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研发
搜索文档
(进博故事)时间就是金钱,他却愿意“花费”在进博会上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9:57
进博会参与价值 - 公司作为进博会"全勤生",借助该平台与中国市场共享机遇并共同成长 [1] - 公司在进博会上的展位面积、签约数量及产品种类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1] - 公司全球餐饮服务业务总裁认为在进博会"花费"的时间转化成了远超金钱价值的联结、机遇与洞察回报 [6] 中国市场战略与产品创新 - 公司通过进博会驱动本土化研发,推出十三香小龙虾、川式青花椒风味芝士片等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产品 [3] - 公司认为成功秘诀在于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好奇心"与"价值感",中国市场创新速度快,消费者乐于尝试新口味 [3] - 公司观察到中国消费者需求从"吃得多"转向"吃得好",高端高质量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3] 研发与基础设施投入 - 公司持续加大在华创新投入,已建立6个应用中心和1个创新中心 [4] - 最新一个应用中心于2024年9月在武汉揭幕,研发覆盖烘焙、餐食、饮料全渠道的新产品 [4] 平台网络与全球协作效应 - 进博会作为全球会客厅,为公司提供了与客户、供应商、买家或合作伙伴不期而遇的连接机会 [5] - 进博会成为公司全球高管团队深度理解中国市场的"中国课堂",并带来新的国际合作机遇 [5][6]
“智启2030”开篇 纯电EO羿欧揭幕北京现代合资2.0时代
扬子晚报网· 2025-10-29 15:50
公司战略转型 - 北京现代通过发布EO羿欧正式迈入智电时代,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深层次转型 [1] - EO羿欧是北京现代“智启2030计划”蓝图下的首块关键拼图,承载着公司战略转型的落地标志 [1] - 公司依托北汽集团与现代汽车双方支持,从产品投放、本土研发等六大维度全面转型,加速构建合资新能源竞争新格局 [2] 产品与技术定位 - EO羿欧定位为15万级全新纯电SUV,搭载现代汽车集团的E-GMP纯电平台及相关技术 [1][3] - 该车型具备722km CLTC续航里程、83%实际续航达成率、-30℃极寒启动能力以及99%充电桩适配性 [11] - 产品强调以15万级价格承载30万级品质积淀,回归品牌用户长期陪伴者的本质 [11] 研发与智能化布局 - 公司整合烟台、上海、北京三地技术中心资源,构建以中国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体系 [5] - 以AI技术为核心切入智能化赛道,通过高通骁龙8295芯片、大语言模型等实现AI智能座舱功能 [5] - 研发重点包括AI优化里程使用率、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的深度融合 [5] 品牌形象重塑 - EO羿欧旨在扭转消费者心中合资电动车是杂牌车的刻板印象,展示全球领先的技术储备 [3][7] - 公司致力于树立可信赖、高品质的合资新能源形象,重建用户对合资品牌的信任认知 [2][9] - 合资模式从传统市场换技术进化为全球技术+本土化洞察与供应链的新形态 [2] 市场竞争策略 - 车型上市被视为打破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声量较弱僵局的关键举措 [7] - 公司强调成熟可靠的技术体系支撑长期用车需求,超越交通工具提供者的角色定位 [12] - 通过结合深厚造车底蕴与跃升的智能化水平,形成强大的产品综合竞争力 [12][14]
一汽-大众即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我国首家达成这一成就的乘用车企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6:55
自1991年成立,一汽-大众就成为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推进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的核心平台,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按经济规模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 业。34年来,一汽-大众始终站在中国汽车行业中外合资合作的前沿,持续深化中外方合作共赢。从最初的1个品牌1款车型,发展到目前大众、奥迪、捷 达3大品牌30余款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商品矩阵已全面覆盖主流、豪华与经济型市场,以世界一流品质充分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从商品引入到本土化 研发,从市场开拓到服务升级,一汽-大众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一座鲜明的行业标杆。 记者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作为中德企业合作共赢的典范,一汽-大众近日即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我国首家达成这一成就的乘 用车企。 在产业层面,一汽-大众率先引入全球先进的技术标准与成熟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国内一流的商品项目管理模式、康采恩制造体系、奥迪特质量评审体 系、经销制销售模式、AC人才选拔体系等,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经济层面,一汽-大众以年销量超160万辆的规模实力,持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成立34年来,一汽-大 ...
继百万订单后,海尔三筒洗衣机在广交会又获外商青睐
金投网· 2025-10-16 12:33
公司产品表现 - 海尔智家三筒洗衣机在第138届广交会上成为流量焦点,吸引多国采购商洽谈合作 [1] - 三筒洗衣机4月在中国首发,7天预约量达8.8万台,目前已交付近20万台 [1] - 9月在德国IFA展上收获订单近百万台,10月在东南亚上市后迅速成为主流渠道焦点 [1] 产品创新与设计 - 产品采用10KG大筒搭配双1KG小筒的三筒设计,可实现外衣、内衣、袜子分区洗护 [1] - 通过三筒同时速洗功能,一次洗完多类衣物可省时约50% [1] - 搭载精华溶渍洗技术省去衣物预处理环节,AI智慧洗功能可实现洗衣液智能投放 [1] 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 产品研发整合全球10大研发中心资源,包括青岛中心主导结构设计、欧洲中心聚焦水路精控、澳洲中心专注动力系统优化 [2] - 超100家外部生态合作伙伴深度参与产品共创 [2] - 海尔X11洗衣机在20余国上市后,助力欧洲多国千欧以上高端市场份额突破10% [2] - 三筒洗衣机将陆续进军欧洲、中东非市场,以加速全球化布局 [2]
中国研发中心首个成果将于明年“上车” 保时捷潘励驰:赢回中国市场是一场马拉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7:17
全球及区域销量表现 - 前三季度全球累计交付新车21.3万辆,同比下滑6% [1] - 北美市场销量约6.4万辆,同比增长5% [1] - 德国本土销量约2.2万辆,同比下降16% [1] - 欧洲(不含德国)销量5万辆,同比下降4% [1] - 中国市场销量3.2万辆,同比下滑26% [1] - 其他海外及新兴市场销量4.3万辆,同比增长3% [1] 中国豪华车市场环境 - 国内豪华车市场整体承压,前8个月累计零售销售约154.5万辆,同比下滑12.2% [1] - 国内豪华车市场份额为10.5% [1]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公司将2025年定为重新校准之年,计划于2026年重启进击模式赢回中国市场 [4][7] - 公司已成立中国研发中心推进本土化研发,并推出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4][5] - 公司对经销商渠道进行了优化 [4] 本土化研发与产品策略 - 全新一代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由本土团队主导开发,预计2026年搭载于多款车型 [5] - 中国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嘉定,已有超过300名员工,旨在提供面向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 [6] - 全球产品战略调整,决定新增更具品牌特色的内燃机车型,并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的上市节奏 [7] - 定位高于Cayenne的全新SUV系列将率先推出内燃机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7] 经销商网络与品牌体验优化 - 目标到2026年底将经销商规模降低至100家左右 [7] - 对市场需求较低的二、三线城市4S店进行优化,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继续加大投资 [8] - 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渠道,如北京两家保时捷中心合并迁址 [8] - 在上海揭幕亚洲首家品牌快闪空间,展示品牌文化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在这座江苏小城,德资企业与地方“双向奔赴”
新华网· 2025-09-26 18:29
舍弗勒的成长,是德企在太仓扎根兴业的生动缩影。 数据显示,自1993年开启对德合作以来,一家家知名德企在太仓落地生根。目前当地德企年工业产值超670亿元,亩均产值达1400万元、利润 150万元、税收110万元。 "一开始,很多德国工程师来到太仓,手把手教授制造工艺。"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传播与市场部总监李佑美说,舍弗勒刚落户太仓 时,中国汽车工业仍处起步阶段,这种"师带徒"模式为外企技术本土化埋下"种子"。 新华社南京9月26日电 题:在这座江苏小城,德资企业与地方"双向奔赴" 2005年前后,舍弗勒在太仓相继设立智能装配部、模具中心及双元制培训中心等。"我们不再只是引进技术,而是开始本土化研发和制 造。"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五厂厂长楼峻峰说,目前舍弗勒中国区汽车业务供应链本土化率超过95%。 新华社记者何磊静 长江入海口南岸,一座常住人口80多万的小城,何以入驻德企超560家、投资额超60亿美元?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江苏 太仓,感受德资企业与地方"双向奔赴"迸发的蓬勃活力。 图为江苏太仓的城市风光。(受访者供图) 在太仓的舍弗勒厂区,黄色机械臂轻盈翻转,将精密轴承送入检测线;一辆辆 ...
【财经分析】中国白色家电对意大利出口“双升” 高温催生新增量空间
新华财经· 2025-08-12 02:26
中国家电出口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电产品累计出口687.8亿美元,同比增长6.2% [1] - 意大利是中国白电出口的全球第九大市场和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市场 [1] 意大利市场表现 - 意大利一季度主要大型家电销售额增长2.4%,销售量增长3.8%,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和嵌入式冰箱是最具活力的细分市场 [2] - 上半年中国对意大利白电出口总额超过17.4亿美元,同比增长9.8%,增速位列中国出口全球前十大市场的第三位 [2] - 1-4月中国是意大利家用电器品类的最大进口国,直接进口额超过5.9亿欧元,是德国进口额的2.7倍 [2] - 上半年中国家电零件对意大利出口总额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3.1%,意大利成为中国出口家电零件的全球第八大市场和欧洲第一大市场 [2] 出口增长驱动因素 - 意大利作为欧盟第二大制造业强国,本土制造业面临能源成本高企的压力 [3] - 欧洲人工和能源成本持续偏高,当地企业通过增加零部件进口维持竞争力,与中国产业链形成互补 [3] 产业链升级 - 中国家电出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链跃升,中间品出口增长表明中国企业正成为核心部件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 [4] - 通过掌握关键部件和智能化控制系统,中国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不可替代性增强 [4] - 海外并购、本地化生产和跨国研发中心帮助中国家电企业更灵活应对不同市场需求 [4] - 海尔通过"本土化研发、本土化制造、本土化营销"布局,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 [4] 市场前景 - 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家电需求增长,尤其青睐智能化和高品质产品 [5] - 凭借成本和技术优势,中国家电制造商将在海外市场持续扩张 [5] 高温天气影响 - 上半年空调、冰箱、冷柜和洗衣机出口量均已超过去年总量的50%,空调出口量接近5700万台 [7] - 极端高温天气推动欧洲空调需求增长,意大利是中国制冷量≤4千大卡/时分体式空调和热泵式空调器的第四大出口市场 [7] - 海尔空调欧洲业务负责人表示意大利等欧洲地区销售强劲,预计下半年欧洲空调市场乐观 [7] - 欧洲加速推进环保制冷剂切换和经济下行带来的高性价比产品需求为中国企业创造机会 [7] -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预测中国空调全年出口规模有望突破9000万台 [7]
费列罗杭州工厂建厂10周年 打造中国“质造”新标杆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7:17
公司里程碑与成就 - 费列罗杭州工厂迎来建厂10周年里程碑,严格遵循全球食品安全与质量管控标准,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自2015年投产以来,工厂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持续改善质量控制体系及管理措施,推动本土化研发与本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1] - 杭州工厂已成为集团先进的质量典范工厂,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至澳大利亚、墨西哥等20多个海外市场,出口量不断上升 [1]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杭州工厂体现了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展示了费列罗对品质与创新的坚守 [1] - 未来将继续秉持"以匠心求品质"的理念,发挥杭州"研发+质造"的区位优势,加速强化"中国需求,本土质造,全球共享"的供应链网络 [1] - 杭州工厂极大缩短了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周期,致力于让中国消费者体验到更加新鲜的产品 [1] 运营与技术创新 - 工厂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数字化运营、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不断提升 [2] - 将继续以国际标准和高度匠心守护食品安全,与研发中心密切联动,持续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美味与惊喜 [2]
走过剧烈变化的5年,中国吸引外资正发生质变
第一财经· 2025-06-25 13:01
外资规模与增速 - "十四五"期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目标为7000亿美元 2021~2024年已累计约6000亿美元(超43000亿元)[3] - 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1493.6亿元(+14.9%) 2022年12326.8亿元(+6.3%) 2023年11339.1亿元(-8.0%) 2024年8262.5亿元(-27.1%)[5] - 2025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3207.8亿元(-10.9%) 降幅较2024年收窄16.2个百分点[5] 外资结构变化 - 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占比目标为2025年达30%[3]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11.7% 医疗仪器设备(+98.7%)、专业技术服务(+40.8%)、计算机设备(+21.9%)增长显著[9] - 2025年1~4月电子商务服务、航空航天器、化学药品制造业外资增幅均超50%[9] 外资企业动态 - 2023年新设外资企业53766家(+39.7%) 2024年59080家(+9.9%) 2025年1~4月18832家(+12.1%)[6] - 罗氏制药上海增资20.4亿元建生产基地 德国福沃克苏州增资5亿元提升新能源车零部件产能[10] - 西门子医疗深圳磁共振研发基地投资超10亿元 安赛乐米塔尔湖南建汽车用钢研发中心[10] 行业转型与研发 - 外资从全球制造基地转向产研一体化创新热土 加码本土化研发投资[9] - 施耐德电气重点布局光伏、储能、充电领域 推出"全域保护"技术及直流三元件解决方案[10] - SAP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加速云转型 帮助中企打造数字化韧性[14] 服务业开放 - 2025年加快推进155项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 涵盖电信、金融、商贸文旅、交通运输等领域[13] - 云计算、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领域加快开放试点[13] - 2024年出台增值电信业务和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政策[13]
丰田首次将车型开发权交由中国团队主导 “本土化研发”成行业趋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6-15 22:39
丰田中国研发体系变革 - 丰田将中国市场车型开发决策权从日本总部移交至中国本地研发团队,构建以丰田中国研发中心(REC)为核心的本土工程师主导的研发体系 [2][3] - 全新一代汉兰达和赛那车型的研发主责将由中国工程师负责,未来中国专属版车型将搭载增程动力系统 [2][3] - 公司建立"中国ONE R&D"研发体系,赋予中国工程师更大主导权,目标是让"最了解中国市场的人开发最适合中国的车" [3] 战略转型规划 - 广汽丰田2024-2026年为转型蓄势期,2027-2030年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目标到2030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80% [2] - 公司正全力提速战略转型,全面构筑面向未来的智电核心竞争力 [2] - 广汽丰田推进"中国自研2.0",持续增强本地研发主导权和技术自主权 [7]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广汽丰田将在合资车企中率先构建AI汽车生态体系,推动智能化战略从"辅助"走向"共创" [6] - 旗舰车型铂智7已部署AI生态雏形,搭载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和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 [6] - 公司与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合作共建AI智能体生态系统,提升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能力 [6] - 在车载生态融合方面与小米深度合作,实现车内设备互联和硬件拓展 [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跨国车企加速"本土化研发",合资品牌在华战略思路正从"技术输出"转向"技术共生" [3][4] - 丰田举措或成为其他合资品牌效仿范本,更多合资车企可能加快下放本地研发决策权 [4] - 行业从"总部研发+本地生产"垂直架构转向"区域研发中心+全球协同网络"扁平化体系 [10] - 车企竞争从"产品力"比拼转向包含服务生态、智能体验、系统整合的"生态力"竞争 [10] 其他合资车企动态 -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专为中国市场的电子电气架构CEA [5] - 东风日产与华为、Momenta等中国高科技公司全面合作,提升智能驾驶竞争力 [5] - 日产汽车未来两年在中国追加100亿元投资用于电动化研发,研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 [8] - 长安马自达自主研发技术成功装车并出口欧洲,研发周期仅18个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