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肿瘤药物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临港独角兽,完成超10亿元融资 | 融资周报(2025年第40期)
搜狐财经· 2025-11-04 15:24
一周融资概述 - 上海本周共发生17起融资事件,较上期增加1起 [4] - 已披露金额的10起融资事件合计金额约20.735亿元人民币 [4] - 浦东新区融资事件数量最多,共7起,总融资额达13.81亿元 [4] - 张江和临港各有4起融资事件 [2] 融资轮次与行业分布 - 从融资轮次看,A轮融资最多,有5起;天使轮次之,有4起 [7] - 本周发生1起B轮大额融资,金额超10亿元 [7] - 从行业分布看,融资事件涉及9个行业,人工智能行业融资事件最多,有4起;先进制造行业次之,有3起 [10] 重点融资事件:JBD显耀显示 - 公司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由混沌投资和中信金石领投 [13] - 公司是MicroLED微显示技术研发商,已构建涵盖背板设计、材料生长、制造封装等完整技术体系 [14] - 公司推出的"蜂鸟Ⅱ"彩色光引擎体积仅0.2立方厘米,重量0.5克,旨在提升AR眼镜佩戴体验 [14] - 融资将用于加速MicroLED微显示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推动消费级AR生态共建 [14] 重点融资事件:弥费科技 - 公司完成Pre-IPO轮近三亿元融资,由前沿投资领投 [15] - 公司是半导体AMHS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市场占有率超过70% [16] - 公司已切入全球50多家晶圆厂,累计订单突破20000台,完成4个整厂OHT系统部署验收 [16] - 融资将投向AMHS先进技术研发与海内外产能建设,构建自主可控的全球业务生态 [16] 重点融资事件:知微行易 - 公司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由凯辉基金独家投资 [17] - 公司是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了具备"思考"与"协作"能力的DxERP、DxMES等系列产品 [18] - 公司引入OODA循环作为其原生智能体的运作核心,将智能深度嵌入企业运营 [18] - 融资将用于AI原生架构下的核心研发、产品迭代及人才扩充 [18] 重点融资事件:长森药业 - 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 [19] - 公司是肿瘤药物研发商,专注于免疫抗病毒、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的创新药开发 [20] - 公司核心产品LW231和LW402临床数据表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项适应症进入临床II期及III期 [20] - 融资将用于推进核心管线的关键临床研究及全球化布局 [20] 热点行业聚焦:人工智能 - 本周人工智能行业发生4起相关融资,其中3起涉及AIGC,1起涉及智慧医疗 [21] - 空间计算公司XREAL将全球总部落户上海浦东,确立以"AI+AR"为核心的技术方向 [21] - 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强端侧AI芯片布局、提升端侧模型性能、推动软硬件协同创新 [22]
国泰海通:首予乐普生物-B“增持”评级 MRG003国内获批在即
智通财经· 2025-10-17 13:55
研报核心观点与评级 - 国泰海通首次覆盖乐普生物-B,给予增持评级 [1] - 基于谨慎性原则,采用PS和PB估值法,给予公司目标价9.55元/10.38港元 [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3亿元、12.04亿元、16.65亿元 [1] -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S 34.1倍,给予公司2025年23倍PS,对应合理估值10.87元/11.81港元 [1] -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B 18.7倍,给予公司2025年25倍PB,对应合理估值9.55元/10.38港元 [1] 公司产品管线与战略 - 公司已构建覆盖免疫治疗、ADC靶向治疗和溶瘤病毒药物三大领域的肿瘤产品管线 [1] - 公司以抗PD-1抗体候选药物为免疫疗法基石,通过先进ADC技术平台开发创新型ADC,并差异化布局溶瘤病毒 [1] - 公司积极探索PD-L1与ADC类药物的联合疗法 [1] 核心产品MRG003进展 - MRG003单药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已于2024年9月获CDE优先审评资格,并于2025年3月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近期有望在国内获批 [2] - 2025年9月,MRG003联合PD-1抗体普特利单抗HX008被CDE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针对既往至少经过铂类和PD-1/L1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2]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智通财经· 2025-10-13 17:48
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 公司子公司苏州盛迪亚、上海恒瑞医药及上海盛迪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注射用SHR-A2102、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注射用SHR-1802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1] 注射用SHR-A2102 (靶向Nectin-4 ADC) - 注射用SHR-A2102为公司自主研发且具有知识产权的靶向Nectin-4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其有效载荷是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TOP1i) [1] - Nectin-4在肿瘤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全球共有1款同类产品Enfortumab vedotin (Padcev)获批上市,该产品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为19.49亿美元 [1] - 截至目前,注射用SHR-A2102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2.25亿元人民币 [1] 注射用SHR-1802 (免疫激动剂) - 注射用SHR-1802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激活和促进抗肿瘤T细胞应答,发挥抗肿瘤作用 [2] - 目前国内暂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2] - 截至目前,注射用SHR-1802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6209万元人民币 [2]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 (抗PD-L1单抗) -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3] - 该产品已于2023年2月获批上市,适应症为联合卡铂和依托泊苷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3] - 国外同类产品Atezolizumab (Tecentriq)、Avelumab (Bavencio)和Durvalumab (Imfinzi)已在美国获批,其中Atezolizumab和Durvalumab已在中国获批,国内另有恩沃利单抗、舒格利单抗和贝莫苏拜单抗等同类产品 [3] - 2024年Atezolizumab、Avelumab和Durvalumab全球销售额合计约为96.48亿美元 [3] - 截至目前,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9.39亿元人民币 [3]
宜明昂科-B(01541.HK)拟配售2420万股总筹3.51亿港元 加码肿瘤药物研发
格隆汇· 2025-10-09 08:22
配售协议核心条款 - 公司与瑞银集团订立配售协议 以每股14.50港元配售2420万股新H股 [1] - 配售价较上一交易日收市价16.66港元折让约12.97% [1] - 配售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及已发行H股总数比例分别约为5.94%和6.11% [1] 募集资金规模与用途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估计分别约为3.509亿港元及3.451亿港元 [1] - 约40%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在中国进行IMM2510及IMM27M的单一疗法及联合疗法研发以治疗实体瘤 [1] - 约20%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IMM01(替达派西普)的研发 [1] - 约10%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IMM0306的研发 [1] - 约30%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收增长46% 实现净利润4.5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0:51
财务业绩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75.18亿元 同比增长46.03% [1] - 净利润4.50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31亿元 去年同期为-31亿元 [1] - 研发费用72.78亿元 同比增长9.80% 占营业收入比例41.54% [1] 核心产品销售表现 - BTK抑制剂百悦泽全球销售额125.27亿元 同比增长56.2% [1] - 百悦泽美国市场销售额89.58亿元 同比增长51.7% [1] - 百悦泽欧洲市场销售额19.18亿元 同比增长81.4% [1] - 百悦泽中国市场销售额11.92亿元 同比增长36.5% [1] - PD-1单抗百泽安销售额26.43亿元 同比增长20.6% [1] 研发实力与技术平台 - 拥有业内规模最大的肿瘤研究团队之一 [2] - 具备三种自主研发平台技术:抗体偶联药物(ADC) 多特异性抗体 嵌合式降解激活化合物(CDAC) [2] - 预计今年在抗体偶联药物 多特异性抗体和靶向蛋白降解剂等产品组合中进行多项概念验证数据读出 [2] 研发管线里程碑 - 未来18个月内预计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管线中迎来超过20项里程碑进展 [3] - 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联合百悦泽用于一线治疗CLL的全球三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 [3] - 索托克拉用于治疗R/R CLL和R/R MCL的上市申请在中国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 [3] - BTK降解剂BGB-16673获欧洲药品管理局优先药物(PRIME)认定 [3] - BGB-16673治疗R/R CLL的全球及中国三期临床试验均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3] 商业合作与拓展 - 与Royalty Pharma达成协议 出售塔拉妥单抗在中国以外全球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权利 交易金额最高达9.5亿美元 [4] - 全球商业化团队已在美国 欧盟 中国等主要市场建立竞争力 [4] - 正加速拓展亚太 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业务 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4]
首药控股: 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8:0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0816.98万元,核心在研管线在ALK、RET、KRAS(G12C)等靶点取得符合预期的里程碑进展,为产品上市及商业化奠定基础 [1] - 公司资产总额为81944.9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0464.14万元,无带息负债,在手现金及可随时变现金融资产为75874.41万元,流动性风险可控 [9] - 公司取得现金管理收益943.92万元,并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加强投资者沟通及信息披露(披露定期报告2份、临时公告17份)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10][11][13] 候选药物开发进展 - SY-707完成药品研制、生产及临床研制现场核查,收到CDE《补充资料通知》,正按要求补充资料 [2] - SY-5007针对RET基因融合阳性NSCLC初治受试者的关键Ⅲ期研究达到主要疗效终点,客观缓解率远超预设目标,正准备新药上市申请 [3] - SY-3505(第三代ALK抑制剂)关键Ⅱ期及Ⅲ期研究均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受试者处于随访期 [3] - SY-5933(KRAS G12C抑制剂)Ⅰ期临床完成,在多种实体瘤中观察到临床意义抗肿瘤活性,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主要为1-2级 [4][5] - SY-5933与SY-707联用在小鼠模型中显示协同抑制肿瘤生长,已启动Ib/Ⅱ期联合用药研究 [6] 早期管线与国际交流 - 在AACR年会上公布四项临床前管线数据:第四代ALK抑制剂、MAT2A抑制剂、MALT1抑制剂、Menin蛋白抑制剂,展示新靶点探索与创新能力 [7] - 计划在ESMO年会上展示SY-5007关键临床试验数据 [7] 产业化与基地建设 - 拟投资不超过7.87亿元在Bio Park建设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已推进规划、预算、环评及土地购置工作 [8] 财务管理与资金运营 - 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及风控策略,现金管理收益达943.92万元,与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机构合作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 [10] - 资产负债率保持低水平,研发投入保障充足 [9]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召开股东大会1次、董事会会议2次、监事会会议2次,拟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以优化治理结构 [10][11] - 参加投资者交流活动近60场,覆盖境内外分析师与投资机构,通过多渠道与近千人次中小投资者互动 [12] - 信息披露内容覆盖行业发展趋势、经营模式及核心竞争力,未出现更正或补充情形 [13][14]
乐普生物-B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 收入显著增长2.5倍 研发管线成果丰硕
智通财经· 2025-08-20 17:02
财务业绩 - 收入达到人民币4.66亿元,同比增长249.5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174.5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92亿元 [1] - 收入增加主要来自MRG007对外授权收入人民币3.09亿元(2024年同期:2070万元) [1] - 普佑恆(普特利单抗注射液)销售收入人民币1.51亿元,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加58.8%(2024年同期:9480万元) [1] - 提供CDMO服务的收入人民币630万元(2024年同期:1780万元) [1] 产品管线布局 - 产品管线包括一种临床/商业化阶段候选药物、九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包括一种通过合营企业共同开发的药物)及三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联合疗法 [2] - 九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中,七种为靶向疗法药物,两种为免疫治疗药物(一种溶瘤病毒药物及一种T细胞激动性抗体) [2] - 一种候选药物已获得两种靶向适应症的上市批准,其他适应症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2] - MRG003用于治疗NPC已获FDA授予BTD、ODD及FTD,并获CDE授予BTD [2] - MRG002用于治疗GC/GEJ已获FDA授予ODD [2] - CMG901用于治疗GC/GEJ已获FDA授予FTD及ODD,并获CDE授予BTD [2] - MRG004A用于治疗PC已获FDA授予ODD及FTD [2] - CG0070已获CDE及FDA授予BTD [2] - MRG003及MRG006A已获FDA的IND批准 [2] - 公司不断努力建立和开发新的技术平台作为创新引擎 [2] 商业化及国际合作 - 公司通过专业销售和营销团队在中国实现产品管线商业化,并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拓国际市场 [3] - 普佑恆(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已完成商业化全流程,目前处于销售快速增长阶段 [3] - CMG901全球权益已授权给AstraZeneca,MRG007的大中华区以外权益已授权给ArriVent [3] - 公司已在国内市场建立端到端的商业化能力,并定位为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在国际研发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参与度越来越高 [3]
大行评级|里昂:科伦博泰生物上半年业绩超预期 目标价上调至500.6港元
格隆汇· 2025-08-20 10:2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31.3% [1] - 净亏损1.45亿元 [1] - 财务表现均优于市场预期 [1] 产品销售 - 产品销售额达3.1亿元 [1] - 销售主要由佳泰莱(sac-TMT)推动 [1] - 适应症扩张至二线非小细胞肺癌有望推动下半年销售加速增长 [1] 研发进展 - 2025年ESMO年会将公布sac-TMT用于二线非小细胞肺癌及二线HR+ HER2-乳腺癌的第三阶段临床数据 [1] - 多项涵盖一线非小细胞肺癌及三阴性乳腺癌的第三阶段试验预计2025年取得成果 [1] 预测调整 - 2025至2027年销售预测分别上调5.3%、2.7%及2.3% [1] - 同期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20.2%、上调34.2%及上调21.9% [1] 投资评级 - 目标价由328.4港元上调至500.6港元 [1] - 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1]
百利天恒(688506):IZA-BREN首次获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资格 “重磅炸弹”药物初具雏形
新浪财经· 2025-08-20 08:31
核心事件与资格认定 - FDA授予伦康依隆妥单抗(Iza-Bren,BL-B01D1)突破性疗法资格,用于治疗携带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替换突变且既往接受过EGFR-TKI和含铂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 [1] - 资格认定基于BL-B01D1-101(中国)、BL-B01D1-203(中国)和BL-B01D1-LUNG-101(美国/欧盟)研究数据,显示在经第三代EGFR TKI和含铂化疗后进展的EGFRmt NSCLC患者中,Iza-Bren展现出疗效改善证据且安全性可控 [1] - 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旨在加速可能显著优于现有标准疗法的药物开发和审评进程 [1] 临床开发进展与布局 - 截至2025年8月,BL-B01D1已开展40余项临床研究,包括3个海外注册临床(1L不适用PD-(L)1的TNBC、2L+EGFRm NSCLC、2L+UC)和10个国内注册临床(覆盖鼻咽癌、食管鳞癌、HR+/HER2-乳腺癌、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等) [2] - Iza-Bren有望成为肿瘤一线治疗的标准疗法(SoC)和下一个"超级重磅药物" [2] - 2025年9-10月的WCLC和ESMO会议上,Iza-Bren将有多项临床数据披露,包括海外临床试验数据的首次公布 [2] 公司战略与能力建设 - 公司目前已具备跨国药企四大核心能力中的三项——全球早期研发能力、全球临床开发能力与全球生产供应能力 [3] - 随着BL-B01D1的成功商业化,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全球商业化能力,补齐全球化布局的最后一块关键拼图 [3] - 公司目标在近五年内成为一家具有全球能力和规模的多国药企(MNC) [3] 财务预测与评级 - 维持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预测为20.18亿元/20.35亿元/25.41亿元 [3] - 维持"买入"评级 [3]
和黄医药(00013):三款核心产品收入不及预期,全年指引下调
浦银国际· 2025-08-11 19:45
投资评级 - 美股目标价18美元 潜在升幅10% 维持"买入"评级 [2][8] - 港股目标价28港元 潜在升幅19% 维持"买入"评级 [4][8]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肿瘤收入1.43亿美元 同比降14.9% 环比降26.3% 低于预期 [5] - 三款核心产品中国收入同比降幅显著:呋喹替尼-29% 索凡替尼-50% 赛沃替尼-41% [5] - 1H25净盈利4.55亿美元 含4.16亿美元剥离收益 剔除后仍微盈利 [5] - 下调2025年肿瘤收入指引至2.7-3.5亿美元 原为3.5-4.5亿美元 [5] 产品管线进展 - 呋喹替尼海外销售额同比增25% 子宫内膜癌适应症2024年12月获批 [5] - 赛沃替尼2025年初全面获批MET ex14跳变NSCLC 6月新增2L MET扩增EGFRm NSCLC适应症 [5] - 索乐匹尼布因生产杂质问题推迟至1H26重新提交中国NDA [5] - 4-5项潜在NDA提交计划 包括HMPL-453 2L IHCC等 [7] 估值预测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4.6亿/1.4亿/1.5亿美元 [8] - 采用DCF估值模型 WACC 8.6% 永续增长率3.0% [8] - 当前美股交易于5.6倍2025E市盈率 港股对应2.3倍市净率 [12] 行业覆盖 - 浦银国际医药行业覆盖38家公司 包括百济神州、再鼎医药等 超60%给予"买入"评级 [20] - 行业估值中枢为2025E市盈率5-20倍 市净率2-4倍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