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托管模式

搜索文档
那些上国货严选买东西的人发现:买“不贵的好东西”,才是会买东西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3 11:34
核心观点 - 淘宝国货严选通过"质价比革命"重新定义消费趋势,消费者从追求"极致低价"转向"质价比",即在合理预算内获得品质、设计与情感的全方位满足 [5][7] - 国货严选独创"半托管模式"助力产业带商家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价值重构 [9][10] - 平台通过商家赋能和用户心智建设双轮驱动,推动"品质国货=生活方式"的认知落地生根 [28][37] 商家赋能策略 - **半托管模式**:商家无需开店直接在官方店铺发品,省去店铺装修和运营流程,平台提供爆品画像、赛道机会分析、精准上品等服务,超100名产业带小二提供深度陪跑 [11] - **降本提效**:618期间推出"至高返还80%佣金"激励计划,配合最高199元大促红包降低消费决策门槛,广东某玩具厂入驻后日销近万单,利润率较代工时期翻倍 [13][15] - **数据驱动**:通过大数据与柔性供应链融合构建"爆款预测-快速响应"闭环,义乌产业带新品研发周期缩短40%,30件起订的小单快反模式解决库存积压 [16] - **业绩表现**:618期间GMV环比翻倍,超40个产业带GMV提升10倍,月千万级产业带数量增长3倍,用户规模扩大2.5倍,百万级商家数增长1.5倍 [17] 用户心智建设 - **需求洞察**:结合年轻消费者生活趋势打造品类周IP,如端午非遗品类周联动青塘村非遗粽子和龙舟节活动,绑定非遗老字号国货 [29] - **情感共鸣**:针对细分场景打造锚点,如宠物领域通过"喵星质检员"互动和UGC内容强化信任,露营领域以轻量化装备实测视频引发共鸣 [32] - **信任背书**:实施"100%产地溯源+100%商品严选"双轨认证,产地小二验厂审核资质,联合第三方机构抽检,配合"假一赔十"售后保障 [33][35] - **用户反馈**:小红书出现"宝妈618买什么"等自来水推荐,淘宝店铺好评率超3000条,关键词包括"质量好"、"回购无数次"等 [30][37][38] 行业影响 - 推动产业带从"制造"向"质造"跨越,如长沙佰进电子通过平台数据指导实现三地工厂产能精准调配,月销售额峰值近200万元 [17][20] - 重构供需关系,解决消费者被劣质低价商品裹挟的痛点,如抽纸薄如蝉翼、垃圾袋承重不足等问题 [21][28] - 建立标准化信任体系,用户可直接查看商品国标符合性、材质保障和淘工厂质检背书,减少比价环节 [39]
(经济观察)按需定制,中国跨境电商迎新风口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19:24
POD模式发展现状 - POD模式成为跨境电商新风口 实现零库存下的一件定制 通过"先下单 后生产"的柔性制造降低库存积压风险 [1] - 指纹科技等企业提供全球POD货盘服务 在北美 欧洲 东南亚等地设厂 实现"订单在哪 工厂在哪"的本地化生产 [1] - 典型POD商品包括衣服 帽子 毛毯 马克杯等 AI设计工具降低卖家设计门槛 带有哪吒形象的T恤成为爆款 [2] 行业平台与资源支持 - 亚马逊 Temu等主流平台持续向POD类目倾斜流量 谷歌为POD卖家定制独立站推广方案 [2] - 2025年跨境电商平台半托管模式爆发 阿里国际站 Temu等推出半托管服务 带动POD模式发展 [2] - 中跨展设置POD主题专区 汇聚指纹科技 全球定制网 深圳汉森等数十家POD企业 [2] 区域产业格局 - 全球80%的POD产能来自福建卖家 福建成为全球POD企业创业热土 [3] - 中跨展配套举办多场POD行业大会 通过"展+会"形式展示行业新机遇 [3] 行业趋势与影响 - 跨境电商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柔性供应链模式改变传统生产组织方式 [3] - 数字化手段重构跨境电商全链条 包括产品设计 生产制造 营销服务等环节 [3] - 跨境电商促进产业升级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提供更灵活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3]
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SaaS市场行业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6-15 11:51
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概况 - 中国商品出口贸易2020-2024年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9.2%,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首次超总贸易额50% [7] - 跨境电商出口规模2020年达0.7万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6%),2024年占比提升至35.3%,年均增速17.0% [10] - 东盟连续五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在中国出口占比从2020年17.4%降至2024年14.7% [7][21] 全球电商市场格局 - 2020-2024年全球电商年均增速9.8%,北美依赖高客单价,东南亚成增速最快区域 [5] - 新兴市场贡献全球电商主要增量,东南亚社交电商驱动用户渗透率快速攀升 [4][5] - 欧洲市场增速放缓,受地缘政治和通胀影响消费者趋于理性 [5] 中国卖家出海渠道特征 - 亚马逊2024年新增90万卖家,中国卖家占顶级卖家超50%,美国站渗透率53.6% [15] - Temu采用全托管模式,2024年中国新增卖家占比41%;TikTok Shop侧重内容带货与达人分销 [18] - 独立站聚焦用户生命周期管理,需ERP支持营销闭环 [33][34] 跨境电商SaaS核心价值 - ERP系统承担"经营大脑"角色,覆盖采购至财务7大环节,实现订单处理效率提升300% [29][31] - 头部ERP厂商领星市占率第一,技术壁垒体现在多平台库存同步准确率达99.9% [41][44] - AI应用渗透选品(爆款预测准确率提升40%)、营销(投放成本降25%)等全链路场景 [25][26] 行业发展趋势 - "保税+ERP"监管模式缩短通关时效50%,WMS系统推动海外仓智能化 [48][50] - 半托管模式带动共享仓需求,SaaS订阅制帮助中小卖家降低30%月均成本 [50][52] - 3D建模与RFID技术实现仓内盘点效率提升90%,AI销量预测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52] 卖家需求分层 - 工厂型卖家需供销产一体化系统,库存周转效率提升35% [36][38] - 多平台卖家依赖ERP统一管理中台,跨平台订单处理时效缩短至2小时 [36][38] - 初创卖家偏好低代码工具,学习成本降低60% [38][44]
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这样觉醒
搜狐财经· 2025-06-09 13:11
跨境电商行业表现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 63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1万亿元 其中出口占比超74% [1] - 每三个跨境包裹就有一个来自中国 东南亚成为新增长极 对美国出口占34 2% 英国8 1% 德国6 2% 法国4 5% [3] - Temu成为2024年韩国成年人新增下载量最高应用 速卖通下载量超600万次 中国品牌手机及智能产品在海外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 [3] 商业模式与供应链革新 - 跨境电商2 0时代进入红海竞争 全托管模式(Temu Tiktok shop)将质检 定价 推广 物流等环节交由平台运营 释放商家研发精力 [5]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与柔性供应链网络 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形成全国覆盖 义乌"前店后厂"和深圳"1小时供应链圈"体现效率优势 [5] - SHEIN采用"小单快反"模式 将服装生产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7天 解决行业平均30%高库存率问题 [6] 物流与政策支持 - 西安与青岛海关创新"陆海联动 海铁直运"监管模式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通关效率提升 压缩堆存时间24小时以上 [6] - 海关总署2024年新政取消海外仓双重备案 简化单证申报 优化拼箱查验流程 试点跨关区退货监管 企业通关时效显著提升 [7][9][10] - "即买即退"退税政策5分钟完成 配合免签政策刺激入境消费 形成"外循环转内循环"协同效应 [11][15] 关税挑战与战略转型 - 美国取消小额关税豁免并加征34%关税 迫使跨境电商从"小包直邮"转向海外仓半托管模式(Temu SHEIN)以规避成本压力 [13] - 亚马逊推出20美元以下低价商城Amazon Haul争夺中国卖家 行业从"成本优先"转向"价值优先"竞争 [14][15] - 京东宣布1年内采购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 盒马 永辉等商超开通绿色通道 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15] 行业未来方向 - 独立站 跨境物流和合规要求成为三大核心关注点 企业需构建技术壁垒与品牌价值 推动"供应链输出"向"品牌价值输出"转型 [6][16] - 平台轻量化转型与卖家"精品策略"将成为趋势 研发投入 市场洞察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是关键 [16][17]
拼多多(PDD):25Q1业绩:利润短期承压,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天风证券· 2025-06-04 15: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营收增速放缓受竞争加剧和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盈利波动因在商家支持和平台生态建设上加大投入,调整后净利润短期承压,但长期仍具竞争力 [1][2] - 公司海外市场稳步扩张,TEMU半托管模式占比提升或部分影响交易服务收入,北美市场增长短期或放缓,但长期看好其在全球电商市场扩张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5Q1业绩要点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至957亿元,营销服务收入为487亿元同比增长15%,交易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至470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减少45%至169亿元,Non - GAAP净利率为18% [1] 行业竞争与公司投入影响 - 收入端增速放缓或因TEMU半托管GMV占比提升、半托管货币化率低及减免商家费用拖累主站佣金收入 [2] - 利润端因3P业务模式国补政策受益小,需加大补贴维持价格优势,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3%至334亿,调整后净利润短期承压,但加强供应链建设扶持新质商家利于平台长期发展 [2] TEMU半托管模式影响 - 自3月中旬在北美推出半托管模式后,随着占比提升,海外监管和政策风险部分转嫁,但temu整体货币化率或下降影响交易服务收入 [3] - 美国“小包免税”政策取消商家成本提升,北美市场增长短期或放缓,长期看好TEMU全球扩张 [3] 投资建议 - 下调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至4402/5056/5774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Non - GAAP净利润至1048/1327/1555亿元,对应6月3日收盘价PE分别为10X/8X/6X,维持“买入”评级 [3]
风暴中的跨境电商
创业邦· 2025-05-30 18:21
跨境电商行业动态 - Temu在美区推出Y2半托管模式 由商家负责头程物流 平台提供末端支持 旨在承接全托管停滞后的空白 [6][8] - Y2模式将商家覆盖链路调转 以直发"慢"消弭库存积压 但清关成本转嫁至商家 部分商家采用"包中包"形式规避合规风险 [8][9] - Temu全托管2.0回归 利用原产地证明漏洞维持小包直邮红利 但供给恢复缓慢 流量倾斜至半托管板块 [6][12][14] 平台模式对比 - Temu全托管模式曾让商家成为"甩手掌柜" 新模式下商家需自主履约 部分商家呼吁全托回归 [9][10] - SHEIN推出自主定价POP店保障上游利益 Temu则在Y2保留平台定价权 探索意味更明显 [15] - SHEIN以40%市场份额占据美国快时尚榜首 与供应链深度耦合 近期流量表现优于Temu [13][14] 市场表现与挑战 - Temu停止在美广告投放后主站流量暴跌 5月25日美区App Store排名跌出百名 部分商家日均单量仅30单 退货率超10% [9][12] - 价敏用户流向Old Navy Kohl's等本土品牌 SHEIN在5月12日后排名上扬 Temu持续低位徘徊 [12][13] - 欧洲 日本市场拟取消小额包裹免税 Temu需寻找小包直邮外的增长路径 [6][17] 战略调整方向 - Temu通过Y2压力测试筛选具备自主履约能力的商家 同时试探用户价敏阈值 [10] - 公司在新兴市场如波兰 巴西采用已验证的"全托管+广告投放"模式 但对成熟市场帮助有限 [18] - 行业竞争加剧 TikTok Shop SHEIN 速卖通等平台纷纷调整模式 Temu需维持低价优势延续竞争格局 [17][18] 组织效率与未来展望 - Temu密集调整模式反映组织效率 全托管模式本质是组织效率向供应链的辐射 [20] - 公司在新兴市场高速扩张 但需在成熟市场探索新路径以应对小包直邮红利消退 [17][18] - 低价仍是核心竞争策略 未来市场姿态取决于模式创新成效 [20]
拼多多CEO称反哺商家算长期投资,盈利能力或将持续受到影响
雷峰网· 2025-05-30 17:48
业绩表现 - 2025年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期6%,为过去两年最低季度同比增速[2] - 盘前股价跌幅一度超20%,开盘后盘中股价下跌17%[2] -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487.2亿元人民币(同比+15%),交易服务收入469.5亿元人民币(同比+6%)[5] - 销售及营销费用达334.0亿元人民币,超过2024年Q4的313.6亿元人民币[2] 业务挑战 - 国内主站增长模式从用户规模驱动转为购物频次驱动,受宏观消费情绪影响较大[5] - "优惠价格"优势不再独有,需追加平台直补(如100亿消费券)维持用户留存[6][8] - 竞争对手在618大促加码即时零售,威胁核心用户黏性[3] - 商家生态治理面临长期挑战,需为"低价"特点的商业生态现状买单[12] 成本压力 - 对商家补贴从2024年"百亿减免"升级至2025年4月"千亿扶持"计划[11] - 平台多数品类不收取类目佣金,保证金门槛低于竞争对手[10] - 供给侧成本压力大于消费侧,补贴措施显著挤压利润空间[2][10] 海外业务 - Temu收入增速降至个位数,仍处于早期亏损状态[5] - 2025年2月关税争端影响美国业务,5月起暂停全托管模式[15] - 转向半托管模式但商家留存率仅略高于10%[15] - 业务转型导致佣金收入减少,影响毛利润[16] 市场反应 - 市值约1390亿美元,较2021年峰值下降46.5%[12] - 股东难以接受牺牲利润空间补贴用户和商家的策略[11] - 与阿里巴巴、京东不同,公司明确表示不会回购股票[11]
跨境电商卖家赶货忙,但行业已悄然生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6:45
跨境电商行业动态 - 深圳货代公司近期出现"爆仓"现象,集装箱货物包括此前受"对等关税"影响的积压货物、美国新订单及跨境电商补货 [1] - Temu全托管模式商品在5月全部下架,流量转向半托管商家,有商家海外仓两个月的货两周内售罄 [3] - "明星卖家"标签授予排名前5%的卖家,考核标准包括销售数据和评论评分 [4] 跨境电商模式演变 - T86政策取消后,以Temu、Shein全托管及亚马逊FBM为代表的低价铺货模式受直接影响 [5] - Temu推出Y2模式作为半托管的延伸方案,Shein推出美国POP自营模式 [5] - 全托管模式在美国站点仍未恢复,部分Shein卖家经营仍陷困境 [6] - 跨境电商企业转向拉美市场(如美客多)并建立独立站以降低平台依赖 [6] 亚马逊卖家现状 - 亚马逊FBA卖家未出现预期中的"爆单",4月销售淡季叠加消费信心下降导致销量下滑 [7] - FBA卖家整体受影响较小,普遍采用双清包税渠道并提前3-4个月备货 [7] - 轻小商品卖家因较低"头程"费用(货值1:10比例)具备更灵活定价空间 [7] - 海运价格短期上涨10%-20%,美森快船曾在高峰时段涨价80% [8] 物流与供应链情况 - 传统外贸和跨境电商抢抓"90天窗口期"补货,货运量暴涨300% [10] - 美线客户发货量增加,跨境电商出口信心增强,新客成交量明显上升 [10] - 亚马逊货代未出现约柜困难,预计运力将随航班增加逐步恢复 [10] - 海外仓成为刚需但预定成本稳定,未出现明显上涨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 [8] - 建议优化物流模式(整柜运输/海外仓)并拓展多元市场 [11] - 高附加值产品在成本上涨中展现更强韧性 [8]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凤凰网财经· 2025-05-04 22:00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导致跨境电商成本大幅上升 行业面临洗牌 [2][3][4] - 政策取消后 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可能高达470亿美元 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2] - 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采取涨价 布局海外仓或转向其他市场等策略应对 [3][9][10]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压力 [13][14] 成本上涨与时效下降 - 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取消后 从中国销往美国的小额包裹需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 [7] - 物流费用上涨 部分物流费用甚至超过商品售价 导致卖家暂停发货 [2][8] - 替代报关模式T01和T11清关时效变长 成本增加 T11每单需额外至少2.6美元商品处理费用 [7][8] - 空运包裹查验率上升 显著影响清关速度 许多卖家暂停发往美国的小包业务 [9] 行业应对策略 - 短期策略:部分平台和卖家选择涨价 Temu SHEIN等平台已实施价格调整 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9] - 中长期策略:增加海外仓比例 Temu SHEIN等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 向有海外仓的卖家倾斜流量 [10] - 海外仓模式可缩短物流时效 但需提前投入大量资金囤货 并承担库存滞销风险 对中小企业难度较大 [10][11] - 部分卖家选择暂停观望或放弃美国市场 转向其他地区 [3][1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政策取消前 2024年美国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 较2015年1.39亿件增长超10倍 [6] - 行业将加速整合 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优势 中小卖家面临较大生存压力 [13] - 未来直邮模式将更多服务于高价值 高利润商品 "海运+海外仓"或成主流选择 [14] - 政策变化可能推动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品牌化 合规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14]
海外电商大乱斗:亚马逊卷低价,速卖通挑战高价带
创业邦· 2025-04-23 11:20
跨境电商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呈现差异化战略:"出海四小龙"中部分转向高价带商品,部分强化本土化,而亚马逊则通过Haul商城切入超低价市场[3][4][13] - 亚马逊Haul商城定价策略激进,90%商品低于10美元,"疯狂低价"标签页商品普遍低于6美元,直接对标Temu[4][21] - Temu和SHEIN已取代沃尔玛、Target成为亚马逊内部讨论焦点,2024年3月下载量多次超越亚马逊[15][18] 平台战略调整 - 亚马逊连续调整政策:2023年6月推出平台补贴,8月实施10美元以下商品低物流费率,12月下调服装类佣金以刺激低价[17][18]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加速模式创新:速卖通推行"全托管+POP"双轨模式,Temu/SHEIN推出半托管吸引高客单价商品[26][27][35] - 速卖通通过"百亿补贴品牌出海"项目吸引华为、联想等品牌入驻,高客单商品增长显著[30][39] 市场数据与用户增长 - Temu全球下载量达5.5亿,覆盖90多国,商品价格仅为亚马逊同款几分之一[20][24] - SHEIN在2023下半年至2024Q1稳居全球购物应用榜首,亚马逊排名第三[18] - 亚马逊中国卖家营收超百万/千万美元的数量分别增长55%、60%,但广告成本上升导致部分卖家减少投放[31] 政策与关税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征税达145%,800美元以下"小额免税"政策终止直接抬高跨境电商成本[11][34] - 关税变化促使平台转型:Temu开始销售4000美元勘探钻机等高价商品,SHEIN重点招商重量超400克的高客单商品[35][38] - 欧洲市场成为新战场,亚马逊Haul、Temu、SHEIN均加速欧洲布局以应对美国政策变化[41]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竞争进入"厚利润+强品牌"阶段,速卖通计划助力1000个新品牌实现百万美元突破[39][42] - 投影仪、户外露营等蓝海类目涌现,深圳品牌Magcubic借势进入全球出货量前十[39] - 多渠道布局成共识,TikTok Shop上线品牌托管并拓展欧洲/东亚市场,避开低价竞争[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