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氢
icon
搜索文档
【点金互动易】核电+绿氢,产品已落地钍基熔盐核电项目,这家公司多款产品可以应用于绿氢制备、存储、输送等环节
财联社· 2025-11-05 08:34
前言 ①核电+绿氢,产品已落地钍基熔盐核电项目,这家公司多款产品可以应用于绿氢制备、存储、输送等环 节; ②存储芯片+大尺寸硅片,这家公司12英寸硅片支撑先进制程NAND/DRAM/逻辑芯片,均已经在主 流客户验证。 《电报解读》是一款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产品。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分析 产业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的要点。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将信息的价值 用专业的视角、朴素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
中密控股:目前公司已有产品应用于绿氢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5:56
中密控股(300470.SZ)11月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干气密封、机械密封、特种阀门、橡塑 密封可以应用于氢能制备、存储、输送等环节,目前公司已有产品应用于绿氢项目。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在氢能源方面是否有布局?公司哪些产品可用于 氢能源产业? ...
多重因素助推国内氢价下跌
中国化工报· 2025-11-04 14:58
此外,氢气储运效率持续提升和多元化储运模式探索,逐步推动消费端价格下降并持续收窄生产消费价 差。如京津冀城市群、广东城市群受供需波动影响,已实现相对较高的储运效率;多元化储运模式方面 也取得一系列应用,中国海油(600938)集团实施跨洋液态氢运输示范,突破液氢罐箱海运工艺控制技 术、全产业链定量化风险识别技术、港口液氢2.1类危化品船边直提接卸等技术难题。 产能扩大、政策补贴、储运升级 《发展报告》指出,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基地加速建设,可再生氢与传统制氢成本差异进一 步缩小。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项目投运,完成"光伏制氢+绿氢耦合煤制合成氨+氢能重卡"全球 首次商业示范,实现绿氢全流程贯通应用,支持氢能重卡运营168万公里,煤化工灰氢替代817吨。巴图 塔加氢站成为我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支持大功率氢能源动力调车机车累计行驶2599公里。截至2024 年12月,我国已建成规模以上可再生氢项目超90个,累计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12万吨/年,较2023年 底产能增长约5万吨/年,全国可再生氢价与2030年平价目标15元/公斤的差距逐渐缩小。 在消费端,政策补贴扶持成为当前牵引氢能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 ...
32 款制氢装备新品:AEM数量领跑,20%企业布局双制氢路线
势银能链· 2025-11-04 11:49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年会: 2025势银氢燃年会(1月6-8日,宁波) 点此报名 年会总冠名: 三一氢能 年会 联合冠名: 天荣科技 年会 专场冠名: 中集氢能、中科氢易 年会 晚宴联合冠名: 东拓新能源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2025年前三季度(1~9月), 25家企业发布32款电解水制氢装备新品 。从技术路线来看, AEM新 品数量最多,为12款 ;ALK数量第二,为10款;PEM数量直追前二,为9款;只有SOEC制氢新品 仅1款发布。 ALK新品涉及企业包括: 华电科工、蓝星北化机、中车株洲所、天合元氢、际腾氢能、上海 电气、天合元氢、中石化氢能机械、三一氢能、力源科技。 PEM新品涉及企业包括: 华电科工、氢海科技、中国中车集团、中石化氢能机械、蓝星北化 机、 天合元氢、威孚高科、国氢科技、氢羿能源。 AEM新品涉及企业包括: 未来氢能、江苏氢港、氢辉能源、大陆制氢、宿迁绿能氢创、氢 鸾科技、亿纬氢能、几何未来、绿波氢能、氢羿能源、卧龙英耐德。 SOEC新品涉及企业 仅陕西氢能1家。 其中, 中石化氢能机械、 蓝星北化机、华电科 ...
奋进“十五五”续写新篇章︱ “十五五”氢能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 “绿氢”激活万亿市场
国家能源局· 2025-10-30 08:51
文章核心观点 - 氢能产业正通过技术突破、成本下降和应用场景拓展,从示范阶段走向规模化应用,有望激活万亿级市场 [2][4] -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氢能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行业进入关键发展期 [2] 制氢技术与成本突破 - 广东佛山项目利用生活垃圾制氢,年产能达6500吨,成本可控制在每公斤10元,具备大规模应用前景 [4] - 该项目通过将垃圾转化为碳粉,再气化制取合成气,实现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碳粉成本每吨低于200元 [6][8] - 国家能源集团在宁夏的绿氢项目成本控制在每公斤20至25元 [34] - 电解水制氢成本相较2020年下降近50%,预计2030年绿氢价格可达每公斤10元左右 [48][50] - 2024年绿氢价格预计较去年下降10%以上 [44] 多元化应用场景落地 - 广东佛山建成全国首个燃料电池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示范项目,为1700多户居民供电,二期规划将叠加光伏与氢储能,年均制氢900吨 [10][12] - 全国首台可移动式零碳制氢发电车投入使用,每小时产氢80立方米,可持续发电10小时,可替代柴油发电机 [14] - 浙江宁波氢电耦合示范工程实现电氢双向转换,投运后每天可满足10辆氢能大巴充氢和50辆电动汽车充电 [18] - 氢电耦合技术未来将应用于零碳公路运输、海上综合能源等领域 [20] 交通物流领域规模化应用 - 重庆至南宁沿线已建成四座加氢站,形成跨区域供氢线路,服务氢能重卡 [22] - 氢能重卡百公里能耗7-8公斤氢气,按每公斤25元计算,成本约200元,比柴油车节省近一半 [24] - 加氢站通过技术与补贴将终端氢价控制在每公斤25至30元,日供氢量可达3200千克 [26] - “十四五”期间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每千瓦近万元降至2000元以内,经济性提升 [28] - 江苏苏州生产线四季度集中交付900台氢燃料电池系统,单台120千瓦系统售价约30万元 [30] - 国家能源集团25辆氢能重卡在宁夏已累计行驶超172万公里,使用光伏电解水制取的绿氢 [32] 工业领域与绿色氢氨醇前景 -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将于11月底在吉林松原投产,总投资296亿元,构建风光发电、绿电制氢、绿色合成氨醇完整产业链 [38] - 绿色氢氨醇技术可解决风电光伏“弃电弃光”问题,提升项目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交通、航运等领域,拓展万亿级市场 [40] - 到2035年,中国风电光伏总装机预计达36亿千瓦,尚有19亿千瓦新增空间,绿色氢氨醇是重要消纳路径 [46] - “十五五”是绿色氢氨醇从示范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过渡期 [46]
开山股份境外开拓10年营收占比过半 拟建非洲最大绿肥项目总投资56.8亿
长江商报· 2025-10-29 13:57
项目概况 - 公司位于肯尼亚的间接控制全资子公司与肯尼亚发电公司签署了《蒸汽供应协议》[1][2] - 项目为肯尼亚绿氨项目,总投资预计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8亿元),年收入预计2.2亿美元至2.5亿美元,经营期限25年以上[1][3] - 项目规划建设165.4兆瓦地热发电厂,配套年产10万吨绿氨的化工设施,并通过向电网购电将总产能提升至年产20万吨绿氨[3] 项目运营与产品 - 项目公司将利用地热蒸汽发电,通过电解水制氢,进而生产绿氨及绿色氨基化肥[2] - 达产后预计年产绿色氨基化肥尿素18万吨、硝酸铵钙30万吨,全部或大部分由肯尼亚农业部包销,肯尼亚财政部兜底付款[3] - 项目所需的蒸汽采集系统、地热模块电站及氨合成装置中的关键压缩机设备将由公司相关子公司设计、制造[3]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成功实施后,将是东部非洲最大的农业项目、非洲最大的绿色化肥项目,以及全球范围内首个大规模地热制氢制氨综合项目[1][4] - 标志着公司业务版图成功扩展至绿氢、绿氨新能源领域,是公司持续转型升级道路上的重大战略突破[1][4] - 项目将展现公司整合地热发电、制氢、合成氨全产业链的技术与商业能力,为未来全球范围内综合利用地热、太阳能及风能生产绿氢/绿氨奠定基础[4] 公司业务与全球化 - 公司是一家从事装备制造及新能源开发的公司,主要业务分为压缩机研发制造销售和地热发电业务两大部分[5] - 公司于2016年开启全球化进程,通过收购和自建,目前拥有三座海外制造基地,分别位于奥地利、美国阿拉巴马州和土耳其[6][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营业收入占比达50.21%,收入来源实现全球化,销售网络和业务遍布全球多个主要市场[1][7] 公司财务业绩 - 公司业绩在2017年至2023年连续7年增长,2023年营业收入达41.6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4.33亿元人民币,均创历史新高[6]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2.3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3.20亿元人民币[6]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回暖,营业收入为3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5%,净利润为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05%[6]
开山股份签署肯尼亚绿氨项目相关合同 项目总投资预计8亿美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22:24
项目概况 - 开山股份肯尼亚子公司与肯尼亚发电公司签署蒸汽供应协议,项目总投资预计8亿美元左右 [1] - 项目规划建设165.4兆瓦地热发电厂,并配套年产10万吨绿氨的化工设施 [1] - 计划通过购买低谷电力将绿氨总产能提升至年产20万吨 [1]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绿色氨基化肥尿素18万吨、硝酸铵钙30万吨 [1] 商业模式与市场 - 项目产品全部或大部分由肯尼亚农业部包销,肯尼亚财政部兜底付款 [1] - 项目年收入预计2.2亿美元至2.5亿美元,经营期限25年以上 [1] - 该项目如成功实施将是东部非洲最大的农业项目 [2] 技术与合作 - 公司将与国内顶级工程设计院合作建设绿氢、绿氨及化肥装置 [2] - 蒸汽采集系统、地热模块电站及关键压缩机将由开山股份相关子公司设计、制造 [2] - 项目将展现公司整合地热发电、制氢、合成氨全产业链的技术与商业能力 [2] 战略意义 - 项目标志着公司业务版图成功扩展至绿氢、绿氨新能源领域 [2] - 为公司未来在全球范围内综合利用地热能、太阳能及风能大规模生产绿氢/绿氨奠定基础 [2] - 本次合同的顺利履行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公司近期业绩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11.9亿元,同比增长10.45%;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166.33% [3] - 前三季度营收为34.41亿元,同比增长10.65%;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增长38.05% [3]
势银数据 | 三一氢能位居中标榜首,2025电解槽需求冲刺3GW关口
势银能链· 2025-10-24 15:36
行业整体市场概况 - 2025年1-9月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招标规模达2986.99MW,已披露中标规模为2931.99MW,同比增长257% [6] - 截至9月底,今年国内制氢设备公开招采订单中标规模约662.87MW,涉及30家中标单位 [12] - 行业头部聚集效应凸显,中标TOP5企业(三一氢能、隆基氢能、阳光氢能、中车株洲所、华电科工)的CR5占比约为76% [12] 技术路线格局 - 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9月制氢设备采购中ALK占比约97%,但同比下降2% [8] - AEM和PEM技术路线的规模化应用仍在持续验证中,本季度均有典型项目出现招标中止或技术路线变更 [8] - 例如,格盟宜和新能源的PEM制氢项目(原计划36套250Nm³/h电解槽)招标终止 [8],而吕梁项目则从纯AEM方案变更为"ALK+AEM"组合模式 [9] 主要应用场景分析 - 前三季度国内制氢设备需求高度集中在氢氨醇一体化和绿氢制备场景,占比分别为59%和32% [10] - 尽管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绿氢的工业场景应用(氢氨醇、氢冶金)仍是验证商业化运营模式的关键路径 [10] 重点企业分析——三一氢能 - 三一氢能2025年累计中标规模已达229MW,位居行业榜首 [12] - 该公司展现出多技术路线协同能力,同时推进ALK和PEM制氢技术,并成功中标"ALK+PEM"混合槽标段 [14] - 截至2025年9月底,三一氢能国内制氢设备累计公开中标规模超319MW,稳居行业前列 [14] 标志性项目与行业风向 - 中石化鄂尔多斯煤化工项目招标要求显著趋严,被视为基于库车项目经验的"更新换代",加速行业"洗牌期" [16] - 该项目要求投标人2022年以来至少有8台1000Nm³/h及以上碱性电解槽销售业绩,且其中至少1台实际运行超1000小时 [18] - 中能建连续第三年进行年度制氢设备集中采购,2025年集采规模为565MW双技术路线 [4],其投标价格数据是行业水平变化的重要参考 [21] 市场价格趋势 - 中能建集采数据显示,ALK电解槽(1000Nm³/h)的中标均价从2023年的682.75万元/套下降至2024年的601.48万元/套,降幅约12% [22] - PEM电解槽(200Nm³/h)的中标均价从2023年的755.79万元/套下降至2024年的604.99万元/套,降幅约20% [22]
服务器内存条跳涨,DDR4 RDIMM 16GB涨价66.67%;工信部发文,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07:1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65%,纳指跌0.47%,标普500指数跌0.63% [1] - 热门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AMD跌超1%,英伟达逆势涨超1% [1] - 加密货币、稀土概念股跌幅居前,HUT 8跌超9%,Circle跌超4% [1] - 存储概念、贵金属与采矿涨幅居前,金田涨超6%,埃氏金业涨超5%,泛美白银涨超2%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1%,中概股多数下跌,世纪互联跌超5%,小鹏汽车、京东等跌超1% [1] 大宗商品与欧洲股市 - 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涨2.85%,再创历史新高;现货白银涨2.06%,报54.14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1] - COMEX黄金期货涨3.40%,报4344.3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3.99%,报53.43美元/盎司 [1] - 国际油价集体收跌,美油主力合约跌1.54%报56.9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1.37%报61.06美元/桶 [1] -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38%,法国CAC40指数涨1.38%,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2% [1] 存储行业动态 - 现货贸易端NAND和DRAM所有资源价格快速上涨,DDR4 16Gb 3200跳涨47% [2] - Flash wafer方面,1TB QLC跳涨7.84%,1TB TLC跳涨8.77%;SSD渠道市场方面,SSD 1TB Pcie3.0跳涨超19%,其他SSD产品涨幅均超15% [2] - 服务器内存条DDR4 RDIMM 16GB 3200跳涨66.67% [2] - AI推理应用推升海量数据实时存取需求,促使HDD与SSD供应商积极扩大供给大容量存储产品 [2] - DRAM价格指数半年内上涨约72%,自第二季度起DRAM和NAND Flash存储产品合约价有望筑底回升 [3] 算力网络发展 - 工信部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泛在广覆盖的城域网络 [4] - 专项行动旨在完善算力中心间互连网络架构,加快全光高速大容量无损传输等技术研发验证 [4] - 预计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突破300EFLOPS,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其中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5% [4] - 政策推动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可控,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算力将重构产业形态 [4] 氢能产业试点 - 国家能源局组织能源领域氢能试点申报及评审,拟支持内蒙古深能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等41个项目及9个区域开展试点 [5] -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在可再生能源时代,大规模边际成本为零的电力为压低制氢成本提供了可能 [5] - 氢能有望通过"风光-电-氢-电/热"的转换过程,加速在能源体系中的渗透 [6] - 在电价下行、碳价上升、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下,绿氢项目开工率有望逐步提升 [6]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通富微电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517.6万股 [7] - 华金资本持股7.92%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034.12万股 [7] - 今创集团持股19.48%非第一大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351.16万股(占总股本3%) [7] - 泰嘉股份持股16.07%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755.21万股(占总股本3%) [7] - 东华软件董事兼总经理计划减持不超过151.92万股(占总股本0.0474%) [7] - 韶能股份持股10.2%股东计划减持3144.41万股(占总股本3%) [8] - 顺博合金部分控股股东及董事计划减持不超过1372.9万股(占总股本2.05%) [8] - 圆通速递持股9.06%股东计划转让不超过6845.1万股(占总股本2%) [8] - 银龙股份持股1.96%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682万股(占总股本1.96%) [8] - 中电港合计持股8.7292%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759.9万股 [9] - 灿芯股份合计持股4.99%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24.79万股 [9] - 晶盛机电部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减持不超过277.62万股(占总股本0.21%) [9] - 方正电机股东及高管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1672.25万股 [10] - 晓鸣股份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57.03万股(占总股本2.97%) [11]
国家能源集团:三季度煤炭产销、发电量等核心指标取得显著成效
新华财经· 2025-10-16 23:47
核心经营业绩 - 公司三季度能源保供有力有效,煤炭产销、发电量等核心指标取得显著成效,经营业绩持续改善[1] - 自产煤连续48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商品煤销售量同比增幅12.4%,发电量4575亿度,同比增幅2.2%[3] - 单日发电量超40亿度天数达36天,同比增加20天,非煤运输量月均253万吨,同比增长8.7%[3] - 化工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销量占比达48.3%,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聚烯烃出口同比增长97%[3] 氢能产业发展 - 公司通过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一个目标、双链驱动、三大场景、四个基地”发展思路[4] - 公司聚焦煤化工、铁路、交通等特色场景,建成投运氢能“六站三厂”,绿氢产能达6300吨/年,加注能力8.5吨/天[6] - 公司目标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氢供应商和一流生态领军企业”,将坚持风、光、氢、储、融一体化发展[6] 重点项目与投资 - 公司三季度投产7台机组,奔子栏水电站获核准,1-9月新能源投资630多亿元,投产规模超1000万千瓦[3] - 公司加快水电项目开发,计划今年在大渡河流域实现五座水电站同步投产,助力四川水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7] - “十五五”期间,公司将在优质资源获取、新能源大基地开发、氢基产业、新型储能等领域加强谋划[7] 四季度及未来工作重点 - 公司将全力备战迎峰度冬用能高峰,煤炭产业增产稳产,电力产业稳发满发,运输产业拓展外部货源,化工产业推动出口创效[6] - 公司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建设“数智国能”,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加大“擎源”大模型推广应用[6] - 公司将优化投资作为战略抓手,完善价值创造指标体系,确保投资收益率符合要求,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