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觉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视觉”攻克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6 13:23
行业概述 - 2025RoBoLeague中国机器人足球联赛是国内首个机器人足球3V3 AI赛,参赛机器人完全依靠AI策略自主运行,无需遥控器控制 [1] - 视觉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环境感知、自主决策与交互的关键技术,其中3D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多目立体视觉、结构光、ToF等)是主流解决方案 [1] 奥比中光 - 主营业务为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已成为全球3D视觉传感器重要供应商之一 [2] - 构建了覆盖深度相机(单目/双目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等全技术路线的3D视觉传感器体系,并推出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矩阵 [4] - Femto系列iToF深度相机及Gemini 335/336系列结构光深度相机支持室内外复杂场景下的机器人视觉应用,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适配 [5] 速腾聚创 - 主营业务为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的开发与销售,已与全球超2800家机器人客户合作,覆盖工业仓储、配送机器人等领域 [9] - 发布机器人视觉新品类Active Camera首款产品AC1,实现多传感器硬件级融合,并与全球超1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9][11] - 入选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研机构的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图谱 [11] 奥普特 - 主营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拥有完整的机器视觉核心硬件产品线,覆盖视觉算法库、智能视觉平台、3D传感器等领域 [12] - 正在研发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小型化散斑结构光系列和TOF相机系统 [13] 天准科技 - 全球视觉装备核心供应商,产品包括工业视觉装备(视觉测量、检测、制程装备等),服务于电子、半导体、新汽车等领域 [14] - 掌握3D视觉算法、3D点云处理、多传感器融合标定等技术,自主开发工业视觉软件平台ViSpec [15][17] - 发布人形机器人高性能具身智能控制器"星智001",支持实时运行端到端和大语言模型,并与数家主流机器人公司达成合作 [17] 水晶光电 - 国内知名光电元器件制造商,产品包括光学低通滤波器、相机手机滤光片等,应用于消费电子、车载光学及AR/VR领域 [19] - 已具备光学薄膜设计、微纳光学等八大技术能力,少量激光雷达视窗片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22] 行业企业列表 - 工业机器人企业: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 [26]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亿嘉和、晶品特装、九号机器人等 [26] - 医疗机器人企业: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 [26]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 [26] - 具身智能企业: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 [27] - 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 [28][29]
割草机器人行业深度:浩渺境中,千峰竞秀
长江证券· 2025-06-29 13: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有望全面替代有边界产品,若割草机器人替代30%手推式+10%骑乘式,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出货量增长空间超10倍 [3][9][150] - 产品稳定性优、资金体量大、海外本地化运维能力强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推荐九号公司,以及安克创新和科沃斯 [3][9][150] 整体规模 割草场景解析 - 割草是欧美家庭刚需和草坪护理高频活动,全球约2.5亿私人花园,欧美占72%,暖季草割草季3 - 10月,生长旺季每月割草4 - 6次,雇人割草费用49 - 147美元 [18] - 2024年OPE市场规模预计超300亿美元,割草机占比约37%,手推式+骑乘式割草机市场规模超百亿美元,出货量超2000万台 [23] 增长空间分析 - 2024年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15亿美元,占割草机整体超10%,出货量约129万台,2024 - 2029年CAGR达13.2% [30]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出货量占比2024年约30%,为38万台左右,正替代有边界产品,富世华2024年销售额下滑、利润率回落 [38]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经济性突出,预计全面替代有边界产品,割草机器人稳态销量达582万台,出货量增长空间分别为351%/1430% [47][49] 竞争格局 传统龙头 - 富世华和宝时得早期在有边界割草机器人市场份额合计超90% [55] - 富世华1995年发布首台太阳能割草机器人,2024年营收484亿瑞典朗克,割草机器人营收72亿瑞典朗克,同比下滑11%,2025年推13款无边界新品,2026年集成太阳能电池板和避障功能 [57][58] - 宝时得1994年成立,2024年Q1德国市场现代渠道割草机器人销售份额约59%,2023年推无边界产品,WORX用纯视觉方案,Kress用网格式RTK+视觉方案 [67] 新锐玩家 - 九号公司2021年首发无边界割草机器人,2024年营收8.6亿元,出货量15万台,采用RTK+视觉技术路径,搭建3000多个分销渠道 [74][75] - 库犸动力2025年春季产品在德法美亚马逊霸榜,采用RTK+视觉技术,爬坡能力强,2025年拓展产品、下拓价格、尝试固态激光雷达产品,销售以线上为主 [81] - 科沃斯割草机器人早期用UWB+双目视觉,后转RTK+视觉/激光雷达+视觉,2024年海外收入和销量分别同比+186.7%/+271.7%,2025年将在美国销售 [83] - 追觅2023年推出首款无边界割草机器人,采用3D高精度激光雷达方案,2024年融入AI视觉技术,2025年出货量达十万台 [85] 新入局者 - 安克创新2025年推新品E15/E18,采用纯视觉方案,配备LED大灯、自动除雾器和AI检测摄像头 [88] - 优必选2025年CES首发智能割草机M10,采用RTK+视觉方案,双参考站解决信号遮挡问题 [89] - 长曜创新、来牟科技、森合创新等初创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进入赛道 [92][93] 竞争要素 技术路径 - RTK+视觉是主流技术路径,RTK定位精准但受遮挡影响,视觉成本低但特征点捕捉难,二者互补且成本低 [105] - 激光雷达精度高、抗干扰强,但易受微小障碍物影响、成本高 [108] - 国内厂商中,RTK+视觉主流,也有玩家尝试激光雷达、纯视觉方案 [119] 渠道壁垒 - 割草机器人线下销售占比约80%,先发企业有望构筑壁垒,美国市场渠道集中,进入门槛高 [128][134] - 九号Navimow搭建3000多个分销渠道,覆盖30多个国家,相比库犸动力有先发优势 [140] 售后能力 - 割草机器人对售后/维修能力要求高,宝时得、九号、追觅保修期较长 [142][145] - 企业售后能力考察产品稳定性、资金体量和本地化运维能力,九号和富世华推出租赁服务 [142][148] 投资建议 - 推荐高景气赛道优质龙头九号公司,以及积极布局的安克创新和科沃斯 [9][150]
奥比中光20250618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奥比中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优异**:2025 年 1 - 5 月总收入 3.6 亿元,同比增长 117%,经营规模扭亏为盈至 5500 万元,一季度净利率 12.7%,四五月份提升至 17.6%;预计 2025 年收入达 10 亿元,对应市值 200 亿元,2026 年收入超 15 亿元,对应市值 300 亿元;今年前五月利润约 5500 万元,全年预估利润接近 1.5 亿元,明年预期收入 15 亿以上,利润接近 3 亿元[2][3][13][15][16][17] -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产品分高、低毛利两类,3D 视觉为高毛利产品,占营收 55%左右,毛利率超 60%;生物识别和 NFC 模组为低毛利产品,占营收 45%,生物识别模块预计 2025 年收入 2.4 - 2.5 亿元,毛利率约 30%,NFC 模组预计收入约 2 亿元,毛利率约 25%,低毛利产品综合毛利率 26% - 27%[4][5] - **3D 视觉技术优势**:与 2D 相机技术有显著区别,利用光折射原理,通过激光扫描物体形状和距离,识别精度在 20 米内达亚毫秒级,比激光雷达更精确[6] - **市场供应商格局**:消费级市场主要供应商有苹果、英特尔 RealSense 和奥比中光,苹果用于自身产品,英特尔 RealSense 和奥比中光服务非苹果客户市场[7] - **技术壁垒**:3D 视觉模组生产有技术闭环和商业化闭环两大核心壁垒,技术闭环确保设备准确发射、接收、处理信号,商业化闭环需根据不同环境适配;技术面临“温漂”挑战,核心壁垒在于算法层面的场景适配,测试周期长[2][8][9] - **产业发展情况**:2024 年产业模式差,下游需求有限、缺爆款产品且研发成本高;自 2020 年起,AGV 机器人转向自动避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对 3D 视觉需求增加;2025 年下游市场逐步爬坡,各子分类渗透率低但在提升[2][10][11][12] - **盈利模式与估值**:当前盈利模式优质、格局良好,关注收入增长速度和净利率;3D 视觉行业处于低渗透率、高成长阶段,估值相对合理[14][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保守估计可达 2.4 亿元,同比翻倍;第一季度总收入 1.9 亿元,净利润 2500 万元[13] - 公司相机模组售价 2000 多元,硬件成本仅几百元,研发投入已到位,两三年内不会增加边际成本[13] - 2025 年 AMR 机器人海外自动搬运量增加,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量达几千台至万台,3D 打印设备全球出货量从去年几百万台增长至约 700 万台,智能割草机采用 3D 视觉方案[12]
研判2025!中国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及市场规模分析:行业爆发式增长,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共筑黄金发展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9 09:44
行业概述 -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利用光学原理、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获取物体空间几何形状、纹理、颜色等属性并转化为数字化三维模型或数据 [2] - 产品分为工业级、专业级和商业级三类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80-2000年为萌芽期,三维扫描技术诞生但精度与效率受限,主要应用于科研及高端制造领域 [4] - 2001-2010年为市场培育期,激光扫描与结构光技术实现商业化突破,推动行业向工业检测领域渗透 [4] - 2011-2020年为多元化应用期,AI与3D视觉技术融合推动应用场景向非工业领域拓展 [5] - 2021年至今为生态构建期,多技术融合与便携式设备普及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及零部件、软件服务、生产设备等 [8] - 中游为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研发环节 [9]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交通、工业机械、航空航天、能源电力、医疗健康等 [9]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亿元,同比增长34.72% [13]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爆发式增长、清洁能源领域国家战略推动以及AI+3D视觉技术融合催生新场景 [1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思看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0.87亿元,同比增长26.38%,归母净利润为0.27亿元,同比增长21.23% [16] - 先临三维2024年营业收入为12.02亿元,同比增长18.07%,毛利率为69.10%,同比增加2.24个百分点 [1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驱动场景深化,非工业领域成为新增长极 [20] - 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核心器件自主化 [21] - 全球化布局加速,中国方案重塑国际产业秩序 [23]
“AI掉队者联盟”谋求改命
创业邦· 2025-06-13 11:30
以下文章来源于巨潮WAVE ,作者小卢鱼 现在的AI应用就像韩国偶像团体一样新人辈出——脸还没被认熟就推出了新的版本,然后就是噼里啪 啦一顿造势,结果总是会有作品、实力配不上流量的感觉。 来源丨巨潮商业评论(ID: tide-biz ) 作者丨 小卢鱼 编辑丨 杨旭然 图源丨Midjourney 而那些十年前出道的AI前辈们,则是大部分都面临着技术路线风险、转型困难、金主不再力捧的问 题,落下了一个或者几个梯队。 这两类企业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AI掉队者联盟。 以曾经行业头部企业商汤为例,2021年赴港上市的时候,贵为全球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企业,但从 2022年开始股价就一直深度下跌。目前,其市值与最高点相比已蒸发3000亿港元以上。 其创始团队的退场更是令人唏嘘,科研实力过硬、被称为人脸识别技术开拓者的汤晓鸥先生在2023 年猝然离世,联合创始人徐冰也在今年端午节前官宣辞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秘书的职务,获任AI芯片 业务负责人。 商汤在公告中强调,此次职务调整是公司整体人才部署与业务聚焦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 为,AI 1.0时代的核心技术并不能用于引领2.0时代。 巨潮WAVE . 融入时代巨潮 ...
研判2025!中国高速视觉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分析:高速视觉设备及技术下游应用需求日益增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3 09:12
行业概况 - 高速视觉技术利用先进算法实现机器对图像的快速分析和处理,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智能交通、安全监控等领域 [1][2] - 主要产品包括高速摄像仪(250fps-10000fps)、超高速摄像仪(>10000fps)、专用高速摄像仪(军工场景)以及高速视觉测量系统(DIC变形测量、PIV流场测量等) [4] - 产业链分为上游(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FPGA芯片等)、中游(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和下游(国防军工、工业检测等应用领域) [4] 市场规模 - 全球高速视觉市场规模从2017年86.0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79.54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374.89亿美元 [6] - 中国市场规模从2017年47.35亿元增至2024年150.88亿元,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预计2028年达343.34亿元 [1][11] - 中国市场份额占全球比重逐年提升,主要受益于国防科研支出增加及工业领域(如无人驾驶、锂电池)需求爆发 [11] 竞争格局 - 国际龙头Phantom、Photron、NAC主导市场,国内企业多通过代理合作进入,仅中科视界、深视智能等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13] - 中科视界市场份额从2019年8.6%跃升至2022年22.2%,其"千眼狼"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品牌,2024年中标量占全球58% [13] - 凌云光2024年机器视觉业务收入16.21亿元(同比-13.77%),大恒科技同类业务收入11.22亿元(同比-20.82%) [15][17] 技术发展 - 国产化突破显著:中科视界已实现百万帧高速摄像仪研发,在图像采集速率、存储和尺寸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8] - 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光学设计、图像处理算法(目标识别、3D重建等),逐步缩小与国际差距 [19] - 产品类型扩展至偏振高速相机、红外高速相机、高光谱高速相机等,适应水下、夜间等特殊场景 [4] 未来趋势 - 国产替代加速:受出口管制影响,国内军工、科研领域对国产设备需求激增,预计未来五年替代进程加快 [19] - 应用场景拓展至智能交通(车辆检测、车牌识别)、医疗影像(生命体征监测)等新兴领域,年均增长率预计超20% [20] - 产业链整合深化:上游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如图像传感器)、中游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提升,推动生态体系完善 [21]
新石器余恩源:无人配送车竞争刚刚开始,唯有竞争才能构建高效生态系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1 14:54
行业增长 - 2025年无人配送车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发展速度达到去年的10倍 [1] - 新石器目前每月交付无人车超1000辆,预计二季度至三季度单月交付量将突破2000辆 [1] - 4月份单月交付量已超过2024年的全年总和 [1] 应用场景拓展 - 无人配送车已覆盖城市密集区域至乡村地区,运行范围从非机动车道拓展至机动车道 [3] - 除3立方米小型车、6立方米中型车外,更大容积车型正在研发中 [3] - 配送距离显著提升,单程70公里至80公里的线路已大量出现,突破早期3公里左右的局限 [3] 技术路线 - 新石器自2021年起选择视觉技术路线,目前已将BEV和OCC算法应用于无人车 [3] - 今年下半年将基于视觉算法实现无图技术 [3] - 应用场景从快递行业的计划性物流向实时调度物流延伸 [3] 业务规划 - 预计到今年底,新石器在快递以外场景的无人车铺设量将达4000至5000辆 [3] - 大部分用于实时物流调度 [3] - 未来将在快递、产业集群、乡村等更多场景中释放价值,最终实现全球化规模运营 [3] 行业竞争 - 美团、京东、阿里等巨头及白犀牛等创业公司已入局 [3] - 行业竞争刚开始,通过竞争构建高效生态系统,实现成本与效率的最优解 [3]
特写:在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觅商机
新华社· 2025-05-29 09:49
展会概况 - 2025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汇集12国近200名境外采购商及中外800多家企业参展 [2] - 展会主题为"智能农机赋能新质生产力,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吸引凯斯纽荷兰、约翰迪尔等国际巨头参展 [2] - 新疆农机合作社及大户积极参与实地考察与采购,反映区域市场需求旺盛 [2] 参展企业动态 - 凯斯纽荷兰展示400马力和330马力两款智能化新产品,2024年新疆市场贡献其中国区销售额25%(23亿元总销售额) [2] - 凯斯纽荷兰已获新疆客户25台设备订单,总金额2400万元 [2] - 韩国农业装备公司首次参展,计划通过展会拓展新疆经销商网络 [4] 智能农机技术突破 - 深圳科技公司推出"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采用AI视觉技术实现棉花顶叶精准识别与摘除 [3] - 新款自走式机器人打顶效率达每小时30亩,较前代提升3倍 [3] 新疆农业机械化现状 - 2024年新疆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28%,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74.62% [4] - 棉花机采率稳定超90%,粮食单产524.8公斤/亩居全国首位 [4] - 2024年新疆棉花产量568.6万吨占全国92.2%,粮食总产466亿斤 [4]
《科学智能白皮书2025》发布,中国引领AI应用型创新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5-26 21:27
至 2024 年,中国的 AI 相关论文引用量占全球总量的 40.2%,实现了对美国(占比42.9%)的快速追 赶。 5月26日,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 旗下的自然科研智讯 (Nature Research Intelligence)全球发布《科学智能白皮书2025》(下称"报告")。 物总量快速增长,科学智能异军突起,2020年后加速成长,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研究整体的井喷态势。 全球人工智能期刊论文数量在过去十年间激增近三倍——从30.89万篇增至95.45万篇,年均增长率为 14%。人工智能核心领域(如算法、机器学习)占比从44%降至38%;科学智能占比相应提升了6个百分 点,且其年均增长率从2020前的10%,提升至2020后的19%。尤其是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其年 均增长率分别从2020年前的9%和15%,提升至2020年后的16%和29%。 国别研究显示,2015年至2024年间,全球人工智能出版物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的格局发生了转变。中 国增长势头尤为显著,AI出版物总量从2015年的6.01万篇上升至2024年的30.04万篇,占全 ...
“隐形眼镜”助人类识别复杂近红外图形
科技日报· 2025-05-23 07:51
研究人员用三色正交上转换纳米颗粒取代了传统的上转换纳米颗粒,制备出了三色上转换隐形眼镜,可 以将三种不同光谱的近红外光转换成红、绿、蓝三基色的可见光。实验证明,通过佩戴三色上转换隐形 眼镜,人类志愿者可有效识别三种波长的近红外光,感知多种近红外色彩。 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 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 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人类肉眼可感知的可见光仅占电磁波谱很小的一部分。此前,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将一种可以把近红外光 转换为可见光的上转换纳米颗粒注射到动物视网膜中,首次实现哺乳动物的裸眼近红外图像视觉能力, 研究成果于2019年发表在《细胞》。但该研究的眼内注射在人体应用中受限,如何通过非侵入性方式实 现近红外视觉,是该技术实用化的关键挑战。 高分子聚合材料制备的软性透明隐形眼镜提供了一个可佩戴式解决方案。为此,研究人员对上转换纳米 颗粒进行表面修饰,提高它们在高分子聚合材料中的均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