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管理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宏观:PMI回落:主因外部扰动——2025年10月PMI数据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31 18:39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2025年10月制造业PMI为49.0%,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过去几年同期水平,降幅强于季节性 [2] - 本月PMI回落与4月份有相似之处,但降幅不及4月,反映市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增强,影响边际减弱 [2] - 新出口订单和生产指数明显回落,但降幅弱于4月 [1][2]   需求端分析 - 新订单指数的降幅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大体相当,表明在积极政策支持下内需暂稳 [2] - 农副食品加工、汽车、运输设备等行业产需活跃 [2] - 纺服、化纤及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外部因素扰动导致外需下滑,拖累供给 [2]   价格指数表现 - 外部波动使得价格指数下降,当前价格处于低位运行 [2][3] - “反内卷”治理对价格有所支撑,但仅带动相关行业改善,仍需从需求端发力以提振价格预期 [2]   非制造业景气度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景气度主要受国庆、中秋节日效应和“双十一”促销活动带动,与居民出行消费相关行业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高位区间 [3] - 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降幅弱于季节性 [2][3]   政策支持与预期 - 政策端对基建项目支持边际提升,体现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完成投放,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部分用于项目建设,以及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3] - 10月建筑业新订单、预期指数回升,景气度修复或将加快 [3] - 预期管理成为宏观调控重点,关键在于提振通胀预期,形成“预期改善—消费与投资提升—经济回暖—预期进一步巩固”的良性循环 [3]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鲍威尔施展预期管理平衡术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2:28
◎记者 陈佳怡 一边如期降息并宣布结束缩表,一边发表鹰派言论打压降息预期……"鹰""鸽"转换间,美联储主席鲍威 尔把预期管理的手段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美联储议息会议过程中出现罕见的双向分歧: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继续支持降息50个基点, 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则主张维持利率不变。 在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之外,经济数据缺失、就业通胀前景不明及未来人事变局等因素,令美联储后续 降息路径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数据"迷雾"下美联储分歧加大 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 3.75%至4.00%之间。 市场对此次降息早有预期,议息会上罕见的双向分歧一幕更抓人眼球: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连续第 二次在会议上主张更激进的降息幅度,即支持降息50个基点;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则反对降息举 措,主张维持利率不变。 美联储内部分歧愈演愈烈的背后,是美联储官员对经济前景的判断出现显著分化。对此,联邦政府"停 摆"导致的"数据真空"难辞其咎。 美联储在最新政策声明中承认,在政府停摆期间缺乏官方经济统计数据,使其更难了解经济状况。 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美国9月非农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原油市场短期扰动与长期趋势分离 面临明显的下行压力
 搜狐财经· 2025-10-29 11:40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市场聚焦供应,过剩迹象日益增加,导致由美国制裁俄罗斯石油巨头所引发的强劲涨势消退,拖累石油软实力运行,周二(10月28日) 国际油价走低。截至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1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1.16元至60.15美元,跌幅1.89%;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2 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1.22美元至64.40美元,跌幅1.86%。在投机性押注大规模平仓后,投资者重新布局,押注即将到来的供应过剩将推动油价下行。全球海 运原油规模创纪录新高,显示过剩供应持续攀升。欧佩克联盟本周末会议可能同意增产。 在供给持续增长但消费增量有限的背景下,原油市场将在较长时间处于供给过剩状态,中长期油价面临明显的下行压力。今年以来,美国石油行业产出低 迷,主要原因在于资本约束导致钻探活动减少,而油价的持续低迷又限制了页岩油企业的上游投资。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原油需求前景受到持 续抑制。多家机构纷纷下调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预期,且增幅预计低于去年。在供给增量冲击与需求转弱预期的双重作用下,未来原油市场仍将面临供给 过剩的局面。不过,近期贸易局势的缓和以及全球地缘局势的不稳定,将阶段性提升原油估值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俄原油出口制裁后反增12.8% 验证制裁仅改变贸易流向非总量
 搜狐财经· 2025-10-27 17:58
对俄制裁的软实力影响分析。一是制裁的短期冲击。布伦特原油在制裁公布后3个交易日反弹超6美元。中东实货市场贴水大幅反弹,欧洲柴油裂解差走强。 原油期货市场单日成交量创下以伊冲突之后的高点。二是制裁的长期局限性。俄罗斯2025年9月海运石油出口量较8月增长12.8%,ESPO原油出口量创2025 年以来最高水平。历史表明,对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的制裁最终供应损失量远低于初期预期。制裁更多改变贸易流向和推高交易成本,而非总量封堵。三是 市场预期管理。制裁公布前,布伦特原油投机者净多头寸大幅削减57,085份合约;制裁后市场迅速调整预期,投机资金被动回补净多头寸。 欧美制裁与中美谈判双重博弈下,油价单周暴涨7%创半年新高。邓正红指出:"当前波动本质是规则重构与软实力竞争,市场正从资源控制转向预期主导的 新阶段。"俄原油出口制裁后反增12.8%,验证制裁仅改变贸易流向而非总量。投资者需把握每桶60~70美元区间波动中的地缘预期差,警惕情绪快于基本面 调整的风险。 10月石油市场受欧美对俄制裁与中美经贸缓和双重影响,油价波动显著,体现全球能源软实力博弈加剧。邓正红软实力理论指出,当前油价波动本质是规则 重构与软实力竞争的结 ...
 《求是》杂志评论: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证券时报· 2025-10-15 11:37
 文章核心观点 -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需注重供需平衡调控和预期管理,以提高宏观调控效能和提振社会发展信心 [1][3] -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受未来预期影响强烈,当前市场预期偏弱问题明显,需促进预期稳定与信心增强 [4] - 稳定市场预期需通过增强政策可预期性、加强中长期规划、完善制度体系及提升经济宣传水平等多方面举措 [5][6][8][9]   稳定市场预期的关键举措 - 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并增强政策可预期性,根据形势变化实施精准有力的宏观政策,统一评估经济与非经济政策的一致性 [5] - 以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加强中长期预期管理,通过规划明确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等目标,引导社会资源配置 [6][7] -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以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包括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颁布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优化营商环境 [8] - 提升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水平,加强宏观政策解读,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引导社会全面理性看待发展机遇与挑战 [9]
 黄益平、杜浩锋、徐诗语、伍晓鹰、余昌华:结构性视角下的“稳增长”政策框架
 搜狐财经· 2025-10-14 20:35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中国经济周期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增长压力源于新旧行业动能转换不畅,单纯依靠总量宏观政策效果有限,需构建融合结构性视角的“稳增长”政策组合 [3][4][6] - 政策组合的核心逻辑是:行业政策聚焦于稳定传统产业(如房地产)和培育新兴产业,宏观政策(货币、财政、宏观审慎、预期管理)则需在总量调控中引入结构性考量以提升精准性 [6][7] - 该政策框架旨在以短期的经济稳定为长期的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2]   经济增长压力的结构性来源 - 宏观经济波动主要由少数重要行业驱动,行业更迭反映了产业结构演进,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对经济逆势扩张贡献突出 [4] - 2021年后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新旧行业增长动能未能实现平稳转换,是经济增长表现温和的重要结构性背景 [4] - 单纯依靠刺激总需求的总量政策难以应对由行业结构快速变化导致的经济波动,甚至可能造成新的扭曲 [3]   房地产行业的角色与政策应对 - 房地产业的企稳对宏观经济形成持续向上势头十分关键,但目标在于防范其进一步拖累经济,而非恢复昔日繁荣 [5] - 未来建筑和房地产行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作为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5] - 需采取针对性举措稳定房地产市场,例如为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提供合理信贷支持以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 [8]   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壮大 - 中国已出现一批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但其总体规模仍有待提升 [5] - 培育新兴产业需秉持跨周期视野,营造鼓励自由探索和创新的市场环境,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7] - 应特别注重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规范政策引导方式、重视金融支持创新、保持开放环境 [7]   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应用 - 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可将结构性货币政策作为重要补充,以缓解关键领域信用梗阻,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8] - 货币政策需平衡对传统行业(如房地产)的合理信贷支持与对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新动能板块的信贷引导 [8][9] -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使用应具有阶段性和精准性,需定期评估效果与潜在副作用,适时向市场中性原则回归 [9]   财政政策的结构性导向 - 财政政策应有意识地“稳定旧的重要行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促进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9] - 对传统产业(如房地产)的财政支持应聚焦存量资产优化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而非再度推高房价或刺激无效投资 [9] - 对新兴产业,政府角色应从直接提供要素转向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并优化财政投入方向至医疗、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 [9]   宏观审慎政策的行业差异化 - 必须精准识别各行业独特的风险集聚点及在金融体系的传导机制,实施差异化的逆周期调节 [10] - 对传统行业(如房地产),上行周期需抑制风险累积,下行周期需防范“硬着陆”风险 [10] - 对新兴产业(如金融科技、数字经济),需应对估值泡沫、平台垄断、数据滥用等新型隐患,并创新应对策略 [10]   预期管理的行业特性考量 - 政策沟通需考虑行业差异:成熟行业企业预期更理性稳定,新兴行业更易受市场情绪影响 [11] - 对处于风险暴露阶段的行业(如房地产),需及时通报风险化解进展以管理市场情绪 [11] -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清晰阐释中长期目标、政策框架及路线图,以稳定预期、引导长期资本投入 [11]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石油市场软实力博弈 欧佩克平衡艺术 俄罗斯软实力困境
 搜狐财经· 2025-10-07 12:23
软实力重塑石油市场逻辑。当前市场动态验证邓正红"能源战争转向算法对抗"的论断。一是传统硬实力失效,军事威慑与产能控制陷入僵局,非对称打击 (无人机)和政策压制(制裁)成为新杠杆。二是软实力货币化,每桶7~9美元溢价实质是市场对能源权力再分配的定价。三是中国角色凸显,作为俄油主 要买家,其应对欧盟制裁的策略将成为检验"软实力抗压性"的关键案例。 当前石油市场的软实力博弈格局。欧佩克联盟的平衡艺术,沙特与俄罗斯的妥协。沙特主张增产抢份额,俄罗斯担忧压价,最终日增13.7万桶的折中方案体 现"软实力联盟构建"。市场反应,小幅推高油价,验证邓正红"预期管理创造价值势能"的观点。俄罗斯的软实力困境:一是炼油产能受创,乌克兰袭击导致 38%产能受损,出口装船量接近2020年最低。二是制裁双重压力,欧盟将俄油限价压至每桶47美元,特朗普施压北约禁购,形成"金融制裁+规则内化"的软 实力围剿。再看乌克兰的非对称打击,一是技术升级,UJ-22无人机(射程800公里)精准打击炼油厂核心装置,实现"超线性破坏"。二是战略效果,迫使俄 延长汽油出口禁令至2025年底,每日影响100万桶成品油流动。 软实力角度的未来趋势分析。从价格形 ...
 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0-05 09:35
 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方向 - 会议提出需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作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谋划 [1] - 强调通过疏通堵点难点、破除障碍掣肘来让资源要素充分涌流,释放澎湃活力 [1] - 提出应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注重系统集成和改革实效,以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呈现井喷态势 [2] - 需要发挥高水平对外开放作用,集聚优质生产要素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 - 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引进国际先进要素为发展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 [2]   民营企业与市场环境 - 当前民营企业90%以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90%以上是民营企业 [2] - 指出不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预期和信心偏弱,需予以高度重视 [2] - 强调需有效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2]   宏观经济治理与预期管理 - 市场预期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宏观经济治理中必须加强预期管理和引导 [2] - 需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稳预期、强信心与稳经济的良性循环 [2]   社会发展与民生福祉 -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需坚持民生导向以增进人民福祉 [2] - 要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来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 - 提出要营造“勇于探索、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以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2]   经济长期发展趋势 - 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有阵痛,但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3] - 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并未改变,需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3] - 强调在复杂环境中抓住关键,一以贯之谋发展以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3]
 经济日报金观平: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0-05 06:03
 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导向 - 会议提出需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以科学谋划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 - 强调通过疏通堵点难点、破除障碍掣肘来促进资源要素充分涌流和释放澎湃活力 [1] - 指出需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注重系统集成和改革实效,以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呈现井喷态势 [2] - 行业需发挥高水平对外开放作用,集聚优质生产要素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 - 提出通过引进国际先进要素来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为行业发展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 [2]   民营企业与市场环境 - 当前民营企业90%以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90%以上是民营企业 [2] - 部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预期和信心偏弱,需维护其合法权益并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2] - 在宏观经济治理中需加强预期管理和引导,提高政策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稳预期、强信心与稳经济的良性循环 [2]   经济发展基础与前景 - 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有阵痛,但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3] - 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未改变,需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3] - 强调在复杂环境中抓住关键,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3]
 ChatGPT负责人深度复盘,爆4o复活内幕,过快下线是失误,将迭代模型人格
 36氪· 2025-09-18 12:49
 产品发布失误复盘 - 过快下线GPT-4o,未在过渡期继续提供该模型 [8][10] - 低估了用户对特定模型(如GPT-4o)会产生强烈情感依恋 [1][3][5] - 试图用一个模型适用所有7亿周活用户,放弃了模型选择 [8][18] - 没有让用户建立起产品迭代的「可预期性」,例如旧模型何时下线 [8][20][22]   用户反应与公司应对措施 - GPT-5发布后遭遇用户强烈反对,OpenAI在不到一周内火速宣布GPT-4o等前代模型回归 [2][6] - 公司将原有模型重新提供给付费用户,并恢复GPT-4o为所有付费用户的默认模型 [11][13] - 对GPT-5的个性进行更新,上线了「选择你自己的性格」的功能 [11] - 用户反馈呈现极度分化,一部分用户强烈喜爱GPT-4o,另一部分用户则认为GPT-5更好 [35][44]   产品设计哲学与未来方向 - 公司的核心设计原则是「真正对用户有帮助」,目标是帮助用户解决长期问题而非最大化用户停留时间 [8][37][41] - 产品策略参考macOS,旨在为普通用户保持简洁易用,同时为重度用户提供深度配置和模型选择选项 [18][46] - 公司已认识到持续迭代模型人格的重要性,并通过「Model Behavior」团队和「Model Spec」文档来推动相关工作 [8][31] - 未来将更注重用户的可预期性,若旧模型下线会提前沟通,目前GPT-4o暂无具体下线时间表 [24][26][28]   产品表现与商业模式 - GPT-5发布后,其使用和增长指标表现不错,API调用量在第二天大幅增长 [43] - 公司的商业模式为基础产品免费,高级功能需订阅,没有让用户在产品中花费更多时间的第二层目的 [41] - 公司致力于打造能让用户「毫不含糊地说YES」的产品,即使面对艰难的使用案例也不会选择容易的出路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