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标准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06:35
基础性制度建设 - 行业将推行项目独立法人开发制度,项目作为法人实体独立承担拿地、开发、交付等责任,集团作为出资人不能在竣工交付前抽离资金或分红 [2] - 行业将推行主办银行制,确定一家银行或银团为主办行,项目资金存入主办行,主办行须满足项目合理融资并监督项目设计、开发及销售进度 [2] - 国家积极推进现房销售制度,2024年全国现房销售面积占比已达到30.8%,以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 [3] 供应体系构建 - 行业将构建“市场+保障”的供应体系,以应对新市民、年轻人等主力消费群体对商品房支付能力下降,以及对多种形式保障供给需求增加的现状 [3] - 保障性住房供给将优化,需考虑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保障对象对租赁品质、产品类型等更高要求,并贯彻“以需定建”原则以避免空置 [3] - 市场方面将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根据片区内供需结构分析进行精细化供给,并推动卖旧买新的置换循环以激活需求潜力 [4] 住房品质与标准提升 - 建设“好房子”是行业着力点,5月1日生效的《住宅项目规范》明确了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4个维度共40项指标 [4] - 行业需落实全生命周期的“五好”标准,包括好标准、好设计、好建材、好建造、好运维,并基于微观业主层面进行人性化设计 [4] - 在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方面,行业将形成可实施的好房子标准 [4] 运营维护与安全管理 - 行业将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在建筑本体及地下管网方面补齐短板,并延伸家政、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以提高安居水平 [5] - 行业将建立由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组成的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5] - 房屋保险旨在开发新险种,叠加现有险种以撬动资金规模效应,形成覆盖全周期的保险机制 [5] 行业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行业将以其大宗消费品的特性,切入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服务于“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 [6] - 行业和市场本身将从基础制度、供应体系、全生命周期等全方位转向高质量发展 [6]
深圳迎来多个低容积率城市更新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8:33
城市更新项目趋势 - 深圳近期出现低容积率城市更新项目 康达尔工业园项目容积率为3.1 有望创下深圳近八年来城市更新项目最低密度纪录 [1] - 龙岗区坂田物资工业园片区约8.3万平方米土地纳入旧改拆除范围 计划更新为居住、商业、工业等功能 并将按今年5月1日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要求落实 [1] 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 自今年5月1日《住宅项目规范》实施以来 深圳招拍挂住宅项目已成交8个 其中7个项目住宅容积率不超过3.1 [2] - 在5月至10月之间 深圳新增含住宅拆除重建类旧改、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的14个项目 规划容积率均超过3.1 [2] - 《住宅项目规范》明确新建住宅项目容积率不超过3.1 被视为好房子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将重塑房地产市场格局 提升住宅产品品质和物业服务水平 加速重构市场供需 [2] 当前项目现状与调整方向 - 深圳大部分城中村或老旧小区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后 新房普遍存在高容积率 商办配置不够合理 摩天住宅楼比比皆是 [2] - 专家建议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进程 可在规划、拆迁补偿标准、容积率、商办的配置标准等方面进行调整 [2] 城市更新的宏观意义 - 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引领下 城市更新在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3]
上海第八批次土拍揽金近200亿:联合体围猎,房企抢占品质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7:08
土拍结果概览 - 上海2025年度第八批次土拍共推出6宗地块,总成交金额198.77亿元,其中3宗溢价成交,3宗底价成交 [1] - 溢价成交地块的溢价率均低于20%,整体溢价水平控制在理性区间,成交额较184.95亿元的起始总价上浮7.47% [1][2] - 土拍吸引包括中海、保利发展、越秀地产、招商蛇口等20余家品牌房企参与 [1] 市场分化特征 - 土拍呈现鲜明的“冷热分化”特征,核心板块地块溢价成交且刷新板块单价纪录,而外围区域地块均以底价成交 [2][4] - 徐汇滨江、静安苏河湾和杨浦滨江三宗核心地块分别吸引3家、3家和4家竞拍企业(含联合体)参与,其余地块均仅1家企业参与 [4] - 核心区域地块因稀缺性支撑地价突破,例如徐汇区地块楼面价14.85万元/平方米刷新区域纪录,较2024年同区域地块成交价高出17.7% [3] 房企策略与动向 - 房企拿地主要秉持补仓或发挥资源优势的策略,联合参拍成为趋势,本次土拍中四宗地块为联合体拿地 [2][4][6] - 滨江集团时隔十年重返上海土拍市场,虽未斩获地块,但其参与显示民企参与度有所提升 [2][6] - 央国企及本地城投平台为参与主力,房企对非核心区域投资审慎,风险把控意识增强 [4] 政策环境影响 - 上海土地出让已不再要求中小套型比例,6宗地块全部取消该限制,更好地契合以改善型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方向 [6][7] - “好房子”建设标准落地,对产品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核心地块已明确较高装修标准,如徐汇滨江地块不低于5000元/平方米,静安苏河湾地块不低于7000元/平方米 [8] - 政策优化为改善型产品开发创造良好环境,推动新房市场从“数量供给”向“质量供给”转型 [7][9] 产品与市场趋势 - 政策优化后,房企可根据地块属性精准定位产品,核心区域聚焦200平方米以上大平层或复式产品匹配高净值人群需求 [8][9] - 改善型产品供应增加将推动上海新房市场形成“核心高端化、外围多元化”的供给格局 [9] - 行业分析认为,核心区域优质地块仍将保持热度,但其溢价空间受新房销售预期约束 [9]
上海八批次土拍揽金近200亿:联合体围猎 房企抢占品质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20:33
土拍整体结果与市场热度 - 上海2025年度第八批次土拍共推出6宗地块,总成交金额198.77亿元,其中3宗溢价成交,3宗以底价成交 [1] - 整体溢价水平控制在理性区间,成交额较起始价184.95亿元上浮7.47% [3] - 总计吸引包括中海、保利发展、越秀地产、招商蛇口等20余家品牌房企参与竞拍 [1][7] 核心地块成交亮点与价格纪录 - 徐汇区WS5单元地块以14.85万元/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刷新区域纪录,较2024年同区域地块12.61万元/平方米高出17.7%,由中海地产以44.65亿元总价、10%溢价率竞得 [5] - 静安区苏河湾地块由招商蛇口、越秀地产等四家企业联合体以77.37亿元竞得,楼面价8.14万元/平方米,溢价率9.03% [4][6] - 杨浦区地块成为本批次溢价率最高地块,达14.69%,由保利置业以26.12亿元摘得,楼面价6.996万元/平方米 [4][6] 市场分化与房企策略 - 土拍呈现鲜明“冷热分化”,核心城区地块竞争激烈,而徐汇华泾、宝山杨行、松江中山街道等外围区域地块均以底价成交 [6] - 除杨浦滨江和徐汇滨江地块外,其余四宗地块均为联合体拿地,反映出房企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分散风险并应对高资金门槛和复杂开发要求 [7][8] - 房企在非核心区域投资审慎,风险把控意识增强,部分地块因包含商业规划或区位配套尚不完善而仅有一家企业参拍 [6][7] 政策环境与产品趋势 - 本次土拍6宗地块全部取消中小套型比例下限,标志着上海新房市场彻底告别户型管控,产品面积完全由市场供需决定 [10] - 政策优化与“好房子”标准落地形成合力,核心地块装修标准明确,如徐汇滨江地块不低于5000元/平方米,静安苏河湾地块不低于7000元/平方米 [10] - 政策引导产品升级,推动市场从“数量供给”向“质量供给”转型,核心区域预计聚焦200-400平方米大平层或复式产品匹配高净值人群需求 [10][11] 房企动态与市场信号 - 滨江集团时隔十年重返上海土拍市场,虽未竞得地块,但其参与显示民企参与度有所提升,后续将继续参与上海土拍 [9] - 相较于2024年宸嘉发展40%溢价率的激进表现,本轮土拍中房企出价预期更趋理性,整体溢价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7][10] - 市场预计将形成“核心高端化、外围多元化”的供给格局,若销售端持续回暖,民企参与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11]
上海八批次土拍揽金近200亿:联合体围猎,房企抢占品质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20:13
土拍整体结果 - 上海2025年度第八批次土拍共推出6宗地块,全部成交,总成交金额198.77亿元,其中3宗溢价成交,3宗以底价成交 [1] - 本次土拍整体溢价水平控制在理性区间,成交额较184.95亿元的起始总价上浮7.47% [2] - 总计吸引20余家品牌房企参与竞拍,多为央国企及本地城投平台 [1][4] 地块表现分化 - 核心城区地块竞争激烈,徐汇滨江、静安苏河湾和杨浦东外滩三宗地块均刷新板块地价单价纪录,但溢价率均低于20% [1][2][3] - 徐汇区WS5单元地块成交楼面价14.85万元/平方米,刷新区域纪录,较2024年同区域地块12.61万元/平方米的成交价高出17.7% [3] - 外围区域地块表现冷淡,徐汇华泾、宝山杨行和松江中山街道三宗地块均仅有一家企业参拍,最终以底价成交 [4] 房企策略与市场参与 - 联合体拿地成为趋势,本次土拍中除两宗地块外,其余四宗均为联合体竞得 [4] - 房企拿地策略主要秉持补仓或发挥资源优势,例如越秀地产凭借商业项目开发运营经验参与静安苏河湾地块 [2] - 滨江集团时隔十年重返上海土拍市场,虽未成功拿地,但显示出民企参与度有所提升 [2][6] 政策环境影响 - 本次土拍6宗地块全部取消中小套型比例限制,标志着上海新房市场彻底告别户型管控 [6] - 政策优化与“好房子”标准落地相契合,核心地块已明确较高装修标准,如徐汇滨江地块装修标准不低于5000元/平方米,静安苏河湾地块不低于7000元/平方米 [7] - 政策调整适配以改善型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方向,为房企开发高端改善型产品创造良好环境 [5][6][7] 产品与市场趋势 - 核心区域地块开发将聚焦高端改善产品,例如徐汇滨江地块预计主力户型瞄准200平方米以上改善客群 [7][8] - 政策引导推动产品升级,要求开发商具备综合运营能力,如静安苏河湾地块要求配建27%的文体用地并引入特定业态 [8] - 市场预计将形成“核心高端化、外围多元化”的供给格局,核心区域优质地块热度将持续,但溢价空间受新房销售预期约束 [8]
房企9月成绩单:超六成销售额环比结构性增长
北京商报· 2025-10-17 00:17
房企销售整体企稳回升 - 9月24家已披露销售数据的房企中有15家销售额环比上升,占比达62.5% [1] - 销售回暖与调整拿地策略及“好房子”产品入市密切相关,改善型房源是主要拉动力 [1] - 差异化定价策略是关键,小户型靠“以价换量”吸引客群,改善型房源凭借产品力实现溢价 [1] 不同量级房企复苏态势分化 - 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稳健发展,保利发展和中海9月销售额均突破200亿元,分别为205.31亿元和201.73亿元 [2] - 部分中等房企依托项目运营实现大幅增长,如越秀地产9月销售额68.01亿元,环比增长23.54% [2] - 保利发展、中海、绿城中国、中国金茂等企业实现销售额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 [2] - 从增幅看,融信中国9月销售额环比大幅增长132.31%,金地商置、越秀地产、绿城中国、保利发展的环比增幅分别为55.43%、23.54%、20.75%和13.97% [3] 优质土地储备支撑销售去化 - 房企前期调整拿地策略,2024年明确优化土地储备结构,聚焦一二线城市加大拿地力度 [4] - 前三季度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长约13%,TOP20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占全国总金额的61% [4] - 华润置地2025年上半年新获取18个项目,新增土地投资权益地价322.8亿元,所有项目均位于一二线城市 [4] - 越秀地产2024年全年权益投资总额294.6亿元,超过80%的资金投向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 [4] - 优质地块属性推动项目热销,如北京中建·运河玖院项目764套房源去化率达67.02% [6] 产品力成为销售回暖核心驱动力 - “好房子”产品入市增强了市场吸引力,得房率普遍超过90%,并配备齐全的会所设施和人性化设计 [7] - 政策优化释放购房需求,北京、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相继优化限购政策 [7] - 改善型需求加速入市,2025年1—8月30个代表城市中24个城市120平方米以上房源成交套数占比提升 [7] - 北京市场90—200平方米改善型产品成交约1.7万套,占比达71.1%,较2024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 [8] - 项目定价策略体现差异化,如紫京宸园133平方米小户型单价约9.3万元/平方米,232平方米大户型单价约10.5万元/平方米 [8]
住建部部长倪虹:5月以后新建住宅项目均按“好房子”标准建造
新京报· 2025-10-11 13:16
政策标准更新 - 住建部宣布《住宅项目规范》已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 且全部为强制标准 [1] - 新标准意味着5月1日以后所有新建住宅项目均需按新标准建造 [1] - 新标准包含14项提升 例如楼层高度从原2.8米提高至不低于3米 4层以上楼宇需加装电梯 楼板隔音要求降低10个分贝 [1] 好房子建设要求 - 好房子需具备安全 舒适 绿色 智慧等特性 [1] - 建设需在好的设计 好的建材 好的建造 好的运维四个方面下功夫 [1] - 将推动研发适用于好房子的新型建材 包括绿色建材 智慧安防 全屋智能等 以缩短交房后数月放味时间 [1] - 建造需满足群众不霉 不堵 不漏 不吵等要求 [1] - 将实施物业服务提升行动以解决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 [1] 行业活动与展示 - 今年11月将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住宅展和好房子展 [2] - 展会将展示好房子样板供公众体验 [2]
国庆上海新房成交涨近八成,政策利好加速去化,房企“银十”信心足
新浪财经· 2025-10-11 10:04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国庆假期(10月1日至7日)上海新房成交909套,同比2024年上涨78.9% [1] - 同期二手房成交780套,同比下跌63.7% [1] - 2025年9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16% [5] - 2025年9月上海二手商品房成交2.0万套,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29% [5] 新房市场区域热度 - 杨浦区成交最为活跃,假期成交近4000平方米,新江湾城、东外滩板块关注度高 [1] - 浦东新区作为交易主力表现稳定,假期成交近3000平方米 [1] - 宝山区假期成交量仅次于浦东,青浦、松江网签量也超过1000平方米 [1] 项目成交结构 - 成交前十榜单中有3个单价10万元以上的楼盘,排名第一的建发海宸均价为108,227元/平方米 [3][4] - 成交前十榜单中出现4个均价低于6万元/平方米的首次改善项目 [3] - 高端项目如陆家嘴大古源源邸均价达192,409元/平方米 [4] 开发商营销活动 - 保利发展上海公司国庆期间11盘联动,推出多项促销活动,假期到访4000多组客户,成交总额超12.8亿元 [6] - 龙湖集团在上海外环外的御湖境项目假期销售金额约1.3亿元,来访超800组 [6] - 金茂上海"十一黄金周"期间销售额锁定超6亿元 [8] - 宝华集团旗下紫薇花园项目推出85折促销并附加车位优惠 [7] 政策影响分析 - 8月底发布的"沪六条"新政对外环外限购进行松绑,迅速点燃外环外市场 [10] - 政策引导下外环周边项目人气明显好转,郊区项目去化得到改善 [3][10] - 假期有项目如中国铁建煕语开盘,显示房企信心回升 [10] 产品趋势与供应 - 上海版"好房子"标准官宣,鼓励提升住宅品质,如提高层高、优化阳台面积计算规则 [11] - 客户对产品要求更高,关注小区配置、会所、精装标准等 [6] - 建发海宸二批次、上海万科高福云境(均价21万元/平方米)、金陵华庭三批次等热点项目将于四季度入市 [12][14] - 房企上半年在核心城市竞得的地块预计四季度逐步入市,新增供应增加 [16]
供应放量 北京新盘冲刺“金九银十”
北京商报· 2025-09-28 23:23
供应节奏与规模 - 9月以来北京市住建委核发25张预售许可证,涉及22个房地产项目,覆盖10个区域,合计提供房源近6000套 [1] - 9月13日为供应高峰日,单日5个项目取得预售证,释放房源1943套,占9月总供应量超三成 [1][7] - 9月北京新房供应量5849套已超过7月1444套和8月1778套的总和 [6] 项目开盘与去化表现 - 北京建工嘉棠澐玺于9月21日开盘,当日去化率达95%,项目共224户,推出签约优惠可享受9.9折 [3] - 中建·运河玖院采取“取证即开盘”策略,截至9月27日764套房源已签约403套,去化率52.75%,成交均价约6.15万元/平方米 [4] - 龙湖·宸翰项目为顺义区首个落实“好房子”新规项目,开盘当日认购金额达8.6亿元,累计接待客户超5000组 [7][8] 区域供应结构 - 朝阳区项目数量最多共6个,总供应量达1653套,居各区之首 [6] - 通州区2个项目供应量达844套,位列第二;丰台区4个项目合计推出757套房源,位居第三 [6] - 海淀、石景山、怀柔、顺义、大兴、昌平、延庆的新增房源分别为228套、417套、224套、551套、387套、418套及370套 [6] 市场驱动因素与后市展望 - 秋季气候宜人、中秋国庆假期衔接易形成看房热潮,是传统供应高峰 [7] - 房企选择“金九”开盘有利于将销售业绩计入当年报表,避免年底气候与市场环境对推盘不利 [7] - 业内认为市场热度有望延续,优质地段项目产品力提升及政策支持将推动成交量上升并形成年末“翘尾”行情 [10][11]
上海版“好房子”新规落地 阳台计容问题有据可依
新华财经· 2025-09-26 22:25
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标志着上海版“好房子”标准落地 [1] - 政策旨在通过规划资源调整鼓励提升住宅品质 [1] 具体提升措施 - 鼓励在小区出入口或沿街设置便民商业公共设施 [1] - 允许局部提高建筑限高,便于住宅提高层高 [1] - 规定外立面采用干挂石材、金属、陶板或其他高品质材料,且饰面层不计入容积率 [1] 阳台计容规则 - 阳台(含封闭式阳台)符合条件时,面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入容积率 [1] - 每户阳台水平投影总面积需同时满足:不大于该户型建筑面积的10%,且不大于16平方米(含16平方米) [1] - 对于户型建筑面积小于80平方米的住宅,允许设置总面积不大于8平方米的阳台 [1] - 每个阳台的设计进深(取阳台围护结构外围至外墙面的最大垂直距离)不超过1.8米(含1.8米) [1] - 超出上述条件的阳台建筑面积,其超出部分需按水平投影面积的全面积计入容积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