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医疗健康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2.1亿元 净值增长率21.53%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53
AI基金平安医疗健康混合A(003032)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2.1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5108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 21.53%,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9.66亿元。 该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医药医疗股票。截至7月17日,单位净值为2.876元。基金经理是周思聪,目前管理4只基金。其中,截至7月17日, 平安医药精选股票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103.36%;平安医疗健康混合A最低,为84.73%。 基金管理人在二季报中表示,本报告期内,以子行业的景气度为投资的重要策略,在商业模式、竞争力和业绩的多维度比较中寻找具有估值性价比的优秀公 司,重点布局了创新药方向。未来仍然看好以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成长型的医药子行业。 截至7月17日,平安医疗健康混合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3.84%,位于同类可比基金9/138;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5.59%,位于同类可比 基金7/138;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4.73%,位于同类可比基金5/133;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8.5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2/106。 截至7月1 ...
依托创新重塑国内TAVR市场格局,探寻沛嘉医疗-B(09996)“跑赢大盘”背后的核心逻辑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4:10
行业趋势 - 港股创新药械板块年初至今涨幅超过50% 带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走强 [1] - 国家药监局发布十大举措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推高市场对创新械企的中长期投资预期 [1][9] - 中国TAVR手术例数预计2030年达10 95万人 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36 6% 市场规模预计达113 6亿元 [9] - 政策推动行业从"重销售"转向"重技术" 具备核心专利与全球合规能力的企业将主导洗牌 [9] 公司表现 - 沛嘉医疗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涨幅超95% 市值达50亿港元 [1] - 公司TAVR终端植入量达3400台 同比增长37% 市占率从2021年5%跃升至25%+ [4] - 2025年上半年终端植入量突破2000台 同比增速近20% 4月单月植入418台创历史新高 [8] - 神经介入板块2024年营收3 56亿元 同比增长39 1% 首次盈利并贡献正向现金流 [13] 产品与技术 - 二代TAVI产品上市时间追上竞品 三代产品TaurusNXT进入注册研究阶段 有望明年上半年上市 [4] - 反流瓣TaurusTrio完成注册临床试验 预计2024年底至2025年上半年获批 [4][10] - 拥有非醛交联干瓣技术、冲击波钙化重构技术等平台技术 覆盖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领域 [10] - 未来1-2年将上市TaurusTrio、TaurusNXT和GeminiOne三款产品 [10] 市场战略 - 2025年目标将经股TAVR市占率提升至25-30% [4] - 加速出海进程 MonarQ TTVR系统完成全球临床研究首例植入 GeminiOne计划申请CE认证 [12] - 2025年构建主瓣"组合拳" 2026年全面进军主动脉瓣反流、AS干瓣、二尖瓣返流市场 [12] - 未来3-5年通过HighLife、MonarQ TTVR等产品形成围瓣膜病全生态系统布局 [12] 竞争格局 - 国内TAVR渗透率仅5 7% 显著低于全球水平 市场空间广阔 [11] - 新玩家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商业化能力 沛嘉医疗在管线宽度、深度和推进速度上大幅领先 [11] - 布局与国际巨头爱德华生命科学相当 具备持续创新优势 [11]
政策、市场、资本、人才四轮驱动 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动力足
证券日报· 2025-07-08 23:43
创新药械审批加速 - 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 [1] - 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逐年增长从2019年19个增至2024年65个 [2] - 政策改革红利推动产业转化特别审查程序和优先审批通道缩短上市周期 [3]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 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从2020年7298亿元增至2024年9417亿元预计2035年达18134亿元 [2] - 高端医疗装备领域聚焦医用机器人、AI医疗器械等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市场资本人才四轮驱动:医保报销倾斜基层市场扩容医疗投资基金崛起海归与本土人才融合 [3] - 地方政策支持如重庆智慧医疗装备行动计划深圳全链条支持措施 [4] 上市公司动态 - 联影医疗迈瑞医疗亚辉龙等公司产品入选2024年高端医疗装备推广项目 [5] - 博济医药子公司九泰药械累计为近20项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提供临床试验服务 [5] - 宝莱特推出麻醉视频喉镜和智能肠内营养泵新品后者已获二类注册证 [5] 产业升级路径 - 上市公司通过研发投入加速产业化需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加强产学研合作 [6] - 建议整合全球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并购重组提升竞争力 [6]
多国高校、医院、企业等组团来沪寻求跨境医疗服务与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发展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14:47
国际医疗合作 - 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访问上海浦东医院,旨在深化国际医疗合作并探索跨境医疗服务与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机遇 [1] - 俄罗斯国际商务合作国家协调中心总经理表示,俄罗斯及周边国家对高品质中医诊疗服务的需求增长,提议与上海浦东医院共同开展商务医疗巡诊、国际医疗旅游及创新医疗器械安全验证合作 [1] - 上海浦东医院作为首批跨境医疗服务签约单位,已在跨境医疗合作网络建设方面进行探索 [1] 上海浦东医院发展 - 上海浦东医院是浦东新区中南部最大的医教研中心,拥有惠南和临港两个院区,临港院区将整合复旦大学学科资源与临港新片区区位优势,创新国际特许药械使用路径 [2] - 临港院区未来将带动医药、医工、医疗产业融合,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经济发展"增长极"的作用 [2] - 代表团期待与上海浦东医院在医疗器械检测、大动物实验、中医诊疗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2] 跨境医疗与国际化发展 - 上海浦东医院临港院区在国际医疗资源对接方面实现新突破,将助力其成为上海跨境医疗的重要引擎 [2] - 临港院区计划建设成为国际化、市场化的"康-旅"联动示范项目 [2]
最新!又3款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6-27 17:07
医疗器械行业动态 - 2025年6月27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三款创新医疗器械注册 包括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设备 心脏脉冲电场消融设备和生物可吸收镁合金加压螺钉 我国累计上市创新医疗器械达360项 [1][2]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将于2025年7月17日召开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3-5日举行 [1][13] 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设备 - 中欧智薇(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设备由机械臂系统 台车 手术辅助套件和附件组成 适用于成人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和植入物导航定位 [3] - 该产品是国内首个采用微型机械臂技术的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设备 可实现空间精确定位 与传统多轴机械臂产品相比 极大降低手术室空间占用率 减少机械臂碰撞引起的导航漂移 [3] - 中欧智薇是华科润与欧洲INS公司合资成立 专注于数字化骨科产品和微型手术机器人技术 2021年底成立后推出新一代微型骨科手术机器人 [4] - 华科润是全国首家获得弯角椎体成形手术产品国内及欧盟批准上市的企业 提供机器人+耗材+设备架构的骨科整体解决方案 布局骨科手术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6] 心脏脉冲电场消融设备 - 深圳迈微医疗科技的心脏脉冲电场消融设备由主机 脚踏开关等组成 与一次性消融导管配合使用 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 [8] - 该产品是首个采用纳秒级脉宽高压脉冲电场实现肺静脉隔离的设备 利用高压纳秒脉冲使病变细胞发生不可逆电穿孔 可实现组织损伤实时监测 相比同类产品使组织损伤更均匀 减少患者疼痛 [8] - 深圳迈微医疗成立于2021年7月 团队来自国家级平台专家 已完成脉冲电场 射频 超声 等离子体等多模态能量平台开发 布局nsPFA心脏电生理消融等产品 [9][10] 生物可吸收镁合金加压螺钉 - 德国新特利斯股份公司的生物可吸收镁合金加压螺钉由镁基合金MgYREZr制成 无表面处理 生物力学性能与人体骨骼相近 可在体内逐渐降解吸收代谢 [11] - 新特利斯专注研发销售镁基合金MAGNEZIX®生物可吸收金属植入物 专为骨科和创伤手术设计 具有金属强度且可完全降解 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与传统钛或钢植入物相比可缩短一半手术时间 成本和感染风险 [12] - 新特利斯是生物可吸收金属植入物全球领导者 MAGNEZIX® CS 3.2植入物2020年获美国FDA"突破性器械"认定 产品已在70多国获批 覆盖38亿潜在患者 用于数万例手术 [12]
报名:医保、市场准入政策培训交流会
思宇MedTech· 2025-06-23 16:23
年度活动回顾 - 公司成功举办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首届全球骨科大会、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及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1] 会议议程 - **领导致辞**: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用评价分会会长蔡葵发表开场讲话 [2] - **医院新产品准入流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副院长郑蕴欣解析医疗机构新产品引入机制 [2] - **创新医疗器械准入与评估**:北京友谊医院医学工程处张璐璐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器械的医院准入标准 [2] - **物价提单流程**:北京大学海淀区医学装备科主任赖雪蕾详细说明医院耗材定价申报要求 [2] - **VBP政策解读**:医保政策专家介绍带量采购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2] - **市场准入规划**:行业代表强调准入策略在医疗器械推广中的核心作用 [2] - **全链条准入介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陈辰系统讲解从研发到落地的市场准入全流程 [2] - **耗材收费政策**:会议下半场聚焦医疗器械耗材的收费政策与操作细则 [2] 参会信息 - 会议注册费用为1200元/人,需通过指定链接或二维码报名 [4]
利好来了!热门赛道,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6-21 07:19
政策支持 - 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旨在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 [1][2] - 《举措》包括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健全标准体系、明晰注册审查要求、健全沟通指导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细化上市后监管要求、强化上市后质量安全监测、密切跟进产业发展、推进监管科学研究和推动全球监管协调等十方面具体措施 [2] - 政策聚焦审评审批优化、标准体系建设及监管强化,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实施创新特别审查,推动审评前移至研发阶段,并探索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领域"附条件批准"机制 [5] 行业前景 - 创新医疗器械被定位为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行业有望依托企业技术平台化、AI诊疗拓展、消费医疗延伸突破等实现多维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1] -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规模达到6358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9098亿美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达5.1% [9] - 高端医疗器械典型产品包括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技术集成度高的产品 [2] 投资机会 - 政策有望加速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商业化落地,目前大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仍以进口产品为主,进口取代空间较大 [8] - 研发实力强劲、产品规模化领先、出海战略领先的龙头企业有望获益,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测序仪、电生理等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8] - 政策支持企业"出海",完善出口销售证明制度,推动国际标准转化,为具备技术突破能力的平台化企业及出海布局厂商创造长期发展机遇 [5][6] 政策细节 - 征求意见稿提出十大举措全链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包括简化算法优化产品的变更注册流程,强化增材制造材料、脑机接口电极等新型生物材料研究 [5] - 针对手术机器人、高端影像设备等重点产品建立"监管会商"机制,开展上市后循证研究及不良事件监测,提升临床使用安全性 [5] - 政策明确支持企业"出海",完善出口销售证明制度,推动国际标准转化 [5]
如何看待宠物食品行业最新变化?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 宠物食品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产品创新方向**:集中在原料、工艺和体验三个核心维度,未来鲜食或成新趋势,其规模化更依赖渠道变革而非仅工业化生产,头部企业如乖宝宠物和中宠需加强渠道布局和对保鲜要求的理解能力[2] - **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国内宠物食品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初级,品质管理体系较弱,与欧美头部企业存在显著差距,下一个重要小赛道是功能性食品及厨房食品,需清晰定义和临床验证[3][4] - **新玩家进入情况及成功要素**:2020 - 2023 年新品牌进入市场规模下降约 25%,随着 CR10 提升,新玩家进入门槛提高,但中国市场仍有机会,成功要素包括巨大渠道能力、强大产品视觉创意及品牌运营能力、创始人团队综合素质强且具成本领先优势[5] - **收购渠道或代运营公司模式**:收购传统经销商渠道价值不大,零售品牌渠道潜力大,流量型和内容全周期管理型代运营公司有助于拓展自有品牌,综合性代运营公司特别有价值[6][7] - **行业竞争格局**:未来两三年内行业竞争更激烈,行业格局从渠道为王、供应链为王到品牌和泛化渠道主导,未来五年值得关注的赛道有创新医疗生态、崛起的零售品牌、供应链与商品品牌重组并购、全球化品牌、大品类刚需猫砂品牌[8] - **不同价格带竞争要素**:低端价格带核心竞争要素是成本领先,中端强调成本效益和品质,高端强调价值领先[10] - **抖音自播价值**:对多数宠物食品品牌不是好的渠道生意,但作为营销手段有价值[11] - **创始人影响**:创始人在宠物食品品牌发展早期和后期都非常重要,早期具备特定领域专长,后期愿景力、业务学习能力和内心力量至关重要[12] - **中长期具潜力品牌**:乖宝、中宠股份等具有悠久历史且布局主粮赛道突出的品牌,以及汪小狗有限公司、日本尤尼佳旗下吉佳等未上市但具潜力的品牌更具发展潜力,未来比拼综合能力与融资规模及便捷性,上市公司整体更强大[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养猫养犬渗透率低于越南、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处于中早期阶段[5] - 美国市场 DR 为 75%,前四大公司占据 65%[5] - 传统经销商覆盖的宠物店零售规模在中国可能百把亿[6] - 已有得到一级市场认可的品牌如派先生、古道、火星、宠物部落等[7] - 新国货品牌如天朗、城市一口等,以及零售百货化、零售到家化和服务定制化趋势[8] - 自播贡献值最高的是 IP 属性较强的头部品牌如金雨、麦富迪等[11]
再获亿元融资!美创医疗半年连融两轮
思宇MedTech· 2025-06-13 16:17
公司融资动态 - 美创医疗完成新一轮亿元级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苏创投、天堂硅谷、光华梧桐和Medpark,凯乘资本连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此次融资距上一轮融资不足半年,累计融资金额超2亿元,资金将用于加速核心产品的临床转化、注册申报及商业化布局 [1] 公司背景与技术 - 美创医疗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苏州高新区,由拥有30余年外周血管和肿瘤介入行业经验的刘文菁创立 [3] - 公司专注于外周血管和肿瘤介入领域,致力于开发适合中国患者的创新医疗器械,核心团队技术积累深厚 [3] - 公司核心技术为医用植入级ePTFE材料,已实现量产,成为国内首家攻克该技术的企业,并完成NMPA主文档备案 [3] - ePTFE材料解决了海外供应商价格高、交期长、不定制的问题,多款自研产品正在加速临床和注册进程,部分已获批商业化 [3] 行业活动 - 思宇年度活动包括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和心血管大会,即将召开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和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1][4]
天星医疗上交所科创板IPO终止 公司产品已覆盖医院超过3000家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19:33
公司IPO终止 - 天星医疗科创板IPO终止因保荐人撤销保荐 [1]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终止审核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运动医学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1] - 主营业务包括运动医学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手术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提供运动医学整体临床解决方案 [1] - 已建立47个获批注册/备案的运动医学产品矩阵 [1] - 11款产品为国产首个获批上市 [1] - 全缝线锚钉为中国首个获批并应用于临床的产品 [1] 产品注册与认证 - 获得20张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获得17张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15个产品获得CE认证 [1] - 产品获得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书 [1] 市场表现 - 产品覆盖超3000家医院 [2] - 覆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 - 2023年占据中国运动医学医疗器械市场约4%份额 [2] - 在国产企业中排名第一 [2] 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总额87,951.93万元 [2] - 苏州智慧工厂项目拟投入44,011.85万元 [2] - 产品研发项目拟投入21,940.08万元 [2]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2,000万元 [2] 财务数据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01.3万元、1.48亿元、2.41亿元 [2] - 2024年1-9月营业收入2.23亿元 [2]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4034.43万元、6357.94万元 [2] - 2024年1-9月净利润6408.13万元 [2] - 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额55,098.68万元 [3] - 2024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4,612.75万元 [3] - 2024年1-9月扣非净利润6,356.85万元 [4] - 2024年1-9月基本每股收益1.38元/股 [4] - 2024年1-9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49% [4] 研发投入 - 2024年1-9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01% [4] - 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14.52% [4] - 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12.37% [4] - 2021年研发投入占比28.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