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运输
搜索文档
解锁中欧班列的N种可能
新华社· 2025-11-15 16:19
中欧班列运营规模与网络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超过11万列 [1] - 形成以西安为中心,“多点、多线、多向”的通道布局,向东连通沿海港口,向南衔接中南半岛,向北触及俄罗斯,向西深入中亚、远达欧洲 [6] - “陆海内外联动”新模式构筑起更为立体的物流网络,实现与长江水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衔接 [6]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应用北斗卫星定位、5G技术及铁路电子施封锁,实现货物运输全程自动化与可视化追踪管理 [3] - 霍尔果斯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至3天压缩至16小时内,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4] - 运输时效大幅提升,货物从浙江到欧洲的时间从40多天海运压缩至15天抵达 [4] 产业带动与商业机遇 - “班列+”模式创新实践,将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例如西安爱菊集团通过班列进口近10万吨饲料小麦,并升级为“订单农业+联合种植”的复合业态 [4] - 国际物流大通道吸引数百家全球电子信息上下游企业及汽车品牌厂商落户重庆,助推其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 [6] - 企业客户数量显著增长,以西安克拉克实业为例,其合作客户从以往的15家增长到目前的43家 [4] 绿色低碳发展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运输成本是之前空运的五分之一左右,并使用清洁能源 [7] - 中欧班列(武汉)零碳绿色班列在电气化区段使用100%绿色电力驱动,并通过认证碳抵消项目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7] - 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大智能仓储、电动装卸等绿色设备研发应用,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发展全链条 [7]
零碳运输:ESG战略下物流行业如何打赢绿色革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 零碳运输是物流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核心突破口,既是应对碳排放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降本增效、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路径 [1][3] 时代使命:零碳运输成为物流ESG核心支点 - 中国物流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9%,其中运输配送环节占比高达85% [2] - 欧盟碳边境税、国际航运碳税等全球政策及中国《“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国内政策叠加,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从“政策倒逼”转向“价值自觉” [2] - 零碳运输将决定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地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航标 [3] 现实挑战:物流企业零碳转型的阻碍 - 新能源运输设备购置成本比传统燃油设备高20%-50%,电池更换费用占购车成本三分之一以上,配套设施改造投入大 [4] - 电动货车续航多在200-400公里,充电桩覆盖率低、充电速度慢,加氢站数量有限,智能物流技术应用不成熟 [5] - 产业链协同不足,存在成本分担矛盾,客户对零碳服务支付溢价意愿低,信息共享不畅导致车辆空驶增加排放 [6] - 部分企业重短期效益,一线员工对零碳运输认知不足,导致转型落地效果打折扣 [7] 破局路径:零碳运输的落地策略 - 运用大数据、AI优化运输路线,例如沃尔玛路线优化AI功能减少3000万英里行驶里程并降低15%运输成本,利用绿色金融降低融资成本 [10] - 加大新能源工具研发,如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800km续航和1秒2.5公里补能速度,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效率,如京东智能仓库效率提升3倍且能耗降15% [11] - 与供应商制定零碳目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零碳方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整体减排效率,部分企业零碳配送服务已获客户溢价支持 [12] - 开展员工零碳操作规范培训,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并通过公众号、行业论坛公开科普内容,展示运营成效以引导社会支持 [13] 实践标杆:京东物流零碳运输的成功样本 - 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库存周转压缩至30-50天,自营零售成本降至10%,智能路径规划系统年省运输成本超10亿元 [14] - 开通64条氢能源卡车线路,年降低柴油使用量约60万升,减少碳排放近1000吨,供应链金融服务年省财务费用超5亿元 [14] - 无人仓通过AI算法和机器人集成精准调控货品流动,MRV-T数字化减碳技术入选国家示范项目,京碳惠服务计算超4000万张运单 [16] - 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广换电重卡,携手立白推出“购物即减碳”模式,投入96万个循环保温箱累计使用超8545万次,年度减少碳排放7.3万吨 [18]
聚力百川拓新程,中国重汽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圆满举办
齐鲁晚报· 2025-10-19 15:32
大会概况 - 会议主题为“跨越·共联·引领”和“科技赋能 装备美好”,聚焦全球化发展与产业链合作共赢 [1] - 大会汇聚来自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620位合作伙伴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1-9月公司新能源整车销量同比增长300% [3] - 1-9月出口轻卡销量同比增长140% [3] - 1-9月矿卡销量同比增长35% [3] - 1-9月后市场配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 [3] - 1-9月重卡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 [3] 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将推进三大核心升级:全系列产品突破升级、全生命周期共赢升级、营销体系全方位升级 [3] - 公司目标是通过全价值链共赢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新能源场景展出四款旗舰产品,包括汕德卡G7H纯电牵引车、豪沃TS7增程重卡、汕德卡C3H增程轻卡和S6EV皮卡 [4] - 汕德卡C3纯电动轻卡最高续航突破400公里 [8] - 豪沃T3H冷藏车节油超11.8% [13] - 豪沃TX全驱自卸车整体刚度提高25% [18] 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 展示端到端物流、基建场景、矿产开采、综合物流、舒适生活、特种作业、新能源七大核心应用场景 [3] - 基建场景推出豪沃TX PRO 6x4自卸车和汕德卡G7S 8x4搅拌车,车架系统和后悬架刚度显著提升 [9] - 矿产开采场景展出黄河135矿卡和汕德卡重载新能源自卸车 [11] - 舒适生活场景推出VAN商旅版和S9越野型皮卡 [16] - 特种作业场景展出汕德卡6X6全驱牵引车和豪沃TX全驱自卸车 [18]
西南首条贯通主要物流干线的重卡换电网络启用 5分钟完成一辆重卡换电
四川日报· 2025-10-19 09:52
换电站网络建设与布局 - 首批16座换电站同步启用,构成西南首条贯通主要物流干线的重卡换电网络 [1] - 换电站覆盖川渝核心物流枢纽与交通动脉,其中四川13座、重庆3座 [1] - 站点布局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延伸至攀枝花、西昌、达州、宜宾等节点,串联京昆、沪蓉、沪渝等多条跨省高速干线 [1] - 规划至2025年底在西南五省区市建成换电站60座,至2030年川渝地区换电站将达到60座 [2] 换电技术特点与性能 - 采用底盘换电形式,单次换电后续航里程可达350公里 [1] - 换电过程仅需几分钟,仪表盘显示新电池可续航超350公里 [1] - 换电站采用车电分离模式,能兼容95%以上主流重卡车型 [1] - 不同品牌和车型均可实现5分钟一站通换 [1] 运营效益与成本优势 - 换电模式可为物流企业降低运输成本20%以上 [1] - 换电模式可提升运输效率超过30% [1] - 规划至2025年推广底盘换电重卡3500余台,预计年节约燃油约13万吨、减碳约42万吨 [2]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网络重点服务区域内大宗运输、快递快运等高频重卡运输场景 [2] - 至2030年将建成全长15万公里八横十纵换电绿网,组成16大城市群换电网 [2] - 发展目标包括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零碳运输走廊 [2]
江苏开通首条内河集装箱运输绿色航线
扬子晚报网· 2025-10-16 20:51
航线开通 - 全国首条内河集装箱运输绿色航线“南京—徐州”集装箱运输绿色航线于10月15日正式开通 [1] - 航线由江苏省港口集团旗下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运营 [1] - 航线连接南京港龙潭港区和徐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并串联扬州、淮安、宿迁等重要内河港口 [1] 技术模式与设施 - 投入运营的船舶采用充换电、船电分离模式,以降低电池与岸基设备综合投入成本 [1] - 船舶通过轻量化、集成化设计,适配水路零碳货运廊道“高密度、短航段、高频次”运输需求 [1] - 公司已在南京龙潭港、徐州港、扬州港、淮安港、宿迁港分别建成1座充换电设施,实现“航段无断档、装货即补能” [1] 行业影响与效益 - 航线开通有助于优化省内运输结构,降低沿线企业物流成本 [1] - 项目实现“航道—港口—船舶”零碳协同 [1]
宁德时代与临汾市政府深化零碳运输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1:00
公司业务拓展 - 宁德时代与临汾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充分利用当地风电、光电等绿电资源 [1] - 公司将于今年年底前在山西临汾市推广1000台底盘换电重卡 [1] - 计划到2030年累计推广50000台底盘换电重卡 [1] 基础设施布局 - 公司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41座骐骥换电站 [1] - 未来将建成60座换电站 [1] 合作领域深化 - 双方将在打造零碳重卡运输走廊方面深化合作 [1] - 双方将在新能源一体化应用方面深化合作 [1] - 双方将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深化合作 [1]
巴西迎来首辆中国氢能重卡,谁家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6 21:14
中国氢能重卡进入巴西市场 - 未势能源与长城商用车联合开发的"新长征1号"氢能重卡成为巴西引入的首辆氢能重卡,标志着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正式落地巴西市场 [1] - 该车型聚焦中长途大重载运输场景,具备动力强劲、加注速度快、低温性能优越、长续航、高可靠等特性,已在国内多家钢铁企业实现数百辆级规模化运营 [2] - 此次合作是响应长城集团全球化战略、深化中巴氢能合作的关键举措,旨在将先进氢燃料电池技术与巴西市场需求深度融合 [2] 未势能源在巴西的战略布局 - 作为长城集团布局海外氢能生态的核心业务单元,未势能源依托长城集团在巴西的市场资源与产业基础,已通过参与展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政府高层会谈等方式深化巴西市场布局 [5] - 公司正与巴西产业链伙伴推进氢能船舶、热电联供等多元领域合作,助力当地形成"交通+能源"多场景协同布局 [5] - 后续计划联合巴西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展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的多元化场景落地,推动氢能应用从单一车辆向"制储输用"全链条生态升级 [5][6] 氢能重卡的技术与市场表现 - "新长征1号"针对高容量储氢需求开发,其稳定的性能表现、显著的降碳成效与突出的运营经济性已在国内市场得到验证 [2] - 该车型的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潜力已在数百辆级规模化运营中得到充分印证 [2] - 此次进入巴西市场将精准适配当地中长途物流运输场景需求,助推巴西乃至南美区域氢能产业发展与绿色交通变革 [2][5]
新华网: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成功开行
新华网· 2025-08-15 10:37
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 - 编组55辆、装载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75063次列车于8月13日10时45分从吴家山站开出 [1] - 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境 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1] - 作为中欧班列(武汉)开出的首趟零碳绿色班列 [1] 零碳绿色班列的意义与规划 - 首趟零碳绿色班列开行有利于相关经营主体应对碳关税政策升级 [2] - 满足可验证减排需求 [2] - 未来将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运营质量 [2] - 持续拓展绿色发展路径 [2]
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成功开行
新华社· 2025-08-13 20:52
中欧班列运营动态 - 中欧班列(武汉)首趟零碳绿色班列于8月13日10时45分从吴家山站开出 编组55辆 装载汽车零配件等货物 [1] - 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境 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1] 绿色运输发展 - 零碳绿色班列开行有利于相关经营主体应对碳关税政策升级和满足可验证减排需求 [1] - 铁路公司将优化运输组织 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运营质量 持续拓展绿色发展路径 [1]
150辆采购+50辆交付 换电重卡领域又现大单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3 12:34
骐骥换电宁陕蒙组网工程启动 - 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举行"宁陕蒙组网十站开工暨底换重卡交付运营仪式",正式启动宁陕蒙重卡换电组网工程,推动该地区煤炭运输电动化进程 [1] - 新投运的上东大道换电站位于G20青银高速与宁蒙省界交汇处,连接宁东亿吨级能源化工基地,解决蒙煤宁运、陕煤宁运、宁材外输的电动重卡补能问题 [3] - 同步开工青铜峡、石嘴山等十座换电站,将串联覆盖宁夏、内蒙古、陕西核心能源城市,形成2000公里零碳运输网络,计划2025年底全线贯通 [3] 换电重卡交付与采购 - DeepWay深向向富海新能源交付首批50辆换电重卡,用于宁东基地煤炭转运与跨省大宗货物运输 [3] - 富海新能源等五家企业与时代骐骥签约150辆底盘换电重卡采购协议,通过换电解决方案降低物流成本 [3] 战略合作与生态构建 - 时代骐骥联合富海新能源、宁夏坤达等七家合作伙伴签署"宁陕蒙一体化底盘换电生态构建"协议,共同推进底换生态建设 [3] - 富海新能源与鄂西能源集团达成物流承运战略合作,完善"车-站-云"产业生态闭环 [4] 项目影响与意义 - 项目全线贯通后,宁陕蒙地区将实现煤炭、建材等大宗货物全链路电动化运输 [4] - 该项目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推动交通强国建设与双碳目标实现 [4] 行业动态 - 7月牵引车销量达4.3万辆,同比增长29% [7] - 某地区招标804辆客车,总预算超6.5亿元 [7] - 天然气重卡市场出现近200辆大单 [7]