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尚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透过郑州服装产业看变化 经纬之间“纺”出新时尚
河南日报· 2025-07-22 07:50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概况 - 郑州中原区纺织服装片区0.35平方公里集聚上百家服装企业,年产值超14亿元[1] - 郑州云顶服饰日均生产1.7万件服装,旗下逸阳品牌女裤全网销量第一[1] - 娅丽达服饰定位30-40岁女性市场,年开发超2000款SKU,拥有郑州杭州双研发中心[2] 企业转型与创新 - 云顶服饰通过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实现从传统店商向新锐电商转变[1] - 娅丽达加快智转数改,依托80亩智能化产业园推动数据驱动智造转型[2] - 逸阳与意大利设计师合作推出奢品小黑裤,单款销量超3万条,电商直播助力爆品推广[3]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 - 郑州服装企业超300家,年产量5亿件,主营业务收入650亿元,形成研发设计到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3] - 郑州女裤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河南纱产量占全国11%,纯棉纱占18%,纺织装备行业领先[4] - 中原须水、二七锦荣等产业集聚区培育"渡森""黛玛诗"等知名品牌[3] 政策与项目发展 - 郑州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将服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3] - "艺秀小镇"落户中牟打造国风国潮产业创新中心,河南时尚总部基地等项目落地经开区[5] - 行业建议加快数智转型,加强国际国内资源联动以打造产业新高地[5]
社零总额连续下降,北京消费乏力了? 专家: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综合性指标 更全面反映消费市场变化
北京商报· 2025-07-17 21:21
北京消费市场结构变化 - 上半年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9%,其中服务性消费增长4.7%,社零总额下降3.8%至6734.2亿元 [1][5] - 社零总额统计方式以商品消费为主,需完善为包含服务消费的更全面指标体系 [1] - 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上半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增长2.6%和4.3% [5] 商品零售细分表现 - 商品零售6061.6亿元(下降3.8%),餐饮收入672.6亿元(下降3.6%) [5] - 基本生活类和时尚类商品销售较好:粮油食品类(+13.9%)、金银珠宝类(+36.1%)、体育娱乐用品类(+9.3%)、化妆品类(+7.6%) [5] - 家电和文化办公用品受"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分别增长4.6%和3.1% [5] - 汽车类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大幅下降20.0%和24.0%,对社零总额形成显著拖累 [5] 服务消费与新兴业态 - 服务性消费在信息、交通、文化娱乐领域带动下强劲增长,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占比达58.9% [7] - "票根经济"延伸多轮消费,如五月天演唱会带动西单更新场商户联动促销 [7] - "它经济"爆发:上半年国内宠物消费773.75亿元(+8.84%),其中服务消费192亿元,北京宠物家庭持续增加 [8] 时尚消费趋势 - 中国消费者对小众品牌接受度达79%,美妆、服饰、家居领域渗透率攀升 [8] - 北京市发布《行动方案》,提出构建首发时尚矩阵,集聚国际品牌并培育本土品牌,支持设立研发中心和总部 [9] 消费转型与政策方向 - 服务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增速显著快于传统商品消费,文商旅融合成为重要路径 [13] - 北京推动服务消费从被动供给转向主动创造,通过文化IP、特色旅游线路等提升体验价值 [13] - 消费统计体系需加快完善,建立覆盖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分类指标以反映市场变化 [13][14]
北京时尚场景育新行动全面启动,一批示范项目落地
新京报· 2025-07-16 17:34
北京市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成果 - 上半年北京市通过构建"四大功能区"推动时尚场景育新行动,落地一批示范项目为市民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1] - 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包括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王府井商圈智慧化转型、大吉巷合院式街区等项目 [1] 多元融合集聚区建设 - 石景山区首钢园依托工业遗存举办30余场高品质活动 [2] - 通州区"湾里"商业综合体招商进度超80%,首店和创新概念店占比超60% [2] - 朝阳区京东MALL双井店创新融入电竞、汽车等多元业态成为区域消费新地标 [2] - 丰台区京东MALL南三环店打造南城家电家居3C数码一站式文化潮购地标 [2] 时尚文化体验创新 - 石景山区完成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等特色展馆培育,推出首款区内博物馆联票 [3] - 通州区宋里文创园"万物可循"潮流艺术活动吸引4000人次参与并实现200万次社交媒体曝光 [3] -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体验,首钢园沉浸式空间活动吸引6000人次现场体验,全网传播量突破1.24亿次 [3] - 海淀区"未来形态:陶瓷在科技纬度下的艺术重构展"展示158位中外艺术家的147件作品 [4] 健康休闲功能区发展 - 北京市整合首钢园、奥林匹克公园等资源设计体育旅游线路 [5] - 石景山区加速打造首钢园国际赛事高地,WTT中国大满贯赛事9月开赛 [5] - 延庆区"冰雪长城行"线路成为北京唯一入选国家级春节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的项目 [5] - 海淀区培育体育消费城市地标,联动商圈举办马拉松等赛事活动 [6] 特色消费街区打造 - 丰台区长辛店商业步行街改造后带动销售额破730万元、客流量约85万人次 [7] - 海淀区中关村大融城开业吸引客流160万人次、实现销售7040万元 [7] - 石景山区模式口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7] - 延庆区井庄镇乡村奥莱商街开街运营,串联柳沟村1公里主街打造主题消费带 [7]
北京时尚消费版图再添“新爆点” 四大功能区交出成绩单
北京商报· 2025-07-16 15:48
北京市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成果 - 北京市上半年通过"四大功能区"建设推动时尚消费场景创新,包括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开馆、大吉巷合院式街区成为打卡地、平谷万达"撸宠+二次元+夜经济"组合拳刷新客流纪录等[1] - 北京通过"场景革命"融合文化底蕴与潮流基因,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速[1] 多元融合集聚区建设 - 北京市商务局出台《2025年文商旅体融合工作方案》,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3] - 通州区"湾里"商业综合体招商进度超80%,其中首店、创新概念店占比超60%[3] - 朝阳区京东MALL双井店创新融入电竞、汽车等多元业态,成为区域消费新地标[3] - 海淀区打造以三山五园—中关村论坛中心和展览展示中心—中关村商圈为核心的文旅会展科技融合消费区[3] 时尚文化体验区发展 - 石景山区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推出首款区内博物馆联票[4] - 通州区宋里文创园"万物可循"潮流艺术活动吸引超4000人次参与并实现200万次社交媒体曝光[4] - 首钢园"北京超高清视听·行!"沉浸式空间活动吸引6000人次现场体验,全网传播量突破1.24亿次[4] - 丰台区宛平博物馆集群引入20余家特色业态[4] 健康休闲功能区培育 - 北京市文旅局联合体育局设计"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体育旅游线路[5] - 石景山区WTT中国大满贯赛事9月将在首钢园开赛[5] - 延庆区"冰雪长城行"线路成为北京唯一入选国家级春节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的项目[6] - 密云区全年计划举办46项赛事,已落地攀冰公开赛等活动[6] - 海淀区围绕五棵松商圈打造体育消费聚集区,联动马拉松等赛事推出特色促消费活动[6] 特色消费街区打造 - 丰台区长辛店商业步行街改造后带动销售额破730万元、客流量约85万人次[6] - 海淀区中关村大融城开业吸引客流160万人次、实现销售7040万元[6] - 石景山区模式口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6] - 延庆区井庄镇乡村奥莱商街开街运营[7] - 丰台区"长辛国潮演艺生活节"引爆消费热潮[7] 整体成效 - 北京正以系统化、场景化的"时尚育新"行动构建全域联动、全时活跃的消费生态[7]
2025年北京文化消费狂欢攻略“出炉”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8 15:14
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 北京市商务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包含时尚场景育新、活动提升、品牌创新等5个专项行动21项举措 [1] - 方案旨在激发北京时尚消费潜力、彰显首都时尚魅力,融合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和多元资源提升文化消费品质 [1] - 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通过文化业态提升商业品质,展现首都时尚风采 [1] 演艺产业发展政策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北京市推动演艺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包含10条重要举措 [2] - 政策发放补贴支持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演艺新空间、精品剧目、演艺企业4个方向的创新发展 [2] - 目标为深化文商旅融合联动,扩大"演艺+"消费,推动演艺市场提质增效 [2] 文化消费新场景 - 吉祥大戏院推出360度沉浸式舞剧体验,结合老字号跨界"戏曲咖啡"等创新业态 [3] - 王府井工美大厦"予寻空间"举办非遗主题大展,集结11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品及文创产品 [3] - 百年瑞蚨祥升级350平方米沉浸式体验空间,开设高级定制区与国风文化馆,融合展陈、茶歇、摄影等多元业态 [3] 区域与群体覆盖 - 文化消费场景覆盖核心区、中心城区到生态涵养区,服务银发族至Z世代等全年龄段群体 [4] - 通过场景焕新、各区联动、跨界融合、科技创新等方式持续赋能时尚消费 [4] - 实践提升了城市时尚品位并增强消费者文化认同,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生动力 [4]
聚焦次商圈 下半年北京预计将有超39万平方米零售商业入市
北京商报· 2025-07-04 22:47
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 新增商业项目 - 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非核心商圈交付两个城市更新项目,带来上半年仅有的24万平方米新增商业面积 [1] - 下半年预计将有超39万平方米体量的零售物业在次级商圈陆续开业,包括中关村大融城及隆福寺二期等 [1] - 个别老牌项目因经营理念落后或品牌定位陈旧,考虑闭店改造 [1] - 中海大吉巷位于西城老城区,四合院式古典商业设计独具特色,开业后获得较高上铺率 [1] - 昌平超极合生汇西区与东区形成"双翼共展"布局,整体商业面积达43万平方米,满足多样化需求 [1] 餐饮业态表现 - 1-5月北京全市餐饮收入下降3 7%,但餐饮仍以48%的新增店铺占比位居首位 [1] - 地方特色菜系如小江西、潮汕鲜牛记、胶东小馆扩张趋势明显,茶饮果汁类拓店步伐放缓 [1] 零售品牌动态 - 运动户外品类表现强劲,安踏超级首店入驻昌平超极合生汇西区,迪桑特大铺在华贸中心围挡 [2] - 服饰零售整体新增店铺占比同比上涨4个百分点至31% [2] - 珠宝首饰类开店活跃,泡泡马特旗下POPOP及周六福吉文创形象店在国贸商城开设首店 [2] 市场数据 - 全市上半年净吸纳量总计16 2万平方米,空置率累计上升0 2个百分点至7 5% [2] - 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累计下跌0 7%,降至每天每平方米30 8元 [2] - 次级商圈租金下降幅度较大,业主通过调整租金保证出租率 [2] 政策与展望 - 政府明确推进科技潮品、时尚名品、健康新品、创意精品等四大重点领域措施落实 [2] - 未来将以场景、活动、品牌、产业、城市氛围为依托,激发时尚消费活力,促进市场回暖 [2]
暑期北京文化消费好戏连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05:56
文化消费新业态 - 北京启动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时尚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1] - 谭家班入驻百年戏楼天乐园,正乙祠戏楼、颜料会馆等通过"会馆有戏"品牌将非遗艺术融入当代消费场景 [1] - 多元融合的演艺新空间以"小而精、新而活"特色成为京城文化消费新时尚 [1] 文博IP创新应用 - 石景山Re睿·国际创忆馆运用AI、VR技术将工业筒仓改造为时光舱 [1] -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通过数字技术展示壁画瑰宝,红色电力展馆、石刻博物馆等提供历史沉浸体验 [1] - 延庆"妫河夜画"项目打造夜间乘船游览的奇幻体验 [1] 非遗与文创发展 - 王府井工美大厦"予寻空间"举办非遗大展,集结11位新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品 [1] - 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运用VR/AR/MR技术重现老北京场景,成为网红打卡地 [2] - 百年瑞蚨祥开放国风美学文化体验空间,展示中国丝织工艺 [2] 研学经济新趋势 - 北京世园古生物研学基地融合化石展览与研学实践,开创自然科学教育新模式 [2] - 平谷区峪口镇推出"本草奇遇记"体验活动,结合中药香囊、养生茶等产品 [2] - "前门国风节"活动包含汉服巡游、乐舞表演、国风市集等丰富内容 [2]
看戏逛馆听演唱会,这里有一份暑期文化消费攻略
新京报· 2025-06-30 22:37
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 - 北京市商务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时尚场景育新、时尚活动提升、时尚品牌创新、时尚产业赋能等5大专项行动共21项举措 [1] - 方案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融合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和多元资源,提升文化消费品质 [1] 演艺新空间推动文化消费 - 北京市文旅局制定《北京市推动演艺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推出10条举措支持演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 [2] - 吉祥大戏院推出360度沉浸式舞剧和"戏曲咖啡",正乙祠戏楼、颜料会馆等文物古建通过"会馆有戏"品牌融入非遗艺术 [2] - 爱乐汇在三里屯、华熙LIVE·五棵松等商业空间打造演艺新空间,累计推出5000余场音乐表演 [2] - 77剧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将工业遗迹转化为互动式观演空间,年轻观众占比超70% [2] - 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繁星戏剧村采用"演艺+餐饮+文创"模式,年演出场次均超600场 [2] 科技赋能文化体验 - Re睿·国际创忆馆利用AI/VR技术将工业筒仓改造为时光舱,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采用数字技术展示壁画 [3] - 平谷区大溶洞全息投影数字化应用项目计划暑期推出 [3] - 前门"科技体验馆"融合老北京韵味与现代科技,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提供铜画手工体验 [3] 非遗与老字号创新 - 王府井工美大厦"予寻空间"举办"非遗焕新 无界共生"大展,展示11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作品 [3] - 首钢园六工汇开设全市首家双品牌主题店 [3] - 全聚德中轴食礼推出京味儿下午茶,京扇子提供定制折扇服务 [3] 暑期文化消费活动 - 同仁堂知嘛健康隆福寺店7月2日开业,打造中医药文旅消费标杆 [4] - 北京世园古生物研学基地展示数万件珍贵标本,八达岭机场提供低空飞行、直升机观光等体验 [4]
看大戏、听演唱会、逛博物馆…… “文化+”让时尚消费扩容
北京商报· 2025-06-30 19:33
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 北京市商务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包含时尚场景育新、活动提升、品牌创新等五大专项行动共21项举措,旨在激发北京时尚消费潜力、彰显首都时尚魅力 [1] 演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北京市推动演艺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包含10条重要举措,通过补贴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演艺新空间、精品剧目、演艺企业4个方向创新发展,推动演艺市场提质增效 [4] - 政策旨在深化文商旅融合联动,扩大"演艺+"消费,让文化消费更具时尚味儿、文艺范儿 [5] 演艺新场景与消费体验 - 传统剧场活化、文物古建新生、园区街区焕新,多元融合的演艺新空间以"小而精、新而活"的特色成为京城文化消费新时尚 [5] - 吉祥大戏院推出360度沉浸式舞剧和老字号跨界"戏曲咖啡",谭家班入驻百年戏楼天乐园,正乙祠戏楼、颜料会馆等通过"会馆有戏"品牌将非遗艺术融入当代消费场景 [5] - 爱乐汇在三里屯、华熙LIVE·五棵松、常营等商业空间打造多个演艺新空间,累计推出5000余场音乐表演 [5] - 77剧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将工业遗迹、商务楼宇转化为互动式观演空间,年轻观众占比超70% [5] - 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繁星戏剧村等通过"演艺+餐饮+文创"模式,年演出场次均超600场,成为商圈消费新引擎 [5] 暑期文化消费升级 - Re睿·国际创忆馆利用AI/VR/黑科技将工业筒仓变成时光舱,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用数字技术唤醒壁画瑰宝 [6] - 延庆"妫河夜画"融合灯光、全息投影,提供"船行画中,步步仙境"的体验,王府井工美大厦"予寻空间"集结11位新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力作 [6] - 平谷区大溶洞全息投影数字化应用项目计划于暑期推出 [6] 老字号与国风消费 - "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借助科技手段体验老北京文化,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非遗铜学堂"提供铜画制作手工体验 [6] - 百年瑞蚨祥开放350平方米沉浸式体验空间,涵盖品牌历史文化展陈、茶歇品茗、国风艺术摄影等服务 [6] 亲子研学与文化体验 - 同仁堂知嘛健康提供中医药文旅消费标杆体验,北京世园体验古生物研学基地展示数万件珍贵标本 [6] - 八达岭机场推出低空飞行、直升机长城观光、高空跳伞、航空科普研学等项目 [6] 时尚消费与城市发展 - 北京通过场景焕新、各区联动、跨界融合、科技创新等方式持续赋能时尚消费,提升城市时尚品位并增强消费者文化认同 [7] -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成荣指出,北京需将文化资源高效转化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消费资源,需配套投资支持、政策引导及市场化运作机制 [7] - 北京应把握文化时尚、艺术时尚、体育时尚等多元化趋势,构建完善且富有活力的时尚产业生态体系 [7]
聚焦关键 巩固消费增长势头
经济日报· 2025-06-27 06:0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5%,5月单月达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消费市场向好态势稳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成为扩大内需和国内大循环的主要推动力 [1] 消费结构升级与新亮点 - 商品消费更新换代加速,服务消费(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快速发展,数字消费、国货"潮品"、入境消费等新亮点涌现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五大品类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1.75亿份,绿色智能产品(新能源汽车、绿色小家电)表现亮眼 [2] - 节假日服务消费增长显著,沉浸式体验模式受追捧,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推动外国游客消费意愿提升 [2] 政策支持与消费潜力释放 - 政府聚焦增强消费能力,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3] - 推动消费条件改善,包括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新能源汽车消费巩固、县域商业设施补短板等 [4] - 创新消费场景,利用AI/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银发经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4] - 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建设外国游客友好型服务及信用体系 [5] 行业发展趋势 - 制造业升级加速,绿色智能产品需求推动相关企业技术迭代 [2] - 零售业向多元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成为增长点 [4] - 服务业扩容提质,跨界融合(如研学游、健康运动)成为新增长极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