时候胖长大自然瘦"说法错误 60%-70%肥胖儿童会发展为成人肥胖 [19] - 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 肥胖儿童禁止高强度运动及局部针对性训练 中等强度最科学 [20]
减肥用减肥药靠谱吗 医学专家谈科学减重:不存在既安全又轻松的减肥捷径
中国青年报· 2025-07-15 09:16
每周三上午,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门诊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联合门诊,众多就诊者前来寻求医学减重治 疗。38岁的陈鑫(化名)身高1.8米,体重达198斤,体检显示BMI(身体质量指数)高达30.56,属于肥胖范 畴。面对代谢活力评估报告上标红的内脏脂肪数据,他坦言:"以前试过节食和网红减肥法,结果越减 越虚。听说这里能定制科学减重方案,赶紧来求助。"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及肥胖率持续攀升,隐性健康风险同样引人关注 ——约30%BMI正常人群存在体脂率超标、肌肉量不足等问题。 在李世云看来,药物干预具有一定局限性。他表示,在药物干预初期,其作用机制可能带来显著的体重 控制效果。然而,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机体会通过代偿性调节等机制逐渐适应药物刺激。这种生理性适 应将导致药物效能下降,出现"效果平台期"。 与此同时,长期使用药物减肥可能伴随一定副作用。金丽霞介绍,司美格鲁肽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不 良反应,部分患者在注射药物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现象。她提示,此药有增加急性胰 腺炎、急性胆囊炎等疾病发作的风险。"当求诊者有甲状腺髓样癌、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病史或家 族史时,作为医 ...
更要关心“人” 在减重门诊这些医生“组团”为患者诊疗
中国青年报· 2025-07-15 06:48
肥胖诊疗行业现状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设立肥胖与代谢多学科联合门诊,专门接诊疑难杂症肥胖患者,约每20个专科门诊患者中有1个需要此类诊疗[1] - 国家卫健委要求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全覆盖,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1] - 多学科诊疗团队由内分泌代谢科、胃肠外科、心理卫生中心和临床营养科医生组成,针对复杂肥胖病例进行综合评估[2][3][6] 肥胖患者特征与诊疗方式 - 患者BMI普遍在35以上,极端案例BMI达70(正常值3倍多),伴随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5] - 诊疗方案包括:内分泌检查(如脑垂体瘤排查)、代谢减重手术(针对BMI≥40患者)、药物调整(如抗抑郁药替换)、饮食运动干预等[3][4][6] - 典型病例:30岁女性患者BMI41,注射司美格鲁肽减重20斤后进入平台期,需排查库欣病[2][3] 多学科诊疗模式创新 - 采用"患者不动医生动"模式,4个科室专家联合坐诊,单次会诊时间最长可达1小时,半天仅接诊8位患者[6] - 全程化疾病管理包括术后1个月以上随访,个案管理师监测并发症(如抑郁症复发风险)[8] - 差异化治疗方案示例:建议45岁母亲手术(合并代谢疾病),而BMI更高的25岁儿子首选饮食运动干预[7] 肥胖相关医疗需求 - 减重手术可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适用于生活方式调整无效的成年患者[4] - 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及其治疗药物是青年肥胖的重要诱因,形成体重管理恶性循环[10] - 门诊接诊年龄跨度大(15-73岁),以青年群体为主,多伴有代谢综合征等并发症[5][10] 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 部分求诊者存在容貌焦虑,非病理性肥胖人群追求极致身材导致过度减肥行为[9][10] - 不正规减肥产品(如成分不明减肥咖啡)导致黄体破裂等严重副作用,停药后体重反弹[9] - 医生在诊疗中注重心理疏导,为青少年患者创造安全倾诉环境,强调身心和谐的健康理念[10][11]
国产减重新药定价对标司美格鲁肽:赛道太“卷”,患者如何选?
第一财经· 2025-07-08 12:28
产品定价与市场定位 - 玛仕度肽定价对标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但低于礼来的替尔泊肽 [1] - 玛仕度肽为患者提供进口减重药外的新选择 [1] - GLP-1减重药市场竞争趋势将加剧 [1] 产品适应症与临床优势 - 玛仕度肽适合体重增加、代谢紊乱及肝脏脂肪异常患者 [3] - 玛仕度肽在中国人群中有明确研究数据能改善肝脏脂肪含量 [3] - 肥胖患者约60%合并脂肪肝玛仕度肽对该症状有一定效果 [3] - 替尔泊肽已获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适应症 [3] - 司美格鲁肽对心血管疾病风险预防的获益已写入说明书 [3] 用药周期与患者行为 - GLP-1减重药短期用药患者居多6个月使用比例较高 [4] - 患者达到减重目的后易停药但可能因生活方式不健康反弹 [4] - 玛仕度肽最长观察44周依从性数据待补充而司美格鲁肽有四年数据替尔泊肽有两年数据 [3][4]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呼吁肥胖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改变如健康饮食和运动 [4][5] - 减重药应作为生活习惯改善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5] - 盲目使用减重药或跟风减重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5]
玛仕度肽,巨头夹缝中求生存
36氪· 2025-07-08 10:17
产品获批与定位 - 信达生物与礼来共同开发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获NMPA批准减重适应症,适用于BMI≥28 kg/m²(肥胖)或BMI≥24 kg/m²(超重)伴合并症的成人患者[1] - 玛仕度肽为全球首款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试图打破诺和诺德与礼来在GLP-1市场的垄断[1]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达29296亿美元,礼来替尔泊肽收入1646亿美元,形成高壁垒市场[2] - 中国减重药物市场接受度有限,玛仕度肽需直面两大巨头的竞争压力[2] 临床疗效数据 - III期临床显示:48周后4mg组减重1100%,6mg组减重1401%,显著优于安慰剂组030%,疗效接近司美格鲁肽(12%-15%)[3] - 公司已启动玛仕度肽与替尔泊肽的"头对头"临床试验,若成功将确立减重最优药物地位[3] 商业化挑战 - 玛仕度肽直接以减重为首发适应症,但公立医院渠道受限,因减重专科门诊普及率低[4] - 公司采取差异化营销:公立医院快速首方(获批一周内完成),电商平台预售(淘宝京东推早鸟权益),定价介于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之间[6] 行业趋势与潜在风险 - GLP-1研发逻辑正从"减重效率"转向"减重质量",礼来Bimagrumab(减脂增肌)、诺和诺德口服制剂等代表新方向[7] - 国内仿制药(2027年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及恒瑞、博瑞医药等竞品(减重15%-21%)将加剧内卷[8] 公司战略应对 - 2025年初完成55亿美元新股配售,资金用于5条管线国际多中心试验及玛仕度肽"以价换量"策略[9] - 推进玛仕度肽治疗青少年肥胖、OSA、MASH等III期临床,但远期效果存不确定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