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途游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批抛弃网红景点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村漂”了
36氪· 2025-11-03 10:56
这两年,短途游成了年轻人最常见的休闲方式。 曾经轰轰烈烈的"特种兵旅游"正在退潮,千篇一律的网红打卡机位大家也已经厌倦了。被班味浸透的年轻人逐渐发现,旅游需要的不是换个地方继续卷, 而是好好享受一段悠闲的时光。 人少、景美、还不用长途奔波,成了不少人挑选目的地时的首要考虑。 在别人还在热门景点排长队的时候,不少人已经找到了另辟蹊径的目标:乡村。 卷不动的打工人,开始流行找个村子躺平。比起挤在热门景区里看人头,去一个山脚下的小院,和几只鸡狗为伴,睡到自然醒,下午在院子里发呆,晚上 看满天星星,反倒成了治愈感最强的旅行方式。 "北漂""沪漂"们,开始反向"村漂"了。 01 村漂,到底怎么个"漂"法 既保留了自然风光、人文特色,又提供了现代化便利的新型乡村,成了年轻人最追捧的"村漂"目的地。 到底有多少人在农村度假?这个数据可能很难回答。 但是在社交媒体上,"村漂"的确已经成了一种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工作量已经饱和的年轻人,很多时候需要的只是换个场景,与工作环境进行短暂的物理隔离。Gap year太奢侈,短暂的Gap weekend既能狠狠回血,技术 上也更加可行。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农村不当景点。名山大川、文 ...
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收官 火车向着景区开 短途长线都热门
四川日报· 2025-10-12 09:48
假期运输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9月29日至10月10日),成都车站累计发送旅客571.9万人次,到达旅客566.5万人次 [1] - 假期首日(10月1日)发送旅客66.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超过2025年“五一”假期首日61.4万人次的纪录 [1] - 成都车站共加开列车2374列以应对客流,其中夜间动车504列 [1][2] 客流构成与热门线路 - 客流呈现探亲客流、旅游客流、学生客流叠加态势,假期首尾以中长途客流为主,中间以短途客流为主 [1] - 热门线路主要包括成渝高铁、西成高铁、新成昆铁路、成灌铁路、川青铁路等 [1] 短途游与周边游市场 - 短途游、周边游需求火爆,成灌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68.0万人次,日均5.7万人次,同比增长8.7% [1] - 黄龙九寨、西昌、都江堰等地成为出行热门选择 [1] - 为应对需求,川青铁路加开列车238列,成灌铁路加开列车274列 [1] 特色旅游与活动相关运输 - 公司推动“火车向着景区开”,9月30日至10月8日开行以金秋胡杨为主题的“熊猫专列”3趟 [2] - 每日开行成都东站至黄龙九寨站旅游动车组2列 [2] - 针对“川超”足球赛,增开成贵、新成昆、西成、川青等线路动车;针对演唱会等活动,增开成都至重庆方向夜间歌迷列车 [2] 空铁联运增长 - 空铁联运旅客运输量持续增长,双流机场站累计发送旅客7.5万人次,日均0.6万人次 [2] - 天府机场站累计发送旅客7.8万人次,日均0.7万人次 [2]
广州迎客流高峰 省内周边游受民众欢迎
中国新闻网· 2025-10-02 09:00
假期首日客流概况 - 国庆中秋假期首日(10月1日)广州迎来客流高峰,出行需求包括旅游团圆和返乡探亲 [1] - 广之旅旅行社数据显示,假期首日2天至3天短途游产品占比超过80% [1] - 清远古龙峡景区10月1日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0% [1] 热门目的地与客源分析 - 游客主要前往目的地包括惠州、广州增城、珠海、江门、清远等地 [1] - 清远古龙峡景区客源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自驾游客占比超过75% [1] - 广州东方宾馆有近200名游客集中出发前往周边目的地 [1] 文旅活动特色 - 广州各大文旅景区策划了融合传统文化、潮流科技与体育元素的特色活动 [1] - 具体活动包括番禺莲花山旅游区的登高文化旅游节和金秋睡莲展,南沙天后宫的体育嘉年华及百姓才艺联赛,以及余荫山房的精品秋兰展和国风沉浸式游园 [2] - 清远古龙峡景区在假期正式开放全新项目“飞跃彩虹”并受到游客热捧 [1]
短途游更受青睐 暑期亲子游提前预热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4
亲子游市场趋势 - 亲子游市场呈现长途出行比例下降、周边游和短途游更受青睐的趋势 [1][5] - 疫情后周边亲子游市场占比显著提升,非一线城市出游人次超过疫情前水平 [5] - 周末亲子文旅消费占比达40.5%,家庭定制游和邻里亲朋定制游需求增加 [5] - 短途游产品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动物园类景区尤其受欢迎 [6][7] 企业营销策略 - 携程直播上线"线上动物园"活动,连续21天进行动物"慢直播"并发放门票优惠券 [2] - 金茂北京威斯汀大饭店举办"2021儿童节亲子嘉年华",推出亲子游泳接力赛套餐 [2] - 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推出"埃及萌神"主题亲子房吸引客群 [2] - 北京欢乐谷5月29日-6月20日开启"超级儿童节",升级30余项亲子互动器械游乐项目 [2]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推出"超级儿童月"活动,包含千余种海洋特色美食和十余项主题游戏 [3] - 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6月定为"欢乐儿童月",16岁以下游客可免费入园 [3] 产品创新方向 - 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推出动物主题房,游客可与白虎和火烈鸟共进早餐 [7] - 湖州龙之梦动物世界大酒店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房间观景台可直接观赏动物园动物 [7]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北京野生动物园等成为携程平台热门景点 [7] 市场前景预测 - 2021年国内亲子游消费规模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暑期是关键观察节点 [8] - 出境游回流将促使国内亲子游市场规模显著扩大,预计呈现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 [8] - 暑期亲子游市场近、中、远线游将三足鼎立,其中近、中线游更受青睐 [9]
周边游预订火爆 长线降温短途火热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2
机票价格趋势 - 端午假期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707元 当前最热门航线是北京-成都[3] - 端午期间机票均价约890元 较2019年同期上涨49%[3] - 部分航线价格较五一假期下降30% 如北京出发至某些目的地[3] - 北京-三亚航线6月12日票价840元 较平日600元上涨40%[2] - 北京-成都航线首日票价450元 与平日基本持平[2] 住宿市场表现 - 端午期间酒店均价较2019年同期上涨51%[1] - 北京京郊度假酒店价格大幅上涨 海湾半山/凯宾斯基/Club Med涨幅超70% 乐多港万豪涨幅超60%[4] - 古北水镇周边民宿价格从平日250元涨至1800元 涨幅超600%[4] - 雁栖湖周边民宿价格上涨近50% 部分房源已售罄[4] - 十渡风景区周边民宿出现"无房"状态[4] 旅游消费特征 - 端午假期以短途游和周边游为主 因假期时长限制[1][5] - 热门目的地包括北京 上海 成都 三亚 长沙 西安 青岛等城市[3] - 火车票数据显示长沙 上海 成都是到达旅客最多城市[3] - 北方城市因气温升高进入热门目的地榜单[3] 暑期市场展望 - 行业预计暑期将迎来长线游高峰期[1] - 暑期旅游市场预计出现猛涨趋势 价格可能大幅高于疫情前水平[8] - 家庭亲子游将成为主力需求 小众非热门目的地更受青睐[8] - 悦榕集团推出全国多店通兑套餐 有效期至9月29日 包含亲子活动[7] - OTA平台推出"北极星攻略"等新产品 瞄准年轻游客市场[7]
300公里“微度假”正在重塑中国旅游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4:26
文旅市场复苏与增长 - 2025年清明节、"五一"、端午节假期国内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均较去年同期增长5%以上 [1] - 文旅市场呈现复苏和超越态势,本地游、周边游构成小长假主要旅行方式 [1] - 短途游、近郊游、微度假、乡村旅游成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1] 短途游与微度假新趋势 - 携程2025端午出游报告显示国内周边游本地游占比达64% [1] - 84.39%被调研者偏好在离家300公里以内进行微度假 [2] - 微度假多利用周末或小长假的1~3天闲暇时间,前往城市3小时车程辐射区域 [1] 亲子游与城市旅游圈形成 - 携程亲子订单占整体旅游订单的25% [3]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旅游圈形成,周边游城市间呈现双向奔赴趋势 [3] - 2025年春节假期京津游客占河北省接待游客的18.2% [3] 旅行者心态与消费升级 - 从高强度旅行转向"躺平"式微度假,体现旅行者心境转变 [5] - 慢旅行和微度假逐渐替代传统快节奏旅游,成为都市人群缓解压力新选择 [6] - 高端度假酒店市场空白,大湾区游客占酒店总体客流六成以上 [5] 商家布局与产品创新 - OTA平台首页设置"周边游"产品推荐,包括跟团1-3日游及单项门票、酒店等 [6] - 业内人士希望推动周边游产品成为主流 [6] - 深圳新开业度假酒店复购率较高,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5]
端午假期海南接待游客超185万人次
海南日报· 2025-06-04 09:49
旅游行业表现 - 端午假期海南接待游客185 51万人次 同比增长16 3% 游客总花费18 73亿元 同比增长12 8% [3] - 接待过夜游客60 42万人次 同比增长4 6% 一日游游客125 08万人次 同比增长22 9% [3] - 景区接待游客101 81万人次 同比增长45 6% 椰级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25 39万人次 同比增长64 8% [3] - 环岛旅游公路和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周边景区及乡村景点接待游客85 99万人次 同比增长75 65% [5] 文旅活动亮点 - 全省12个市县举办龙舟赛事 吸引游客4万余人次 现场观赛人员超35万人次 [3] - 海口假日海滩"龙水文化嘉年华"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62 13% 文昌"洗龙水"活动结合汉服与艾叶赠送 [4] - 儋州海花岛推出"四海龙王水炮大战"和电音泼水派对 吸引年轻群体 [4] - 海口 三亚 定安等地推出非遗市集 黑猪肉粽制作体验 香囊制作等沉浸式消费活动 [4] 区域市场特征 - 亲子游占比20 6% 占比同比增长10 6% [4] - 省内游客占比79% 显示本地游 近郊游及短途游偏好 [4] - 海口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景区游客增长81 9% 儋州增长170% [5] - 白沙 陵水 琼中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沿线乡村旅游点游客分别增长257% 109 88% 98 12% [5]
网友自发打广告 5年增长超20%!河北文旅天降流量?
中国经营报· 2025-05-30 23:32
文旅宣传策略 - 河北省文旅宣传口号"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网络热梗,引发网友自发传播和打卡 [1][3] - 宣传广告覆盖全国多地交通枢纽,并出现在风筝节、演唱会等非传统场景 [3] - 河北文旅官方账号积极互动,在网友评论区活跃回复并给予满分评价 [8][10] 市场表现与增长 - 2024年河北省接待国内游客9.37亿人次,较2019年增长20.1% [15] - 2024年旅游总花费11148.3亿元,较2019年增长20.5% [15] - 2025年1-4月省外游客消费中,京津居民占比达38.9% [14] 目标市场与定位 - 口号针对京津地区短途游市场,利用2小时内高铁或自驾可达的区位优势 [13][14] - 短途旅游市场规模从2013年13亿元增长至2018年近200亿元,复合增长率超40% [13] - 提供多样文旅资源包括坝上草原、蔚县古建筑、崇礼滑雪小镇等 [14] 传播效果与现象 - 口号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全网流行梗,带动泼天流量 [11] - 河北网友将口号带到日本、澳大利亚、丹麦等全球多地打卡 [6] - 传播过程中形成"周末必去河北"的无厘头式要求,强化品牌认知 [14]
国内机票预订量超293万张 航旅纵横端午民航数据出炉
中国民航网· 2025-05-29 19:49
端午假期航旅市场热度 - 端午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293万张 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1] - 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62万张 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9% [1] - 国内热门目的地TOP10包括北京 上海 成都 广州 深圳 西安 杭州 昆明 重庆 乌鲁木齐 其中杭州 北京 上海 昆明旅客同比增幅较大 [1] 出行结构特征 - 受假期时长限制 周边短途游需求上升 重庆—成都 北京—天津 上海—苏州等短途火车线路成为热门选择 [1] - 国内中短途航线(800公里及以下)机票预订量比一周前增长超12% [1] - 西北旅游城市如乌鲁木齐 西安因夏季风光和自驾需求更受欢迎 [1] 机票价格动态 - 端午假期国内机票平均价格相比五一假期更实惠 存在较多捡漏机会 [2] - 部分国际航线如北京—曼谷 青岛—首尔单程票价不超过1000元 [2] - 航旅纵横页面显示青岛—首尔航线经济舱最低票价679元(含中转) [2]
国内游稳、出境游活、入境游旺,端午旅游经济“三箭齐发”
环球网· 2025-05-29 07:13
旅游市场趋势 - 端午旅游市场延续"五一"热度,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同步增长,呈现短途游主导、民俗体验升温、时令美食驱动等特点 [1] - 本地游或周边游成为端午旅游市场主导,携程平台上本地游、周边游占比达50%,途牛平台上47%用户选择短途旅游 [2] - 端午假期游客偏向短途旅行,因假期较短且处于"五一"与暑期之间 [2] 民俗文化驱动 - 端午节民俗活动拉动旅游需求,广东佛山叠滘龙船赛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67%,湖南汨罗、浙江嘉兴等文化地标预订量增幅超40% [3] - "演出+旅游"模式成为年轻群体出游新风尚,端午期间全国各地主题音乐节、演唱会扎堆举行 [3] 出境游热点 - 端午出境游热度较去年大幅走高,"4小时飞行圈"内目的地如日本、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领跑 [4] - 乌兹别克斯坦、冰岛、卡塔尔、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有望成为端午出境游"黑马" [4] - 上海—大阪、上海—香港、上海—首尔等3小时内飞行时长的出境航线受欢迎,埃及、俄罗斯、越南酒店热度涨幅分别达193%、133%、119% [4] - 日韩及新马泰因时间成本、距离成本、签证便利性和住宿交通成本优势,仍是中国游客小长假出境游主要目的地 [4] 入境游增长 - 端午入境游持续火热,携程平台入境游前十目的地为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客源国包括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 [6] - 2024年中国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1%,一季度免签入境657万人次,是去年同期3.3倍 [7] - 免签政策红利、文旅融合、服务水准提升推动入境游增长,外国游客旅游形式从传统景点转向汉服体验、城市轻轨等新体验 [7] 新兴旅游模式 - "演出+旅游"跨城观演模式受年轻群体青睐 [3] - 中亚国家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自媒体传播逐渐获得中国游客青睐 [5] - 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资源的兴趣从传统景点扩展至汉服体验、城市轻轨、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新领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