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公布“十四五”成绩单 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6:41
消费市场表现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购买力已是美国1.6倍 [1] - 社零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 [2] - 2024年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2]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销量全球第一,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限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2% [3] -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3] 外贸表现 - 中国货物贸易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1][4]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十三五"末增长32.4%至2024年的6.16万亿美元 [4] - 服务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 [4] - 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总进口约13.3%,与美国13.6%的占比仅差0.3个百分点 [5] - 中国是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5] 外资表现 - "十四五"期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 [6] - "十四五"期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5万家 [6] - 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7] - 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7] 对外投资与合作 - "十四五"以来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稳居世界前三 [8] - 对外承包工程整体稳中有升 [8] - 与50多个共建国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 [8] 国内外市场联动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9]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9]
今年社零总额有望超50万亿元,“十五五”如何促消费扩内需
第一财经· 2025-07-18 13:38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十四五"期间社零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增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4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稳固,网上零售、汽车销量、家电销量等细分领域规模保持全球第一 [1] - 批发零售业增加值2024年达13.8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制造业,较"十三五"末增长40%,占GDP比重超10% [3] 消费结构升级 - 品质消费普及,智能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提升 [1] - 新型消费业态快速发展,包括数字消费、品质电商、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增长点 [2]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效应显著 [2] 商贸流通体系优化 -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改善,线上线下购物便利性提升 [2] -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五年前14.7%降至14.1%,重点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0% [3] - 批发零售业2024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5.9%,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3] 未来发展方向 - "十五五"期间将建设规模更大、质量更优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3] - 延续有效政策并推出新措施,激发商品消费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 [3] - 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的特点将持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3]
上半年CPI解码武汉经济韧性 “活力经济”点燃发展新引擎
长江日报· 2025-07-14 08:22
武汉市消费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CPI同比上涨0.4%,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中部省会城市中居首位 [1] - 消费市场呈现"稳中带活、活中育新"特点,服务消费升级、工业品价格稳中有涨、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共同推动 [1] 消费市场升级 - 上半年CPI月度同比涨幅呈"V"形曲线,1月上涨0.7%,2月回落至-0.5%,3月起逐步回升,4-6月连续三个月保持0.4%以上涨幅 [2] - "活力经济"业态如室内射箭、轮滑、攀岩等蓬勃发展,某攀岩馆工作日日均客流量200-400人次,节假日可达1000人次 [2]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0%,教育服务、文旅消费、生活服务等领域表现亮眼 [2] - 72种服务项目中23个价格上涨,景点门票、电影及演票、其他旅游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6%、4.2%和3.0% [3] - 沉浸式文旅体验、虚拟现实应用带动其他文娱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7% [5] 工业品消费 - 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带动销售额增长15%,智能冰箱、洗碗机等升级类产品受欢迎 [6]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0%,其中通信工具价格上涨3.0%,文娱耐用消费品上涨2.7%,家用器具上涨0.2% [6] - 支持AI健身指导的智能手表5月涨价6.6%,但6·18销量持续增长 [6] - 国际金价高位运行带动武汉金饰品价格上涨38.1%,拉高总指数约0.16个百分点 [6] 市场供需与展望 - 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7%,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均下降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4% [7] - 预计下半年3C产品、家电产业保持活跃增长,沉浸式演出、夜间经济、国庆"假日经济"将带动服务消费扩容 [7] - 需优化供给结构,培育更多"爆款"消费场景 [7] - 将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鼓励商家创新服务供给以释放消费潜力 [8]
聚焦关键 巩固消费增长势头
经济日报· 2025-06-27 06:0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5%,5月单月达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消费市场向好态势稳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成为扩大内需和国内大循环的主要推动力 [1] 消费结构升级与新亮点 - 商品消费更新换代加速,服务消费(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快速发展,数字消费、国货"潮品"、入境消费等新亮点涌现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五大品类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1.75亿份,绿色智能产品(新能源汽车、绿色小家电)表现亮眼 [2] - 节假日服务消费增长显著,沉浸式体验模式受追捧,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推动外国游客消费意愿提升 [2] 政策支持与消费潜力释放 - 政府聚焦增强消费能力,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3] - 推动消费条件改善,包括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新能源汽车消费巩固、县域商业设施补短板等 [4] - 创新消费场景,利用AI/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银发经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4] - 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建设外国游客友好型服务及信用体系 [5] 行业发展趋势 - 制造业升级加速,绿色智能产品需求推动相关企业技术迭代 [2] - 零售业向多元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成为增长点 [4] - 服务业扩容提质,跨界融合(如研学游、健康运动)成为新增长极 [2][4]
六部门: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
快讯· 2025-06-24 17:25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旨在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并扩大消费需求 [1] 新型消费领域支持 - 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 绿色消费 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有效渠道和方式 [1] - 加强金融创新以支持体验消费 智能消费 定制消费等消费新模式发展 [1] 金融机构合作与产品创新 - 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新型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1] - 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并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1] 互联网贷款业务规范 - 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 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 [1] - 要求健全适应互联网贷款业务特点的内部管理机制 [1] - 在风险可控 权责明确基础上合理确定授信额度 期限和利率以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1]
消费“含新量”明显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8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前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18万亿元,同比增长4.7% [1]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0.4个百分点 [1] 商品消费亮点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5.4%、24.4%、23.9%、20.2% [1]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 [2] - 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9% [2] 服务消费增长点 - 文旅融合多业态发展,包括"文旅+美食"、"文旅+演艺"、"文旅+体育"、"文旅+研学"等 [1] - 端午假期各地通过消费券、亲子套票、景区门票优惠及特色活动吸引游客 [1] - 免签政策扩容和离境退税便利化提升"中国游"吸引力 [1] 消费新趋势 - 绿色、智能、健康消费成为新风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慧养老、智慧医疗、远程教育等领域 [2] - 线上消费稳步增长,前4个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 [2] - 实体零售持续回升,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4%,其中便利店、专业店、超市零售额分别增长9.1%、6.4%、5.2% [2] 消费市场潜力 - 消费市场呈现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 [2] - 消费从实物交易扩展到情绪价值满足,需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创新消费场景、优化市场环境 [2]
中证智能消费主题指数下跌0.03%,前十大权重包含立讯精密等
金融界· 2025-05-26 21:23
指数表现 - 中证智能消费主题指数5月26日报2733.95点,下跌0.03%,成交额534.72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0.54%,近三个月下跌13.18%,年至今下跌3.52% [1] 指数构成 - 样本选取电信业务、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主要消费等行业内与智能消费相关的公司,涵盖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互联网医疗、智能汽车等领域 [1] - 基日为2012年6月29日,基点为1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格力电器(5.54%)、美的集团(5.45%)、中芯国际(4.83%)、京东方A(4.1%)、立讯精密(3.99%)、寒武纪(3.93%)、韦尔股份(3.17%)、海康威视(3.02%)、中兴通讯(2.93%)、海尔智家(2.77%) [1] - 按交易所划分: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7.97%,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2.03%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63.01%,可选消费占比24.48%,医药卫生占比5.68%,通信服务占比4.83%,工业占比2.00% [2] 样本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可临时调整 [2] 跟踪基金 - 博时智能消费ETF跟踪该指数 [3]
发改委:4月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5%
快讯· 2025-05-20 11:15
新能源车行业 - 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90.5万辆 同比增长33 9% [1] - 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 5% 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1] 高技术制造业 - 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0% [1]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0% [1] 相关产品增速 - 充电桩产量增速为43 1%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为38 9% [1] - 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速为35 9% [1] - 平板电脑产量增速为11 7% [1] 消费需求趋势 - 绿色 智能 高品质产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1] - 设备更新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1]
周末利好连发,下周A股,关键时刻!
搜狐财经· 2025-04-29 03:22
市场表现 - 全A指数本周上涨1.15%,中证100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1.85%、1.74%、1.38%,跑赢全A指数 [1] - 小盘风格占优,中证1000(1.85%)表现优于沪深300(0.38%) [1] - 周期风格(+2.44%)、成长风格(+1.41%)跑赢全A指数,稳定风格(+0.73%)、消费风格(+0.24%)、金融风格(+0.21%)表现较弱 [1] - 汽车(+4.87%)、美容护理(+3.80%)、基础化工(+2.71%)涨幅居前,食品饮料、房地产、煤炭跌幅靠前 [1] 政策动态 - 宏观政策定调"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强调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将创设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领域 [2] - 财政部表示中国将采取更积极宏观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提供稳定性 [2] - 商务部等6部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一般商品退税率达11%,相当于额外9折优惠,旨在扩大入境消费 [3] 行业趋势 - 消费板块轮动上涨,商贸零售(+6.35%)、房地产(+3.20%)、美容护理(+1.97%)、食品饮料(+1.00%)表现突出 [3] - 智能消费领域短期受政策催化(家电、家居智能化转型),中长期因技术渗透和人口结构变化转向"必需消费" [4] - 智能医疗设备、智慧养老需求加速释放,Z世代驱动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AI玩具等领域将创造新需求 [4] 配置建议 - 银河策略建议关注三大方向:红利板块(估值吸引力+防御属性)、科技板块(政策支持+自主可控)、大消费板块(内需政策强化) [4] 下周重点事件 - 1236家上市公司将披露2024年报(占比22.8%),2955家公布2025一季报(占比54.6%) [5] - 4月28日发行2只新股(创业板1只+北交所1只),合计募资11.94亿元 [5] - 超长期特别国债20年期500亿元、30年期710亿元将于4月29日上市交易,全年计划发行1.3万亿元 [5] - 4月30日公布4月PMI数据,5月1-5日A股休市 [5]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电子政务分论坛4月29日在福州举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