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
搜索文档
【大佬持仓跟踪】锂电+海工装备,Ta子公司拥有9万吨石墨负极年产能,参股40%企业具备4万吨/年碳酸锂产能
财联社· 2025-11-20 12:54
前言 《电报解读》是一款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产品。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分析 产业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的要点。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将信息的价值 用专业的视角、朴素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锂电+海工装备,子公司拥有9万吨石墨负极年产能,参股40%企业具备4万吨/年碳酸锂产能,细分机械 市占率亚洲第一、全球第二,这家公司配套研发了海上自升式平台升降液压系统。 ...
亚星锚链涨2.07%,成交额8.3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583.3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20 09:51
亚星锚链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海装备Ⅱ-航海装备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海工装备、海上风 电、风能、融资融券、航天军工等。 截至9月30日,亚星锚链股东户数11.43万,较上期减少1.72%;人均流通股8394股,较上期增加1.75%。 2025年1月-9月,亚星锚链实现营业收入15.44亿元,同比增长5.28%;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 9.38%。 分红方面,亚星锚链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83亿元。 11月20日,亚星锚链盘中上涨2.07%,截至09:44,报10.87元/股,成交8.33亿元,换手率8.09%,总市值 104.29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5583.39万元,特大单买入9890.75万元,占比11.87%,卖出1.25亿元, 占比14.96%;大单买入1.79亿元,占比21.47%,卖出2.09亿元,占比25.07%。 亚星锚链今年以来股价涨42.09%,近5个交易日涨10.13%,近20日涨12.29%,近60日跌0.46%。 今年以来亚星锚链已经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11月19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456.03万 元; ...
中国船舶涨2.03%,成交额13.6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9亿元
新浪证券· 2025-11-19 11:13
11月19日,中国船舶盘中上涨2.03%,截至11:03,报34.71元/股,成交13.69亿元,换手率0.66%,总市 值2612.1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19亿元,特大单买入2.13亿元,占比15.55%,卖出1.03亿元,占比 7.50%;大单买入3.38亿元,占比24.69%,卖出3.29亿元,占比24.03%。 中国船舶今年以来股价跌2.80%,近5个交易日涨0.73%,近20日跌2.64%,近60日跌9.56%。 资料显示,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大道1号,成立日期1998年5 月12日,上市日期1998年5月2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军民用船舶的制造、船舶修造、船用柴油机制 造、海洋工程及工程机械等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95.89%,机电设备 1.55%,其他(补充)1.34%,其他1.22%。 中国船舶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海装备Ⅱ-航海装备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海洋经济、大盘、 海工装备、并购重组、军民融合等。 截至9月30日,中国船舶股东户数91.69万,较上期增加228.92%;人均流通股6621股,较上期减 ...
中船科技涨2.08%,成交额7719.9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3.3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9 10:59
11月19日,中船科技盘中上涨2.08%,截至10:42,报12.29元/股,成交7719.93万元,换手率0.59%,总 市值184.67亿元。 截至9月30日,中船科技股东户数12.58万,较上期减少2.28%;人均流通股8610股,较上期增加2.34%。 2025年1月-9月,中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4.01亿元,同比增长26.30%;归母净利润-14.34亿元,同比减 少1931.02%。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03.31万元,特大单买入112.60万元,占比1.46%,卖出0.00元,占比 0.00%;大单买入809.78万元,占比10.49%,卖出1025.69万元,占比13.29%。 中船科技今年以来股价跌12.34%,近5个交易日涨2.08%,近20日涨1.40%,近60日跌7.25%。 资料显示,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鲁班路600号江南造船大厦13楼,成立日期1997年5月28 日,上市日期1997年6月3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大型钢结构、成套机械和船舶配件。工程设计、勘察、 咨询、监理、工程总承包及土地整理服务等;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开发与运营、 新能源工程建 ...
上海沪工跌2.00%,成交额1.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32.4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9 10:06
上海沪工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一带一路、 新能源车、海工装备、卫星导航等。 截至9月30日,上海沪工股东户数4.71万,较上期增加29.93%;人均流通股6756股,较上期减少 23.03%。2025年1月-9月,上海沪工实现营业收入6.41亿元,同比减少12.65%;归母净利润-197.32万 元,同比减少104.20%。 分红方面,上海沪工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81.59万元。 11月19日,上海沪工盘中下跌2.00%,截至09:53,报26.95元/股,成交1.77亿元,换手率2.03%,总市值 85.70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432.40万元,特大单买入458.96万元,占比2.60%,卖出0.00元,占比 0.00%;大单买入2614.40万元,占比14.79%,卖出2640.96万元,占比14.94%。 上海沪工今年以来股价涨58.92%,近5个交易日跌3.06%,近20日涨26.47%,近60日涨30.19%。 今年以来上海沪工已经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11月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2.07 ...
合锻智能跌2.07%,成交额5.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83.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8 14:1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18日盘中股价下跌2.07%至20.78元/股,成交额5.59亿元,换手率5.35%,总市值102.7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83.77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015.47万元,大单净卖出2783.3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03.36%,但近期出现回调,近5个交易日下跌8.74%,近20日下跌8.66%,近60日上涨28.59% [1] - 今年以来已3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30日,龙虎榜净卖出1.41亿元,卖出总计2.97亿元,占总成交额10.02%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锻压设备及智能检测分选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为色选机49.80%、液压机30.93%、机压机14.87%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同比增长14.03%,但归母净利润为-4432.77万元,同比大幅减少677.25%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概念板块包括核聚变、商业航天、航天军工、海工装备、核电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7.80万户,较上期增加10.01%,人均流通股6340股,较上期减少9.10% [2]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永赢睿信混合A、永赢稳健增强债券A、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信澳周期动力混合A为新进股东 [3] - 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华夏领先股票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7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为0.00元 [3]
久之洋跌2.01%,成交额3242.8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6.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8 10:00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1月18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38.92元/股,成交额3242.82万元,换手率0.46%,总市值70.0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6.94万元,其中大单买入193.77万元(占比5.98%),卖出800.71万元(占比24.6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5.28%,但近5个交易日、近20个交易日和近60个交易日分别下跌0.66%、0.41%和6.87%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于2016年6月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红外热像仪55.88%,光学系统28.62%,激光测、照产品14.81%,其他(补充)0.6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央企改革、小盘、海工装备、短报文概念、无人驾驶等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11月13日,股东户数为1.52万户,较上期减少11.91% [2] - 人均流通股为11806股,较上期增加13.5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截至2025年9月30日持股113.99万股,较上期增加58.69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29.12% [2] - 2025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2174.61万元,同比增长7.93%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1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9828.00万元 [3]
江龙船艇涨3.03%,成交额2.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46.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4 13:36
11月14日,江龙船艇盘中上涨3.03%,截至13:11,报13.92元/股,成交2.09亿元,换手率6.69%,总市值 52.57亿元。 资料显示,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桂竹路1号江龙船艇科技园,成立日期 2003年1月21日,上市日期2017年1月13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旅游休闲船艇、公务执法船艇和特种作业 船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公务执法船艇56.43%,旅游休闲船艇22.58%, 特种作业船艇16.72%,其他(补充)4.27%。 江龙船艇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海装备Ⅱ-航海装备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海工装备、一带一 路、小盘、融资融券、粤港澳等。 截至9月30日,江龙船艇股东户数3.03万,较上期减少22.78%;人均流通股7649股,较上期增加 29.50%。2025年1月-9月,江龙船艇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减少59.03%;归母净利润-3685.69万 元,同比减少252.17%。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646.72万元,特大单买入602.27万元,占比2.88%,卖出0.00元,占比 0.00%;大单买入3859.44万元, ...
国瑞科技涨2.14%,成交额9064.2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26.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4 10:4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1月14日盘中上涨2.14%,报16.23元/股,成交9064.24万元,换手率1.91%,总市值47.7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26.93万元,大单买入1647.99万元(占比18.18%),卖出1321.06万元(占比14.57%)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13.27%,近5个交易日下跌9.78%,近20日上涨6.22%,近60日下跌24.02% [1] - 今年以来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8月6日龙虎榜净买入1.57亿元,买入总计2.55亿元(占总成交额18.94%),卖出总计9790.99万元(占总成交额7.27%)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成立于1993年2月9日,于2017年1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船舶及海洋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综合技术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船舶配电系统56.47%,航天自动化系统21.13%,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18.74%,其他(补充)3.67% [1] 行业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海装备Ⅱ-航海装备Ⅲ,概念板块包括核电、海工装备、QFII持股、小盘、军民融合等 [2] - 截至11月10日股东户数3.64万,较上期增加19.24%,人均流通股8092股,较上期减少16.14%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减少19.22% [2] - 2025年1月-9月归母净利润-3798.21万元,同比减少60.20%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3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东方电缆涨2.05%,成交额1.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60.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3 10:19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1月13日盘中股价60.60元/股,上涨2.05%,总市值416.76亿元 [1] - 当日成交1.04亿元,换手率0.25%,主力资金净流入660.86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6.31%,近60日上涨18.71%,但近5日下跌2.42%,近20日下跌8.39%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力工程与装备线缆49.56%,海底电缆与高压电缆44.14%,海洋装备与工程运维6.2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概念板块包括中盘、海工装备、风能、海上风电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74.98亿元,同比增长11.93%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减少1.95%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88万,较上期减少20.22%,人均流通股23884股,较上期增加25.3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7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90亿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242.02万股,较上期减少1946.87万股 [3] -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和南方中证500ETF分别为第六、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均有减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