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拉动
搜索文档
杨伟民:“两个推动、一个确保”是“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最大亮点
证券时报网· 2025-11-01 19:38
十五五规划指导思想 - 核心指导思想是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这被视为规划的最大亮点[1] - 规划提出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这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关重要[1] 供给侧发展策略 - 在供给侧,将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1] - 目标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1] 需求侧与内需模式 - 在需求侧,将更多依靠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1] - 规划提出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2] - 十五五期间需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因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高度不确定性[2] 消费与投资结构 - 十五五期间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在国内需求中投资的贡献率会比目前有所提高,但投资占国内总需求的比重很难恢复到过去的峰值水平[2] - 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必须更多依靠居民消费的持续扩大[2] - 当前存在居民消费占总需求和最终消费比重过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低等结构性矛盾[2]
如何投资于人?增加民生公共服务投入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07:05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将加快向"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转型,通过加大公共服务和民生投入提升 居民消费率,释放内需潜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正式公布,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副理事长王一鸣近日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组织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会"上,围绕规划目 标与经济转型进行了解读。 王一鸣提到,中国制造业正在由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换。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链、丰富人才 资源优势等逐步形成。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他认为需破解"内卷式"竞争等堵点。 在回答"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破除统一大市场卡点堵点"三者关系时,王一鸣 指出,三者存在明确逻辑递进:只有破除市场分割、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支撑国内大循环顺畅运 行;而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增强,才能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向"强"转变。 当前,统一大市场建设仍面临瓶颈,包括"内卷式竞争"、地方招商引资政策扭曲、招标投标乱象、地方 保护和市场分割,阻碍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针对这些问题,王一鸣认为,必须从制度规则入手,提高制度的统一性、设施的联通性、规则的一 ...
王一鸣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应提高制度统一性、规则一致性
搜狐财经· 2025-10-31 16:42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将加快向"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转型,通过加大公共服务和民生投入提升居民消费 率,释放内需潜力。 交流会现场。 作者:潘珊菊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正式公布,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王一鸣近日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组织的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交流会上,围绕规划目标与经济转型进行了 解读。 王一鸣提到,中国制造业正在由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换。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链、丰富人才资源优势 等逐步形成。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他认为需破解"内卷式"竞争等堵点。 谈超大规模市场: 中国正在形成新的优势支撑未来发展 在王一鸣看来,尽管我国传统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在减弱,但正在形成新的优势支撑未来发展,包括超大规模市 场优势、完整产业链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等。 同时,王一鸣强调,实现该目标还要考虑价格和汇率走势两方面因素。一是推动价格稳定增长,当前需通过扩大 内需,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二是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合理升值,汇率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与竞争力,只有持 续提升经济质量,才能为汇率升值提供支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谈全国统一大市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学习辅导材料:加大投资于人力度 形成拉动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6:11
文章核心观点 - 惠民生是促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促消费是惠民生的重要途径,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1][2] - 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但当前面临就业收入承压、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足等突出问题 [1] - “十五五”时期将通过精准施策,统筹促就业增收入、扩大优质供给、完善制度机制和政策协同来推动惠民生与促消费结合 [3] 惠民生与促消费的内在联系 -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就业是财富之本和收入之源,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取决于就业和收入增长状况 [1] -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生育、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会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意愿 [1] - 形成“人力资本提升—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是核心目标 [2] 当前面临的挑战 - 受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承压,收入分配结构有待优化 [1] - 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优质消费供给不足,促进消费的制度机制不健全 [1][2] “十五五”时期具体政策措施 - 统筹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包括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稳定扩大就业、优化创业环境、支持重点群体就业 [3] -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3] - 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以放宽准入和业态融合扩大服务消费,通过品牌引领、标准升级和新技术应用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 [3] - 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适应新业态的管理办法,落实带薪错峰休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3] - 强化政策协同联动,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资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 [3]
经济发展新优势何在?如何投资于人?王一鸣解读未来5年风向
搜狐财经· 2025-10-30 19:13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正式公布,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王一鸣近日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组织的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交流会上,围绕规划目标与经济转型进行了 解读。 王一鸣提到,中国制造业正在由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换。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链、丰富人才资源优势 等逐步形成。针对统一大市场建设,他认为需破解"内卷式"竞争等堵点。 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将加快向"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转型,通过加大公共服务和民生投入提升居民消费 率,释放内需潜力。 在王一鸣看来,尽管我国传统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在减弱,但正在形成新的优势支撑未来发展,包括超大规模市 场优势、完整产业链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等。 谈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他介绍,我国有超过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经营主体超过1.8亿户,是全 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上零售市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将释放巨大的需求 潜能。超大规模市场还能摊薄制造业的研发、投资、物流、营销、采购等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综合成 本。 与此同时,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和范围经济 ...
“十五五”规划建议: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
北京商报· 2025-10-28 17:43
宏观经济治理 - 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1] -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 发挥产业价格就业消费投资贸易区域环保监管等政策作用 [1] - 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 消费拉动 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1] 经济调控政策 - 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 [1] - 持续稳增长 稳就业 稳预期 [1] -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强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1]
杨德龙:股市走牛形成财富效应,有效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新浪基金· 2025-10-21 16:47
国际金价的上涨,背后反映的是投资者对于美元信用的质疑。多国央行减持美债、增持黄金,实际上是 用脚投票,通过布局黄金来提高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同时,很多机构也在大力配置黄金资产来进行避 险、保持增值,而很多消费者则在黄金价格上涨时配置金条或黄金首饰。近期金条销量出现明显上升, 部分投资者通过购买金条进行投资;而黄金首饰在黄金价格节节上涨的情况下销量出现下降,这也很正 常,因为黄金价格上涨过快,黄金首饰的价格大涨影响到了消费量。但总体来看,国际金价长期上涨的 趋势仍然非常强劲,拉长时间维度来看,黄金价格预计依然长期向上。 我在2025年十大预言中还提到,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为A股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今 年以来,居民新开股票账户数超过2000万户,9月份单月开户数更是达到300万户,权益基金销售也出现 明显回暖,这些都是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重要体现,也推动了这轮牛市进一步延续。当然,只 有坚持价值投资,抓住科技创新方向,才能真正实现财富增长,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这才是拉动消费 的根本手段。所以,股市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同时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四驾马车。 周二沪深两市出现放量大涨,上证指数重回390 ...
“双节”期间,六盘水24场促销活动拉动消费超70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39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桂榕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西南家居博览城举办国庆促消费活动现场。 此外,六盘水市积极组织重点经营主体参与省级"多彩贵州欢乐购·助商惠民购物季"活动。自10月1日启 动以来,已累计核销消费券22801笔,带动消费638.6万元,消费乘数效应达6.43,有效激发了市民的购 物热情。 从区域看,水城区(含高新区)大型商超及汽车经销商累计举办3场重点促销活动,实现销售额约为695 万元;钟山区大型商超及汽车经销商统计销售额约为1200万元;盘州市大型商超及汽车经销商统计销售 额达1266.05万元,区域消费呈现均衡活跃态势。 10月9日,记者从六盘水市商务局获悉,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六盘水市消费市场活力涌动,购销两旺。 市、县两级联动金融及企业等多方力量,围绕商场超市、成品油、家电家居、汽车等板块,叠加省、市 消费券及节日消费热点,全市统筹组织大型商超、汽车经销商等商贸主体开展了24场重点促销活动,实 现销售额7482.62万元,同比上涨16.42%,消费带动效应显著。 ...
“小券”撬动“大市场”?基于外卖闪购优惠券的消费提振、经营拉动与行业启示
凤凰网· 2025-07-31 17:22
研究核心观点 - 淘宝闪购优惠券对饿了么平台外卖消费产生显著拉动作用 每1元有效闪购补贴带动约1.65元额外新增消费 其中零售品类拉动系数达3.12元[1][13][14] - 补贴存在显著跨平台溢出效应 每1元闪购补贴带动6.76元支付宝平台支付总额增长 其中3.11元流向淘天电商平台实物消费[1][17][19] - 闪购渗透率与餐饮商家线下周营收正相关 未发现挤占堂食的统计证据 对营收规模最小25%商户的拉动作用最强[1][22][24] 消费市场背景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0% 低于同期GDP5.3%的增速[3] - 即时零售规模2023年达6500亿元 同比增长28.89% 占网络零售额4.2% 预计2030年将超2万亿元[6] - 京东、美团和阿里系三方合计日均补贴高峰超20亿元 推动全国外卖+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由1亿单暴增至2.5亿单[7] 平台补贴策略 - 淘宝闪购通过整合饿了么资源 上线一个月内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单 呈现从餐饮向全品类扩张态势[10] - 美团推出0元券、0.1元秒杀和不限额大额满减券 淘宝闪购推出500亿补贴计划 京东投入百亿补贴支持商家[7] - 监管部门于5月13日和7月18日两次约谈平台企业 超10省市自治区餐饮协会发布倡议书抵制非理性促销[7] 研究方法设计 - 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2025年2-7月持续留存的20万消费者和4万家商户样本[1][12][13] - 使用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构建实验组与对照组 确保样本在消费行为和历史消费额等方面具有代表性[12][14][15] - 关联支付宝、淘天平台脱敏数据 构建覆盖消费者和商户的双重视角分析框架[11][17][19] 消费者侧影响 - 实验组消费者周均新增饿了么消费24.55元 核销14.9元优惠券对应拉动系数为1.65[13][14] - 通过PSM方法校正后拉动系数为1.32 使用交错式DID方法测得拉动系数为1.48 结果稳健[15] - 对比2020年杭州消费券研究 政府1元补贴带动3.5元新增消费 闪购券因主要针对餐饮品类拉动效果相对较低[16] 商户侧影响 - 参与闪购商户周均新增线上营收1744.69元 较上线前周均营收1718.83元增长101.5%[21] - 小型商户线下营收拉动比例达44.5% 闪购平台流量溢出效应使小商户获得"被看见"机会[23][24] - 商圈辐射效应显著 城市-行业闪购渗透率越高 对参与商户及未参与商户线下收入正向影响越大[25] 行业发展趋势 - 闪购平台非餐饮订单量快速增长 7月5日达1300万单 占比超16% 涵盖日用百货、蔬果生鲜等品类[30] - 即时零售业态高效便捷 受到消费者欢迎 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支撑[6][30] - 平台依托"即时配送"能力和场景化消费心智 培育万亿级新型服务业电商消费场景[30] 研究局限性 - 仅考察闪购上线后约2个月短期效应 受初期尝鲜效应和商户临时性投入影响[26] - 缺乏商家成本数据 无法测算对利润率的影响 长期消费习惯持续性和市场均衡变化有待跟踪[26][33] - 研究基于单一平台数据 未纳入京东、美团等多平台比较分析[38]
“小券”撬动“大市场”?| 基于外卖闪购优惠券的消费提振、经营拉动与行业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7-31 00:05
即时零售与外卖平台补贴竞争研究 - 2025年以来美团、淘宝闪购、京东等平台通过"百亿补贴""亿元补贴"等活动掀起外卖竞争热潮 [1]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在不到一个月内突破4000万单,呈现从餐饮向全品类扩张态势 [11] - 京东、美团和阿里系三方合计日均补贴高峰超过20亿元,推动全国外卖+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由1亿单增至2.5亿单 [9] 补贴对消费的拉动效应 - 每1元有效闪购补贴带动饿了么平台约1.65元新增消费,其中餐饮拉动系数1.54,零售拉动系数达3.12 [16][17] - 闪购优惠券存在显著溢出效应,每1元补贴带动支付宝平台6.76元额外消费,其中淘天电商实物消费3.11元 [3][26] - 闪购渗透率与地区餐饮商家平均线下周营收正相关,未发现挤占堂食的统计证据 [3][39] 对商户的影响 - 参与闪购商户周均线上营收增长101.5%,线下营收趋势稳定且略有提升 [35][36] - 闪购对营收规模最小的25%商户拉动作用最强,小型商户线下营收拉动比例达44.5% [41][42] - 闪购流量聚合产生"商圈辐射"效应,带动未参与活动的小店经营 [46][47]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 - 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占网络零售额4.2% [8] - 即时零售活跃用户约5.8亿人,占网民规模53.11%,预计2030年规模超2万亿元 [8] - 京东"自营秒送"接入超10万家门店,美团闪购联合全国近3000个县市区商家 [9] 监管与行业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于5月13日和7月18日两次约谈主要外卖平台企业 [9] - 超10个省市自治区餐饮行业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抵制非理性促销 [9] - 淘宝闪购7月非餐饮订单量达1300万单/日,占比超16%,催生"外卖点空调"等新场景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