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司美格鲁肽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失败;两家生物科技公司递表港股IPO|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6 07:41
丨 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丨 11月24日,诺和诺德宣布,其针对司美格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两项大型Ⅲ期试验均未达到主要目 标。数据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用药患者病情进展未获显著延缓。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大跌。 港交所官网显示,11月24日,科望医药、明宇制药递表港交所。公开资料显示,两家生物科技公司分别 成立于2017年和2018年,目前均处于临床阶段,未有产品获批上市。 点评: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再度成为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港湾",科望医药、明宇制药递表,也反映出 港股市场在该领域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然而,投资者也需保持理性,关注企业研发进展及潜在风 险,避免盲目跟风。 NO.4信达生物玛仕度肽高剂量9mg上市申请获受理 NO.1司美格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失败 点评: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机理至今未明确,相关药物研发的失败率一直高居不下,诺和诺德此次宣布 的消息,是对该领域在研药物的又一次打击。不过,中国药企在该领域的研发热情逐年升温,或将给患 者带来新的希望。 NO.2基石药业舒格利单抗的新适应证在欧盟获批 11月25日,基石药业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舒格利单抗的新适应证:单药用 ...
司美格鲁肽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失败;两家生物科技公司递表港股IPO | 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6 07:12
丨2025年11月26日星期三丨 NO.1 司美格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失败 11月24日,诺和诺德宣布,其针对司美格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两项大型Ⅲ期试验均未达到主要目 标。数据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用药患者病情进展未获显著延缓。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大跌。 点评: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机理至今未明确,相关药物研发的失败率一直高居不下,诺和诺德此次宣布 的消息,是对该领域在研药物的又一次打击。不过,中国药企在该领域的研发热情逐年升温,或将给患 者带来新的希望。 点评: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再度成为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港湾",科望医药、明宇制药递表,也反映出 港股市场在该领域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然而,投资者也需保持理性,关注企业研发进展及潜在风 险,避免盲目跟风。 NO.4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高剂量9mg上市申请获受理 11月25日,信达生物发布公告,宣布玛仕度肽注射液高剂量9mg用于成人中重度肥胖患者长期体重控制 的上市申请,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 点评:对于国内中重度肥胖人群,玛仕度肽有望在减重手术之外,提供一个新治疗选择。但随着减肥药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该产品的 ...
Novo Nordisk Alzheimer's Miss Disappointing But Not Material, Analyst Says
Benzinga· 2025-11-26 02:24
Novo Nordisk A/S (NYSE:NVO) stock fell on Monday after the company released topline results from the 2-year primary analysis of evoke and evoke+ phase 3 trials in early-stage symptomatic Alzheimer’s disease.The trials did not confirm the superiority of semaglutide versus placebo in the reduction of progress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s measured by the change in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 Sum of Boxes (CDR-SB) score compared to baseline.The decision to pursue an Alzheimer’s disease indication with semagluti ...
国家药监局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商汤医疗已启动A轮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9:26
政策动向 - 国家药监局发布意见,畅通新功效化妆品注册渠道并实行即报即审,同时鼓励国际化妆品新品在中国首发并免于提交境外上市销售证明 [1] - 政策支持针对老年群体的产品研发以促进银发经济 [1] 药械审批:恒瑞医药 - 公司获得富马酸泰吉利定注射液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药品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1类阿片类镇痛创新药 [2] - 公司及子公司获得HRS-6209胶囊和HRS-2189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HRS-6209为新型选择性CDK4抑制剂,HRS-2189为新型KAT6抑制剂,国内外均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3] 药械审批:复宏汉霖 - 公司HLX11(帕妥珠单抗)正式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此为美国首个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及首款用于治疗癌症的可互换生物类似药 [4] - HLX11已在中国、欧洲和加拿大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公司目前共有7款产品于海外获批上市,其中4款在美国获批 [4] 资本市场:商汤医疗 - 公司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 [5] - 公司已同步启动A轮融资,认购金额超5亿元,投后估值超30亿元 [5] 资本市场:亚宝药业 - 公司拟以8718.87万元出售控股子公司太原制药62%的股权给同享科技,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太原制药5%股权,太原制药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6] 行业大事:康方生物 - 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AK152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7] - AK152是公司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突破,阿尔茨海默病占老年期痴呆的50%至70%,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8]
“减肥神药”下一个爆点?诺和诺德(NVO.US)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结果年底出炉,华尔街谨慎乐观
智通财经网· 2025-10-01 15:10
公司核心事件 - 诺和诺德计划在2024年底前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针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后期研究结果 [1] - 研究结果可能对公司股票产生重大影响,分析师预计股价可能上涨15%或下跌10% [1]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试验成功的概率仅为25% [1] 分析师观点与市场预期 - 高盛集团分析师认为尽管试验失败风险很高,但风险回报明显偏向上行 [1] - Guinness Global Investors基金经理指出,任何证明产品应用范围能拓展至糖尿病和肥胖症之外的证据都将被市场视为重大利好 [1] - 丹斯克银行分析师在分析回顾性研究数据后认为试验有可能取得积极成果,并指出有迹象表明GLP-1具有认知保护作用 [1]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极为困难,数百项研究已失败告终 [1] - 目前尚无药物能够预防或逆转该病症 [1] - 过去三年美国监管机构批准的两种新药仅能减缓病情进展约三分之一,并可能导致罕见但有时致命的脑部出血 [2] 潜在市场影响 - 投资组合经理预计若结果积极,公司股价将大幅上涨,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2] - 看涨者认为试验结果只带来上涨空间,而看空者强调若无法明确证明有效性将对市场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1]
Annovis Bio (NYSE:ANVS)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1 01:00
公司及行业 * Innovus Bio公司 其核心产品为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buntanetab 目前处于三期关键研究阶段[1] *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开发行业 行业经历了约20年的药物批准空白期 但近年来有数款新药获批 目前有超过180项不同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正在进行中[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药物作用机制** * 药物buntanetab是一种口服可用的小分子药物 能同时抑制四种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毒性蛋白(Aβ、tau、α-突触核蛋白和TDP-43)其通过作用于这些蛋白mRNA上的同源区域来抑制其合成[11][12][13] * 药物通过改善轴突运输速度来快速改善认知功能(对症)并在48小时内起效 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保护神经细胞免于死亡来改变疾病进程(疾病修饰)[14][15][17][19][22] **临床前数据** * 在8种不同的动物模型中均显示出对症和疾病修饰的双重功效[23] * 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中 治疗组神经细胞数量维持在约5000个/单位 而未治疗组则死亡近半至低于3000个/单位[21] * 在青光眼大鼠模型中 治疗组视网膜神经细胞数量维持在约4000个 而未治疗组死亡近半[22] **临床数据(阿尔茨海默病)** * 两项小型研究(5名和9名患者)显示药物比安慰剂好三倍 认知改善达3.5至4.5个ADAS-cog点 合并数据(14名患者)具有高度统计学显著性[24][25] * 一项350名患者、为期3个月的研究中 意向治疗(ITT)人群未达到主要终点 但在早期中度患者亚组中观察到美丽且高度统计学的剂量反应曲线 认知改善同样为3.5个ADAS-cog点[26][27] * 森林图分析表明药物在所有测试亚组中均有效 包括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用药情况(包括与现有对症疗法联用)、APOE4状态(阳性/阴性)和种族[27][28] **临床数据(帕金森病)** * 在一项523名帕金森病患者的研究中 安慰剂组认知功能恶化 而两个药物剂量组完全恢复了认知功能[29] * 观察到的1.7分MMSE改善相当于约3.5分的ADAS-cog改善 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改善程度一致[29] * 森林图分析再次证实其在所有测试亚组中有效[29] **生物标志物数据** * 药物降低了神经丝轻链(NfL 神经细胞健康标志物)水平 表明改善了神经细胞健康[30] * 药物降低了三种炎症因子(GFAP、IL-5、IL-4)的水平 表明逆转并降低了炎症[30] * 药物降低了两种神经毒性聚集蛋白的水平[30] **与现有药物的比较** * 现有对症药物(如Aricept/多奈哌齐)通过增加乙酰胆碱短期改善认知约1.5个点 但效果在9个月时消失[32] * 现有疾病修饰药物(如Kisunla/仑卡奈单抗、Leqembi/仑卡奈单抗)不改善认知 但能减缓认知衰退 在18个月时比未用药患者认知好约1.5个点[33] * buntanetab在3个月时能带来3至4个点的ADAS-cog改善 并且基于其作用机制 预计其疾病进展斜率将与自然进程不同[34] **当前及未来研究** * 公司正在进行一项760名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18个月三期关键研究[24][36] * 研究设计经FDA批准 允许在同一项研究中实现双重目的 在6个月时揭盲 若数据良好可提交短期(对症)新药申请(NDA)研究将继续盲态进行至18个月 若数据良好可提交疾病修饰的NDA[35][36] * 预计短期NDA在明年(2025)年底提交 疾病修饰NDA在2027年提交[36] * 研究主要终点 对症(6个月) ADAS-cog11和ADCS-CGIC或IADL 疾病修饰(18个月) volumetric MRI和生物标志物[37]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与行业前景** * 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将有新药上市 它们将补充现有药物 且更易于使用(口服、入脑)[3][4] * 当前需要更安全、更易使用、更便宜且能帮助更广泛人群的药物[4] **专利保护** * 公司拥有13个专利家族 覆盖范围直至2044年 这得益于去年发现的一种新型晶体形式 延长了从化合物组成到各专利家族的所有专利寿命[38] **阿尔茨海默病的复杂性**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不仅存在斑块和缠结 还有α-突触核蛋白、TDP-43 可能还有血管性痴呆以及其他多种缺陷 斑块仅是组成部分之一[9][10][11]
绿谷“九期一”再注册受阻,AD药物“附条件批准”续证难题浮现
华夏时报· 2025-08-15 20:29
药品审批状态 - 甘露特钠胶囊(九期一)再注册申请未获批准,国家药监局通知件无相应审批文号 [1] - 药品审评状态显示为"已审评",企业撤回或暂未批准 [1] - 绿谷制药于2024年5月递交再注册申请,10月被要求补充材料,此次通知针对补充材料 [3] 药品上市与监管背景 - 九期一于2019年11月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2] - 附条件批准要求药企在4年内换取完全批准批文,否则可能退市 [2] - 国家药监局曾要求公司继续临床试验并补充数据 [2] 企业动态与运营影响 - 2024年5月绿谷制药回应九期一购药难问题,公告后续被删除 [1][3] - 2024年5月30日公司宣布九期一产品线相关岗位停工停产 [3] - 2024年7月绿谷制药计划裁减近80%员工,仅保留部分支持临床即时检验 [3] 药品特性与临床数据 - 九期一有效成分为甘露特钠,源自海洋褐藻提取物,通过重塑肠道菌群抑制神经炎症 [4] - 绿谷研究称轻中度患者使用9个月后较安慰剂显著改善认知功能 [4] - 药品价格经医保谈判后从每盒895元降至296元,年费用远低于进口同类药品(20万-30万元) [7] 学术与行业争议 - 九期一三期临床试验持续时间短于业内标准,作用机制及数据可靠性受质疑 [4] - 主要发明人耿美玉与学者饶毅曾发生学术论战及名誉权诉讼,法院终审驳回耿美玉上诉 [5] -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因致病机制不明确、临床终点评估主观性面临全球性挑战 [7] 国际临床与研发进展 - 绿谷制药2020年获批在美国开展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 [5] - 2022年5月公司宣布暂停国际三期临床,称受新冠疫情及融资未到位影响 [5] -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临床前至临床转化存在显著挑战,多数药物人体试验效果不及临床前 [7] 行业政策与趋势 - 附条件审批模式国内外均属正常操作,尤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等临床需求迫切的领域 [7] - 药品审批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数据不达标则无法获批 [7] - 九期一案例反映中国原研药发展复杂性,将成为行业重要参考 [7]
“神药”又未获批,已停工停产、多地断货,价格曾疯涨至5000元/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0:22
核心观点 - 绿谷制药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甘露特钠胶囊(971)再注册申请未获批准,面临停产持续风险 [4] - 该药物自2019年附条件上市以来争议不断,包括作用机制、临床试验数据和疗效的质疑 [8] - 药物价格从医保价296元/盒一度飙升至5000元/盒,出现全国多地断货现象 [6][9] - 公司已宣布停工停产,关闭相关办公区和生产区 [20] 药物背景 - 甘露特钠胶囊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认知功能 [6] - 2019年11月获批,成为2003年以来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新药 [8] - 曾被寄予厚望,填补该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 [8] 争议焦点 - 国际三期临床研究暂停实施,原计划五年内进行全球注册申报 [8] - 饶毅公开质疑药物效果,认为可能不治主病但有偏门效果 [9] - 药物获批时未提交正式致癌性试验报告,为附条件批准 [8] 市场反应 - 药物被纳入医保时价格为296元/盒 [9] - 2023年5月主流购物平台价格达500-600元/盒,部分药房标价5000元/盒 [9] - 出现药食同源产品冒充现象 [15] - 公司曾发布公告回应购药难问题,但随后删除 [18] 公司现状 - 2023年5月30日宣布产品线相关岗位停工停产 [20] - 6月8日关闭相关办公区和生产区 [20] - 药品注册证到期,再注册申请进展不顺利 [20] - 行业认为未获批可能与临床试验数据不佳或疗效不明显有关 [21] 行业影响 - 反映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和审批的复杂性 [21] - 专家表示停药不会前功尽弃,有其他替代治疗方案 [21] - 部分患者已换用进口药物多奈哌齐 [21]
绿谷971再注册申请未获批准:争议与困境仍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17
绿谷制药甘露特钠胶囊再注册未获批 - 国家药监局未批准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的再注册申请,该药物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1] - 该药物自2019年附条件上市以来争议不断,涉及作用机制、临床试验数据和疗效的质疑 [1] - 药物获批时填补了阿尔茨海默病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 [1] 药物背景与市场反应 - 甘露特钠胶囊是首个靶向脑肠轴机制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与国际主流"β淀粉样蛋白"假说不同 [2] - 2024年10月进入再注册审批程序,但进展不顺利,导致公司相关岗位停工停产 [2][3] - 药物在全国多地药房断货,电商平台价格疯涨 [4] 国际临床研究与争议 - 2020年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获美国FDA批准,但2022年暂停实施 [3] - 行业分析人士推测药物可能对主病效果不明显,但被市场认可 [3] - 药物主要发明人耿美玉曾解释附条件批准与致癌性试验报告提交相关 [2] 行业影响与替代方案 - 事件反映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和审批的复杂性 [5] - 专家表示停药不会导致前功尽弃,因药物机制为调节肠道有益菌影响大脑 [5] - 部分患者已换用进口药物多奈哌齐作为替代方案 [5]
万邦德阿尔茨海默病石杉碱甲控释片项目Ⅱ/Ⅲ期临床试验全国启动大会召开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20:16
公司动态 - 万邦德医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召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2.2类新药石杉碱甲控释Ⅱ/Ⅲ期临床试验全国启动大会 [1] - 公司医药研究院院长赵冠甲介绍万邦德发展历程和研发管线 重点阐述石杉碱甲控释片研究背景与发展前景 [1] - 公司多年来聚焦石杉碱甲研究 已做大量扎实工作 将为本次临床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1] 产品研发 - 石杉碱甲控释片作为口服制剂 经过多年深入研究 已展现稳定剂量控制能力和良好安全性 [2] - 该药物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 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疗效确切的特点 [2] - 前期数据表明石杉碱甲控释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理学特性 为大规模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2] 专家观点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贾建平评价该试验为中国本土顶尖的临床试验 [1]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甘勇表示石杉碱甲控释片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 -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严峰讲解药物关键安全性信息 认可其良好特性 [2] 会议内容 - 会议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展开讨论 为高质量发展中国2.2类新药汇聚力量 [1] - 针对研究方案、操作流程、执行要点进行全面讲解与系统培训 [2] - 确保所有研究者对项目要求有清晰统一的理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