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族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首富去世后,英网友吐槽:真的吗?我们连自己的首富都造不出来
搜狐财经· 2025-11-11 14:15
公司概况与领导层 - 辛杜贾集团由戈皮昌德·辛杜贾的父亲创立,戈皮昌德为二代掌门人,在其兄去世后接手家族企业领导权 [1] - 公司为典型的家族式经营,戈皮昌德与三兄弟在商业领域展现卓越才能,被誉为“神奇四侠” [1] - 辛杜贾集团是印度庞大企业,与塔塔集团、安巴尼集团并列印度豪门家族之一 [1] 业务范围与规模 - 集团业务遍及汽车、石油、银行、媒体、电力、IT、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20万名员工 [1] 财富状况与排名 - 戈皮昌德·辛杜贾及其家族拥有财富高达353亿英镑,荣登《星期日泰晤士报》今年英国富豪榜榜首 [1] - 辛杜贾家族多年来一直被列为英国富豪之一,戈皮昌德去世后仍被英国媒体称为“英国首富” [8] 资产与投资 - 2006年,辛杜贾家族以9500万美元价格成功购得伦敦卡尔顿联排13至16号历史建筑,获得125年租赁权 [5] - 随后五年花费巨资对豪宅进行修复,严格遵循英国遗产委员会要求,最终修复效果获得英方赞赏 [7] - 豪宅内有一盏由130个灯泡组成的穆拉诺水晶吊灯,每六个月由意大利专家专程飞往伦敦清洁 [7] 国际化背景与运营 - 集团创始人最初在孟买创办公司,但戈皮昌德与兄早在1970年代便定居伦敦 [3] - 戈皮昌德·辛杜贾本人拥有印度和英国双重国籍,出生在伊朗 [3][10] - 公司业务强大后家族搬到伦敦,并在此扎根超过40年,但兄弟四人分别居住在伦敦、瑞士和孟买 [3][10]
“清远鸡王”冲刺港股,去年狂赚近9亿
36氪· 2025-11-06 11:01
公司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展销售网络、升级供应链、提升生产及研发能力 [1] - 公司在中国清远鸡市场占据约59.3%的份额,超过其他所有提供商总和,在广东省所有黄羽肉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1][4] - 公司拥有超过上千家合作伙伴,包括陶陶居、徐记海鲜等知名餐企以及盒马、永辉、山姆、麦德龙等零售商 [1]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为39.52亿元、35.96亿元、47.76亿元 [5] - 生猪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近三年收入占比分别为65.5%、61.6%、67.1%,2025年上半年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6.3% [5][6] - 清远鸡及其他土鸡业务收入维持在10亿元上下,近三年收入占比分别为25.6%、27.6%、22.4%,2025年上半年占比降至20.7% [5][6] - 公司2024年净利润达8.90亿元,但2023年亏损6.69亿元,利润波动明显 [7] - 生猪产品毛利率波动巨大,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1.1%、0.4%、20.6% [7] 客户集中度与经营特点 - 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存在依赖,其销售额占总收入比例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9.0%、17.1%、17.8%及17.4% [7] - 生鲜及其他产品毛利率相对稳定,2025年上半年增长至17.2%,但该业务营收占比较低 [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为典型的家族式企业,肖文清、张正芬夫妇直接及间接控制约52.28%的投票权 [10] - 多名家族成员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包括侄子张大立和儿子Zhang Pengfei [10] 行业前景与发展机遇 - 清远鸡是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出栏量达1.53亿只,综合产值111.96亿元 [2] - 消费者对品质食材关注度提升,清远鸡热度走高,海底捞、朱光玉火锅馆等餐企已将其引入菜单 [15] - 鲜切鸡肉火锅的流行也为清远鸡带来了发展机遇 [15]
安记食品净利4亿分红4.56亿 林肖芳及一致行动人频繁减持套现1.65亿
长江商报· 2025-10-20 11:42
实控人减持与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林肖芳于10月17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468.88万股,套现5059.24万元,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1][3] - 林肖芳减持价格为10.79元/股,较当日收盘价12.02元/股折价10.23% [1][4] - 本次权益变动后,林肖芳持股比例由47.69%下降至45.70%,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62.69%下降至60.70% [4] 历史减持与套现情况 - 林肖芳及其一致行动人已连续4年减持公司股票,累计套现总额达1.65亿元 [5][11] - 历史减持包括:2019年5月林肖芳减持套现2447.83万元,2020年6月套现约3810.05万元,2021年1月套现约498.97万元,2022年7月一致行动人翔宇投资清仓式减持套现4723.91万元 [9][10] 公司治理结构 - 安记食品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董事会4名董事中仅董事会秘书周倩为非家族成员 [7] - 林肖芳子女林润泽于2020年接任公司总经理,被视为公司"接班人"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07亿元,同比下降4.06%,净利润3833.35万元,同比增长23.29%,但扣非净利润3146.92万元,同比下降18.39% [1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8.54%,净利润1379.08万元,同比增长58.61%,但扣非净利润1043.62万元,同比下降18.89% [1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主要受证券市场回暖影响,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较多 [15] 业务运营与研发 - 公司专注于调味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排骨味、海鲜味、骨汤味等六大类调料 [3]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35%,但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0.68%,主要因香辛料毛利率提高8.3% [14] - 2024年研发费用912.64万元,同比下降18.62%,研发投入占母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3.62% [15] 上市以来分红记录 - 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10年净利润累计约4亿元,累计分红11次,分红总金额达4.56亿元 [2][15] - 自2017年度起,公司分红率一直高于50%,其中2018年度分红约2亿元,当年净利润为3948.23万元 [16]
普华永道:25%的家族企业过去一年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智通财经· 2025-10-14 15:42
增长表现 - 25%的家族企业在过去一年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1] - 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企业比例从2023年的43%下降至2025年的25% [1] - 32%的家族企业在2025年实现个位数增长,高于2023年的28% [1] 企业战略与驱动力 - 由使命驱动的敏捷型家族企业保持领先优势,31%实现双位数增长,对比非家族企业的21% [1] - 面对市场波动,家族企业普遍优先考虑声誉和传承 [1] - 23%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稳定核心业务,高于2023年的20% [1] 技术应用与机遇 - 新兴技术正在改变商业格局,但仅有3%的企业计划对业务进行彻底重塑 [1] - 61%的家族企业将AI视为增长机遇 [1]
太频繁了!上市6年换了5个董秘,有友食品被监管机构问询
观察者网· 2025-09-23 11:37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6年多时间内连续更换5位董事会秘书 频率相当高 在同类企业中并不多见 [1] - 最近一任董秘肖传志仅任职3个月就离职 比预计任期提前2个月 而该职位此前曾空缺4个月 [1][2] - 历届董秘普遍缺乏食品行业从业背景 跨行业聘任特征明显 包括物业、地产、制药、电力、会计事务所等背景 [2][3] - 董秘岗位重要性突出 是公司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沟通的桥梁 频繁更换不利于建立稳定沟通渠道 [3] 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近期业绩显著回升 营收达7.7亿元 同比增长45.59% 利润总额13.01亿元 同比增长44.27% 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42.47% [4] - 营收创上市以来最高纪录 各项指标同比增幅为近年来最高 [4]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核心品类深耕与渠道效能提升 特别是通过会员制商超、零食量贩及线上电商等多渠道发力 [4] 业务结构分析 - 产品结构高度集中 肉制品营收占比达93.42% 其中禽类制品占比86.41% 显示对泡椒凤爪单品的严重依赖 [5] - 蔬菜等其他制品营收占比仅6.58% [5] - 销售渠道以线下为主 占比93.64% 线上渠道营收仅4853万元 占比6.36% 线上渠道未完全打开 [5] 客户合作与财务风险 - 与山姆的合作自去年7月开始 对营收贡献显著 去年拉升营收22.37% 今年上半年带来超过45%的同比涨幅 [5] - 应收账款激增至1.56亿元 超过上半年利润总额 相当于将全年净利润压在回款上 [5] - 公司管理层在投资者会议上回应供应商减排激励计划 但被指回避应收账款问题 [6]
福恩股份IPO前“踩线式”分红,王恩伟选了大女儿接班
搜狐财经· 2025-08-13 13:27
IPO申请与募资计划 - 杭州福恩股份有限公司深主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并进入已问询阶段 计划募资12.5亿元 其中8亿元用于色纺面料一体化项目 4.5亿元用于高档环保再生材料研究院及绿色智造项目 [1]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净资产10.7亿元 总资产18.9亿元 [1]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公司为典型家族企业 实控人王内利(董事长)直接和间接持股45.72% 王学林(总经理)持股21.54% 王恩伟(董事)持股13.71% 三人合计控制83.89%表决权 [2][3][4] - 控股股东为湃亚控股 由王内利 王学林 王恩伟分别持股50% 30% 20% [4] - 王内芝(王恩伟小女儿)持股4.57% 未在公司任职 [2][3] 财务表现与分红情况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64亿元 15.17亿元(-14.00%) 18.1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77亿元 2.29亿元(-17.11%) 2.75亿元 [9] - 2022年进行3.81亿元现金分红 占当年净利润138% 占近三年净利润48.78% 实控人家族落袋3.18亿元 [7]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8亿元 分红金额占其86.09% 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1.81亿元 [7] 业务构成与市场分布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99% 核心产品再生面料贡献度从75.61%升至83.20% 原生面料从24.39%降至16.80% [10][11] - 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45.35% 53.29% 51.71% 主要分布在孟加拉 越南和印尼 汇兑损益累计影响利润2883.05万元 [10] - 前五大终端品牌商贡献约70%营业收入 包括H&M 优衣库 GU ZARA等 [13] 产品定价与毛利率 - 再生涤粘混纺面料单价从21.61元/米降至20.92元/米 2023年降1.09% 2024年降2.10% 销量2024年同比增22.14%至5852.28万米 [11] - 再生全涤面料2023年单价降13.01% 2024年微涨1.14%至15.25元/米 [12] -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7.83% 29.89% 28.67% 再生面料毛利率分别为27.31% 29.63% 29.16% [11] 研发投入与资质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862.33万元 5764.32万元 6700.77万元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2% 3.80% 3.70% 刚达高新技术企业3%门槛 [8] - 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及出口退税政策 [8] 资产质量与运营效率 - 存货账面价值从1.98亿元增至2.37亿元 原材料从7660.99万元增至8414.33万元 库存商品从7202.86万元增至1.01亿元 [16]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从2.46亿元增至2.74亿元 周转率分别为7.98 5.75 6.51 低于行业均值8.61 7.58 6.98 [16] - 存在第三方回款 各期金额分别为1752.90万元 1259.97万元 1127.17万元 [17] 客户动态与风险因素 - 重要客户H&M截至2025年2月末门店总数减少125家 预计财年关闭190家门店 [14] - 优衣库2024年9月-2025年2月大中华区销售额降3% 经营利润降9% 其中中国大陆销售额降4% 经营利润降11% [14] - ZARA截至2025年1月末中国大陆门店73家 同比减少23家 GU社长柚木治2025年4月退任 [15][16]
【IPO前哨】焦点国际冲刺港股:业绩稳增,99%股权在夫妻手中
搜狐财经· 2025-07-23 19:17
公司上市计划 - 焦点国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登陆港交所主板 [2] - 港股近期有两家同类公司冲刺港交所,其中舒宝国际(02569HK)上市后股价累计涨超130%,乐舒适仍在等待聆讯 [2] - 在国内行业竞争加剧和出生率下滑背景下,这些企业均在海外市场有深度布局且表现显著 [2]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最初为国际品牌代加工商,后开发自有品牌 [3] - 产品分为婴儿护理、女性护理及成人失禁产品三类,同时涉足卫生产品材料业务 [3] - 2024年8月停止成人失禁产品线运营,以优化资源配置 [3] - 保留代加工业务,覆盖中国及国际市场,客户以东南亚(马来西亚、越南)为主 [4] - 自有品牌包括婴儿护理产品"全棉小时光"、"焦点宝贝"、"贝姆乐",女性护理产品"薇月"、"蓝棉花"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81亿元、372亿元、447亿元 [5] - 同期毛利分别为35116万元、87593万元、122783万元 [5][6] - 净利润分别为12265万元、39467万元、65605万元 [6] - 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94%、235%、275% [6] - 财务增长驱动因素:中国品牌业务扩张、代加工业务持续增长、卫生产品材料业务规模效应 [7] 行业对比 - 2024年同行企业(恒安国际、豪悦护理、舒宝国际)毛利率均超过30%,高于焦点国际的275% [7] 公司治理 - 创始人周航现年35岁,2014年创办公司时24岁,现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CEO [7] - 其配偶何姗姗(36岁)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日常运营 [7] - 周航持股594%,何姗姗持股396%,两人合计持股99% [8] - 剩余1%股权由投资人洪波持有,洪波为世邦魏理仕前副董事,2024年9月投资191万元获得该股权 [10]
Hope Sea港股IPO:冯苏军家族控股100% “掏空”利润2年分红超5亿元 董事会成“一言堂”?
新浪证券· 2025-07-04 11:52
公司概况 - Hope Sea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电子产品(尤其是集成电路)的跨境供应链解决方案,2024年进口GMV达348亿元,按GMV计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电子产品进口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由冯氏家族通过家庭信托100%控股,创始人冯苏军及其配偶通过Hope Atlas持股76%,女儿冯扬通过Hope Horizon持股24% [2] - 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冯扬及其配偶张晨光)、1名非执行董事(冯苏军)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4] 公司治理 - 2023-2024年累计派发股利5.25亿元,为同期净利润总和1.69亿元的3倍以上,全部流入冯氏家族 [1][5] - 独立非执行董事程伟宾与审计机构罗兵咸永道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影响独立性评估 [6] - 2022-2024年向3名董事支付薪酬分别为270万元、301.5万元及330.1万元,其中冯扬薪酬从55.6万元增至113.1万元,2年翻倍 [5] 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3亿元、2.21亿元及2.35亿元,其中供应链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1.36亿元、1.16亿元及1.23亿元,跨境资金安排净收益分别为1.17亿元、1.04亿元及1.12亿元 [7] - 2024年采取降价策略,平均费率从0.25%降至0.22%,带动客户GMV从2020万元增至2560万元 [7] - 2024年运输费用3054.5万元,同比增长39.62%,占总营收比重从9.92%升至13.01% [8]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达94.75%,借款余额131.34亿元(同比增长7.77%),占负债总额95.22% [12] - 借款结构中福费廷借款95.75亿元(同比增33.50%),银行借款33.21亿元(同比减23.55%) [12] - 受限制现金131.47亿元中,128.47亿元为跨境资金安排相关存款 [13] 募资计划 - 港股IPO募集资金拟用于:扩大服务规模/能力(35%)、升级IT系统(30%)、新加坡业务扩张(25%)、营运资金(10%) [1]
毛戈平股价大涨家族成员成最大获益者? 营销开支是产品成本的3倍多、生产全靠代工
新浪证券· 2025-07-02 10:18
港股新消费市场回暖 - 2024年下半年港股新消费市场出现回暖迹象,诞生"新新消费势力" [1] - 毛戈平2024年12月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9.8港元/股,截至6月30日收盘价108.3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63% [1] 公司上市历程 - 毛戈平上市之路历时近8年,2016年首次递交招股书,2024年12月成功登陆港交所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8.85亿元,同比增长34.6%;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32.8% [3] - 2024年综合毛利率84.4%,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5] - 彩妆产品毛利率83.6%,护肤产品毛利率87.2%,化妆艺术培训及相关销售毛利率69% [5][7] 品牌与产品结构 - 收入高度依赖主品牌MAOGEPING,2024年上半年占比99.3%,副品牌至爱终生仅占0.7% [8] - MAOGEPING定位高端,产品售价高,2021-2024年综合毛利率维持在83.4%-84.8% [8] 营销与研发投入 - 2024年销售及营销费用19.04亿元,销售费用率49%,同比增长34.8% [9] - 2024年研发成本3231.1万元,占比不足1% [9] 生产模式 - 产品生产全部依赖外协加工,委聘8家ODM/OEM供货商 [9] - 截至2024年底在建工程2.93亿元,与杭州生产设施及研发中心建设有关 [10][11] 股权结构 - 上市前毛氏家族持股比例达89.31%,创始人毛戈平直接持股43.63%,其妻汪立群持股11.34% [11][12] - 上市后毛氏家族仍掌握绝大多数股份,直接持股74.89% [14] 分红与上市动机 - 上市前夕毛戈平曾两次大手笔分红,近9亿元流入毛氏家族口袋 [14] - 公司一边大额分红一边上市募资,被质疑上市动机 [15]
IPO雷达|家族企业欣兴工具出资及股权变动存瑕疵!主要产品价格下跌,毛利率持续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6-24 21:09
IPO及募资计划 - 浙江欣兴工具创业板IPO获受理 拟募集资金5.60亿元 主要投向精密数控刀具夹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 [1] - 公司曾于2024年7月19日撤回上交所IPO申请 导致上市终止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孔加工刀具生产企业 专注于钻削刀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环形钻削系列和实心钻削系列 [1] 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家族(朱冬伟等5人)合计控制公司92.65%股份 发行后仍保持绝对控制权 [2][3] - 实际控制人之间存在多重亲属关系 包括父子、兄妹、夫妻等关系 [3] - 2020-2024年累计分红4.325亿元 其中2020年分红1.725亿元 2021年1.5亿元 2022年4000万元 2024年7000万元 [4] 历史出资及股权问题 - 1994年设立时存在实物出资8.38万元无法核实价值 货币出资23.42万元缺少凭证 [5] - 1996年新增投入18.94万元未履行评估手续 [5] - 2009年专利出资1174万元(朱虎林899万元 朱冬伟275万元)可能存在职务发明问题 [5] - 1994-1997年股权登记存在错误调整 涉及代持情况 [5] - 公司表示已通过货币补缴方式规范整改 不存在纠纷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1亿元、4.25亿元、4.67亿元 [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77亿元、1.85亿元 [8] - 2024年资产总额13.35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51亿元 [9]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7.83%升至2024年13.79% [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2年21.30%降至2024年16.70% [9] 客户及产品结构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约35-40% 其中第一大客户三环进出口占比23.62-29.26% [9] - 钢板钻产品收入占比持续超73% 产品集中度较高 [10] - 环形钻削系列产品产销率98.92-111.02% 实心钻削系列产销率从104.05%降至78.10% [10] 产品价格及毛利率 - 环形钻削产品均价从57.89元/件降至56.59元/件 该系列收入占比超80% [11] - 实心钻削产品均价从103.67元/件波动上涨至117.79元/件 [11] - 综合毛利率从58.06%降至56.49%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57.73%降至56.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