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
搜索文档
中德能源工作组第十三次会议在苏州召开
国家能源局· 2025-10-24 09:58
合作机制与政策背景 - 中德能源工作组第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2日在苏州召开,由国家能源局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共同主持 [2] - 会议回顾了自2024年7月上一次工作组会议以来的双方合作成果 [2] 未来合作领域与计划 - 会议通过了《中德能源工作组2025—2026年工作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的合作方向 [2] - 双方议定在能源法律框架、能源和电力市场、电力系统、可持续供热/制冷、可再生能源、氢能和储能等七大重点领域开展交流研讨、专题研究和人员互访等活动 [2]
莫迪妥协后被批畏惧川普,转头向中国做出承诺,稀土绝不会给美国
搜狐财经· 2025-10-21 12:59
美印关于俄罗斯石油进口的声明与实际数据 - 特朗普公开宣称印度总理莫迪承诺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视其为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的外交成果[1] - 印度外交部回应称能源进口完全依据国家利益,未提及是否承诺停购俄罗斯石油,态度含糊[1] - 10月上半月印度每日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平均为180万桶,较9月增加25万桶,进口量反而上升[3] - 近6000万桶俄罗斯原油正在运输至印度,其中一半将运送到印度信实工业的锡卡港口[3] 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商业动因 - 俄罗斯石油通常比中东、非洲和美洲的原油便宜几美元,对需要控制成本的炼油厂极具吸引力[5] - 俄罗斯向印度供应的石油占印度总石油进口量的约35%,而在俄乌冲突前该比例不到1%[5] - 交易商表示近期炼油厂未出现抢购非俄罗斯原油的情况[5] 美国关税政策对印度贸易的影响 - 特朗普于8月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将总关税提升至50%[5] - 8月印度对美出口额环比下降14.35%,降至68.6亿美元[7] - 9月印度对美出口额进一步降至54.4亿美元,环比下降20.7%[7] - 印度谈判代表透露有能力从美国多购买150亿美元的石油,现有采购空间为140到150亿美元[7] 印度在稀土供应上对中国的依赖 - 中国在稀土领域掌握约70%的全球市场份额,重稀土永磁体的精炼加工几乎完全由中国控制[20] - 2022年印度90%的稀土来自中国,2024-2025财年将从中国进口870吨稀土磁体,价值超过30亿卢比[20] - 印度稀土产业链不成熟,开采技术落后,必须依赖进口以满足电动车、半导体等产业转型需求[20][22] - 印度承诺不再将进口的中国稀土转售给美国,企业已向中国提交终端用户证明以稳定供应[26][28] 印度外交政策的战略平衡 - 印度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政策选择基于实际利益,包括获取美国国防装备、依靠俄罗斯廉价能源以及保持中国稀土供应[28] - 印度反对党批评莫迪政府外交政策,但实际数据显示印度并未在俄罗斯石油问题上妥协[9][13] - 印度在贸易争端中曾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如对美国农产品加税,并非一味妥协[15]
印度承诺特朗普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印方回应
环球网· 2025-10-16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透露印度总理莫迪已承诺印度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5] - 印度外交部回应称其能源进口政策完全以维护印度消费者利益为首要任务 优先考虑确保稳定的能源价格和有保障的供应 [4][5] 印度官方立场 -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声明在动荡的能源形势下 维护印度消费者的利益一直是首要任务 [5] - 能源政策目标包括确保稳定的能源价格和有保障的供应 [5] - 能源政策包括扩大能源采购范围并进行多元化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 [5] - 印度方面既未证实也未否认在购买俄罗斯石油政策上的转变 [5] 特朗普的表述 - 特朗普表示印度总理莫迪在谈话中保证印度将不会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5] - 特朗普称印度无法立即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但这个过程很快就会结束 [5] - 特朗普评价印度此举为一大步 [5]
“突发新闻”!特朗普:莫迪保证不买了
中国能源报· 2025-10-16 15:34
地缘政治与能源政策声明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印度总理莫迪在10月15日的谈话中保证印度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4] - 特朗普表示印度无法立即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这需要一个过程,但过程将很快结束[6] - 作为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回应,美国自8月7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额外25%关税,叠加后总体关税税率达50%[6] 印度官方立场与能源策略 -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于10月16日声明,在能源领域将优先考虑印度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其利益是首要任务[3] - 印度方面既未证实也未否认在购买俄罗斯石油政策上的转变[3] - 印度能源政策的两大目标是确保稳定的能源价格和有保障的供应,策略包括扩大能源采购范围和进行多元化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3]
特朗普称印度承诺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印方回应:优先考虑消费者利益
环球网· 2025-10-16 14:20
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印度总理莫迪已承诺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但印度官方声明强调其能源进口政策以维护本国消费者利益为首要目标,并未直接证实或否认政策转变 [1][3] 印度官方立场 - 印度外交部声明指出在动荡的能源形势下,维护印度消费者的利益一直是首要任务,进口政策完全以此目标为指导 [3] - 确保稳定的能源价格和有保障的供应是能源政策的两大目标,包括扩大能源采购范围并进行多元化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 [3] 美方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印度总理莫迪在谈话中保证印度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称这是一大步 [3] - 特朗普表示印度无法立即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是一个过程,但过程很快就会结束 [3]
匈牙利:五分之一欧盟公民难以正常供暖
中国能源报· 2025-10-16 13:33
匈牙利能源部议会国务秘书加博尔·切佩克当地时间1 0月1 5日在社交媒体表示,能源问题是欧盟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欧盟错误 的能源政策导致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困境,每五个欧盟公民中就有一人无法获取正常供暖。 匈牙利能源部议会国务秘书表示,每五个欧盟公民中就有一人无法获取正常供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e ne rgy) 编辑丨赵方婷 加博尔·切佩克表示,匈牙利供暖季于15日开始,匈牙利家庭支付欧洲最低的能源价格。目前,天然气库存足够该国使用一年半,长期 供应合同以及持续不断的进口保证了匈牙利的能源安全。 ...
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迅速接近,磋商联合执政
日经中文网· 2025-10-16 10:58
日本政党合作动态 - 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于10月15日举行党首会谈,双方同意于10月16日启动政策协商,旨在为首相提名选举合作及构建执政联盟铺平道路 [2][3] - 维新会代表吉村洋文表示,若政策协商能达成共识,将在首相提名选举中投票给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并设下10月20日为达成共识的期限 [2][3] - 自民党与维新会在众议院的议席总数为231席,距离过半数所需的233席仅差2席,若两党在首相提名选举中联手,高市早苗当选首相的可能性将大增 [6] 政策协商核心议题 - 政策协商将涉及维新会提出的“副首都构想”,高市早苗表示将在2026年的例行国会上争取双方联合提出相关立法方案 [3][6] - 其他重要协商议题包括外国人政策、宪法修改、社会保障改革以及政治资金问题应对措施,维新会与自民党在这些议题上政策方向具有较高亲和性 [3][6] - 双方参与政策磋商的代表包括自民党的高市早苗、政调会长小林鹰之,以及维新会的共同代表藤田文武和政调会长斋藤Alex [6] 在野党之间的协商与分歧 - 立宪民主党、维新会、国民民主党三个在野党于10月15日举行党首会谈,但未能就首相提名选举的应对策略及基本政策达成共识,同意继续磋商 [2][6] - 三个在野党在众议院共计拥有210个席位,超过了拥有196席的自民党,若三党能统一支持一位候选人,政权更迭的可能性将变大 [7] - 在野党之间的主要分歧体现在安保法制和能源政策上,立宪民主党承诺“废除违宪部分”的安保法制,而国民民主党和维新会均认同现行安保法制 [7] 其他政党互动与立场 - 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于10月15日分别与立宪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国民民主党代表玉木雄一郎举行了会谈,传达了其力争在首相提名选举中当选的意向 [5][6] - 在与国民民主党代表玉木雄一郎的会谈中,高市早苗提议设立协商机制讨论提高所得税免税额度的“年收入门槛”等政策,并呼吁共同承担责任 [6] - 国民民主党代表玉木雄一郎明确表示,如果维新会加入执政联盟,国民民主党则没有必要参与联合执政 [6]
埃克森美孚(XOM.US)收缩欧洲战线 掌门人盛赞特朗普能源方针
智通财经· 2025-10-13 21:00
公司战略与投资调整 - 埃克森美孚正放缓在欧洲的投资并出售资产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对欧盟在气候与人权领域的监管措施提出批评 认为其拖慢业务进程并强行推行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透露 尽管已签署与伊拉克Majnoon油田相关的协议 但要让项目落地见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 行业政策环境评价 - 公司首席执行官赞赏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能源方针 认为其推动了更具平衡性的政策讨论并认可能源在经济增长及民众福祉中的关键作用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延续了对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的批评 曾形容该指令具有毁灭性影响 [1] 行业生产前景与挑战 - 埃克森美孚对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即将放缓的趋势感到担忧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 如果企业能突破当前页岩储层约10%的采收率限制 页岩油产量增长放缓的趋势或将扭转 [1]
电磁弹射亮剑!中美能源路线摊牌,中国制度优势全面反超美国
搜狐财经· 2025-10-06 14:22
文章核心观点 - 福建舰成功实现电磁弹射是中国在能源、制度和战略等多方面长期积累的结果,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关键技术路径上出现分道扬镳 [1][11][13] - 电磁弹射技术的成功是民用技术反哺军工的典型案例,其应用前景将扩展至导弹、无人机、坦克等多个领域 [8] - 中国的制度优势在于集中化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能够确保重大技术项目的顺利推进,而美国则受困于政策摇摆和制度障碍 [9][13] 技术对比与优势 - 福建舰采用中压直流系统,该系统简单、稳定且效率高,而美国福特号航母采用的中压交流系统复杂且故障率高 [6] - 在储能系统上,中国采用超级电容与电池的混合储能系统,充电快、放电猛、寿命长,美国福特号采用飞轮储能系统,效率较低且故障率高 [6] - 电磁弹射技术源于民用领域的积累,例如2004年研发的电磁直线运动系统已应用于磁浮列车,后扩展至舰载机弹射等领域 [8] 能源政策与产业基础 - 中国在电力、电网、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持续投入数十年,积累了完整的技术和产业链,为电磁弹射提供了坚实基础 [6][8] - 美国能源政策频繁更改,从奥巴马到特朗普时代摇摆不定,导致能源企业补贴和支持不稳定,研发资金缩水,人才流失 [6] - 技术积累并非偶然,是高铁、电动车、磁浮列车等民用技术不断突破后反哺军工的自然结果 [8] 制度因素与资源整合 - 美国受党争、资本博弈等因素影响,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导致许多先进项目停留在概念阶段,无法顺利推进 [9] - 中国凭借集中化的制度和产业协同优势,能够迅速确定方向并集中力量推动项目落实 [9][13] - 电磁弹射技术是中国国家战略、能源政策和产业优势综合力量的体现 [11] 未来应用与发展趋势 - 电磁弹射技术未来将广泛应用于电磁助推导弹、轨道炮、无人战车等领域,例如新能源坦克已具备静音和强环境适应性特点 [8] - 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的结合将在高强度战斗中提供持续能量和快速爆发力,展现出强大战斗力 [8] - 未来的竞争是路径的竞争,中国已走出一条独特的“电能—制度—产业链”自主路线 [13]
宁德时代派遣2000名工人赴欧洲建厂,西班牙官员:中国是电池领域领先者
观察者网· 2025-09-28 09:04
中国企业欧洲电池工厂建设 - 中国企业派遣数千名工人前往欧洲建设尖端汽车电池工厂 凸显欧洲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巨大差距 暴露欧洲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1] - 宁德时代计划派出2000名工人 在西班牙与斯泰兰蒂斯集团合资建设价值40亿欧元的电池工厂 [1] - 远景动力和国轩高科等中企也正在同欧洲方面展开合作 [1] 宁德时代欧洲项目进展 - 宁德时代承诺在西班牙工厂建成后招聘并培训当地工人运营 类似2022年投产的德国电池工厂模式 [1] - 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造规模更大的70亿欧元工厂 [1] - 为建设西班牙工厂 公司将分批派遣总计2000名自有员工参与建设 这一数字在中国对欧洲工业项目中前所未有 [5] 欧洲电池行业格局变化 - 欧洲"电池一哥"北伏(Northvolt)破产 欧洲最有希望制衡中国电动车电池制造商的努力告终 [1][6] - 瑞典电池巨头北伏于今年3月12日正式在瑞典申请破产 [6] - 德国大众汽车与中国的国轩高科合作 在德国和西班牙瓦伦西亚建设工厂 [5] 欧洲能源基础设施需求 - 今年4月底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影响约6000万人 暴露欧洲电网韧性和能源政策严重弊端 [1][7] - 大停电引发对升级电网"迫切需求"的讨论 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组合中角色日益重要 [9] -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大停电或将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欧洲能源基础设施市场的重要契机 [9] 欧洲政府态度与支持 - 斯泰兰蒂斯集团获得欧盟"下一代基金"2.98亿欧元资金用于与宁德时代合作项目 [6] - 西班牙两大主要政党均支持电池厂建设项目 左翼总理桑切斯积极寻求与中国开展贸易投资合作 [6] - 西班牙政府官员表示在电动汽车电池方面中国是领先国家 希望与中国投资建立生态系统 [6] 技术合作与知识转移 - 宁德时代欧洲区总经理表示公司准备与欧洲规模较小、技术较落后的电池制造商合作 帮助他们扩展业务 [2] - 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副主席认为宁德时代生产电池将消除人们对斯泰兰蒂斯集团工厂可行性的疑虑 保障该地区汽车行业未来 [2] - 西班牙智库专家表示需要借助中国技术改善电网 特别需要从中国企业获得储能技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