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挑大梁
搜索文档
30省份三季报出炉
第一财经· 2025-10-31 17:5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30个省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大省在总量和增速上均发挥主要支撑作用,同时以甘肃为代表的部分省份凭借资源优势实现高速增长 [3][5][9] 各省份GDP总量与增速概况 - 广东、江苏、山东GDP总量保持全国前三,分别为105176.98亿元、102811亿元和77115亿元 [4] - 甘肃、湖北、宁夏GDP增速暂居前三,分别为6.1%、6.0%和5.8% [3][4] - 全国前三季度GDP为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20个省份增速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 [5] 甘肃省经济高速增长驱动因素 -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位居全国第三 [6] - 有色金属、电力、石化行业是主要拉动力量,增加值分别增长24.1%、12.5%和3.4%,分别拉动工业增长5.2、1.8和1.0个百分点 [6] - 重点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黄金、铅、精炼铜产量分别增长49.2%、34.3%和21.1% [6] - 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发电量达16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外送电量5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1% [7] 经济大省支撑作用分析 - 广东、江苏GDP总量突破10万亿元,增量分别为5237.8亿元和5066.7亿元 [9] - GDP总量前十省份中,湖北等8省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仅广东低于全国增速 [10][11] - 经济总量前16的省份中15个增速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显示经济体量越大增长势头越强 [11] -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表现突出,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地区所涉省份增速均高于全国 [11]
经济大省,再被“点名”
36氪· 2025-10-29 10:1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建议提出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1] - 巩固提升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发展 [1] -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现代化城市 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 [1] - 鼓励各地发挥比较优势 各展所长 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作示范 [1] 经济大省的政策定位 - 自2022年7月以来“经济大省挑大梁”频繁出现在官方表述中 202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2] - 今年初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在要素保障 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 [2] 经济大省的重要性 - 2024年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四川 河南 湖北 福建 上海 湖南等十省份GDP均超5万亿元 累计实现GDP超过82万亿元 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升至61% [3] - 今年前三季度 前十省份除广东外 GDP增速均达到或超过5.2%的全国平均增速 [3] - 经济大省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 成为产业韧性的稳定器和向新发展的动力源 [5] - 经济大省作为全国经济的压舱石 其发展态势明显优于其他地区 对巩固全国经济大盘 发挥引领与支撑作用至关重要 [5] 经济大省的发展方向 - 面向“十五五” 经济大省被指明四个着力点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 [6] - 经济大省需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6]
城市24小时 | 经济大省,再被“点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0:31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中共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现代化 [1] - 规划强调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并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发展 [1] - 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差异化政策支持力度 [1] 经济大省核心作用 - 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等十省份GDP均超5万亿元,累计GDP超过82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升至61% [2] - 今年前三季度,前十省份除广东外,GDP增速均达到或超过5.2%的全国平均增速 [2] - 经济大省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 [4] 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 - 北京轨道交通18号线等3条(段)新建地铁进入“跑图”阶段,通车后运营里程将突破900公里 [6] - 前三季度江苏省出口各类船舶1078.4亿元,同比增长38.3%,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7] - 山东港口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正式投产,成为全国首个拥有40万吨干散货数智码头的港口 [10] 科技创新与新兴经济 - 截至9月末全国5G基站总数达470.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45.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6.6% [14] - 小鹏汇天与敦煌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布西北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路,加速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9] - 广州市发布20条“好房子”建设标准,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方面推动住宅建设转型升级 [8] 企业家财富与地域分布 - 《2025胡润百富榜》显示1434位个人财富50亿元人民币以上企业家入榜,总财富接近30万亿元,比去年增长42% [17] - 上榜企业家居住地呈现“3+2+3”格局,上海(152位)、深圳(147位)、北京(146位)位居前三 [17] - 上榜企业家最多的商帮为浙商(208位)、粤商(134位)、苏商(109位) [23]
大有大的担当,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
人民日报· 2025-08-26 10:35
经济大省的战略定位与使命 - 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超60%,承担稳定全国经济基本盘的核心责任 [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需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展现更大担当,肩负"不可替代"的使命 [2] - 经济大省需通过稳存量和拓增量双向发力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发挥"压舱石"作用 [3] 区域发展举措与产业创新 - 北京发布59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 [3][7] - 广东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7家,数量全国第一 [7] - 江苏研发投入连续3年增长,占全国总量12%,2024年省级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增至26.8亿元 [7] - 四川布局100个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组建35家省级中试研发平台 [8] 跨区域协同与产业联动 - 以上海为圆心的国产大飞机"制造圈"形成,南京参与燃油/液压系统、杭州提供机身装配、合肥主攻氧气系统 [10] - 江苏在青海戈壁投资光伏项目,福建在宁夏投资1.8亿元建设闽宁智算中心项目 [11] - 东西部协作中经济大省通过技术和管理经验传递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 [11]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山东培育2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多元托育模式 [12] - 湖南推行医保惠民28项举措,福建开展"总校制"改革试点带动优质学校成长 [12] - 浙江推出"文化特派员"制度,通过文化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2]
大有大的担当,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人民观点)
人民日报· 2025-08-26 06:03
经济大省的角色与使命 - 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超60%,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 - 经济大省需肩负更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你们不扛这个大梁,国家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 [2] - 经济大省需增强使命感,展现更大作为,并具备全局观念 [2] 目标与行动 - 经济大省将2025年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或更高,显示"勇挑重任"的政治责任意识 [3] - 各地采取具体措施:北京发布59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湖北将融资协调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 [3] - 河南建设亩均投资3000元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今年夏粮总产量750.01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3] - 安徽筹建数据合规服务中心,制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 [3] 发展着力点 - 经济大省需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4] - 发展需结合大处着眼和因地制宜,既要服务全局需求,也要发挥自身优势 [5][6] - 广东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7家,数量全国第一 [6] - 江苏研发投入连增3年,占全国总量12%,2024年省级基础研究专项资金26.8亿元,去年出台20项专项政策破除成果转化壁垒 [6] 区域创新策略 - 上海深化"以赛引才""以活动引才""以政策引才",加快建成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7] - 四川布局100个"从1到10"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组建35家省级中试研发平台,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7] 辐射带动力 - 经济大省需发挥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做龙头并能牵引 [8][9] - 以上海为圆心的国产大飞机制造圈崛起,南京参与燃油和空气管理系统,杭州提供中央翼装配制造,合肥主攻氧气系统国产化 [9] - 东西部协作中,江苏在青海戈壁建设光伏项目,福建在宁夏投资1.8亿元建设闽宁智算中心,构建跨区域算力协同网 [10] 民生与共富示范 - 山东培育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00家,发展多种托育模式 [12] - 湖南推行医保惠民提效28项举措,简化服务流程并深化待遇保障 [12] - 福建开展"总校制"改革试点,带动优质学校成长 [12] - 浙江推出"文化特派员"制度,以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12]
解读31省份经济半年报!盘和林:经济大省“挑大梁”,下半年有三个着力点
搜狐财经· 2025-08-15 11:07
经济大省整体表现 - 全国31个省份中有21个上半年GDP增速超过其全年经济增速目标[1] - 广东、江苏在规模和增速上均领跑全国,山东、浙江紧随其后,呈现强者恒强局面[3] - 经济大省对宏观经济贡献加大,其规模效应带来产业链供应链完整、人才储备充足等优势[4] 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 外贸韧性突出,例如湖北省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4%,助力其GDP同比增长6.2%[3] - 产业升级加速,例如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实现高速增长[3] - 消费强劲复苏,受益于国补政策和新能车以旧换新,耐用消费品成为重要引擎[3]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 - 稳外贸方面需拓展多元市场,提升出口产品含新量,增强产品竞争力[4] - 强内需方面需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国补和民生投入来增强消费能力,重点支持服务消费[4] - 促创新方面需加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AI+行动推动产业升级,突破半导体封锁[4] 潜在新增长点 - 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在于实施传统产业AI+转型和绿色生态化转型[5] - 消费业态扩容重点在于发展养老、家政、文旅等服务业,并通过科技创造多元消费场景[5] - 区域协同和制度创新需优化营商环境,并开展区域协同以形成有序竞争格局[5]
上半年分省经济数据的七大看点
银河证券· 2025-08-04 17:10
经济大省表现 - 上半年GDP前十省市加权增速5.4%,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占全国GDP比重从61.22%提升至61.62%[1] - 广东和江苏两省贡献全国20.7%的GDP,但广东增速4.2%垫底,江苏增速5.7%领先[1] - 江苏与广东GDP差距创2018年以来同期新低,江苏挑战第一大省可能性加大[5] 增长目标完成情况 - 20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高于全年目标,甘肃、江苏、江西、山东分别超目标0.8、0.7、0.6和0.6个百分点[1] - 11个省份未达目标,海南、山西、重庆差距最大,分别差1.8、1.2和1个百分点[1] - 山西上半年增速从一季度4.5%下滑至3.8%,下半年压力严峻[1] 固定资产投资 - 17个省份(占比68%)固投增速不及全年目标,西藏以24.8%增速领跑,广东下降7.6%垫底[18] - 北京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2.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业投资增长1.6倍[20] - 25个省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4个省份降幅超10%,福建降31.3%最差[25] 消费表现 - 14个省份(占比63.6%)社零增速超全年目标,海南以11.2%领跑[30] - 北京、天津、上海社零增速分别为-3.8%、-0.7%、1.7%,远低于全国5%[32] - 上海汽车销售额下降13.7%,私车牌照供给减少是主因[32][39] 出口区域分化 - 青海、甘肃、河南、湖北、新疆出口增速超30%,青海锂电出口增长32倍[43][46] - 东部60%省份出口增速不及全国,中西部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提升[43] - 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湖北民企贡献进出口增长22.6个百分点[46] 政策导向 - 经济大省被要求强化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和共同富裕先行先试[61] - 下半年工作重点包括扩大消费(如以旧换新)、重大项目投资和发展新质生产力[66] - 广东计划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上海聚焦海洋经济发展[66][71]
国家发改委: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强化对经济大省土地、能源、环境、数据等要素保障
快讯· 2025-06-27 07:15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1] -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 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 [1] 区域战略实施 - 持续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 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1] -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 经济大省发展 - 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强化对经济大省土地、能源、环境、数据等要素保障 [1] - 鼓励经济大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走在前、作示范 探索有益经验做法并总结推广 [1]
市委常委会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会议 交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南京日报· 2025-06-01 10:04
市委常委会会议核心内容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包括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1] - 传达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 强调推动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探索从"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变的路径 [1] 省委全会精神贯彻部署 - 传达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历次重要讲话精神 准确把握"四个着力点" [2] - 重点发力方向包括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国家重大战略落实 共同富裕推进 [2] - 强调发挥南京科教资源 交通区位 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 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责任 [2] 专题调研与作风建设 -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 组织市领导开展专题调研 要求细化落实举措 [2] - 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强调领导干部带头执行 弘扬艰苦奋斗作风 [2] - 传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会议精神 研究相关落实措施 [3]
聚焦“四个着力点” 积极助力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重大责任
新华日报· 2025-05-29 07:39
政治学习与贯彻落实 -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和"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要求 [1] - 围绕落实"四个着力点"和省委部署 深入协商议政并强化监督 助力"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 [1] -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做好政策宣传和信心提振工作 [1] 党的建设与作风建设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 [2] -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贡献智慧力量 [2] -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 压实党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1] 精神文明建设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 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省建设 [2] - 发挥政协优势 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和文化发展深入调研议政 [2] - 引导委员和干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助力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