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搜索文档
大麦娱乐(1060.HK):正式更名大麦娱乐 线下娱乐+IP双轮驱动
格隆汇· 2025-07-10 10:27
核心观点 - 公司港股名称由阿里影业改为大麦娱乐,业务更加清晰和聚焦 [1] - 大麦成为苏超南京苏州站官方购票渠道,标志进入区域型体育赛事票务市场 [1][2] - 看好大麦票务覆盖范围扩张,加强"买票上大麦"用户心智,提升长期增长空间 [1] - 音乐演出依然高景气,同时看好平台在本地演出、文旅演出、体育赛事等领域市占率提升 [1] - 锦鲤拿趣品牌调整不影响公司C端衍生业务开展,阿里鱼IP授权和营销活动增加 [1] - 预计2026-2028财年归母净利润9.46/11.41/13.43亿元,同比增长160.18%/20.64%/17.65% [1] 大麦业务 - 大麦成为苏超联赛官方购票渠道,票务品类稳步扩张 [2] - 大麦票务收入主要来自音乐演出市场,其他线下票务占比相对较低 [2] - 平台已拓展脱口秀、话剧、展览、F1赛车等各类线下娱乐票务 [2] - 苏超带来更高流量和全民关注度,上座人数达3.6万人,与头部艺人演唱会相当 [3] - 体育赛事男性用户多,与女性居多的音乐演出形成流量互补 [3] - 大麦技术能力可更好应对瞬时高并发需求,提供稳定公平购票体验 [3] IP业务 - 关停潮玩品牌"锦鲤拿趣",但将继续C端IP衍生业务 [4] - 2025财年IP授权业务收入14.3亿元,锦鲤拿趣收入占比高个位数 [4] - 阿里鱼为核心,贡献绝大部分收入和EBITA,关停影响不大 [4] - 2025财年新签Chiikawa将贡献增量,线上线下渠道和SKU持续扩张 [5] - 三里鸥、宝可梦等也将继续贡献业绩增量,三里鸥嗨翻节8月开幕 [5] - 阿里鱼全链路IP运营服务有望签约更多全球头部IP [5] 业绩预测 - 预计2026-2028财年归母净利润9.46/11.41/13.43亿元 [1] - 同比增长160.18%/20.64%/17.65% [1] - 2025年7月7日收盘价对应PE为25.89/21.46/18.24x [1]
中金:对澳门博彩业转向更为乐观 2Q25总博彩收入表现强劲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10:16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对中国澳门博彩行业转向更为乐观。该行上调澳门博彩行业2025 年总博彩收入预测,预计2025年总博彩收入同比增长7%。另上调2025年EBITDA预测3%,预计2025年 EBITDA同比增长9%。 此外,估计2Q25行业EBITDA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6%),达到20.98亿美元。该行认为,2Q25行业 EBITDA的增长,可能是由于2Q25总博彩收入表现强劲,但再投资率上升小幅抵消了2Q25总博彩收入 的积极影响。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港元贬值或将提升亚洲邻国居民前往中国澳门的旅游需求 考虑到中国澳门地区的博彩产品以及配套服务质量较高,该行认为港元贬值可能会导致亚洲游客在博彩 桌上的港元消费能力有所增长,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境外游客选择中国澳门作为其出行目的地。 风险 中国澳门博彩行业恢复慢于预期;亚洲博彩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澳门正逐步变为以娱乐演出为核心的旅行目的地,或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 随着博彩公司在过去两年中逐步积累举办娱乐活动的相关经验,他们在日程和项目安排方面可以做到更 具针对性和多样化。该行认为,举办各种类型的非博彩娱乐活动可以:1)驱动客户多次前往中国澳 门 ...
Partyhouse派对屋星舰家庭影K电视音响,无线影院声场+专业K歌,一机畅享!
金投网· 2025-07-10 09:49
产品发布 - Partyhouse派对屋正式推出星舰系列家庭影K音响系统,主打不占空间但具备影院级声场效果 [1] 核心音频性能 - SC-20A解码合并机功率输出达5×150W,支持Dolby Audio环绕声场技术 [3] - 频响范围20Hz-20KHz,总谐波失真<0.05%,信噪比>100dB(A计权) [3] - 支持K歌、音乐、游戏、TV、电影等多场景模式自适应切换 [3] 专业影K娱乐系统 - 内置专业K歌芯片和18mV高灵敏度麦克风输入,支持一键切换K歌模式 [6] - 集成4K/60Hz超清传输和HDCP 2.2内容保护的多功能影音中心 [6] 智能互联生态 - 支持无线后环绕扩展和语音指令操作,可智能联控家居系统 [8] - 搭载Android 11系统,配备四核ARMCortexA55 CPU,2G内存16G闪存 [9] 硬件设计 - 采用铝合金机身和高效散热结构,保障长时间稳定运行 [10] - 提供HDMI输入/输出、USB、TF卡等多种接口支持 [10] 低频性能 - SC-10B有源低音炮具备300W动态功率,低频下潜至40Hz [13] - 失真度低于0.1%,采用桦木胶合板箱体抑制谐振 [13][15] 音箱设计 - 主箱及中置音箱采用航空级铝合金箱体,配备4×2.75"低音单元+1×1"高音单元 [18][20] - 环绕音箱峰值功率160W,支持壁挂/落地/嵌入式多种安装方式 [22][24] 无线麦克风 - AVK-817SE座充式无线麦克风支持随放随充,具备8小时续航能力 [26][28] - 支持语音+蓝牙双控制,有效工作范围达30米 [30][35] 产品参数 - 星舰系列至臻版5.1CH系统包含解码合并机、低音炮、主箱、环绕箱等组件 [33][34] - 主箱/中置音箱峰值功率240W,环绕音箱峰值功率160W [35] - 低音炮输出功率300W,待机功耗<4W [35]
顺网科技(300113) - 2025年07月07日-07月0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9 18:24
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 秉持聚焦行业、多维发展理念,深耕电竞科技、互动娱乐、算力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为用户提供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创新,为互联网用户打造数字娱乐体验,响应国家政策,营造网络环境,构建行业生态 [2] 电竞行业市场优势 - 以科技赋能电竞产业全链路,为产业链上中下游提供端到端科技解决方案,业务涵盖营销数智化服务、电竞服务数智化解决方案和电竞娱乐服务 [3] - 为全国 95%以上游戏厂商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精准营销数智化服务 [3] - 核心产品覆盖全国电竞服务行业 70%以上市场,触及全国 96%以上城市,与 2000 余家合作伙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3] 2025 年第二十二届 ChinaJoy 展会情况 - 8 月 1 日至 4 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主题为“聚・你所爱”,凸显国际交流与商务合作属性,突出国际化特色与多元生态 [4] - 首次设立“智慧娱乐机器人展区”,同期举办 ChinaJoy AIGC 大会,发起“全球 AI 游戏开发者大赛” [4] - 首次打造“创作者专区”,规划多个功能区域吸引年轻群体 [4] 算力业务情况 - 整合多元异构算力资源池,构建多层次算力服务体系,研发算力服务平台,具备多层级算力服务、多场景调度和多方式交付特点以及“云边协同”等优势 [5] - 截至 2024 年底,落地 300 多个算力云边缘机房,为超 70 万终端提供服务,服务的云终端数量同比增长 21.1% [5] IP 衍生品端布局 - 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创新品牌推广与产品体验服务,凭借“ChinaJoy”品牌和渠道优势强化其品牌影响力,丰富内容多元化 [6] - 后续推动与文创、游戏、动漫等头部 IP 业务合作,为品牌注入活力 [6] 未来发展战略 - 在既定战略目标指引下,凭借技术沉淀与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7] - 深耕电竞领域,助力文化科技创新融合;丰富互动娱乐矩阵,打造泛娱乐体验;探索前沿技术,推动算力、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落地突破,成为数智服务引领者 [7] 半年度业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7,801.79 万元,同比增长 40.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346.77 万元,同比增长 37.48% [8] - 2025 年半年度业务情况关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定期报告 [8]
音乐平台的好日子开始了
创业邦· 2025-07-09 11:05
经济周期与娱乐消费 - 经济下行期娱乐产品需求逆势增长,在线音乐平台业绩表现突出 [6][8] - 网易云音乐2025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达117%,腾讯音乐涨幅超73%,市值均处历史高位 [8] - 音乐平台会员订阅成为经济压力下性价比高的消费选择,包月费低至9.9元 [5] 版权竞争格局 - 2020年著作权法修订强化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推动正版化率提升至90%以上 [9][17] - 腾讯音乐2020年支付5.7亿元续签周杰伦独家版权,网易云音乐因违规打包销售失去合作机会 [13] - 版权成本差异导致财务分化:腾讯音乐2020年净利润41.6亿元,网易云音乐同期净亏损30亿元 [16] 用户付费行为 - 2024年中国音乐平台付费用户达1.8亿,Z世代占比58%成为核心付费群体 [20] - 腾讯音乐付费用户音乐订阅收入2020年同比增长56%至55.6亿元 [16] - 00后/10后用户天然接受付费模式,付费习惯接近欧美市场 [21] 平台战略分化 - 腾讯音乐收购SM娱乐12.9%股权(12.9亿元)和喜马拉雅(12.6亿美元+股权),向内容生产端延伸 [28][30] - 网易云音乐聚焦UGC生态,原创音乐人达68.4万,创作曲目310万首,AI工具降低创作门槛 [32] - MAU比例变化: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MAU比从2022年的低点回升至2024年的38.76% [24] 商业模式创新 - 播客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70亿元,天加空调等品牌通过定制音频实现场景营销 [41] - 虚拟偶像和数字内容成为新增长点,如《爱如火》版权收入达亿元级 [44][46] - 腾讯音乐推出超级会员特权(演唱会优先购等)和广告换听歌模式,提升ARPU [26] 增长瓶颈 - 腾讯音乐付费用户增速从2020年8.32%降至2025年1.57%,ARPU增速从6.19%降至2.7% [36] - 年轻用户消费意愿与实际能力存在差距,可能限制付费率提升空间 [37] - 现有变现模式(订阅/广告/粉丝经济)均面临用户体验与商业化的平衡难题 [42]
雅乐科技上涨3.05%,报7.255美元/股,总市值11.4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08 22:47
资料显示,雅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的以语音为中心的社交网络和娱乐平台。该公司运 营两款旗舰移动应用程序,Yalla,一个以语音为中心的群聊平台,Yalla Ludo,一个休闲游戏应用程序,以在线 桌面游戏为特色,在中东地区很受欢迎,具有内置语音聊天和本地化的Majlis功能。在Yalla和Yalla Ludo成 功的基础上,该公司扩展了其内容,创建了一个以区域为重点的综合生态系统,致力于满足中东和北非地区 用户不断发展的在线社交网络和娱乐需求。该生态系统包括YallaChat,一款专为阿拉伯用户定制的即时 通讯产品;Waha是为元宇宙设计的社交网络产品;以及诸如Yalla Baloot和101 Okey Yalla等游戏,这些游戏 旨在维持该地区充满活力的本地游戏社区。Yalla也积极开拓中东地区以外的市场,推出了一款针对南美 市场的Ludo游戏Yalla Parchis。Yalla的移动应用程序提供无缝体验,培养忠诚度和归属感,通过密切关注细 节和本地化吸引力,建立高度投入和参与的用户社区,与用户产生深刻共鸣。此外,通过其控股子公司Yalla Game Limited,扩大了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中 ...
密室逃脱找寻流量密码
36氪· 2025-07-07 19:37
暑期线下实景娱乐消费升温 - 暑期密室逃脱成为年轻群体标志性消费现象,中高考后学生结伴"刷密室"成为压力释放和社交方式 [1] - 密室逃脱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爱好调研中占比26.73%,与游戏(27.86%)、直播(27.16%)相近 [1] - 密室逃脱注重剧情铺陈与谜题推进,风格多样,不同于单纯惊吓的鬼屋 [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国内密室行业规模从2018年50亿元增长至2021年101亿元,预计2025年达155.5亿元,2026年175.9亿元 [2] - 抖音、快手平台密室逃脱相关话题播放量分别达274亿和80亿 [2] - The Room系列游戏累计销量超1000万套,收入超1500万英镑(约1.5亿元) [8] 商业模式与运营 - 密室门店收入取决于主题价格、玩家人数和场次,常见游戏时长1小时,价格108-128元 [11] - 成都某连锁品牌6个主题门店年营收近600万元,3年累计销量16万单 [13] - 采用滚场方式提升翻台率,但存在"撞场"风险 [13] - 门店降低开团人数至2人,甚至支持单人购票填补闲置档期 [13] 行业特点与竞争格局 - 密室体验标准化程度高,易于形成连锁品牌,已有屋有岛(20+门店)、柯洛克等连锁品牌 [14] - 中型密室单个主题装修投入15-25万元,3-4个主题的小型门店装修成本超45万元 [16] - 重庆魁魅楼沉浸剧场单人票价299-999元,但因2万平方米场地租金和数十名NPC成本过高,运营不到2年停业 [17] 内容趋势与挑战 - 恐怖密室"黑追电"(关灯、追逐、电击)套路流行,导致同质化严重 [26][27] - 一线城市密室主题类型多、机关精巧,二三线城市玩家需跨城体验优质主题 [28] - 恐怖密室存在安全隐患,2022年文旅部新规设置年龄门槛与物理防护 [28] - 消费者对高价密室支付意愿降低,商家需平衡降价与内容质量 [28] 行业发展历程 - 2001年网页解谜游戏《时间与空间之谜》奠定密室游戏基本规则 [7] - 2004年Flash游戏《深红色房间》成为密室逃脱启蒙之作 [7] - 2006年前后美日出现线下实体解谜场景,中国随后出现密室逃脱门店 [8] - 2018-2019年《大逃脱》《密室大逃脱》综艺带动行业高峰 [5][7]
大型国际IP室内乐园综合体将落地深圳这个区!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27
行业动态 - 亚洲国际主题乐园及游乐设备展览会(IAAPA Expo Asia)于7月1日-7月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1] - 深圳市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与脉驰文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在龙华区打造国际IP室内乐园综合体 [1][3] 项目规划 - 该项目是脉驰文化独家引入中国的第三个大型国际IP室内乐园综合体项目 包含多个室内主题乐园、主题酒店、主题餐饮、主题零售及主题演艺 [3] - 项目将引入首次亮相中国的国际IP项目 作为亚太区首店落地深圳 [3] - RWS国际集团将为项目引入多部国际百老汇音乐剧和国际IP主题秀 [3] 公司背景 - 脉驰文化是专注于国际IP主题娱乐项目引进及运营管理的国际化娱乐文化公司 拥有多家国际IP实景娱乐业态(LBE)版权业务 [3] - 已与多家国际知名IP品牌集团建立深度合作 包括孩之宝(变形金刚、小猪佩奇等)、美泰(芭比、托马斯等)、沃贝(史努比等)、阿德曼(小羊肖恩等) [3] 区域发展 - 龙华区表示此次合作是推动国际优质IP项目落地的重要一步 将为深圳龙华注入时尚与文旅融合的新动能 [5] - 项目将丰富区域消费场景 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时尚文旅项目 [5] - 脉驰文化总裁表示项目将展现大湾区文旅产业活力 提升国际知名度 [5]
中国互联网,进入ATM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7-03 19:04
中国互联网巨头2025年上半年市值排名与变化 - 腾讯以5885亿美元市值稳居榜首,阿里以2705亿美元位列第二,小米以1987亿美元升至第三 [3][5] - 拼多多(1486亿)、美团(975亿)、网易(852亿)构成第二阵营,京东(471亿)、携程(383亿)、快手(345亿)、腾讯音乐(302亿)组成第三阵营 [6][7] - 小米排名上升2位至第3,腾讯音乐新晋前十取代百度 [3][10] 股价表现分化显著 - 小米、腾讯音乐股价涨幅达74%,网易、快手分别涨55%、53%,阿里、腾讯涨幅超恒生科技指数(19%) [10] - 拼多多仅涨8%,美团、携程、京东分别下跌17%、15%、6% [10] - 若趋势延续,小米与阿里或进一步缩小与腾讯差距,ATM格局将巩固 [10] 行业格局演变至ATM时代 - 从BAT到AT再到ATM(阿里、腾讯、小米),腾讯保持领先但阿里、小米通过AI和汽车业务加速追赶 [5] - 阿里业务回暖,小米汽车业务爆发,两者市值分别为腾讯的1/2和1/3 [5] 三大增长引擎驱动 **汽车领域** - 小米造车推动股价一年半涨284%,SU7上半年销量超15万辆,YU7发布3小时订单20万辆 [11] - 汽车业务使小米市盈率达48倍,远超同业 [14] **AI技术** - 阿里"AI+云"生态领先,通义Qwen3模型受好评,云业务带来实际收入 [18] - 快手可灵视频大模型创收,腾讯混元大模型+元宝应用覆盖数千万用户 [19] **娱乐产业** - 网易游戏收入Q1同比增12%至240亿,腾讯游戏收入595亿同比增23% [19][20] - 腾讯音乐Q1营收增8.7%、净利增24.6%,28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提振股价 [20] 财务表现对比 - 京东Q1营收3011亿居首,阿里、腾讯、小米营收均超千亿 [23] - 腾讯净利613亿最高,网易、腾讯净利率达39%、34%,电商平台阿里/拼多多净利率13%/18%,京东仅4% [26] - 除拼多多外头部公司净利增速均超20%,7家增速超20% [26] 竞争格局与未来方向 - 细分龙头(携程、腾讯音乐)享受稳定溢价,多元巨头(腾讯、阿里)依赖规模优势 [27] - 非龙头公司通过差异化在电商、游戏、短视频赛道立足 [28] - 未来竞争聚焦AI、汽车、并购、降本增效等创新方向 [29]
大麦娱乐(01060.HK):\"演艺+IP\"双引擎 重构线下娱乐新基建
格隆汇· 2025-07-03 18:25
公司概况 - 大麦娱乐是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现实娱乐平台,业务涵盖内容制作、宣传发行、IP衍生授权、商业运营、票务管理及互联网数据服务 [1] - 公司电影业务累计参与300余部电影的出品发行和推广,演出业务覆盖全品类现实娱乐票务类型 [1] - 阿里巴巴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层具备丰富互联网行业经验且参与持股 [1] - 2023年起架构调整激活组织活力,规模效应显著推动增长进入快车道 [1] IP业务分析 - 中国IP行业规模达千亿级别且增速快潜力大,商品授权为主要模式,单位授权金可撬动25倍以上商品GMV [2] - 中国人均IP商品零售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日本1/4、美国1/5,行业增长空间显著 [2] - 阿里鱼作为中国最大IP授权代理平台,已与三丽鸥等达成主授权协议,未来将向上游拓展头部IP授权,向下游强化2C业务布局 [2] - 阿里鱼核心竞争优势包括海量客户资源、大数据匹配能力、联合营销体系及自动追踪结算系统 [2] 演出业务分析 - 2024年全国线下演出票房达579亿元,其中大型演出占比过半,行业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2] - 大型演出通过人均票房提升驱动"价增",旅游演艺等通过观演人数增长驱动"量增" [2] - 演出经济具备显著溢出效应,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3] - 大麦票务市占率领先,演唱会头部项目覆盖率近100%,未来将向海外市场延伸并拓展体育赛事、脱口秀等新品类 [3] - 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票务分成占比较低,技术及现场服务等新基建构成核心护城河 [3] 财务预测 - 预计FY26-28年总收入分别为78 91/95 34/116 83亿元,同比增速18%/21%/23% [3] - 同期经调整EBITA预计为10 12/14 98/21 33亿元,同比增速25%/48%/4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